DB33 T 2350-2022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pdf
《DB33 T 2350-2022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350-2022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pdf(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35.240.01 CCS L 67 33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3502022 代替 DB33/T 2350-2021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 Vocabulary and definition for digital reform 2022-09-09 发布2022-10-09 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T 23502022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管理.1 3.1.1 通用基础.1 3.1.2 路径方法.3 3.1.3 成果展示.5 3.2 技术.7 3.2.1 通用基础.7
2、3.2.2 基础设施.8 3.2.3 数据资源.9 3.2.4 应用支撑.10 DB33/T 23502022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标准代替了DB33/T 23502021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与DB33/T 2350202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引言”,修改了数字化改革的基本内涵(见“引言”,2021 版的“引言”);b)更改了“范围”,根据数字化改革 1612 框架体系进行了修改(见第 1 章,2021 版的第 1 章);c)更改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
3、字社会”“数字法治”“多跨协同”“未来工厂”“未来社区”等术语定义(见 3.1.1.3、3.1.1.4、3.1.1.5、3.1.1.7、3.1.2.13、3.1.3.5、3.1.3.8等,2021 版的 3.1.1.4、3.1.1.5、3.1.1.6、3.1.1.7、3.1.2.8、3.1.3.11、3.1.3.12 等);d)增加了“数字文化”“基层智治系统”“变革型组织”“数字素养”“数字大脑”“大脑体系”等术语定义(见 3.1.1.6、3.1.1.8、3.1.1.9、3.1.1.10、3.2.2.2、3.2.2.3 等);e)删除了“党政机关整体智治综合应用”“两单两图”“业务协同”“数
4、据协同”“整体智治专题门户”“城市大脑”“产业大脑”“视联网”“数据治理”“数据交换”“数据融合”术语定义(见 2021 版的 3.1.2.7、3.1.2.11、3.1.2.12、3.1.2.14、3.1.3.2、3.1.3.3、3.1.3.4、3.2.1.2、3.2.2.2、3.2.2.5、3.2.2.6)请注意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共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数字传媒中心、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委政法委、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大数据发
5、展管理局、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改革研究和促进中心、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司法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杭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衢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自力、张克和、陈哲敏、毛远庆、李宁、徐峰、蒋海清、郑一杰、陈模科、叶劲勇、孙哲君、黄武、唐建辉、孟一丁、许垚、张孛媛、陈蕴韵、王瑜、曹晨、吴琼、张桓彰、吴燕妮、罗钦、林文都、朱明、吕桦、沈斌莉、郑俊、陈启钰、殷瑜、王宏宇、黄亮、喻超、项挺、钱哲、夏威、艾萌、汤欢、林崇责、吴前锋、盛仁磊、祝建英、林仁状、韩芳、孙体忠、钱巍、缪丹、曾吉、齐同
6、军、阮奔奔、张煜轩、缪建新、李金铭、缪丹、顾闻、孙孝贤。本标准及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21 年首次发布为 DB33/T 23502021;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3/T 23502022 III 引 言 本标准的数字化改革是指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以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高效协同为突破,以数字化赋能为手段,以数据流整合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推动各领域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从整体上推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
7、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B33/T 23502022 1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 1 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数字化改革所涵盖的管理类和技术类主要术语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及“大脑”,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等重点领域,基层智治系统,以及理论体系和制度规范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3.1 管理 3.1.1 通用基础 3.1.1.1 整体智治 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协调,实现整体性、系统性、精准性和智慧化的公共治理。3.1.1.2 党建统
8、领整体智治 以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的,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主线,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方法和数字化理念、工具、手段,对党政机关进行数字赋能、业务再造、流程重构、制度重塑,推动党的领导力、组织力、管控力整体跃迁,实现党建统领、整体智治、高效协同,构建省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体系。3.1.1.3 数字政府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构建的新型政府形态,是以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资源、数字化工具和数字化规则等为手段,以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打造新型治理机制、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破解政府运行难题为工作核心,推动公共服务普惠便利化、政府管理透明公平化、
9、政府治理精准高效化、政府决策智能化的一系列活动和过程。3.1.1.4 数字经济 DB33/T 23502022 2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数字化表现形式,支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与信息业深度融合,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优化要素和服务,建设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3.1.1.5 数字社会 以人的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需求,以社会建设领域相关数据、模块及应用为手段,突出托育、教育、就业、居住、健康、救助、养老、便民利民8个领域,为群众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会服务,为社
10、会治理者提供系统、及时、高效、开放的治理信息,为企业等第三方机构提供能开放、可赋能的数据、应用和模块。3.1.1.6 数字文化 以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为目标,以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实现人的现代化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新需要为导向,统筹运用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数字认知,聚焦理论引领、舆论引导、文化惠民、文旅融合、文明培育5条跑道,强化理论武装、深化舆论引导、丰富文化供给、促进文旅融合、提升文明素养,推动文化领域实现体系重塑、机制重构、高效协同。3.1.1.7 数字法治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提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效能为目标,以中国
11、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础理论和数字化改革“V”模型为实践逻辑,综合运用数字化认知、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技术和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对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全领域各方面进行数字赋能、流程再造、制度重塑,是加快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是高质量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法治中国示范区的必然路径。3.1.1.8 基层智治系统 以党建为统领,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聚焦基层治理重大需求,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对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组织构架、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推动党建统领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六大系统在基层综合集成、协
12、同赋能,打造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体系。3.1.1.9 变革型组织 以数字思维、系统思维为引领,以自我变革、创新驱动、灵活弹性和严密高效为核心要素,通过对组织运行理念、机制、工具、手段和方法的系统性重构,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目标任务,使自身始终保持创新创造活力的动态组织形态。3.1.1.10 数字素养 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以及数字时代人文素养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DB33/T 23502022 3 3.1.2 路径方法 3.1.2.1“V”模型 在系统设计与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有 5 个关键
13、:第一,自上而下分析过程,即进行多跨协同系统的方案制定;第二,自下而上集成过程,即对经过重构以后的新的系统进行集成,并开展新系统的运行实施;第三,以数据流为主线,整合系统的不同层次、不同单元,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建立定量化的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协同关系;第四,集智攻关;第五,持续迭代升级。3.1.2.2 业务协同模型 通过运用“V”模型方法,对多跨协同(3.1.2.13)核心业务流进行分析梳理,形成的核心业务(3.1.2.11)协同方式。注:建立业务协同模型的主要路径为“识别核心业务确定业务模块拆解业务单元一梳理业务事项确定业务流程明确协同关系建立指标体系汇总数据需求”,从梳理核心业务出发,运用
14、“V”模型方法,逐层拆解到最底层任务,形成任务事项清单和流程关系,逐一明确支持任务事项及业务流程的数据指标,形成实现多跨协同系统目标各个领域、各个层级和各个部门的具体任务和可量化职责体系。3.1.2.3 数据共享模型 在确定的业务协同模型中,将支撑业务协同的数据按一定的逻辑规则组织共享的方法。注:数据共享模型的建立路径是从底层任务数据集成到整体业务数据集成,其主要流程为“形成数据共享清单完成数据对接实现业务指标协同完成业务事项集成完成业务单元集成完成业务模块集成形成细化量化的业务系统”。3.1.2.4 体系构架 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为驱动,针对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总体任务开展系统分析的可视化分析
15、方法。该方法的基本要素有:第一,战略目标:清晰呈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第二,改革总体任务可视化:清晰表述总体任务、各子系统任务布局;第三,跨领城跨部门跨层级任务:清晰呈现多跨协同任务;第四,每个部门的核心业务:对于部门的体系构架要清晰呈现其核心业务;第五,重点改革任务细化量化:清晰呈现具体改革任务;第六,数字化技术支撑逻辑:清晰呈现改革任务与数字底座的逻辑关系;第七,改革推进进展的直观显现:清晰呈现重大改革任务的进展情况。3.1.2.5 三张清单 重大需求清单、多跨场景清单、重大改革事项清单的简称。DB33/T 23502022 4 3.1.2.6 数字化应用开发 根据重大应用“一本账”,运
16、用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的系统方法,形成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注1:重大应用“一本账”是运用“三张清单”方法,编制的全省重大应用(多跨场景)清单,着力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实行分层分类管理和动态更新调整。注2:顶层设计是从宏观层面进行谋篇布局,编制形成应用开发总体方案,运用工程性的思路和方法,绘制好应用构架图,量化细化协同模式,构建形成最小系统;增量开发是从最小系统起步,循序渐进拓展、丰富、完善,再根据外部条件变化持续迭代;迭代升级是根据应用反馈信息,总结经验,紧扣新情况新问题,经常性开展需求分析、功能测试,把每一次迭代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不断由旧值递推出新值,逐渐逼近所期望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 2350-2022 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 2350 2022 数字化 改革 术语 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