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549-2023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pdf
《DB32 T 4549-2023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549-2023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7,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 国 标 准 出 版 社出 版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Evaluation system for green port2023-09-22 发布2023-10-22 实施CCS P 67DB32/T 45492023ICS 93.140DB32/T 45492023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原则 15 基本要求 26 评价指标体系 27 计分方法 3附录 A(规范性)沿江沿海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5附录 B(规范性)内河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21附录 C(资料性)各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37目 次DB32/T 454
2、9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江苏交科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胜武、杨本、王勤、朱永、吴恒兰、李小敏、邹庆、张丽、王经洁、史奥运、孙立伟、孙博文、宋慧杰、徐斯杨、程大千、陈露、杨晓阳。DB32/T 45492023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绿色港口评价的总体原则和基本要求,明确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计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从事港
3、口经营业务的企业开展绿色港口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487 港口装卸术语GB/T 11918.5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第 5 部分:低压岸电连接系统(LVSC 系统)用插头、插座、船用连接器和船用输入插座的尺寸兼容性和互换性要求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930 车用汽油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
4、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9147 车用柴油GB 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950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823 码头作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JTS/T 1054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南JTS 149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55 码头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 19612 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T 451 港口码头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防备能力要求DB32/404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T 310001 船舶水污染物内河接收设施配置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8
5、487 和 JTS/T 1054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总体原则绿色港口评价遵循客观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的原则。1DB32/T 454920235基本要求5.1评价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码头建设程序完备;正式投产时间不少于 2 年;2 年内未发生较大影响的突发性环境事件或生产安全事故;2 年内未因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等问题受到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以港口集团名义参评的,应包含下属所有已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满足绿色港口指标体系(表 1)中的基本项。5.2绿色港口评价的范围包括码头前沿水域、码头装卸作业区、后方库场堆场、辅助生产区域等范围内设施设备的配置与运用,以及港
6、口作业需要的生产运营行为等。6评价指标体系6.1评价指标体系由类别层、指标层和条款层构成,详见表 1。表 1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节能降碳资源利用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装卸工艺优化节能技术应用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节约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和固废污染防治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作业噪声防控环境风险应急措施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基本项类别指标条款2DB32/T 45492023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运输组织管理能力港口生态保护港容港貌美化集疏运体系建设生产运营智能化应用组织保
7、障能力建设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提升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基本项提升项环境风险应急措施表 1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续)类别指标条款6.2条款层中,基本项条款不设分值,提升项条款均设分值。6.3评价指标体系分沿江沿海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见附录 A)和内河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见附录 B)。6.4沿江沿海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四种指标: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A.1);沿江沿海港口集装箱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A.2);沿江沿海港口液体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A.3);沿江沿海港口其他类型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A.4)。6.5内河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以下
8、四种指标:内河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B.1);内河港口集装箱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B.2);内河港口液体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B.3);内河港口其他类型码头评价指标(见表 B.4)。7计分方法7.1评价对象为沿江沿海港口的,应对照附录 A 进行评价并计算综合得分。评价对象为内河港口的,应对照附录 B 进行评价并计算综合得分。7.2每个提升项内得分之和超过该提升项设置的满分,应按照所设满分计入综合得分。7.3综合得分为各提升项得分总和,总分值为 100 分,绿色港口应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综合得分应不低于 75 分。7.4评价对象为单一类型码头时,如有不适用的提升项,则该提升项得分为零。综
9、合得分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一位。M i=m i100-a 100(1)式中:3DB32/T 45492023M i 第 i 个类型码头综合得分;m i 该类型码头实际得分;a不适用该类型码头的提升项对应的满分值之和。7.5评价对象包含多种类型码头时,在对每一类型码头单独进行评分的基础上,按照各类码头上一年度完成吞吐量权重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按照公式(2)计算。F j=i=1n(M i K i)(2)式中:F j 第 j 个企业综合得分;n企业包含的码头类型数量,n4;K i 第 i 个类型码头的吞吐量占第 j 个企业总吞吐量的比例。7.6评价对象为港口集团时,在对港口集团
10、各下属码头企业分别评分的基础上,按照各下属码头企业上一年度完成吞吐量权重计算综合得分,综合得分按照公式(3)计算。Q=j=1m(F j K j)(3)式中:Q 港口集团评价综合得分;m 港口集团参评下属企业的数量;K j 第 j 个企业的吞吐量占该港口集团总吞吐量的比例。4DB32/T 45492023附录A(规范性)沿江沿海港口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A.1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评价对象包含干散货码头的,干散货码头应按照表 A.1 进行评价。评价对象包含通用码头的,且干散货吞吐量占该类码头吞吐量 80%以上的,该类码头应按照表 A.1进行评价。表 A.1 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节
11、能降碳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岸电设施建设与使用装卸工艺优化基本项提升项(满分:9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a)2 年内购置的港口作业机械、港口作业车辆等使用清洁能源b)为电能、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的流动机械和车辆提供充电、供气等配套设施a)电能和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能源消耗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量的比例80%,得 3 分;比例为 70%80%,得 2 分;比例为 60%70%,得 1 分b)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a,如光伏发电、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地源热泵等,应用 2 种及以上,得 2 分;应用 1 种,得 1 分c)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占港
12、口综合能源消耗量的比例30%,得 4 分;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量的比例为 10%30%,或年利用量较上年增长10%,得 3 分;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占港口综合能源消耗量的比例在 5%10%,或年利用量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率20%,得 2 分;提高 10%20%,得 1 分c)岸电设施具备在线监测功能,可实现用电量统计和安全监管,并具备向政府主管单位实时上传相关数据的功能,得 1 分d)购买岸电设备使用保险或对使用岸电船舶优先靠泊等,得 1 分a)采用先进、清洁的装卸工艺,未采用落后的工艺和设备b)码头内交通组织规范有序,车流、人流组织顺畅a)采用连续输送设备进行水平运输,运输量占
13、散货装卸量的比例80%,得 3 分;比例在 60%80%,得 2 分;比例在 40%60%,得 1 分b)采用“散改集”工艺,得 2 分c)直取率较上年有所增加,得 2 分d)装卸作业实现远程控制,得 2 分e)根据生产实际采用其他节能低碳生产工艺,得 2 分类别指标条款内容5DB32/T 45492023资源利用污染防治节能技术应用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节约与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a)采用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储能回用、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b)应用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谐波抑制等
14、供配电基础设施节能技术c)室外照明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措施a)大型电动机械变频、直流数字调速技术应用比例80%,得 2 分;比例在 60%80%,得 1 分b)大型电动机械势能回收技术应用比例50%,得 2分;比例在 30%50%,得 1分c)非专业化干散货码头采用节能型移动料斗、矿砂抓斗、双瓣轻型抓斗等节能工属具,得 2 分d)室外照明绿色照明灯具功率占比60%,得 2 分;占比在 40%60%,得 1 分e)变压器、电机、泵、风机等通用设备节能型产品 b应用比例20%,得 2 分,比例在10%20%,得 1 分f)采用其他节能低碳技术,得 2 分a)港口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源消耗低于
15、GB 31823 规定的 3 级能耗限额b)港口年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量 c较上年下降 0.6%a)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源消耗低于 GB 31823 规定的 1 级能耗限额,得 3 分;单位产品可比综合能源消耗低于 GB 31823 规定的 2 级能耗限额,得 2 分b)港口年生产单位吞吐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上年下降1.2%,得 3 分;下降率为1%1.2%,得 2 分a)未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用水产品b)利用非常规水源进行冲厕、绿化灌溉、道路洒水抑尘、流动机械冲洗等a)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码头,处理后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的,得 3 分;仅对码头面冲洗水、流动机械冲洗水、初
16、期雨水等部分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回用的,得 1 分b)货物吞吐量与设计通过能力的比值70%,得 2 分;在 50%70%,得 1 分c)采取疏浚土、污泥、废旧轮胎或其他资源集约节约与循环利用措施,每采用 1 项,得 0.5 分,最高得 1 分a)未采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落后用水产品b)利用非常规水源进行冲厕、绿化灌溉、道路洒水抑尘、流动机械冲洗等a)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码头,处理后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的,得 3 分;仅对码头面冲洗水、流动机械冲洗水、初期雨水等部分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回用的,得 1 分b)货物吞吐量与设计通过能力的比值70%,得 2 分;在 50%70%,得 1 分c)采取
17、疏浚土、污泥、废旧轮胎或其他资源集约节约与循环利用措施,每采用 1 项,得 0.5 分,最高得 1 分a)针对装卸、输送和堆存环节产生的粉尘,根据粉尘性质、作业条件及产生范围,采用洒水抑尘、喷雾抑尘、干雾抑尘、微动力除尘、布袋除尘、负压除尘、静电除尘、覆盖压实、喷洒抑尘剂、屏障除尘、封闭除尘等措施,应达到抑尘和除尘的效果b)港区内道路、码头和堆场地面均进行硬化处理c)从事易起尘货种装卸码头安装使用粉尘在线监测系统d)港区出口处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 d,对集疏运车辆驶离作业场所前进行冲洗e)港区周界粉尘浓度符合 DB32/4041 要求节能降碳表 A.1 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续)类别
18、指标条款内容6DB32/T 45492023污染防治水污染和固废污染防治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作业噪声防控环境风险应急措施提升项(满分:9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9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5 分)基本项基本项a)堆场全部区域建成封闭式料仓的,得 2 分;堆场 80%100%区域建成封闭式料仓的,得 1 分b)水平运输采用封闭措施、物料防洒落设施或抑尘除尘设施,得 0.5 分c)装卸船机、堆取料设备、翻车机、装车机等装卸设备设置有喷淋(喷雾)系统,并在物料转运处设置导料槽、密闭罩和防尘帘等,得 0.5 分d)粉尘在线监测系统与喷淋、喷雾等除尘抑尘设施联动,得 1 分e)堆场和道路采用机械
19、化清扫方式,配置有流动清扫车、洒水车或喷扫两用车、真空吸尘车等,得 1 分f)除港区出口处外,堆场出口处设置车辆自动冲洗设施,对集疏运车辆驶离作业场所前进行冲洗,得 1 分g)港区周界粉尘浓度不大于 DB32/4041 规定限值的 85%,得 1 分h)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符合 GB 20891 规定的,得 1 分i)港口作业车辆中,达到国及以上排放标准的车辆与新能源车辆总数占比80%,得 1 分;占比在 40%80%,得 0.5 分a)码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清洁雨水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b)码头生产及生活污水纳管、自处理或第三方接收率达到 100%c)码头生产及生活污水纳管的,水质应满足接
20、管标准;自处理后进行回用的,水质应满足再生水水质标准;自处理后排放的,水质应满足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控制要求d)生活垃圾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分类收集e)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的临时贮存和处置分别符合 GB 18599和 GB 18597的有关规定a)配备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收集、处理设施符合 JTS 149 要求,得 2 分b)制定水质自行监测计划并定期开展监测,得 2 分c)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收集区域无暴露积存垃圾,得 2 分d)危险废物贮存及转移纳入江苏省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监控系统管理,得 3 分a)具备船舶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的接收能力并能及时转运处置,沿江港口
21、自建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设施的,接收设施应满足 DB32/T 310001 要求b)接收船舶水污染物,应向船舶出具污染物接收单证,沿江港口应在“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中注册使用,并保留接收转运处置记录a)接收的船舶垃圾由港口企业自身转运、直接由环卫部门或其许可的企业进行转运处置的,得 2 分b)接收的船舶生活污水自处理或通过码头管道直接纳入市政管网的,得 3 分;直接由环卫部门转运处置的,得 1 分a)港区主要噪声点采用隔声罩或隔声屏障等隔声措施b)厂界噪声符合 GB 12348 的规定限值a)制定水上污染事故应急预案b)设置水上污染事故应急设备库(可通过联防的方式共用),并
22、配置符合 JT/T 451规定的吸收吸附材料和临时储存容器等基本应急防备物资器材c)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应急人员,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d)建立、保持并有效运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表 A.1 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续)类别指标条款内容7DB32/T 45492023生态环境运输组织管理能力港口生态保护港容港貌美化集疏运体系建设港口生产运营智能化应用组织保障基本项提升项(满分:2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6 分)提升项(满分:6 分)提升项(满分:6 分)基本项提升项(满分:8 分)a)采取港口生态保护措施b)满足国家及地方生态敏感区的相关保护要求a)采取建设生态护岸、人
23、工鱼巢等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得 1 分b)采取滩涂湿地保护措施等生态保护措施,得 1 分c)建设防洪林、防护林等港区外围生态缓冲屏障,得 1 分d)采取其他港口生态保护措施,得 1 分a)货物堆码、苫盖实现标准化、规范化b)车辆和流动机械定置化摆放,工作车辆与生产流动机械分置摆放c)港口设备设施定期清洁a)港区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到 100%,得 2 分b)港区绿化区域内,乔、灌木、花草植株丰满健壮,无过长杂草、杂物,无明显枯枝黄叶、建筑垃圾等,得 1 分c)港区环境保持“四无六净”e,得 2 分d)利用筒仓、围墙、主要建筑物、大型岸壁机械等主要立面开展景观提升工作,得 1分e)实现港区标志标
24、识的美化改造,得 1 分f)采用其他港口景观提升措施,得 1 分a)铁水联运、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完成的货物集疏运量较上年增长2%,得 3 分;增长率在 1%2%,得 2 分;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率30%40%,得 2 分a)应用的港口生产业务管理系统能实现生产计划管理、船舶管理、作业管理、生产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商务管理等功能,得 4 分;建设有港口生产业务管理系统,但功能尚不完善,得 2 分b)建设智能化数字料场,实现自动化盘堆、精准测量全覆盖,得 1 分c)水平运输设备及流动机械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得 2 分d)应用无人值守自动过磅称重系统,得 1 分e)应用其他先进的港口
25、生产运营智能化系统,得 1 分a)成立绿色港口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职能部门b)设置节能环保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配备相应人员c)制定节能环保目标考核制度d)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港口建设宣传e)将港口资源节约、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知识纳入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a)制定港口绿色发展或节能环保相关专项规划,得 2 分b)根据规划或工作计划推进绿色发展工作,并定期总结,得 2 分c)建立鼓励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的奖励机制,得 2 分d)节能环保相关的设备、技术、科研成果等获得国家专利、市级及以上奖项或奖励资金,得 2 分表 A.1 沿江沿海港口干散货码头评价指标(续)类别指标条款内容8DB32/T 4549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549-2023 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 4549 2023 绿色 港口 评价 指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