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T 3483-202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pdf
《DB23 T 3483-202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 T 3483-202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CS 93 080 20CCS P 66DB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48320232023-08-04 实施2023-07-05 发布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范 DB 23/T 3483-2023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1 4 基本规定.2 5 材料与技术要求.2 5.1 一般规定.2 5.2 路基填料.3 5.3 土工合成材料.4 5.4 碎石桩与垫层材料.4 5.5 外掺剂.4 6 旧路调查与评价.5 6.1 一般规定.5 6.2 旧路基调查与评价.5 6.3 旧路面调查与评价
2、.6 7 路基拼接设计与施工.6 7.1 一般规定.6 7.2 路床.6 7.3 一般填方路段.7 7.4 高路堤与陡坡路段.7 7.5 挖方路段.8 7.6 软土路段.9 7.7 冻胀路段.10 7.8 路基搭接区排水.10 8 路面拼接设计与施工.10 8.1 一般规定.10 8.2 路面拼接设计.10 8.3 既有路面处治.10 8.4 路面拼接施工.11 8.5 路面再生利用.12 8.6 路面防排水.12 9 质量管理与验收.13 DB 23/T 3483-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3、。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公路建设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运输信息和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省工程质量道桥检测中心有限公司,黑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刁万民、冯德成、徐文远、张锋、邢宏涛、王浩、易军艳、刘景泉、张宝珠、王东升、任景飞、周秋红、林闯、裴忠实、李刚、禹冠男、程鹏、张红菊、房桢、索文明、辛 欣、王鹏、凌民海、任书法。DB 23/T 3483-2023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4、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的基本规定、材料与技术要求、旧路调查与评价、路基拼接设计与施工、新旧路面拼接设计与施工、施工管理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寒区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拼接工程,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T D31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
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3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 L11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细则 JTG/T 31-06 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G 514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5220 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5421 公路沥
6、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 5521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3 术语 3.1 高速公路改扩建 在既有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加宽并对其实施改造,以提高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性的工程建设行为。3.2 路基拼接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使新路基与旧路基结合成为整体。3.3 DB 23/T 3483-2023 2 新旧路面拼接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使新路面与旧路面结合成为整体。3.4 新旧路基搭接区域 既有旧路基与加宽新路基拼接的范围。3.5 新旧路面搭接区域 既有旧路面与加宽新路面拼接的范围。3.6 旧路基补强 对既有旧路基回填边沟部位和新旧路基搭接区域,在常规填土碾压完成后,采用重型压路机
7、(大于 25吨)或强力夯实机进行补充压实或再次夯实。3.7 沥青路面再生 采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处理,在回收沥青路面材料中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3.8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3.9 无机回收料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旧无结合料粒料。4 基本规定 4.1 高速公路改扩建路基路面拼接设计与施工,应注重冻融、裂缝、水毁、沉降、滑塌等既有病害影响。4.2 旧路基路面材料和结构应在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需求予以充分利用,并应满足环境协调与生态保护要求。4
8、.3 旧路基路面利用段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并符合 JTG F80/1 和 JTG 5210。4.4 中央分隔带、超高路段和不良地质路段排水设施功能应满足工程需要,施工期应加强路基路面临时排水措施。4.5 路基路面的拼接设计与施工,应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5 材料与技术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新路基填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冻胀性。5.1.2 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集料、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混合料级配应符合 JTG F40 和DB 23/T 3483-2023 3 JTG/T 5521 的技术要求。5.1.3 各结构层正式施工前,材料储量应满足连续施工要
9、求。5.2 路基填料 5.2.1 路基冻深范围内所用土质填料应按表 1 确定土的冻胀等级与冻胀类别。表 1 土的冻胀等级与冻胀类别划分 土的名称 冻前天然含水率 w(%)冻前地下水位距设计冻深的最小距离 hw(m)平均冻胀率(%)冻胀等级 冻胀类别 卵石土、砾类土,砂、含细粒土砂 不饱和 不考虑 1 不冻胀 饱和含水 无隔水层 13.5 弱冻胀 饱和含水 有隔水层 3.5 冻胀 w12 1.0 1 不冻胀 1.0 13.5 12w18 1.0 弱冻胀 1.0 3.56 w18 0.5 强冻胀 0.5 612 细粒土质砂 w14 1.0 1 不冻胀 1.0 13.5 弱冻胀 14w19 1.0
10、1.0 3.56 冻胀 19w23 1.0 1.0 612 强冻胀 w23 不考虑 12 特强冻胀 粉质土 w19 1.5 1 不冻胀 1.5 13.5 弱冻胀 19w22 1.5 1.5 3.56 冻胀 22w26 1.5 1.5 612 强冻胀 2630 1.5 1.5 12 特强冻胀 w23 不考虑 黏质土 wwp+2 2.0 1 不冻胀 2.0 13.5 弱冻胀 wp+2wwp+5 2.0 2.0 3.56 冻胀 wp+5wwp+9 2.0 2.0 612 强冻胀 wp+9wwp+15 2.0 2.0 12 特强冻胀 DB 23/T 3483-2023 4 5.2.2 路基土质填料可按
11、表 2 选择。应优先选择不冻胀和弱冻胀性材料,并保证路基填料的均匀性。表 2 路基土质填料选择 路基形式 冻区划分 地下水位或地表常水位 距路表距离(m)冻胀等级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填方路基 重冻区 hw3 、hw3 、中冻区 hw3 、hw3、零填方或挖方路基 重冻区 hw3 hw3 中冻区 hw3 、hw3 注:冻区划分参考 JTG/TD31-06 进行划分。5.2.3 新路基填料宜采用砂砾等强度高、水稳定性好的材料填筑,禁止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填筑路基。5.2.4 当路基填料不能满足抗冻等级要求时,应采取换填不冻胀材料、提高路基高度、阻断地下毛细水上升及降低地下水位等措
12、施。5.2.5 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基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5.3 土工合成材料 5.3.1 受冻融环境影响的结构层使用土工合成材料时,应考虑冻融对其性能指标的影响。5.3.2 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应大于其延伸率为 5%时对应的拉力值,采用延伸率 5%时的拉力值作为设计抗拉强度。用于加筋的土工合成材料的设计抗拉强度不宜小于 25kNm。5.3.3 应结合实际工程的土质条件、酸碱度、使用状态,选择性能匹配土工合成材料。a)采用聚乙烯、聚丙烯(丙纶)材料制成的土工合成材料,可用于酸、碱的化学环境中。b)采用聚酯类(涤纶)材料制成的土工合成材料,不宜用于酸、碱等化学环境中。c
13、)采用聚酯类材料制成的土工合成材料,不宜用于与水泥、石灰类材料接触的环境。5.3.4 土工格栅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3 土工格栅的主要技术要求 指标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每延米极限抗拉强度(kNm)25 JTG E50 每延米断裂伸长率(%)3 JTG E50 粘焊点极限剥离力(N)100 JTG E50 5.4 碎石桩与垫层材料 5.4.1 碎石桩材料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而成碎石,不应采用风化易碎的石料,碎石粒径范围宜为 20mm50mm,且含泥量不应超过 5%。5.4.2 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和碎石等,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30mm,且含泥量不应超过 5%
14、。5.5 外掺剂 5.5.1 用于路基改良和湿度控制的石灰应不低于级技术要求。生石灰和消石灰的等级划分可采用表 4与表 5。DB 23/T 3483-2023 5 表 4 生石灰的等级划分 指标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实验方法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85 80 70 80 75 65 T 0813 未消化残渣含量(%)7 11 7 10 14 20 T 0815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5 5 T 0812 表 5 消石灰的等级划分 指标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实验方法 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65 60 55 60 55 50 T 0813 含水率(%)4 4 4
15、4 4 4 T 0801 细度 0.60mm 方孔筛的筛余(%)0 1 1 0 1 1 T 0814 0.15mm 方孔筛的筛余(%)13 20 13 20 T 0814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4 4 T 0812 5.5.2 干排或湿排的硅铝粉煤灰和高钙粉煤灰等均可用作基层或底基层的结合料。粉煤灰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6 粉煤灰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实验方法 SiO2、Al2O3和 Fe2O3总含量(%)70 T 0816 烧失量(%)20 T 0817 比表面积(%)2500 T 0820 0.3mm 筛孔通过率(%)90 T 0818 0.075mm 筛
16、孔通过率(%)70 T 0818 湿粉煤灰含水率(%)35 T 0801 6 旧路调查与评价 6.1 一般规定 6.1.1 旧路基路面调查应采用资料搜集、现场调查、测量、试验检测等手段。资料搜集宜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管理等相关资料。现场调查、测量、试验检测等应按照 JTG 5142、JTG 5210和 JTG 5421 执行。6.1.2 除应调查常规指标的使用状况外,还应调查旧路基和旧路面的冻害。6.1.3 应采用地质勘察、指标对照、结构计算分析等方法,从承载力、稳定性、功能性等方面,对旧路基路面使用状况做出评价。6.2 旧路基调查与评价 6.2.1 旧路基调查应符合下列
17、规定:a)调查旧路基主体的使用状况;b)调查旧路基支挡结构、防护工程、排水系统的实际状况;c)软土地区应调查旧路基沉降情况;d)冻土地区应调查旧路基冻胀和翻浆、融沉、路堤边坡融滑情况。6.2.2 旧路基有冻胀和翻浆、地基融沉、沉降、边坡融滑病害的调查,应符合下列规定:DB 23/T 3483-2023 6 a)冻胀和翻浆路段查明路基土质、含水率、土的冻胀率,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路基排水设施使用状况;b)冻土地基融沉路段查明冻土范围、平均地温、融沉系数,以及排水设施和既有处理措施使用状况;c)软土地基沉降路段查明软土范围、压缩性,地下水位,以及排水设施和既有处理措施使用状况;d)边坡融滑路段应查
18、明土质、含水率、抗剪强度,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排水设施使用状况;6.2.3 应综合分析路基病害成因,评价旧路基承载力、稳定性和技术状况,对旧路基的可利用程度进行评价,提出病害处治建议。6.3 旧路面调查与评价 6.3.1 旧路面基层宜采用钻芯取样、探地雷达等方法,确定基层的结构层厚度、结构完整性、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层间黏结情况。6.3.2 旧沥青路面应调查路面技术状况,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等。6.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应调查路面技术状况,计算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
19、指数 RQI等。宜通过弯沉检测,评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力、板底脱空和接缝传荷能力等。7 路基拼接设计与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改扩建工程中路基拼接设计,应对旧路基病害进行处治。7.1.2 路基拼接设计应从基底处理、填料选择、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水文地质不良路段的路基可进行动态设计。7.1.3 路基拼接应满足路面的容许冻胀变形要求,采取措施控制路基冻胀量,进行路基路面综合抗冻设计。7.1.4 路基拼接施工开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并应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7.1.5 旧路基边坡、新路基基底等清表土宜分类分级存放,并做好
20、再利用。7.1.6 旧路底层开挖台阶处和新路基基底应进行增强补压处理。7.1.7 路基拼接部位的排水设施应做好衔接,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7.1.8 高路堤和软基路段路基拼接施工期间,应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7.2 路床 7.2.1 路床填料应符合 JTG D30 的要求。7.2.2 路床拼接部位应增强补压,保证拼接密实;受旧路基渗水等影响导致强度不足时,可采用换填、掺灰改良或设置排水等措施进行处理。7.2.3 除低填及挖方路段外,其余填方路段在路基拼接处的旧路上、下路床底面各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当旧路路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旧路路床顶面铺设一层
21、土工格栅。7.2.4 对于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应在填方区设置 15m 长的过渡段,过渡段应采用与挖方区路床处理相同的填料填筑;纵向填挖交界前后各 10m 范围内分别在上、下路床底面铺设一层双向土工格栅。7.2.5 上、下路床中的土工格栅铺设时,符合下列规定:a)铺设层面应平整,不得有片石等坚硬凸出物;b)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垂直于路堤轴线;c)可按幅宽在铺设层面划出白线或挂线铺设,宜用 U 型钉将土工格栅端部固定于填料中;d)路线横向幅宽 8m 范围内不得拼接,路线纵向搭接宽度不宜小于 50cm;DB 23/T 3483-2023 7 e)铺设完成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直
22、接暴晒。7.3 一般填方路段 7.3.1 拼接设计 7.3.1.1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应加强新路基与旧路基间的排水设计,必要时可增设盲沟,排除路基内部积水。7.3.1.2 路基拼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清除旧路边坡绿化、圬工和其他杂土;b)搭接区域宜采用开挖台阶拼接方式,底层台阶高 100cm,宽 150cm,顶层台阶高 100cm,宽 200cm,顶层台阶开挖面距老路边缘 100cm,其余台阶标准宽度为 100cm,台阶面向内倾斜不小于 2%;c)当搭接区域过小时,可采用超宽填筑或翻挖旧路基等措施;d)结合面以外不小于 200cm 的范围,应增强补压,确保拼接密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3 3483-202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拼接技术规 3483 2023 高速公路 扩建工程 路基 路面 拼接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