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5135-202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pdf
《DB22 T 5135-202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5135-202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pdf(1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Standard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DB22/T 5135-2023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3 年 4 月 4 日 2023长 春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通 告 第 620 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关于发布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等 5 项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2、的通告 现批准纤维增强聚乙烯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鉴定标准海绵城市建设工程检测技术标准建筑机电管线工程抗震支吊架技术标准为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依次为:DB22/T 5007-2023、DB22/T5135-2023、DB22/T 5136-2023、DB22/T 5137-2023、DB22/T 5138-2023,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纤维增强给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准DB22/T 5007-2018 同时废止。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2023 年 4 月 4 日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9 年全省
3、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191 号)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可行性研究勘察;5 初步勘察;6 详细勘察;7 勘察方法与手段;8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9 岩土工程成果报告;10 现场检验与验证。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
4、,邮编:130041,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中铁现代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建筑大学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铁北方吉林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局集团城轨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城建有限公司 长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洪峰 高文新 张广伟 庞 炜 李世
5、民 黄溯航 王 伟 郭红梅 孙常青 张亚华 王立峰 王宇博 张得鲁 江 涛 林 森 吕大桅 高秀岩 孟昆鹏 李振富 王振中 袁红如 王伯冠 韩万权 张志华 宋 伟 杨 明 庞海泉 杨 彬 潘宇峰 胡建勋 孙 光 孔祥礼 卢长伟 王 强 孙德举 杨晓晗 王 清 周景宏 孙 超 郭浩天 杨文和 潘国鑫 秦洪贵 任志广 陈宏伟 翟云阔 高有才 张 贺 陈宏宇 逄明卿 田海洋 白建军 左剑峰 陈 誉 应 雄 杨玉龙 徐 锋 马 超 江志平 刘阿锋 张春光 李继忠 肖庆松 黄克新 刘连彬 黄 鑫 卢 宇 孙传博 朱研赫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乐然 佟德生 高 涛 孙文波 张广鹏 申宏瑞目 次 1
6、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3 3 基本规定.6 3.1 一般规定.6 3.2 勘察工作等级.7 3.3 勘察纲要.8 4 可行性研究勘察.10 4.1 一般规定.10 4.2 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0 5 初步勘察.12 5.1 一般规定.12 5.2 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2 5.3 地下工程.13 5.4 高架工程.14 5.5 路基、涵洞.16 5.6 地面车站、车辆基地.17 6 详细勘察.18 6.1 一般规定.18 6.2 勘察工作基本要求.18 6.3 地下工程.19 6.4 高架工程.23 6.5 路基、涵洞.25 6.6 地面车站、车辆基地
7、.27 7 勘察方法与手段.29 7.1 一般规定.29 7.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29 7.3 钻探.31 7.4 物探.31 7.5 取样.32 7.6 水文地质试验.33 7.7 原位测试.34 7.8 室内试验.36 8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8 8.1 一般规定.38 8.2 岩土工程评价.38 8.3 地质风险分析.42 9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4 9.1 一般规定.44 9.2 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4 9.3 初步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5 9.4 详细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46 10 现场检验与验证.48 附录 A 勘察作业环境风险因素识别与管控.50 附录 B 工程
8、周边环境调查.52 附录 C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55 附录 D 风化岩抗剪强度指标经验值.58 附录 E 桩侧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经验曲线.59 附录 F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60 附录 G 风化岩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建议值.61 附录 H 主要城市地层划分.62 附录 J 长春市工程地质图.65 本标准用词说明.67 引用标准名录.68 附:条文说明.69 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到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先进性,确保工程质量、控制风险和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1.0.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
9、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的统称。2.1.2 主体结构 main structure 车站与区间保障列车安全运营和结构体系稳定的主要受力结构。2.1.3 附属结构 subsidiary structure 地铁出入口,风道、风井、风亭等,与车站主体结构区分开来的,作为配合主体使用的结构。2.1.4 明挖法 cut and cover method 由地面挖开的
10、基坑中修筑地下结构的方法。包括明挖、盖挖顺作和盖挖逆作等工法。2.1.5 矿山法 mining method 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传统的矿山法指用钻眼爆破的施工方法,又称钻爆法。现代矿山法包括软土地层浅埋暗挖法及由其衍生的其它暗挖方法。2.1.6 盾构法 shield method 在盾构钢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推进、衬砌和注浆作业,完成隧道修筑的方法。2.1.7 工程周边环境 environment around engineeri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影响范围内既有(或在建)建(构)筑物、地下构筑物、管线、道路和桥梁、轨道交通、地表水体和水工建筑、不可移动文物等环境对象
11、的统称。3 2.1.8 标准地层 standard stratigraphic 一定区域内,按地层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其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等综合确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及层序。2.1.9 抗浮设防水位 anti-floating water level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计算所需要的、保证抗浮设防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场地地下水设计水位。2.1.10 地质风险 geological risk 由不良地质条件产生的以及由工程活动对地质条件的改造而引起的工程建造期或运营期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风险事故。2.2 符号 2.2.1 岩土物理性质 e 孔隙比;GS 土粒比重;IL 液性指数;IP 塑性指数;n
12、孔隙率;Sr 饱和度;含水率;L 液限;P 塑限;Wu 有机质含量;重力密度(重度);质量密度(密度);d 干密度。2.2.2 岩土变形参数 压缩系数;Cc压缩指数;4 Cs 回弹指数;cv 垂直向固结系数;Eo变形模量;Es 压缩模量;Pc 先期固结压力;土的泊松比。Kh水平基床系数;Kv垂直基床系数;Ko静止土压力系数。2.2.3 岩土强度参数 fak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qu 无侧限抗压强度;St灵敏度;c 黏聚力;内摩擦角;fr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2.4 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 N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10 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Nl20 超
13、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ps 单桥探头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fs 双桥探头静力触探侧摩阻力;qc 双桥探头静力触探锥头阻力。2.2.5 水文地质参数 k 渗透系数;Q 流量,涌水量;R 影响半径。2.2.6 其他符号 5 Fs边坡稳定系数;s 基础沉降量,载荷试验沉降量;vp 压缩波波速;vs剪切波波速。6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应分阶段开展工作,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3.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的不同施工方法,应考虑工法特点,开展相应的勘察工作,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资料。3.1.3 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或场地附近存在对
14、工程设计方案和施工有重大影响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应进行专项勘察。3.1.4 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岩土工程问题时,应开展施工勘察,满足设计、施工方案调整和风险控制的要求。3.1.5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应根据工程类别、场地条件和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制订勘察方案,采用综合、有针对性的勘察方法,布置合理的勘察工作量,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岩土工程评价,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开展地质风险分析,提出岩土治理、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监测等建议。3.1.6 勘探作业前应进行环境风险因素识别,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地下管线、建(构)筑物安全及勘察工作自身安全,可参考附录 A
15、。3.1.7 勘察单位应对业主提供的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成果进行会签。当需要勘察单位自行调查时,可参考附录 B 开展工作。3.1.8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和地面建筑工程的地震效应评价应分别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 509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3.1.9 勘察工作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在条件具备时,宜开展信息化勘察工作。7 3.2 勘察工作等级 3.2.1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确定勘察工作等级。3.2.2 工程重要性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筑类型和特点以及因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的后果,
16、按照表 3.2.2 的规定进行划分:表 3.2.2 工程重要性等级 工程重要性等级工程破坏的后果工程规模及建筑类型一级很严重车站主体、各类通道、地下区间、高架区间、大中桥梁、地下停车场、控制中心、主变电站、车辆基地内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二级严重出入口、风井、风道、施工竖井、盾构始发井、盾构接收井、水泵房、路基、涵洞、小桥、车辆基地内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三级不严重地面停车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3.2.3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应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按照表 3.2.3 的规定进行划分,从一级开始,向二级、三级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表 3.2.3 场地复杂
17、程度等级 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形地貌建筑抗震地段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地下水岩土性质一级复杂不利强烈发育需处理影响大较差二级较复杂一般一般发育不需处理影响小一般三级简单有利不发育无无影响较好3.2.4 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应根据工程周边环境的类型、重要程度、与工程的相互影响程度及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按照表 3.2.4的规定进行划分:8 表 3.2.4 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环境风险等级地质风险严重程度周边环境类型及规模一级影响后果很严重交汇既有轨道交通设施(含铁路)、重要建(构)筑物、大桥与隧道、重要市政管线及地表水系、堤防二级影响后果严重交汇一般建(构)筑物、中小型桥(涵)、重要市政道路;临近重要
18、建(构)筑物、大桥与隧道、重要市政管线及地表水系、堤防三级影响后果不严重交汇一般市政管线、一般市政道路及其它市政基础设施,临近一般建(构)筑物、中小型桥(涵)、重要市政道路3.2.5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按下列条件划分:1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的勘察项目;2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3 丙级:在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中,三项均为三级的勘察项目。3.3 勘察纲要 3.3.1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各阶段均应分别编制勘察纲要。3.3.2 勘察纲要应在了解工程意图,
19、充分搜集、分析已有资料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依据勘察目的、任务和相应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编写。3.3.3 勘察纲要应包含以下内容:1 任务来源及工程概况;2 拟建场地环境、工程地质条件;3 环境风险因素识别;4 勘察阶段、勘察等级;5 勘察目的任务及主要岩土工程问题;9 6 执行的技术标准;7 选用的勘察方法与手段,必要时包括周边环境专项调查方法;8 勘察工作布置原则及工作量;9 勘探孔(槽、井、洞)回填要求;10 勘察质量控制、安全保证和环境保护措施;11 勘探设备、仪器和人员安排、勘察进度计划;12 需要提交的主要成果;13 应急预案;14 附图:勘探工作平面布置图;15 详细勘察阶段尚应包括:
20、技术交底、验槽及施工配合。3.3.4 勘探工作布置应包含下列内容:1 勘探点的位置、类型、深度及数量;2 地球物理勘探、原位测试的方法和布置;3 取样方法,采取岩样、土样和水样及其存储、保护和运输要求;4 室内试验项目、方法和数量。3.3.5 当设计或实际勘察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或修订勘察纲要。10 4 可行性研究勘察 4.1 一般规定 4.1.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方案,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线路场地的地质条件,为线位、站位、线路敷设形式、施工方法等方案的设计与比选、技术经济论证、工程周边环境保护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地质资料。4.1.2 可行性研究勘察宜以搜集、利用现有地
21、质资料为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开展必要的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物探、室内试验等工作。4.1.3 应对影响线路方案的不良地质作用、特殊性岩土及关键岩土工程问题给出评价结论。4.2 勘察工作基本要求 4.2.1 可行性研究勘察的资料搜集应包括下列内容:1 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水文以及与工程相关的水利、防洪设施等资料;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及液化等资料;3 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等资料;4 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和河、湖、沟、坑的历史变迁及工程活动引起的地质变化等资料;5 影响线路方案的重要建(构)筑物、桥涵、隧道、既有轨道交通设施等工程周边环境的竣工资料
22、及可能影响工程实施的其他环境条件资料。11 4.2.2 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勘探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勘探点数量应满足工程地质分区的要求,每个工程地质单元应有勘探点,在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加密勘探点;2 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 1000m,每个车站应有勘探点;3 当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比选线路时,各比选线路均应布置勘探点;4 控制线路方案的江、河、湖等地表水体及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应布置勘探点;5 勘探孔深度应满足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和线路方案设计、工法选择等需要。4.2.3 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项目和数量,应根据线路方案、沿线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12 5 初步勘察
23、 5.1 一般规定 5.1.1 初步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基础上,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敷设形式、各类工程的结构形式、施工方法等开展工作,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5.1.2 初步勘察工作应根据沿线区域地质和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周边环境等条件,采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5.1.3 初步勘察应对控制线路平面、埋深及施工方法的关键工程或区段进行重点勘察,并结合工程周边环境提出岩土工程防治和风险控制的初步建议。5.2 勘察工作基本要求 5.2.1 初步查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车站、车辆基地和相关附属设施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24、分析评价地基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的适宜性,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提供初步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提出复杂或特殊地段岩土治理的初步建议。5.2.2 初步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取得带地形的拟建线路平面图、线路纵断面图、施工方法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可行性研究勘察报告,收集工程周边环境条件资料;2 初步查明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及分布、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并进行工程地质分区;3 初步查明沿线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规 13 模、工程性质;4 初步查明特殊性岩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规模、工程性质;5 调查场地土的冻胀性,提供最大冻结深度、标准冻结深度;6 初步查明沿
25、线地表水的水位、流量、水质、河湖淤积物的分布,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联系;7 初步查明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位、地下水动态和变化规律;8 初步评价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9 初步评价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10 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工程适宜性;11 根据场地工程地质和周边环境条件,结合工程设计方案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5.2.3 初步勘察阶段的勘探孔均为控制性孔,取样孔应不少于勘探孔总数的 2/3,其它孔宜进行原位测试。5.3 地下工程 5.3.1 地下车站与区间工程初步勘察除应满足本标准第 5.2 节以外,尚应满足以下要求:1 初步划分岩土施工工程分级和隧道的围岩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5135-2023 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5135 2023 城市轨道 交通 岩土 工程 勘察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