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564.4-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pdf
《DB21 T 1564.4-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564.4-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辽宁省地方标准四、静力触探试验规程Specifications for cone penetration test DB21/T1564.4-2007 主编单位:辽宁有色勘察研究院批准部门:辽宁省建设厅施行日期:2008 年 01 月12 日2007 沈阳1总则1.0.1 为了规范静力触探原位测试 i式验,提高静)J 触探成果质量,为检验标定、现场测试、资料整理和成果应用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1.0.2 静力触探主要适用于软士、一般粘性土、粉土、砂土、含少量碎石的土层和细颗粒京填土土屋。可根据工程的需要选用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或孔压静探探头,可测定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贯人时的手L隙水压力等指
2、标。1.O.3 在有经验的地区,不重要的丙级建筑可单独使用静力触探原位测试试验。在重要的工程场地和缺乏静力触探测试经验的地区,以及湿陷性黄土、盐渍士、红七、膨胀土哼特殊土地区勘察时,应与钻探、取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其他勘察手段配合使用。1.O.4 静力触探原位测试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静力触探试验用静压力将一定规格的锥形探头匀速地压入地层,按其所受贯入阻力大小评价土层力学性质,间接估算土层各深度处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进行上层划分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2.1.2 单桥探头具有一组桥路,可测定锥尖阻力、比贯入阻力参数的探头
3、。2.1.3 双桥探头具有两个独立桥路。可同时测定锥尖阻力和侧壁摩擦力的探头。.68 2.1.4 标定用标定装置、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探头进行汁量检定的过程。2.1.5 零漂指探头在空载状态下随环境温度、时间延续而产生的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的总称 o2.1.6 贯人阻力静力触探仪探头在贯人士层时受到的总阻力。2.1.7 比贯人阻力静力触探探头在贵人土层某一深度时所受总贯入阻力与探头平面投影面积的比值。2.1.8 锥尖阻力静力触探探头在贯人士层某一深度时,锥尖所受到的阻力与刊头锥底截面积的比值。2.1.9 惧。壁摩擦力以桥探头在贯人土层朵探度时,探头摩擦筒受到的摩擦力!常简侧表面积的比值。2.
4、1.10摩阻比静力触探探头在贯人土层某一深度时,其侧壁摩阻力与锥尖阻力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2.2 符号2.2.1 常用参数A-探头锥底面积或摩擦筒侧壁表面积Ap一桩端的横截面积h i-第 i 层土的厚度U一桩身横截面周长/0-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k一地基承载力标准值.69.fak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场地静探参数分层加权平均值fni一单孔静探参数分层平均值J,一双桥探头侧壁摩擦力Pa一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p,-单桥探头比贯入阻力qc一双桥探头锥尖阻力Rf摩阻比2.2.2 计算参数k安全系数岛一双桥探头侧壁摩擦力的标定系数kp一单桥探头锥尖阻力标定系数kq一双桥探头锥尖阻力标定系数k n一探头标定
5、系数 kp、kq、屯的总称3 仪器设备3.1 一般规定3.1.1 静力触探试验的仪器和设备应包括触探主机、探头、探杆、数据采集仪、探头率定装置。3.1.2 静力触探设备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l 有控制和产生一定的匀速贯入速率的装置;2 反力应与动力系统的额定贯人能力相适应 E3 有能连续记录试验数据的仪器;4 探杆直径应小子探头的锥底直径 c3.1.3 探头必须进行首次检验和定期检验、标定工作,探头的标定周期为 3 个月。探头首次使用时应进行检验外形尺寸和标定工作,未纯检验、标定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探头,严禁在勘察中使用。探头的检验和标远见附录 Ao 标定记录表见表B.O.1。.70.3.2 触探主
6、机3.2.1 触探主机的性能应满足下列要求:1 额定功率不小于额定贯人力的1.2 倍,且应有能控制贯人速率的装置;2 应能匀速地贯人和提升探杆;3 在试验过程中,能保证施加的作用力垂直于主机座的基准面 z4 作业时,贯人主机座的基准面应保证水平;5 触探主机的技术参数应符合表 3.2.1 的要求。触挥主机的技术参数褒表 3.2.1主机的额定贯人力(kN)贯入速率(m/min)20;30;80;1 ;120;160;2 1.2 士 0.33.2.2 静触主机可采用于摇式、齿轮机械式或液压传动式等各种类型。各种触探主机组成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子摇式轻型静力触探主机,主要包括手摇柄、链条和齿轮等
7、部件,利用人力将探头压人土中。2 齿轮机械式静力触探主机,主要部件有变速马达(功率2.8kW-3.OkW)、伞型齿轮、丝杆、导向滑块、支架、底板、导向轮等。3 液压传动式静力触探主机,分单缸和双缸两种。主要部件有油缸和固定油缸底座、油泵、分压阀、高压油管、压杆器和导向轮。3.2.3 在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时,可利用地锚、重物或车辆自重作反力。3.3 探忏3.3.1 探杆应用高强度的无缝钢管制戚,管材的屈服强度 71.不宜小于 600MPa。3.3.2 探杆的截面尺寸应与静探主机相匹配,壁厚 5mm 以上,外径一般为 32mm-35mm o3.3.3 探杆不得有裂纹和损伤。3.3.4 单根探杆长度(
8、含一个接头在内)应相同,一般为 1m。3.3.5 探杆接头宜采用平接,探杆与探头的连接要有良好的互换性,应能拧紧密贴,不得有晃动。3.4 探头3.4.1 静力触探探头的标准外型为圆柱体,底端为圆锥体,顶端与探抨连接。3.4.2 根据探头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分为单桥探头、双桥探头。此外还有能同时量测孔隙水压力的两用(p,-u)或三用(p,-u-f,)孔压探头。常用的探头规格应符合表 3.4.2-1 和表 3.4.2-2 中的条件。单桥探头的技术参数表表 3.4.2-1锥头(投cm影2)面积直径锥(头m高)度锥角探头侧壁长度(mm)(0)(mm)10 35.7 30.9 57 15 43.7 37.9
9、 70 20 50.4 43.7 81 双桥探头的技术参数表表 3.4.2-2锥头投直径锥头高度 摩擦筒 摩擦筒的 锥部分头长圆柱度锥角庭主与摩影面积(mm)(mm)长度表面积(0)间距(cm2)(mm)(em2)(mm)(mm)134 150 10 35.7 30.9 4-5 179 2佣:0;8 15 43.7 37.9 219 3佣2-3 20 50.4 43.7 189 3.4.3 探头使用前应进行检查,不符合使用标准的探头不.72.得使用,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豆豆换。1 锥面及套筒出现明显刻痕戒变形;2 锥尖磨损变形 z3 套筒或摩擦筒卡死或滑动不灵活:4 外形尺寸达到j表 3
10、.4.3 规定时。探头的更换标准锥底投影锥底面积(cm2)锥头直径(mm)10 34.8 15=二 42.620 三三 49.23.4.4 探头的技术性能庇符合下列规定:表 3.4.3锥高(mm)25 31 37 l 室内标定后的重复性误差、线性误差、归零误差、温度漂移范围应为:1:1.0%;2 探头出厂时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5M.n,并在 O.3MPa;j(压下保持施,其绝缘电阻仍大于 500M。现场使用过程中,当绝缘电阻小于lM 时,应进行更换 E3 探头应自旨在-10-45 C环境中正常使用,且标定时与使用时的温差应小于 20C。4 探头的允许过载能力不应小于其额定荷载的1.2 倍。3.4
11、.5 探头中各级别传感器的适用范围见表 3.4.5 0备握别传感器的适用范围对照表表 3.4.5贯入阻力精度等级一级三级三级p,或 qc(kPa)运 20主三 50运 100J.(kPa)运1.0玉 3.0当主 5.0软塑流塑状态软塑-可塑状态的硬塑状态的粘性适用范围的粘性土、稍密粘性士、稍密中密土或密实状态的状态的粉士或松状态的砂士和中密砂土、粉士散状态的砂土密实状态的粉土.73.3.5 数据采集仪3.5.1 数据采集仪宜采用单板机或微型计算机。3.5.2 数据采集仪在试验过程中应具有时时自动显示贯人深度和曲线、自动采集、存储数据功能。在试验结束后应具有数据传输、处理、打印数据表和静探曲线的
12、功能。3.5.3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应具有率定探头的功能。4 试验方法4.1 一般规定4.1.1 测试前应根据勘察任务书了解工程概况和地质条件及可能采用的基础类型和埋深等情况。4.1.2 根据测试目前合理安排孔位、孔深,按表 3.4.2 选择合适的探头类型。当测试孔深大于 50m 时,应在探头内附加测斜装置,测定不同深度的探杆偏斜度,作为深度误差的修正依据。4.2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2.1 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场地的交通情况,搜集已有的勘察资料,了解场地的地层情况、有元施工障碍物及确切位置。4.2.2 备齐测试用的探杆和电缆,电缆应把探抨按顺序一次穿齐,宜用一根完整的电缆,电缆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13、Ld=n(l+O.15)+5(4.2.2)式中LJ一电缆总长度(m);l一每根探杆长度(m);n一探杆根数。.74.4.2.3 平整工作场地,根据触探主机的贯人能力,合理设置皮力装置。4.2.4 在预定测试位置可采用人力或液压等方式下人地锚作为反力装置。亦可利用重物做反力,如采用触探车,可利用自身的车装重量做反力。4.2.5 安装好贯人和量测设备,利用水平尺将底板调至水平或将贯人设备底座水平调节气泡调至水准圈的中央部位,确保基座保持水平位置 J4.2.6 将数据通讯电缆与探头、数据采集仪进行正确连接;4.2.7 将深度控制器(角机)电缆与采集仪 TE伞确连接;4.2.8 检查探头摩擦筒及锥头的
14、活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4.2.9 接通采集仪电源,预热 5-lOmin;检查电压、仪器和仪表是舌正常:4.2.10 检查深度控制器和探头的传感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4.3 贯人试验操作4.3.1 利用贯人装置,将探头压人土中 O.5m 左右(在冬季或冻土地区应超过冻层以下,并将探头严格保幅),停、滞 3-5min;使探头温度与地温基本一致。4.3.2 在采集仪中输入 T程编号、勘探点编号、勘探点高程、锥尖率定系数、侧壁率定系数、试验类型、试验日期等相关参数。并填写静力触探记录表,见表B.O.2 和表B.O.3 c 4.3.3 将探头上提 10-25cm;利用采集仪将探头锥尖调零操作(双桥探头进行
15、锥尖、侧壁调零)J4.3.4 以1.2:!:O.3 m1min 的贯入速率将探头再入土中,当使用于摇链式触探机时,转速应力求均匀。记录试验数据的深度归l 隔应不大于lOcml次,每隔 2-4m 核对一次记录深度和实际贯人深度,作为深度误差修正的依据。终孔后,应检查探杆与记录深度的误差,对于不合格的记录曲线,在检修仪器后重新进行测.75.试,检验标准见表 4.3.4静探试验深度误差检验标准表表 4.3.4线杆误差(%)I 检验结果|线杆误差(%)I 检验结果线杆误差运优12 线忏误差,;5 1 合格 1 5I 不合格4.3.5 在贯入过程中,应每隔 2m 提升一次探杆,将仪器词零后再进行贯人操作
16、。在贯人深度超过 6m 时,调零间隔可加太至 4mo4.3.6 贯人试验时,应保证深度控制器(自整角机)的摩擦轮紧贴探杆并正常转动,以保证贯人深度的准确性。连接探杆时,螺纹必须拧紧,严禁拉扯电缆。4.3.7 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终止试验:1 试验至预计试验探度;2 地锚上拔或压重上抬,反力严重不足 E3 触探孔发生严重偏斜,探杆尚现明显弯曲,触探机移位。4 探头的负荷达到额定荷载:5 触探主机的荷载达到额定荷载的1.2 倍;6 记录仪器出现故障且无法修复。4.3.8 试验结束后,1世及时存储或打印记录数据和曲线;应量测探杆在地面部分长度和开孔深度,以准确计算静探孔探度。4.3.9 在贯人过程
17、中,当发现读数异常或零漂值过大时,应停止贯人,及时提升探抨,检查和调整仪器,排除故障后可继续进行试验。5 资料整理5.1 一般规定5.1.1 打印单孔静探原始数据表;.76.5.1.2 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5.1.3 绘制静力触探剖面图;5.1.4 应对原始数据进行修iF.和统计。5.2 原始数据修正和数据的统计计算5.2.1 深度修正:当记录的深度与实际贯人的深度有出人时,可按如下方法进行修正。I 按误差随探度线性分配的方法进行修正。H=II+nl-il.l(5.2.1-1)式中H一实际贯入探度(m);I 1 从锥底算起的第1 根探杆氏度;n除第1 根探杆外,贯人土中的探杆总数;il.l一
18、未人土部分探杆的长度(m)。2 如在静探试验的同时量测了探头的偏斜角,可按下式进行修正:.h.=1-cos(些二主斗飞2(5.2.1-2)式中:Aha-第 i 段深度修正值(每贯入 1m 为一段,量测偏斜角1 次)矶、0&伫尸川川血-1阜斗-1帽剖深度 hn 处,总的深度修正值为主 il.h i,实际的贯人深 h为:h二h-I il.h;(5.2.1-3)5.2.2 归零修正:对各传感甜的输出怯归零检查的探度间隔以线性内插法进行 i彦正。5.2.3 触探曲线修正:由于静力触探探忏连接造成贯人的瞬间停止,使记录的曲线出现尖峰或喇叭口的不连续现象,应用圆滑曲线进行修 E.77 5.2.4 绘制单子
19、L静探曲线1)也绘制比贯人阻力随贯人深度变化曲线 p,-h、锥头阻力随贯入深度变化曲线 qch、侧壁摩擦力随贯人探度变化曲线又一h 和摩阻比与贯入深度变化曲线 Rf-h;2 比贯入阻力随贯入深度变化曲线或锥头阻力随贯入深度变化曲线应用实线表示:侧壁摩擦力随贯入深度变化曲线和摩阻比与贯人深度变化曲线分别用虚线或点划线表示:1 前E度比例宜采用1:100 或 1:200;4 比黄人阻力或锥头阻力宜采用lcm 代表 o.当、l.0 或2.0MPa;5 侧壁摩擦力宜采用 lcm 代表 5kPa 或lOkPa;6 摩阻比宜采用 lem 代表 1%或 2%;7 原始数据表和曲线应采用计算机绘制 c5.3
20、土层划分5.3.1 土层划分成满足工程性质的苛要。对工秤有重要影响的主要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应详细划分。5.3.2 利用静探资料进行划分土层应符合下列规定:l 力学分层应依据参数值大小进行划分土层界限;2 在力学分层的基础上,结合钻探资料或当地经验确定土层名称。5.3.3 利用贯人阻力的大小、静探曲线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当地工程经验或钻孔资料进行土层划分,应满足表 5.3.3 的要求。力学分层的划分标准表表 5.3.3Pz 或 qc(kPa)贯入阻力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运 lo1.0-1.5 10-3佣o1.5-2.0 3000 2.0-2.5.78.5.3.4 划分土届时,应考虑贯人阻力的超前和滞后
21、现象,划分方法如下:l 上、下层贯人阻力相差不太时,取超前深度和滞后深度的中点或中点偏向小阻力层 5-lOcm 处作为分层界限;2 上、下层贯人阻力相差一倍以上时,取软层最后一个(或第一个)低贯人阻力偏向硬层lOcm 处作为分层界限。5.4 静探参数的统计计算5.4.1 分层统计应提供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和标准值,并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21)有关规定。5.4.2 计算单孔各土层静探数据的平均值,可采用算术平均值法。计算时应剔除个别异常峰值、剔除超前和滞后范围值。进行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骂分层厚度大于等于1.Om 且土质比较均匀时:p,=士主(5.4.2-1)二=
22、上).qci(5.4.2-2)n f;j 元=士三 qti(5.4.2-3)Rf=f./qc(5.4.2-4)式中:p.、qc、王、Rf一分别代表比贯人阻力、锥尖阻力、侧壁摩擦力和摩阻比平均值;p、qci、儿一分别代表第 i 点的静探参数值;n一静探参数的统计频数。2 对于厚度不足1.0m 的均质软土层,宜取其最小值为平均值;对于硬层,应取平均值。5.4.3 面积法:当静探曲线经过修正成图时,可根据各分 79 层中曲线幅值变化情况,划分成若干小层,对每一小层按等面积原则绘制成直方罔,再按下式计算各层静探参数的平均值。王=(PK)/三 hj(5.4.3)式中:h一静探参数的平均值;h i一第 i
23、 小层厚度;兀一第 i 层静探参数平均值。5.4.4 计算塌地各士层静探数据的平均值时,可按厚度加权平均法,或将各孔曲线叠加,绘制低值与峰值包络线的平均值线。5.4.5 单桥、双桥探头之间贯人阻力的换算,直根据当地经验换算。如无当地经验时,可按下式换算:式中:p,-tt贯入阻力;q一锥尖阻力。p,=1.lq(5.4.5)5.4.6 计算场地分层土静探参数的汁算值时,应采用各孔同层参数按下式计算)0权平均值:f,.=(I hJnJ/(三 hJ(5.4.6)式中:J 一场地静探参数分层加权平均值;f.i一静探参数第 i 孔分层平均值;,一第 t 孔分层厚度;n一场地内同a层士的孔数。5.5 成果应
24、用5.5.1 地基土分层1 在力学分层的基础上,根据静探曲线的形态、幅值大小,结合钻探资料或本区勘察经验对地基土层进行定名。2 用单、双桥静探曲线对地基士进行定名,应按曲线的形态和特征进行综合分析。.80.5.5.2 确定地基承载力利用静探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综合考虑地基士的工程性质和建筑物类别,一级建筑物应以载荷试验结果为准进行对比确定。当元直接载荷试验资料时,可按表 5.5.2 确定。静力触探锥尖阻力 qc 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时(kPa)表 5.5.2q,0.3 0.5 O.7 0.9 1.1 1.3 1.5 2.0 3.0 4.0 5.0 6.0 12.0 问王 一一卜淤泥质士
25、60 75 80 85 90 粘性土75 95 115 125 135 145 155 160 170 一-饱粉和、细粉砂土70 75 80 85 90 95 110 130 170 卜一一一一105 110 115 120 125 135 145 160 180 240 中、相砂130 140 150 160 200 240 260 280 340 5.5.3 预估单桩承载力l 利用双桥探头静探参数可以估算混凝土预制桩和钻孔灌注桩学桩竖向承载力 Q2 根据单桥静力触探资料可以估算了昆凝土预制桩竖向极限承载力。5.5.4 评价地基 t 的强度指标1 利用比贯人阻力(P.,)参数,可根据表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1564.4-2007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规程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 1564.4 2007 岩土 工程 勘察 技术规程 静力 试验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