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pdf
《DB13 T 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pdf(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100 CCS C 6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 2022-07-11 发布2022-08-11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13/T 5603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和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机械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燕、白瑞理、杜双芹、孙秀善、校贝贝、李梓源、王宏鸣、习金盼、丁可、耿哲、赵博深、祁玉玲、张浩宇、田占超、万隆、张振平、陈雅
2、蕾、郑淑宁。DB 13/T 56032022 1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 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编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及编排格式。本文件适用于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的编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
3、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AQ 8001 安全评价通则 AQ 8002 安全预评价导则 AQ 8003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 工贸行业中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的建设项目。4 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 综合分析程序及方法 4.1.1 前期准备 明确分析对象和分析范围;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收集建设项目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等。4.1.2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等前期基
4、础资料,对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和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检维修过程等可能存在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4.1.3 定性、定量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危险和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根据项目拟设置情况,对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总图及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等拟设置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分析。DB 13/T 56032022 2 4.1.4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及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
5、素,从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及建(构)筑物、工艺流程及设施、设备、装置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其他安全对策措施;从建设项目运行安全管理提出对策措施。4.1.5 综合分析结论 给出建设项目在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时的条件下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论。报告编制内容及要求 4.2.1 综合分析范围和依据 4.2.1.1 根据建设项目的内容,明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范围。4.2.1.2 列出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的依据,应包括:a)现行的与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b)建设
6、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及相关批文;c)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或项目简介;d)其他有关资料等。4.2.2 建设项目概述 4.2.2.1 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基本概况。4.2.2.2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基本概况。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或生产规模)、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建设期限、劳动定员、工作制度等。4.2.2.3 说明项目建设条件。应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资源及能源供应等条件。4.2.2.4 说明建设项目的总图及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功能分布、人流与物流、工艺流程(包括工艺来源)、主要设施、设备
7、和装置、主要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包括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能源介质供应、仓储、环保设施等)等。4.2.2.5 对改、扩建项目要明确与原有设施的关系及衔接情况。说明原有设施及配套的公辅设施是否能满足本建设项目的要求;说明与改、扩建内容相关的生产系统和相同设施、设备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管理现状等,并对其是否满足改建、扩建的安全要求进行说明。4.2.3 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4.2.3.1 列出辨识与分析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依据。4.2.3.2 根据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辅材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辨识危险和有害物质,并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性。4.
8、2.3.3 从建设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总图及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方面,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包括但不限于:a)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项目所在地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安全影响及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b)总图及平面布置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项目总体布置、功能分布、人流和物流、各建(构)筑物间的安全距离及防火距离、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通道布置、设备设施的安全距离、道路布置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c)主要建(构)筑物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项目生产场所、公用工程及
9、辅助设施场所、生活场所、办公场所、仓储场所等场所建(构)筑物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d)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装置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项目运行期生产过程及涉及的设备、设施、装置,包括特种设备、强制检测设备、安全设施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DB 13/T 56032022 3 e)公用工程及辅设施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分析项目运行期公用工程及辅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及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的危险和有害因素。4.2.3.4 对改、扩建项目,要分析与原有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4.2.3.5 作业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应分析建设项目运行期作业环境可能存在的采光与照明不良、通风不良、噪声、毒物
10、泄漏等危险和有害因素。4.2.3.6 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按照 GB18218 和国家、省现行有关规定,对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品及危险源进行辨识,明确建设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4.2.3.7 应根据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结果,列出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包括名称、存在部位及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4.2.4 定性、定量分析 4.2.4.1 根据分析的需要,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分析方法,说明选定分析方法的原因及选用的分析方法。4.2.4.2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划分单元进行分析,并明确各单元选用的分析方法。不同的分析单元,可根据分析的需要和单元特征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4.2.4.3 综合分析宜采用
11、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宜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时,应对计算过程进行说明。4.2.4.4 应按照选定的分析方法,对建设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总图及平面布置、主要建(构)筑物、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装置、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作业环境等方面拟设置的符合性和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4.2.4.5 应对分析结果进行列表汇总。4.2.5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4.2.5.1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标准和规范,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2.5.2
12、 危险物料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提出建设项目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物料在输送、贮存、使用等环节的泄漏防护、监测预警、安全警示和标识要求等安全措施。4.2.5.3 周边环境影响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出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和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安全措施。4.2.5.4 总平面布置和建(构)筑物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各建筑及堆场之间安全距离、防火间距、动力设施(如变配电站、锅炉房、气体站等)的分布等;b)保证人流及物流安全、运输、装卸、道路、消防通道等;c)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泄压面积、通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抗震设防、防雷电
13、等。4.2.5.5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装置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针对各类危险和有害因素,说明各生产过程单元所采用生产工艺、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及防护等;b)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及重要部位的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测量、报警、自动联锁保护,事故状态下的紧急停车等;c)起重设备、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主要特种设备的安全措施;d)工艺和装置中安全设施的配备,如:选用的防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可燃、有毒气体探测报警装置的配备,防止误操作的安全设施等;e)存在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爆炸、燃气爆炸、粉尘爆炸等)、中毒和窒息场所或设备、设施、装置的安全措施
14、;f)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防雷、防静电、防泄漏措施等。4.2.5.6 电气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电源及供电系统可靠性,特别是一类、二类负荷供电、备用电源;b)主要变配电设备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置等;c)不同场合电线、电缆选择说明等;DB 13/T 56032022 4 d)电气设备及设施防触电、火灾和事故应急照明等;e)用电设备防触电安全措施等;f)易燃、易爆场所电气线路、开关、照明及用电设备设施的选择和布置等。4.2.5.7 消防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厂区消防系统、消防给水和固定灭火装置、移动灭火装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防烟及排烟等措施;b)动力中
15、心、厂内易燃区域、设备易燃部位等的防火、灭火措施;4.2.5.8 作业环境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根据不同的环境,提出相应的通风措施;b)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及气体的场所应采取的安全措施;c)采光、照明的设置及要求;d)噪声环境应采取的安全措施。4.2.5.9 其它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包括但不限于:a)登高梯台、防护栏杆、检修平台、安全防护罩(网)、围栏等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的措施;b)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应急防护用品等安全措施;c)各种安全通道、楼梯、钢梯的设置;d)料浆、蒸汽、压缩空气、燃气等及各种管线的敷设及色标要求,介质名称及流向标识;e)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色、安全
16、告知卡等措施;f)针对其他各场所、设备、设施、装置的特点,包括给排水、燃气供应、热力、供汽(气)、供冷、防雷、仓储、堆场、环保设备设施等;g)疏散指示标志的要求。4.2.5.10 建设项目运行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应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投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4.2.5.11 重大危险源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依据重大危险源管控有关规定,提出重大危险源管控措施。4.2.6 综合分析结论 4.2.6.1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结果。4.
17、2.6.2 明确应重点防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4.2.6.3 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4.2.6.4 明确危险和有害因素受控程度。应明确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4.2.6.5 明确综合分析结论。应概括综合分析结果,给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要求的结论。4.2.7 附件 4.2.7.1 报告应给出如下资料:a)企业(单位)法人营业执照;b)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立项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c)其他相关资料。4.2.7.2 报告应给出如下附图:a)项目地理位置图;b)项目区域位置图;c)项目总平面布置图;d)其他相
18、关附图。5 安全设施设计 DB 13/T 56032022 5 设计程序及方法 5.1.1 前期准备 明确设计范围;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收集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证明、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等内容。5.1.2 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 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建筑及场地布置、周边环境安全分析;重大危险源分析。5.1.3 设计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工艺、功能或活动分布及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有害程度,从建设项目危险物料、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
19、公用及辅助设施、建筑及场地布置和周边环境及自然灾害等方面,设计安全防范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设计监测监控措施。5.1.4 安全管理措施 从建设项目运行安全提出安全管理措施。5.1.5 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 建设项目所应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5.1.6 安全投资概算 对安全设施专项投资做出概算。5.1.7 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对本设计提出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设计编制内容及要求 5.2.1 设计依据和设计范围 5.2.1.1 编制安全设施设计应列出如下依据:a)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或相关的合法证明;b)现行的与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
20、文件以及主要技术标准、规范;c)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综合分析报告;d)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简介、有关说明文件;e)其他设计依据或参考资料等。5.2.1.2 安全设施设计应根据建设内容明确设计范围。5.2.2 建设项目概述 5.2.2.1 简要说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基本情况(特别是设计资质情况)。5.2.2.2 明确建设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内容和设计内容。5.2.2.3 建设项目概况,包括但不限于:a)建设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状况,应包括:建设项目选址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包括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条件、地震等。社会环境条件:包括周边人口及居住区、公共设施、工
21、业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设施、军事设施、敏感区域分布等周边社会环境情况;是否存在可能对项目造成重大危险的生产、使用或储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的企业、设施及其与项目的相对位置等。b)建(构)筑物、总平面布置及功能分区、人流及物流;DB 13/T 56032022 6 c)产品方案和设计规模;d)主要技术方案、生产工艺布置和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技术来源及国内外应用情况;e)主要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及特种设备;f)主要原辅材料的来源、贮存及使用情况;g)配套和辅助工程的能力及来源(能源介质为自供或是社会提供),应包括: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其他方面,如:土建、燃气供应、热力、供汽(气
22、)、供冷、防雷、仓储、堆场、环保设施等工程。h)厂内外运输方式;i)工程概算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j)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工作制度。5.2.2.4 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说明利用原有设施的情况,应包括:a)原有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及流程、总平面布置、运输等情况;b)与改、扩建内容相关的生产系统和设备、设施情况,以及目前的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管理现状等;c)利用原有场地、建(构)筑物及设备、设施的情况,并对其是否满足改、扩建项目的安全要求进行分析说明;d)原有安全设备设施的利用与衔接情况。5.2.2.5 对施工单位的要求。5.2.3 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 5.2.3.1 主要物料危
23、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分析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贮存的主要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种类、数量、贮存、输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物料等。应明确其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类别及生产、贮存、输送、使用的部位。5.2.3.2 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结合行业和项目特点及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生产工序及主要设备设施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包括设备设施操作、控制以及检维修、特种作业等。5.2.3.3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分析主要辅助系统和公用工程的危险和
24、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包括供配电、给排水、消防、采暖通风、燃气供应、热力、供汽(气)、供冷、防雷、仓储、堆场、环保设施等。5.2.3.4 分析并说明建设项目可能导致泄漏、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危险源;说明装置或单元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5.2.3.5 建筑及场地布置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包括但不限于:a)总平面布置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包括建筑物、动力设施、堆场、道路及消防通道、管路等分布;b)人流、物流及厂内运输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c)建(构)筑物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危险和有害程度分析,包括防火、防爆、防震、防雷、通风、采光、安全
25、出口、疏散通道等;d)建(构)筑物承受重荷载等可能造成的危险性及危害程度分析。5.2.3.6 自然环境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包括但不限于:a)自然环境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状况(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滑坡、泥石流、寒潮、高温、低温、洪水、大风、暴雨、暴雪等)对本建设项目可能造成的危险和有害程度;b)社会环境条件与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相互影响。分析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公共设施、工业设施、电力设施、交通设施、军事设施等)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是否存在可能对本项目造成重大危害的危险源或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DB 13/T 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603-2022 工贸行业非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报告编制导则 5603 2022 工贸 行业 高危 建设项目 安全 设施 同时 报告 制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