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1260-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pdf
《DB12 T 1260-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 T 1260-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pdf(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43.040.01 CCS T 01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260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line of urban rail transit2023-09-06 发布2023-10-10 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 布 DB12/T 1260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3 5 总则.3 6 运营功能需求.5 7 工程技术条件.7 8 设备系统技术条件.8 9 运行指标要求.14
2、10 初期运营前系统功能验证.15 11 运营准备.20 12 运营管理.21 附录 A(规范性)运行关键指标定义与计算方法.25 附录 B(规范性)系统功能测试内容、方法及测试结果表.26 参考文献.37 DB12/T 1260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一号线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中铁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城市轨道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3、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兴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凯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里卡多认证(北京)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云、马运康、郑剑锋、王九州、赵银柏、邸鑫鹏、温朋哲、高士杰、王清永、钱广民、赵疆昀、阎娟、吴秋颜、俞剑、沈宝平、刘庆磊、陈宁、李长捷、孙俊元、宋伟、郝津津、钱枫、田昊、廖洪运、孙桦青、陈国清、孟辰、李耿旭、刘佳喜、杨海滨、孟伟、赵静、杨作刚、袁大鹏、毛新德、张欣、吴之珺、朱中意、朱超、王巍、王喜军、郑丽娜、张海勇、樊新华、翟国锐、王雪东、卿松、卢凌云、任天洋。DB12/T 12602023 1
4、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功能需求、工程技术条件、设备系统技术条件、运行指标要求、初期运营前系统功能验证、运营准备、运营管理相关的特异性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按全自动运行技术标准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既有线改造可参考本文件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1562 轨道交通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 GB/T 30
5、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GB/T 32588.1 轨道交通 自动化的城市轨道交通(AUGT)安全要求 第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588.1、GB/T 30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全自动运行线路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line of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标准建设和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 全自动运行系统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运行在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或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3 非全自动运行系统 n
6、one-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运行在非自动化列车运行或半自动化列车运行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3.4 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 driverless train operation 列车在配置车上值守人员的条件(正常运行所有功能均由系统负责实现)下的运行。车上值守人员仅在故障和应急情况下介入列车运行。3.5 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 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 列车在不配置车上值守人员的条件(所有功能均由系统负责实现)下的运行。3.6 蠕动模式 creep automatic mode 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当发生车辆网络故障或车辆网络
7、与信号网络之间通信故障等时,列车停车后,在无司乘人员干预下,由控制中心人工确认后,采用备用接口在信号系统的防护下直接控制车辆的牵引制动系统以规定速度运行至站台,或运行至由中心指定的目的地。DB12/T 12602023 2 3.7 休眠 sleep 对停放于停车列检库、正线停车线或终端折返线指定区域的列车,对除休眠唤醒单元及车地通信设备外的整列车设备进行断电的一种作业。3.8 唤醒 awake 对休眠列车上电并完成上电自检、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如有)等的一种作业。3.9 休眠唤醒单元 sleeping and awaking module 车载设备中用于控制全自动运行列车进行休眠/唤醒的设备。
8、3.10 跳跃 jog 全自动运行系统控制列车低速小距离运行的模式,该模式用于车辆未精确停车情况下再次精确对标及唤醒场景下的动态测试。3.11 雨雪模式 rain/snow mode 一种用于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的运行模式,该模式下全自动运行系统通过限制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降低牵引力和制动力等策略来提高恶劣天气下的可用性。3.12 障碍物检测 obstacle detection 列车前方触碰前或触碰时检测到障碍物,进行障碍物报警并触发车辆紧急制动停车。3.13 紧急操作装置 emergency operating equipment 安装于车辆客室区域内,在特殊情况下,由乘客操作该装置,激活后
9、向控制中心报警并联动车载视频监视系统图像等。3.14 人员防护开关 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 设置于室内或轨旁,为运营及维护人员进入自动化区域提供安全防护。人员防护开关激活后,全自动运行系统为其建立安全防护分区,分区内的列车立即停车或保持静止状态不发生移动,分区外的列车不允许进入分区内。经由安全防护分区的所有列车及调车进路始端信号机不允许开放,已开放的信号应立即关闭。经由安全防护分区的保护区段状态设置为“未锁闭”。3.15 清客确认按钮 passengers clearance confirmed buttom 设置于站台上,实现列车乘客清客确认功能。3.16 车
10、门对位隔离站台门 door fault isolate PED 车门故障被隔离后,列车运行至站台后自动隔离对应的站台门,站台门对位隔离后不执行开门动作。3.17 站台门对位隔离车门 PED fault isolate door 站台门故障被隔离后,列车运行至站台后自动隔离对应的车门,车门对位隔离后不执行开门动作。DB12/T 12602023 3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M:列车自动驾驶模式(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ATO: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P: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 Train
11、Protection)ATS: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CAM:蠕动模式(Creep Automatic Mode)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CI:计算机联锁(Computer Interlocking)DCC:车辆基地控制中心(Depot Control Centre)DTO:有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Driverless Train Operation)FAM:全自动运行模式(Full-Autom
12、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FAO:全自动运行(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GoA:自动化等级(Grade of Automation)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OCC:控制中心(Operating Control Center)PA:广播系统(Public Address)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PSL:站台门本地控制盘(Platform Edge Doors Local Control Panel)RAMS: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13、安全性(Reliability、Availability、Maintainability、Safety)RRM:远程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emote Restricted Manual Driving Mode)SIL: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SPKS:人员防护开关(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TCMS: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 System)UTO:无人值守的全自动运行(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VOBC:车载信号控制器(Vehicle On-Board
14、Controller)5 总则 自动化等级 5.1 5.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自动化等级划分如下:a)GoA0:在该等级下,系统实现目视下列车运行(TOS),无 ATP 防护目视下的人工驾驶;b)GoA1:在该等级下,系统实现非自动列车运行(NTO),ATP 防护下的人工驾驶;c)GoA2:在该等级下,系统实现半自动化列车运行(STO),司机监督下的 ATO 驾驶;d)GoA3:在该等级下,系统实现有人值守下列车自动运行(DTO);e)GoA4:在该等级下,系统实现无人值守下的列车自动运行(UTO)。5.1.2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达到 GoA3 级或 GoA4 级自动化等级。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
15、划分 5.2 GoA3(DTO)和GoA4(UTO)主要功能配置差异详见表1。DB12/T 12602023 4 表1 GoA3(DTO)和 GoA4(UTO)功能配置差异表列车运行基本功能要求 GoA3 GoA4 列车驾驶与监控 唤醒 系统 系统 休眠 系统 系统 列车蠕动模式运行 人工或系统 系统 进站停车 系统 系统 列车状态远程监控 系统 系统 车辆制动系统故障处理 人工或系统 系统 列车紧急制动施加与缓解 人工或系统 系统 远程紧急制动施加与缓解 人工或系统 系统 运营管理与监督 早间上电 系统 系统 出库 系统 系统 进入正线服务 系统 系统 停止正线服务 系统 系统 回库 人工或
16、系统 系统 扣车 系统 系统 跳停 系统 系统 折返换端 系统 系统 车辆段内自动转线 人工或系统 系统 雨雪模式 人工或系统 系统 洗车 系统 系统 清扫工况 系统 系统 监督乘客乘车 站台发车 系统 系统 再关车门/站台门控制 人工或系统 系统 清客 人工或系统 人工或系统 车门站台门间隙防护 系统 系统 设备及自动化区域监测 障碍物检测 系统 系统 SPKS 防护 系统 系统 车辆检修工况防护 系统 系统 列车启动指示灯设置 系统 系统 FAO 模式指示灯设置 系统 系统 紧急状态的检测与运行处理 紧急呼叫 人工或系统 系统 紧急操作装置激活及系统联动 系统 系统 车辆火灾监控及系统联动
17、 人工或系统 系统 车站火灾监控及系统联动 系统 系统 区间火灾监控及系统联动 系统 系统 车门状态丢失处理 人工或系统 系统 站台门状态丢失处理 系统 系统 车门对位隔离站台门 系统 系统 站台门对位隔离车门 系统 系统 救援 人工 人工或系统 DB12/T 12602023 5 列车运行基本功能要求 GoA3 GoA4 区间疏散含逃生门管理(如有)人工 人工或系统 注1:“系统”表示由FAO系统自动完成或中心/站台相关人员确认后联动完成的功能;“人工”表示为需要运营工作人员完成或应急处置完成的功能。注2:“或”表示FAO系统具备两种处理方式,具体处理方式可选。总体技术要求 5.3 5.3.
18、1 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宜按照 GoA4 级自动化等级建设,满足 UTO 或 DTO 运行的运营管理、行车组织、乘客服务、系统维护等功能要求。5.3.2 全自动运行系统开通时的运行模式可根据线路条件、系统功能实现、设备系统综合表现、人员素质及技能掌握、规章制度完备程度及适用性等情况综合评估确定。5.3.3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关键运行设备及接口应采用冗余技术,涉及行车安全的系统应满足故障安全原则。5.3.4 全自动运行系统工程应进行多专业顶层设计,并应编制全自动运营场景说明书。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系统应协同控制,满足具体工程全自动运营场景说明书中相关功能要
19、求及应急排故功能要求。5.3.5 正线全自动运行区域正常运行方向应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反方向行车宜具备全自动运行功能。5.3.6 车辆基地全自动运行区域应具备双向全自动运行功能。5.3.7 全自动运行关键系统的安全功能应进行第三方安全评估,评估范围应至少包括车辆、信号、站台门、综合监控系统,并在初期运营安全评估之前取得安全授权。5.3.8 全自动运行系统正线、车辆基地应划分自动化区域和非自动化区域。自动化区域应设置 SPKS、门禁、视频监控、语音提示等设施,防护自动化区域的人工作业。5.3.9 车辆基地自动化区域与非自动化区域之间应严格区分,并设置转换区,满足驾驶模式转换需要。车辆基地调度指挥
20、职能整体可由车辆基地 DCC 管理,其中自动化区域调度指挥职能也可由 OCC 管理。5.3.10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实现车辆火灾、车站火灾、障碍物检测等异常事件下的列车运行联动处理。5.3.1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智能化维修调度功能。6 运营功能需求 正常场景 6.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自动实现列车早间上电、唤醒/休眠、运营列车出库/回库、进入/停止正线服务、进站停车、站台停车/发车、折返换端、洗车、清扫等正常运营场景,实现列车运行防护、运行控制。故障场景 6.2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车辆制动系统故障、车地无线通道故障、接触网失电故障、侵限、区间积水、站台门状态丢失、站台门障碍物探测系统故障等故
21、障场景下的处置能力。应急场景 6.3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对列车火灾、站台/区间火灾、障碍物检测、车内装置激活(紧急操作装置、车门紧急解锁装置)等应急事件信息的自动处理能力。驾驶模式 6.4 DB12/T 12602023 6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全自动运行模式(FAM)、自动防护下的人工驾驶模式(C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蠕动模式(CAM)功能、远程限制模式(RRM)功能和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EUM),可具备自动驾驶模式(AM)。列车驾驶与监控 6.5 6.5.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车上状态远程监控功能,应支持中心实时查看运行相关信息、车辆设备和车载信号设备状态、故障、报警等信息,
22、应支持查看车辆 TCMS 的实时显示信息及历史信息、车载信号 MMI 显示屏信息。6.5.2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车上设备远程控制功能,包括远程打开关闭客室照明、远程控制空调、远程实施停放制动和缓解停放制动、远程控制受电弓升降、远程复位牵引辅助系统、远程控制车门开关等。6.5.3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对单列或全部 FAM/CAM/RRM 模式列车设置/取消远程紧急制动的功能,系统应仅缓解由远程紧急制动命令导致的紧急制动,其他原因导致的紧急制动不应缓解。远程取消紧急制动后,系统应缓解紧急制动后启动列车继续运行。6.5.4 列车在 FAM 模式下可根据车载监测或行车网络监测前后车的安全距离,如有异
23、常及时预警,并在必要情况下触发刹车等装置。运营管理与监督 6.6 6.6.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根据线路条件配置雨雪模式功能,系统应实现自动触发或人工设置雨雪模式。6.6.2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远程自动/人工设置清扫时间功能,远程或现地人工发送清扫工况功能。清扫结束前系统应自动触发库内/列车广播,提醒清扫人员下车。6.6.3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自动化区域、非自动化区域、跨区域的段内调车功能,自动化区域内通过应能自动触发进路或人工办理进路实现自动调车。6.6.4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正线存车功能,应在正线车站、停车线、折返线、尽端正线等指定区域存车,应在正线存车处设置登车梯及专用通道。监督乘客
24、乘车 6.7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具备车门站台门间隙防护功能,站台门与列车门间的障碍物检测信息应纳入信号联锁。综合监控接收间隙检测信息并在终端上显示图形化状态。设备及自动化区域监测 6.8 6.8.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设置障碍物监测、脱轨监测功能,当检测到列车前方障碍物或检测到列车脱轨时,列车上传报警信息并自动实施紧急制动,并为列车建立防护分区,禁止后续列车接近并联动相关站台自动设置扣车,应根据线路实际条件进行邻线防护。6.8.2 全自动运行线路车辆段、停车场内自动化区域内库房(停车列检库及洗车库)门应设置为自动车库门,并纳入信号系统监控,应具有故障旁路功能;车库门应具备远程、本地控制模式,实现远
25、程/本地下发开关车库门命令、监控车库门状态功能。6.8.3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在车站及车辆段、停车场设置 SPKS,对进入正线及车辆段、停车场内自动化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防护。6.8.4 车辆应设置列车检修按钮,应设置列车启动指示灯和 FAM 模式指示灯,列车检修按钮激活时,车辆应输出紧急制动防止列车移动,车辆报警信息及联动指令不在中心显示,车载信号系统不应响应中心的命令。紧急情况监测与管理 6.9 DB12/T 12602023 7 6.9.1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在列车客室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实现乘客和中心的双向通话功能,并联动相关车载视频监视系统图像至调度显示终端。6.9.2 全自动运行系统应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 1260-2023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技术规范 1260 2023 城市轨道 交通 全自动 运行 线路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