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6527 T 005-2023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DB 6527 T 005-2023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6527 T 005-2023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16 6527 博 尔 塔 拉 蒙 古 自 治 州 地 方 标 准 DB 6527/T 0052023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3-04-24 发布2023-05-24 实施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6527/T 005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博州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爱梅、李少强、丁志梅、高静、胡光莉、赵园园、许秀、马婷、古丽扎提叶尔肯、
2、李卫广、梁伟、格那玛加甫、莎碧拉坎克别克、王振津、乌兰、孟潇、吐鲁达洪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博州农业农村局、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州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909-2311090;传真:0909-2311652;邮编:833400。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电话0909-2311874;传真:0909-2311874;邮编:833400。博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09-2284055;传真0909-2284306;邮编:833400 DB 6527/T 0052023 1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博州玉米产区棉铃虫测报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有关术语及定义、
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系统调查、大田普查和绿色综合防治技术。本文件适用于博州地区玉米产区,新疆北疆地区玉米产区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547-2020 玉米田棉铃虫测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棉铃虫 Cotton boll
4、worm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是危害棉花、玉米、蔬菜的主要害虫,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棉铃虫以幼虫蛀食玉米叶片、果穗等,但主要为害形式是蛀食玉米果穗,造成籽粒霉烂,商品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及品质。3.2 滞育蛹 Diapause pupae 滞育蛹和非滞育蛹区分方法:在20-25气温条件下5d,头部后颊部眼点不消失者为滞育蛹,而眼点消失者为非滞育蛹。3.3 性信息素 Sex pheromone 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以性别个体分泌于体外,能被同种异性个体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产生一定的行为和生理反应(如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的
5、微量化学物质。它能够保证昆虫在种内雌雄个体之间性的联系及种的有序繁衍。3.4 性诱剂 Sex attractant 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利用雌虫性信息素对雄虫的引诱作用,把性信息素按一定浓度滴到诱芯上。通过诱捕器实现诱杀目标害虫。3.5 诱捕器 Trap DB 6527/T 0052023 2 悬挂诱芯来引诱捕获目标害虫的一种捕虫工具。3.6 诱芯 The core of trap 性信息素的载体。可缓慢释放性信息素 3.7 食诱剂 The food lures 是模拟植物气味,人工合成与组配的一种生物诱捕剂,可以有效替代利用诱集植物、引诱枝把等传统的害虫引诱方式,具有可标准化生产、使用方法简
6、单、效果稳定等优点。3.8 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Index of occurrence degree 棉铃虫发生程度分为5级,分别为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以主害代普查的虫口密度为主要指标、被害株率和发生面积比率为参考指标,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玉米田棉铃虫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虫 口 密度,头/百株 一代(X)0.1X5 5X10 10X25 25X50 X50 二代/三代(Y)0.1X10 10X30 30X50 50X80 X80 发生面积比率(Z),%Z5 5Z10 10Z20 20Z30 Z3
7、0 4 监测 4.1 虫情调查 4.1.1 调查时间 冬前越冬基数调查,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越冬后存活率调查,3月中旬-4月上旬;成虫发生动态与数量监测,5月初-9月下旬;卵发生动态与数量调查,5月中下旬至8月底;幼虫发生动态与数量调查,5月中下旬-9月底。4.1.2 调查作物 调查最末一代棉铃虫主要寄主作物田,如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谷子、高粱等。4.1.3 调查方法 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各类作物累计不少于20m,挖蛹深度不少于15cm,每块地随机取5点,兼顾地边和中间。观察记载滞育蛹和非滞育蛹。滞育蛹为冬前有效虫源。冬后调查越冬蛹的存活率,取样调查方法同冬前,记载蛹数、活蛹数,活
8、蛹为冬后有效虫源。结果记入表2、表3中,调查技术规范应符合 NY/T 3547的要求。表2 棉铃虫越冬蛹冬前调查统计表 日 期 地点 作物 地块类型 调 查 面 积/667m2 蛹数/头 蛹数(头)/667m2 滞育蛹数(头)月 日 DB 6527/T 0052023 3 表3 棉铃虫越冬蛹死亡率春季调查统计表 日 期 地点 作物 地块类型 蛹数(头)/调查面积 活 蛹 数(头)/调查面积 死 蛹 数(头)/调查面积 蛹死亡率(%)月 日 4.2 成蛾田间消长动态监测 4.2.1 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方法 在长势好的玉米田块附近,安装1台自动虫情测报灯(或普通黑光灯),要求其四周没有高大建筑物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6527 005-2023 玉米棉铃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005 2023 玉米 棉铃虫 绿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