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4206 T 57—2023 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pdf
《DB 4206 T 57—2023 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 4206 T 57—2023 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17.020CCS A504206襄阳市地方标准DB 4206/T 572023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Basic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the Legal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 institution2023-03-06 发布2023-04-05 实施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4206/T 57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机构服务总目标.15窗口服务.16信息化要求.37检定、校准、检验.48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69客户投诉.1010人员行为.1111服务评价及改进机制.12附录
2、 A(规范性)强检平台业务办理流程图.13附录 B(规范性)委托单.15DB 4206/T 57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提出。本文件由襄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襄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枣阳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习涛、邹燕、王霜、李梦、张炜、乔安新、叶伟。DB 4206/T 5720231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以下简称“机构”)服务的窗口服务、信息化要求、检定、校准、检验、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客户投诉、人员
3、行为、服务评价及改进机制。本文件适用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开展检定、校准和计量检验(以下简称“检验”)等技术服务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所有部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JJF 1070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4、关于印发新版和封面格式式样的通知(国质检量函2005861号)关于启用新版和封面格式式样有关问题补充说明的通知(国质检量函200613号)3术语和定义JJF 1001、JJF 1069、JJF 10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the service of legal metrological verification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设置或者授权建立并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考核合格的计量检定机构。4机构服务总目标机构应围绕客户对更公正、更科学、更高效、更便捷计量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需求制定服务方针和目标,服务目标应能分解并进行量化评价和考核。5窗口服务服务窗口
5、要求DB 4206/T 57202325.1.1信息公开在服务窗口和机构网站显要位置公开明示授权证书、授权范围、办事流程、收费标准、检测时效、服务承诺,以及其他必须告知客户的事项等,并公布服务窗口岗位所有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照片和岗位职责。5.1.2依法依规办事机构应建立健全服务窗口的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履职,执行工作流程,遵守岗位责任制,树立公正、规范、严谨的形象。5.1.3服务热情周到窗口服务人员应态度端正、业务娴熟、办理手续高效,做到热情、规范和廉洁服务。检测工作完成后,应及时主动以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客户。5.1.4服务环境舒适机构服务窗口的环境应明亮、整洁、卫生和舒适,应提供必要的休
6、息场所、阅览资料和饮用水等便民服务设施。5.1.5管理制度健全机构应建立健全服务窗口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树立优良的行业服务风范。业务收发要求5.2.1流程业务收发服务基本流程参见附录A。5.2.2内容5.2.2.1业务委托5.2.2.1.1机构应依据国家发布的实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以及本单位资质能力,对客户申请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进行审核分类,按照授权范围,确认具备检测能力的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种类和数量,指导客户填写检定、校准委托单,并经客户签字确认。5.2.2.1.2检定、校准委托单应有委托单号、客户信息、送检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数量和附件情况等,
7、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委托单上注明。5.2.2.1.3对于商品量和商品包装的计量检验,依据检验任务来源,制定抽样计划和程序,并依据国家规定的抽样方法,填写抽样单,抽样单的格式和信息应符合检验规则的要求。委托检验应填写检验委托单,并经客户签字确认。5.2.2.1.4检验委托单应有委托单号、客户信息、样品信息、检验要求、检验类别、报告交付方式、费用、发票信息、收样日期等,客户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委托单上注明。5.2.2.2计量器具接收收发人员应检查送检样品的包装、外观和标识,清点数量及附件,当有异常情况时,应与客户当面确认并详细记录。5.2.2.3计量器具标识DB 4206/T 57202335.2
8、.2.3.1 机构应建立送检计量器具的标识系统,对送检计量器具加贴唯一性标识,标识用于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全程识别,确保计量器具、样品、委托单及证书具有可追溯性。5.2.2.3.2 机构应探索计量器具标识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接收客户计量器具时自动发送信息、智能仓储、数据自动采集系等功能。5.2.2.4送检计量器具存放和处理5.2.2.4.1机构应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和环境条件避免计量器具在存储、流转、处置和准备过程中发生性能退化、丢失或损坏,确保送检计量器具的状态和完整性。5.2.2.4.2当计量器具需要存放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时,应保持、控制和记录这些条件。5.2.2.4.3机构应制定程序,规
9、定对长期无人认领计量器具的处理方式。5.2.2.5计量器具流转5.2.2.5.1 机构业务收发人员在接收计量器具、样品后应及时流转,以提高检测时效。5.2.2.5.2 机构应推进计量器具流转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储计量器具的自动分拣、智能流转、自动交接等功能。5.2.2.6计量器具及证书报告发放5.2.2.6.1 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完成后,机构应及时通知客户。收发人员核对委托单和费用结算单,确认无误后办理计量器具和证书报告发放手续。5.2.2.6.2 机构应加强证书及报告发放环节的信息化,实现记录及档案的电子化、物流App与业务系统的交互、现场计量器具收发凭证的电子化、自动电子证书、图像记
10、录、客户自助管理、仪器和证书邮递的信息化标识、仪器自助送取、证书自助提取、客户自助交费、电子转账提醒查询等功能。5.2.2.7检定/校准时限法定计量机构应制定并公示对外服务承诺时效:a)常规计量仪器通常在法定计量机构收到送检仪器及检定/校准要求后 5 个工作日完成;b)同一送送检计量仪器检测参数需跨 2 个以上专业领域时,应适当延长 5 个工作日;c)送检计量器具为玻璃仪器、温度仪器等特殊种类计量仪器时,应适当延长 2 个工作日;d)免征检测费用的计量仪器一般为 10 个工作日完成;e)一次性送检大批量计量器具或者遇标准器送检或维修等情况,需由法定计量机构与送检客户协商完成时限。f)现场检定、
11、校准时限一般为完成现场检定/校准后 5 个工作日出具检定/校准证书。6信息化要求功能要求机构应建立计量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应能实现计量检定、校准和检验业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自动化管理,具备业务统计、查询和检定周期(校准)到期前提醒等功能,满足计量行政部门对强制检定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满足计量管理各业务功能的需求,对机构的运行状况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内容要求6.2.1业务流程管理DB 4206/T 5720234业务流程管理应包含检定、校准和检验业务的委托及任务安排,样品的流转,信息的查询,证书报告的编制、审核、签发和发放等。6.2.2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a)信
12、息系统应建立测量设备、计量标准装置的数据库,并及时更新维护测量设备的状态、溯源情况和机构授权、计量标准考核等情况,实现计量标准装置档案的动态管理;b)信息系统应建立机构技术资料数据库,其内容应包含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验规则和考核规范等,实现技术资料电子化管理并及时更新;c)信息系统应建立机构技术人员资质管理电子档案,其内容应包含人员基本情况、取得的资质、培训教育和授权项目等信息并及时更新。d)信息系统应满足客户对送检计量器具的检测状态等实时查询功能;e)信息系统应满足业务管理人员对设备流转状态、检测状态的实时监控或提醒功能;6.2.3报表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动态报表生成功能,应包含计量标准器具
13、及配套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业务统计表、收入统计表、强检计量器具统计表等内部和外部所需的报表。7检定、校准、检验检定、校准、检验服务要求7.1.1资质要求机构开展检定、校准、检验工作应具备下列证书:a)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授权证书;b)计量标准考核证书;c)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若需要)。7.1.2人员要求每项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需两名以上持有相应资质证明的人员参加,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工作应保证抽样、检验人员分离。7.1.3测量设备要求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所使用的测量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相应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计量检验规则的要求;b)有效的量值溯源并经确认;c)在计量标准考核证书中
14、登记确认;d)设备状态良好。7.1.4环境条件和设施要求开展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环境条件和设施应符合相应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检验规则的要求,并监控、记录。DB 4206/T 57202357.1.5工作依据要求工作依据要求如下:a)开展检定工作应执行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如无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可用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b)开展校准工作,应依据现行有效的国家计量校准规范或地方计量校准规范;如果没有,可使用满足客户需要并经公开发布的,如国际的、地区的或国家的现行有效标准或技术规范,或使用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当客户未指定所用的校准方法时,机构可使用自编写的校准方法文件,
15、自编写的校准方法应依据 JJF 1071 进行编写,经确认后使用,所选用的方法应通知客户。c)开展商品量及商品包装计量检验工作,应依据 JJF 1070、JJF 1244 进行,如无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规范,应执行由省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规定的检验方法。7.1.6客户信息保密要求机构应制定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对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的安全性作出规定。对于客户送检的计量器具、样品及资料,应遵守客户的保密要求。应保护客户计量器具、样品的检测数据及证书报告的信息不被泄露,做好证书和报告传递过程的保密工作。7.1.7信息化要求7.1.7.1 机构应推进各种检定、校准、检验记录的电子化,实现数据的自动采
16、集和运算、数据的自动校核(取代人工数据校核)、自动生成证书等功能;7.1.7.2 机构应探索检定、校准和检测数据信息的大数据联动及人工智能深入分析,实现远程视频监控检定或校准仪器;7.1.7.3 机构应推进送检仪器的自动化检定、校准和检测,实现远程无人自动检定、校准、检测。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7.2.1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流程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基本流程见附录A。7.2.2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对象方便运输和移动,并且不会因为移动而改变计量特性的计量器具、样品。7.2.3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安全措施实验室安全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a)对有可能出现不安全状态的工作,机构应
17、采取隔离措施或悬挂安全警示性标志;b)检测相邻区域的环境或活动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或出现交叉污染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c)实验室的剧毒品、易燃品、易爆品等危险品应放置指定地点,并有明显的标志,由专人保管。d)不得将危险品、化学有毒物品及其废液随意排放或丢弃。7.2.4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实施实验室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实施如下:DB 4206/T 5720236a)检定、校准、检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控制环境及设施、检查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核查计量器具、样品的完整性、数量,准备辅助材料、技术文件和资料。检定、校准、检验必须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验规则严格进行,并完成原始
18、记录。b)如实验室检定、校准改变了计量器具的初始状态或者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修理,应征得客户同意,说明详细情况;c)进行检定、校准和检验服务过程中,如出现设备损坏等突发情况,应及时停止检测活动,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现场检定、校准和检验7.3.1现场检定、校准、检验服务流程现场检定、校准、检验服务的基本流程见附录A。7.3.2现场检定、校准、检验服务对象拆装困难、不便运输或其他特殊情况下的计量器具、样品。7.3.3现场检定、校准、检验服务要求7.3.3.1控制环境条件在检定、校准和检验前,应依据相关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检验规则要求的环境条件,与委托方沟通联系,控制检定、校准和检验现场的环境条件,使
19、其在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检验规则要求的环境条件范围内。7.3.3.2测量设备的准备外出检定、校准和检验前,应检查测量设备的状况,确认运行正常后,装箱携带。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颠簸、高温和潮湿等因素影响到测量设备的性能。到达现场后,轻拿轻放测量设备到指定位置。按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和检验规则的要求静置至要求的工作状态后,对测量设备进行运行前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展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7.3.3.3安全防护机构工作人员进入现场,应遵守客户安全防护相关规定,做好自身安全防护工作。7.3.3.4现场检定、校准和检验的实施开展现场检定、校准和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开展现场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应按照相
20、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逐项进行,并现场记录原始记录;b)现场检定、校准结束后,应与客户办好交接确认手续。如现场检定、校准改变了计量器具的初始状态或者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修理,应征得客户同意,说明详细情况;c)现场检定、校准和检验结束后,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清点无误后装箱,确保安全运输。返回后,及时将测量设备送回实验室,保证其计量特性稳定、可靠。8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原始记录管理DB 4206/T 57202378.1.1原始数据的记录8.1.1.1记录时机开展检定、校准和检验工作时,观测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8.1.2观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观测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 4206 572023 法定计量机构基本服务规范 57 2023 法定 计量 机构 基本 服务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