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5133-2019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pdf
《DB37 T 5133-2019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5133-2019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pdf(6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山 东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预 制 双面 叠 合 混凝 土 剪 力 墙结 构 技 术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o u b l e s u p e r i m p o s e d p r e c a s t c o n c r e t es h e a r w a l l s t r u c t u r e sD B 3 7/T 5 1 3 3 2 0 1 9备 案 号:J 1 4 5 8 6-2 0 1 9D B2 0 1 9 0 1 2 9 发 布2 0 1 9 0 5 0 1 实 施山 东 省 住 房
2、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联 合 发 布山 东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预 制 双面 叠 合 混凝 土 剪 力 墙结 构 技 术规 程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d o u b l e s u p e r i m p o s e d p r e c a s t c o n c r e t es h e a r w a l l s t r u c t u r e sD B 3 7/T 5 1 3 3 2 0 1 9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备 案 号:主 编 单 位:山 东 大 学
3、美 好 建 筑 装 配 科 技 有 限 公 司批 准 部 门:山 东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施 行 日 期:年 月 日前 言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山东大学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经广泛调查研究,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结构设计、构件制作、结构施工、质量验收等内容。本规程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东大学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山东大学(济南市经十路 17922 号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
4、院,邮编:250061,联 系 电 话:0531-88392446,电 子 邮 箱:houhe t a o 163.c om),以 供 今 后 修 订 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主 编 单 位:山东大学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参 编 单 位:济南市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青岛九屋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东鸿琨住工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汉德布克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明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主要起草人员:付学勇 侯和涛 陈定球 崔士起 柳忠东禹学尧 牟银林 孙冠兵 宋星见 刘 威刘传卿 李明珂 李海生 曲 冰 田 利石玉仁 庄云强 颜雪雪
5、 李明俊 陈 骁王承磊 赵星楠主要审查人员:李伟兴 张维汇 肖 明 蒋世林 孙增桂范 涛 王总辉 闫红缨 邢庆毅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 和 符 号.22.1 术 语.22.2 符 号.23 材 料.33.1 混 凝 土.33.2 钢筋、钢材和连接材料.34 结 构 设 计.54.1 一 般 规 定.54.2 作用及作用组合.84.3 叠合剪力墙承载力设计.84.4 叠合剪力墙连接设计.94.5 楼 盖 设 计.1 54.6 构 造 要 求.1 85 构 件 制 作.2 15.1 一 般 规 定.2 15.2 模 具.2 15.3 生 产 制 作.2 25.4 预制构件检验.2 45.5
6、 存放和运输.2 46 结 构 施 工.2 76.1 一 般 规 定.2 76.2 安 装 准 备.2 86.3 安 装 施 工.2 96.4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3 17 质 量 验 收.3 37.1 一 般 规 定.3 37.2 主 控 项 目.3 47.3 一 般 项 目.3 5本 规 程 用 词 说 明.3 7引 用 标 准 名 录.3 8附:条 文 说 明.4 0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12 T e r m s a n d S y m b o l s.22.1 T e r m s.22.2 S y m bo
7、l s.23 M a t e r i a l s.33.1 C onc r e t e.33.2 R e i nf or c i ng ba r、S t e e l a nd C onne c t i on M a t e r i a l s.34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 g n.54.1 G e ne r a l R e qui r e m e nt s.54.2 A c t i ons a nd A c t i on C om bi na t i ons.84.3 C a pa c i t y D e s i gn of S upe r i m pos e
8、d S he a r W a l l.84.4 C onne c t i on D e s i g n of S upe r i m pos e d S he a r W a l l.94.5 S l a b D e s i gn.1 54.6 R e qui r e m e nt s f or D e t a i l i ng.1 85 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2 15.1 G e ne r a l R e qui r e m e nt s.2 15.2 M oul ds.2 15.3 P r oduc t i on a nd M a nuf a c t ur i
9、 ng.2 25.4 P r e c a s t C om pone nt T e s t i ng.2 45.5 T r a ns por t a t i on a nd S t or a ge.2 46 C o n s t r u c t i o n.2 76.1 G e ne r a l R e qui r e m e nt s.2 76.2 E r e c t i on P r e pa r a t i on.2 86.3 E r e c t i on a nd C ons t r uc t i on.2 96.4 S a f e t y a nd E nvi r onm e nt a
10、 l P r ot e c t i on.3 17 Q u a l i t y A c c e p t a n c e.3 37.1 G e ne r a l R e qui r e m e nt s.3 37.2 D om i na nt I t e m s.3 47.3 G e ne r a l I t e m s.3 5E x p l a i n a t i o n o f W o r d i n g i n T h i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3 7L i 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n d a r d s.3 8A d d i
11、t i o n:E x p l a i n a t i o n o f P r o v i s i o n s.4 011 总 则1.0.1 为推进山东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规范我省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上合理应用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按照安全适用、功能合理、经济美观的要求,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内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 8 度以下地区的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制作、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22 术语 和符 号2.1 术 语2.1.1 预 制 双
12、面 叠 合 混 凝 土 剪 力 墙 doubl e s upe r i m pos e d pr e c a s t c onc r e t e s he a rw a l l由两块预制混凝土墙板通过钢筋桁架、型钢或钢板带等连接成具有中间空腔的构件,现场安装固定后,中间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整体受力叠合剪力墙。2.1.2 夹心保温叠合混凝土剪力墙 s a ndw i c h c om pos i t e c onc r e t e s he a r w a l l内侧带有保温层的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内叶预制混凝土墙板与中间空腔后浇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叠合剪力墙,其中内叶预制混凝土墙板与中间空腔后浇
13、混凝土整体受力,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不参与结构受力,仅对保温层起保护作用。2.1.3 接缝 s e a m包括外墙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的水平接缝和竖向接缝,预制混凝土墙板与楼板连接处的水平缝、预制混凝土墙板之间的竖缝。2.1.4 连接件 c onne c t or用于连接两侧预制混凝土墙板的连接器件。2.2 符 号h w 叠合剪力墙墙肢高度;b 叠合剪力墙厚度;b f、b w 剪力墙墙肢厚度;d 纵向受力钢筋或附加钢筋直径;l a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 a b 纵向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 a E 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l l 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l c 约束边缘构件
14、沿墙肢长度;水平缝高度。33 材 料3.1 混 凝 土3.1.1 叠合剪力墙的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和其它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 30。叠合剪力墙的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混凝土构件。3.1.2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B 50010 的有关规定。3.1.3 叠合剪力墙空腔内宜浇筑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 规程 J G J/T 283 的有关规定;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20m m,并应采取保证后浇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措施。3.2 钢筋、钢 材和连 接材 料3
15、.2.1 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50010 的有关规定,受力钢筋宜采用强度等级 400M P a 及以上钢筋;冷轧带肋钢筋用于楼板配筋、梁柱 箍 筋、钢 筋 桁 架 时,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标 准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G B 50010和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 G J 95 的有关规定。3.2.2 钢 材 的 各 项 性 能 指 标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钢 结 构 设 计 标 准 G B 50017的有关规定。3.2.3 预 制 混 凝 土 墙 板 中 宜 采 用 焊 接 钢 筋 网,焊 接 钢 筋 网 应 符
16、合 现 行 行 业 标 准钢 筋焊 接网 混凝土 结构 技术 规程 J G J 114 的有 关规 定,焊接网 表面 不得 有影响使用的缺陷。3.2.4 预制构 件的吊环应 采用未经冷 加工的 H P B 300 级钢筋 或 Q 235B 级及以 上钢材制作。预制构件脱模、翻转、吊装及临时支撑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吊具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3.2.5 预制构件连接用预埋件、钢材、螺栓、钢筋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准 钢 结 构 设 计 标 准 G B 50017、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G B 50010、钢结构焊接规范G B 50661 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17、J G J 18 的有关规定。3.2.6 夹 心 保 温 叠 合 剪 力 墙 中 连 接 内 叶 与 外 叶 预 制 混 凝 土 墙 板 的 保 温 连 接 件 应4满足下列要求:1 采 用 非 金 属 连 接 件 时,应 为 耐 碱 材 料;采 用 不 锈 钢 连 接 件 时,应 有 可 靠的阻断热桥措施和防腐蚀措施;2 非 金 属 连 接 件 的 纤 维 种 类 与 含 量、成 型 工 艺、性 能、承 载 力 计 算 方 法 和构 造要 求 应 符合 现 行 国家 标 准 纤 维 增 强复 合 材 料建 设 工 程应 用 技 术规 范 G B50608 的有关规定,F R P 连接件的材料
18、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2.6-1 的规定。表 3.2.6-1 F R P 连 接 件 材 料 力 学 性 能 指 标项 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拉伸强度 7 0 0 M P a G B/T 1 4 4 7、G B/T 3 0 0 2 2拉伸弹性模量 4 0 G P a G B/T 1 4 4 7、G B/T 3 0 0 2 2剪切强度 3 0 M P a J C/T 7 7 33 不 锈 钢 连 接 件 的 性 能、承 载 力 计 算 方 法 和 构 造 要 求 应 符 合 国 家 现 行 标 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 J G J 1、不锈钢结构技术 规程 C E C S 410 的有关
19、规定,不锈钢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2.6-2 的规定。表 3.2.6-2 不 锈 钢 连 接 件 中 不 锈 钢 材 料 的 物 理、力 学 性 能 指 标项 目 指标要求 试验方法屈服强度 3 8 0 M P a G B/T 2 2 8拉伸强度 5 0 0 M P a G B/T 2 2 8拉伸弹性模量 1 9 0 G P a G B/T 2 2 8抗剪强度 3 0 0 M P a G B/T 6 4 0 0导热系数 W/m K 1 7.5(1 0 0 以下)G B/T 3 6 5 154 结 构 设 计4.1 一 般 规 定4.1.1 叠合剪力墙结构在结构设计阶段,应由设计
20、单位协调建设、设计、生产、运输、安装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4.1.2 叠 合 剪力 墙 结 构的 设 计 应满 足 国 家 现行 标 准 混 凝 土 结构 设 计 规 范 G 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 B 50011 和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 J G J3 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 制 构 件 的 连 接 方 式 应 能 保 证 结 构 的 整 体 性,且 传 力 可 靠、构 造 简 单、施工方便;2 预 制 构 件 的 连 接 节 点 和 接 缝 应 受 力 明 确、构 造 可 靠,并 应 满 足 承 载 力、刚度、延性和
21、耐久性等要求。4.1.3 双面叠合剪力墙应取全截面厚度用于结构整体计算,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应取内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厚度与后浇混凝土厚度之和用于结构整体计算。4.1.4 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宜采用现浇混凝土。4.1.5 在叠合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中配置的各类钢筋,应根据计算及构造要求确定,普通热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6m m,冷轧带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5m m。4.1.6 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4.1.6 的限值。表 4.1.6 高 层 叠 合 剪 力 墙 结 构 适 用 的 最 大 高 宽 比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8 度最大高宽比 6 54.1.7 高层叠合剪力墙墙
22、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 4.1.7 的限值。表 4.1.7 高 层 叠 合 剪 力 墙 墙 肢 轴 压 比 限 值抗震等级 一级 二、三 级轴压比限值 0.5 0 0.6 0注:当预制墙板的混凝土与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取两者强度的平均值。4.1.8 叠合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 4.1.8 的规定。表 4.1.8 叠 合 剪 力 墙 结 构 房 屋 的 最 大 适 用 高 度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8 度(0.2 0 g)8 度(0.3 0 g)最大适用高度(m)8 0 6 0 5 0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的高度(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64.1.9 高层叠合剪力
23、墙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在 7 度设防地区提高至 100m,8度(0.20g)设 防 地 区 提 高 至 80m 时,应 进 行 结 构 抗 震 性 能 化 设 计,并 同 时 满 足 下列条件:1 叠合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不应超过表 4.1.6 的限值;2 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应采用现浇混凝土;3 叠合剪力墙墙肢轴压比限值应比表 4.1.7 的数值降低 0.10;4 叠合剪力墙墙肢的水平缝受剪应满足中震不屈服的性能化设计目标;5 边缘构件应设置封闭箍筋并采用现浇混凝土。4.1.10 叠合 剪力 墙结构 应根 据设 防烈度 和房 屋高度 采用 不同 的抗震 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抗震
24、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叠合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应按表 4.1.10 确定。表 4.1.1 0 丙 类 叠 合 剪 力 墙 结 构 抗 震 等 级设防烈度 7 8高度(m)2 4 2 4 且 7 0 7 0 2 4 2 4 且 6 0 6 0抗震等级 四 三 二 三 二一注:7 度(0.1 5 g)在、类场地时其构造措施需要提高一度考虑。4.1.11 叠合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 G J 3 附录 D 的墙体稳定性验算要求;2 多层叠合剪力墙结构: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墙肢厚度不应小于 180m m,内、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 m,
25、后浇混凝土应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且厚度不应小于 80m m;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内、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 m,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 100m m,保温层厚度由节能计算确定;3 高层叠合剪力墙结构:双面叠合剪力墙的墙肢厚度不应小于 200m m,内、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厚 度不应小于 50m m,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应小 于 100m m;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的内、外叶预制混凝土墙板厚度不应小于 50m m,后浇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 150m m,保温层厚度由节能计算确定。4.1.12 叠合 剪力 墙单层 墙体 高度 应根据 叠合 剪力墙 的边 界 条件、截面 厚度、受力和稳定性计算确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5133-2019 预制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5133 2019 预制 双面 叠合 混凝土 剪力 结构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