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T 4302-2022 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规程.pdf
《DB32 T 4302-2022 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T 4302-2022 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3.010 CCS P13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4302 2022 膨胀土边 坡防治技 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pansive soil slope prevention 2022-07-07 发布 2022-08-07 实施 江苏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江苏省 住房和 城乡建设 厅 发 布 DB32/T4302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4 5 勘察.5 5.1 一般规定.5 5.2 边坡勘察.6 5.3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6 6 设计.7
2、 6.1 一般规定.7 6.2 设计计算.8 6.3 膨胀土边坡防排水措施设计.13 6.4 覆盖层设计.14 7 覆盖层施工.14 7.1 一般规定.14 7.2 前期开挖要求.15 7.3 覆盖层填筑要求.15 7.4 施工安全.15 8 覆盖层质量检验、验收和监测.16 8.1 覆盖层质量检验与验收.16 8.2 监测.17 附录 A(资料性)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及膨胀压力试验.18 附录 B(资料性)质量评定表.20 附录 C(资料性)边坡工程监测用表.21 DB32/T43022022 II 前 言 本规程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
3、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河海大学、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袁俊平、韦杰、曹雪山、刘传新、符新军、李进、丁国权、何国松、吕亚琴、刘靖、郑付涛、陈珍功、顾善虎、张磊。DB32/T43022022 1 膨 胀土边 坡防治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高度不超过15m的膨胀土边坡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和监测。地质和环境条件异常复杂的膨胀土边坡工程,尚应进行专项研究
4、。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6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86 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1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502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T 50290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5、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3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351 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L 17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TB 10038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3.1 膨胀土 边坡 Expansive soil slope 由膨胀土组成且对建(构)筑物安全或稳定有影响的人工边坡或自然边坡。3.2 边坡防 治 Slope prevention 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和支挡。DB3
6、2/T43022022 2 3.3 覆盖法 Covering method 在膨胀土边坡的坡面和坡顶等部位,铺设非膨胀粘性土、土工膜等防护性材料,以达到保持边坡稳定性的边坡防护方法。3.4 覆盖层 Covering layer 铺设在膨胀土边坡的坡面和坡顶等部位,对被覆盖的边坡土体起防渗保湿作用,由非膨胀粘性土、土工膜等材料组成的防护层。3.5 边坡环 境 Slope environment 边坡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水系、建(构)筑物、道(铁)路及管网等的总称。3.6 锚杆 Anchor rod 将拉力传至稳定岩土层的构件(或系统)。3.7 锚杆格 构 Anchor lattice 将框架格构
7、梁护坡与锚杆相结合形成的坡体支护结构。3.8 重力式 挡墙 Gravity retaining wall 依靠自身重力使边坡保持稳定的支挡结构。3.9 坡率法 Slope ratio method 通过调整、控制边坡坡率维持边坡整体稳定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坡体及坡面稳定的治理方法。3.10 软弱夹 层 Weak interlayer 胶结程度差、抗剪强度低、饱水或导水性好、易诱发坡体失稳的薄弱层或滑动面(带)。3.11 膨胀压 力 Swelling pressure 非饱和膨胀土吸水膨胀对(支护)结构物所产生的压应力。3.12 膨胀力 Swelling force 固结仪中的环刀土样,在体积不变
8、时浸水膨胀所产生的最大内应力。它反映了土体吸水膨胀变形受限时的应力增量。3.13 边坡稳 定安 全系 数 Safety factor of slope stability 分析边坡运行状态时,采用抗滑力与下滑力的比值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状态系数。3.14 裂隙 Crack 膨胀土中发育的、对土体强度和渗透性有显著影响的裂缝。3.15 裂隙观 测窗 Crack observation window 在地表或浅表土层中,用于统计膨胀土中裂隙发育程度和性状的观测区,可在地表或竖直剖面布置。DB32/T43022022 3 3.16 干湿循 环作 用 Dry-wet cycling effect 受降
9、雨蒸发等环境因素影响,膨胀土经历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反复作用,加剧土中裂隙发育,进而影响其强度和渗透性。3.17 边坡场 地 Slope site 边坡坡体及邻近对边坡稳定性有影响的区域。3.18 裂隙开 展深 度 Vertical crack depth 膨胀土边坡场地内,干湿循环作用引发的胀缩裂隙的最大埋深。3.19 边坡治 理单 元 Separated item for slope prevention 边坡场地内,地层土性相近、地下水渗流场相对独立、处置工法一致的最小地段,是进行边坡防治的基本单位。3.20 预留保 护层 Reserved protective layer 在膨胀土边坡
10、覆盖层施工的前期开挖过程中,在基底面以上临时保留的土层,用于保护基底土体,避免其受降雨蒸发影响而导致裂隙开展。岩土体的重度;岩土体的浮重度;s a t 岩土体的饱和重度;w 水的重度;c 岩土体的黏聚力;0 原状、未风化区膨胀土的黏聚力;f,d 裂隙充分发育区膨胀土的黏聚力;r 原状、未风化区膨胀土的残余黏聚力;b 裂隙未充分发育区(过渡区)膨胀土的黏聚力;岩土体的内摩擦角;0 原状、未风化区膨胀土的内摩擦角;f,d 裂隙充分发育区膨胀土的内摩擦角;r 原状、未风化区膨胀土的残余内摩擦角;b 裂隙未充分发育区(过渡区)膨胀土的内摩擦角 墙背与岩土的摩擦角;e 膨胀变形量;挡墙底与地基岩土体的摩
11、擦系数;0 挡墙每延米自重;b 滑体单位宽度自重;DB32/T43022022 4 滑面单位宽度总水压力;后缘陡倾裂隙面上的单位宽度总水压力 a 每延米主动岩土压力合力;单位宽度水平荷载;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下滑力;滑体单位宽度重力及其他外力引起的抗滑力;e 膨胀压力;i 第 i计算条块对第 i+1计算条块单位宽度剩余下滑力;X 滑动体下滑力。边坡高度;p 抗滑桩埋置深度;岩土层厚度;p 抗滑桩进入稳定层的深度;c 最大的裂隙可能开展深度;w 滑面水头高度;cv 覆盖层厚度;边坡滑裂面倾角;滑面长度;墙背与墙底水平投影的夹角;0 挡墙底面倾角;0 挡墙中心到墙趾的水平距离;f 1
12、岩土膨胀压力作用点到墙趾的水平距离;f 2 岩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趾的水平距离;1 岩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踵的竖直距离;2 岩土膨胀压力作用点到墙踵的竖直距离;f1 岩土膨胀压力作用点到墙趾的竖直距离;f2 岩土压力作用点到墙趾的竖直距离;s 稳定安全系数;sc 覆盖层稳定安全系数;st 挡墙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sn 挡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i 1 第 i-1计算条块对第 i计算条块的推力传递系数。4 基本规 定 DB32/T43022022 5 4.1 膨胀土边坡的破坏形式可按表 4.1 划分。表 4.1 膨 胀土 边坡 的破 坏形式 破坏形式 破坏特征 岩土体特征 牵引型 从坡脚处自下而上、多级滑
13、动,滑动面埋深较浅 无软弱夹层 滑移型 沿软弱夹层滑动,滑动面埋深可能较大 有软弱夹层 复合型 沿某弧形滑动面或多级滑动 局部有软弱夹层 4.2 膨胀土边坡工程安全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应根据土体膨胀潜势分类、边坡损坏后可能造成的破坏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对社会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等)的严重性和边坡高度,按表 4.2 确定安全等级。表 4.2 膨 胀土 边坡 工程 安全等 级 土体膨胀潜势 边坡高度 H 破坏后果 安全等级 强 很严重 一级 H 严重 一级 HH 很严重、严重 一级 不严重 二级 H6 很严重 一级 严重 二级 不严重 三级 弱 H 很严重、严重 一级 不严重 二
14、级 H10 很严重 一级 严重 二级 不严重 三级 注:1 膨胀土边坡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2 对危害性极严重、环境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膨胀土边坡工程,其安全等级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提高;3 边坡破坏后果分三个级别,很严重系指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很大;严重系指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较大;不严重系指对人的生命、经济、社会或环境影响较小。4.3 对由软弱夹层控制、工程滑坡地段、边坡塌滑区或边坡塌方影响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等的膨胀土边坡工程,当破坏后果很严重、严重时,安全等级应定一级,当破坏后果不严重时,安全等级可定为二级。5 勘察 5.1 一般规 定 5.1.
15、1 对膨胀土边坡工程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 50330)等要求进行甲级岩土工程勘察,对一级膨胀土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项勘察。5.1.2 膨胀土边坡工程勘察前期调查要求:1 收集气象资料,包括历史最大(长)及典型降水/蒸发强度和降水/干旱历时,以及地温、气温和相对湿度等,分析降水/蒸发条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DB32/T43022022 6 2 收集历史最高水位资料,调查可能影响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工农业、市政管线、江河等水源因素,以及相关水库水位调度方案资料。3 查明对边坡工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汇水面积、排水坡降、长度和植被等情况。4 调查边坡周围山洪、冲沟
16、和河流冲淤等情况。5 滑坡区及其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的相关资料。6 收集类似边坡工程经验。5.1.3 膨胀土边坡工程勘察内容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 50330)等规定,专项勘察时尚应查明:1 膨胀土体的胀缩性和裂隙发育程度(宽度、长度、密度及空间分布等)。2 膨胀土体中的软弱夹层的类型、空间分布(埋深、范围、产状、与临空面的关系等)、物理性状(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组合关系、充填状况、饱水和导水性状等)及力学特性等。3 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及连通性、水位变动情况,分析地下水及其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 各层滑坡面(带)的位置、形态和范围。5.
17、2 边坡勘 察 5.2.1 膨胀土边坡的勘探范围应包括边坡坡体和可能对建(构)筑物有潜在安全影响的区域。5.2.2 膨胀土边坡工程勘察宜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坑(井)探和槽探、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地球物理等综合方法。5.2.3 勘探线应垂直边坡走向布置,详勘时的勘探线、点间距可按表 5.2.3或根据地区经验确定,且对每一单独边坡段勘探线不应少于 2条,每条勘探线不应少于 3个勘探点。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表 5.2.3 详勘 时的 勘探 线、点间 距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一级 二级 2030 1520 三级 3040 2025
18、5.2.4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或最下一层滑面)以下不小于 5m,一般性勘探孔深度应穿过最深潜在滑动面(或最下一层滑面)以下不小于 2m,勘探孔深度尚应满足支护结构的设计需要。5.2.5 对膨胀土边坡进行专项勘察时,应按以下规定确定气候长期影响下的裂隙开展深度:1 在边坡场地附近选取地层土质条件相同、地貌形态相近的代表性区域,进行裂隙观测与探测,以确定裂隙开展深度。2 观测与探测裂隙时,可采用裂隙观测窗和地球物理等方法。5.2.6 主要土层和软弱夹层(或滑面)应采集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或原位测试,进行室内试验时各层土体试样数应不少于 9 个。5.3 土体物 理力 学参 数
19、试 验 DB32/T43022022 7 5.3.1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和渗透系数应通过试验方法确定,除应符合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等规定,尚应满足本规程的 5.3.25.3.4 的规定。5.3.2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宜取原状样进行三轴试验确定;裂隙充分发育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可取裂隙不发育的原状样经过不少于 6次干湿循环后进行三轴试验或直接剪切试验确定;土体的残余强度应采用排水反复直接剪切试验确定。5.3.3 对膨胀土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时,应符合如下规定:1 由原位实测土体含水率极值确定干湿循环试验时土样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当缺少原位观测
20、资料时,土样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可取为风干含水率至饱和含水率。2 干湿循环过程中,土样风干和增湿的速率应取现场实测极大值。3 试样湿胀过程中,根据试验目的可选择限定试样体积和不限定试样体积两种试验方式。5.3.4 裂隙发育和含软弱夹层(或滑面处)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和渗透系数宜采用现场试验确定,并符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相关规定。当采用室内试验确定时,宜取能反映土体软弱夹层和裂隙性状的大尺寸原状样。对膨胀土边坡工程应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和建筑工程边坡技术规范(GB 50330)等要求进行甲级岩土工程勘察,对一级膨胀土边坡工程应进行专项勘察。6 设计 6.1 一
21、般规 定 6.1.1 膨胀土边坡工程防治设计应根据膨胀土的特性和工程要求,遵循以防护为主、防护与加固相结合的原则。6.1.2 膨胀土边坡防护设计应优先采用覆盖法和防排水措施,保持土体水分稳定,抑制裂隙发展。6.1.3 对较大规模的膨胀土边坡工程,应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工程特点,划分成若干治理单元。6.1.4 当膨胀土边坡坡顶低于常水位时,可按一般边坡进行设计;当坡顶高于常水位时,应考虑裂隙及其发展对土体强度和渗透性的影响、土体胀缩对防护结构的影响。6.1.5 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时应根据其工作状况、作用力或环境因素出现的几率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
22、件 I和非常运用条件 II三种。各运用条件应包括以下工况:1 正常运用条件:对于临水边坡,处于正常高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最低水位之间的各种水位及其经常性降落的情况;对于不临水边坡,投入运行后经常发生或持续时间长的情况。2 非常运用条件 I:除正常运用条件、非常运用条件 II 以外的工况,包括边坡施工期,临水边坡的水位非常降落,降雨或连续降雨等原因导致边坡土体饱和及地下水位变化,正常运用条件下边坡体排水失效等。3 非常运用条件 II:边坡正常运用条件下遭遇地震。6.1.6 膨胀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应不小于表 6.1.6的规定值。表 6.1.6 边坡 稳定 安全 系 数要求 运用条件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
23、 DB32/T43022022 8 一级 二级 三级 正常运用条件 1.35 1.30 1.25 非常运用条件 I 1.30 1.25 1.20 非常运用条件 II 1.15 1.10 1.05 注:1 非常运用条件 II 下,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构)筑物时,其稳定安全系数可适当提高;2 对地质条件很复杂或破坏后果极严重的边坡工程,其稳定安全系数宜适当提高。6.1.7 当膨胀土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表 6.1.6规定值时,尚应采用坡率法、挡墙、抗滑桩、锚杆格构、截水帷幕等治理措施。6.1.8 膨胀土边坡工程应设置完善的地表截水、排水,坡面和坡顶防渗措施。当地下水对边坡稳定安全性影响较大时,尚应
24、设置坡体排水措施或隔渗措施。防排水设计应统筹考虑,形成完善的防排水体系。6.1.9 覆盖层设计宜结合植被防护,其材料和结构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条件、材料来源和施工条件等综合确定。6.1.10 当场地有放坡条件时,膨胀土边坡加固治理宜优先采用坡率法。填方边坡采用坡率法时可与加筋材料联合应用。6.1.11 采用挡墙、抗滑桩等措施加固时,宜根据使用要求、环境条件和施工条件等,优先采用柔性的结构措施或型式。6.1.12 采用锚固措施加固时,锚固段应选取边坡潜在滑动面以下稳定岩土体,并宜采用全长粘结型锚固体。6.1.13 膨胀土边坡加固治理施工时,应遵循 信息化施工、动态法设计 的原则,根
25、据施工期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安全监测反馈的有关信息,及时完善和修正设计。6.1.14 对膨胀土滑坡进行加固治理时,应先考虑滑坡类型成因、滑坡形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滑坡稳定性、工程重要性、坡上建(构)筑物和施工影响等因素,分析滑坡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发展趋势及危害性,适当采取排水、支挡等工程措施综合治理,确保其稳定性;再进行覆盖层处理,提高滑坡体的长期稳定性。6.2 设计计 算 6.2.1 膨胀土边坡的设计应根据所划分的治理单元选择代表性剖面进行计算。各治理单元中沿可能滑动方向的剖面,一级二级边坡不宜少于 3个,三级边坡不宜少于 2个;剖面应包括最危险或最深的滑动面。6.2.2 膨胀土边坡设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4302-2022 膨胀土边坡防治技术规程 4302 2022 膨胀 土边坡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