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5557-2022 村庄规划技术规范.pdf
《DB13 T 5557-2022 村庄规划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5557-2022 村庄规划技术规范.pdf(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020 CCS P 50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557 2022 村庄规划 技术规范 2022-05-31 发布 2022-07-01 实施 河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13/T 5557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总 体要 求.2 5 村 庄分 类指 引.2 6 村 庄定 位和 人口 规模 分 级.3 7 村 庄用 地分 类和 要求.3 8 国 土空 间布 局.4 9 生 产经 营设 施用 地布 局.6 10 宅 基地 布局.7 11 公 共服 务设 施布 局.8
2、12 道 路交 通和 公用 设施 布局.10 13 安 全防 灾.13 14 绿 地和 景观 风貌.14 15 历 史文 化保 护.15 16 规划 成果.16 附录A(规 范性)村庄 规划指 标体 系表.17 附录B(规 范性)村域 国土空 间功 能结 构调 整表.18 附录C(规 范性)村庄 建设用 地结 构规 划表.19 附录D(规 范性)村庄 规划用 地分 类与 图例 汇总 表.20 参考文 献.28 DB 13/T 5557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本文件 由
3、河 北省 自然 资源 厅 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 心、河北省自然资源利用 规划院、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德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邯郸 市规划设计院、河北师范 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农业 大学 城乡 建设 学院、河北 工程 大学 建筑 与艺 术学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赵勇、任少 飞、张平、李 如、安 石鑫、吴永 强、刘东 达、高瑞宏、安 国辉、贾安强、刘寅辉、崔立烨、苗润涛、柴红霞、霍磊、张守利、武明明、刘阳、张浩、尚月敏、谢 新梅、曲 占波、徐 磊、薛晓 娜、董 硕、郝永 刚、武文 智、李 雪培、李 宁、杜琬 馨、杨 一洋、刘 少华、马静思、薛少 欣、崔
4、晓 美、夏雨、王剑。DB 13/T 5557 2022 1 村 庄规划 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村庄规划编 制的总体要求、用地分类 和布局、公共服务和公用 设施安排、绿地与景观风 貌、规划 成果 等内 容。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开发边 界和乡政府驻地外的行政 村规划编制。城镇开发边 界内 确需编制村庄规划的 行政 村、国有 农牧 林场基 层居 民点 可参 照执 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用 于本 文件;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
5、)适用于 本文 件。GB 18055-2012 村 镇规 划 卫生标 准 GB 18306-2015 中 国地 震 动参数 区划 图 GB 50039-2010 农 村防 火 规范 GB 50188-2007 镇 规划 标 准 GB 50201-2014 防 洪标 准 GB 51143-2015 防 灾避 难 场所设 计规 范 CJJ 83-2016 城乡 建设 用 地竖向 规划 规范 TD/T 1032-2011 基 本农 田划定 技术 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永久基 本农 田 permanent basic cropland 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经济 社
6、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确定 的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 途的 耕地。生态保 护红 线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 lines 在生态 空间 范围 内具 有特 殊重要 生态 功能,必 须强 制性严 格保 护的 陆域、水 域、海 域等 区域。村庄建 设边 界 boundary of village construction land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一定时期内因村庄建设 发展需要,可以相对集中 开发建设和 必须实行规划 控制 的区 域边 界。农业空 间 agricultural space 以农业 生产 为主 的功 能空 间。生态空 间 ecolog
7、ical space 以提供 生态 系统 服务 或生 态产品 为主 的功 能空 间。建设空 间 building space 以承载 村庄 经济、社 会、政治、文化、生 活等 要素 为主的 功能 空间。DB 13/T 5557 2022 2 生态修 复和 国土 综合 整治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land remediation 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 内在机理,对空间格局失 衡、资源利用低效、生态 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受损的国土空间,进行 适度人为引导、修复或综 合整治,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 环的活动。宅基地 home
8、stead 农村村 民用 于建 设住 宅和 厨房、厕所 等设 施的 土地 及庭院 用地。4 总体要 求 规划定位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 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 国土 空间 用途 管制、核发 乡村 建设 项目 规划许 可、进行 各项 建设 等的法 定依 据。规划范 围 村庄规 划范 围为 村域 全部 国土空 间,可以 一个 或几 个行政 村为 单元 编制。规划层 次和 深度 村庄规 划包 括村 域和 村庄 居民点 两个 层次。村域层面:合理确定规划 控制指标,落实并划定耕 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 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明 确农 业、生态、建
9、设 空间,统 筹安 排产 业发展、公 用设 施等 用地 布局。村庄居民点层面:统筹安 排各类建设用地布局,明 确公共 服务设施配置和建 设标准,确定建筑高度、建筑 色彩、形 式等 引导要 求,明确 工程 管线 位置和 埋深 等。调查评 估 以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基 础,遥感影像、地形图、地理国情普查、宅基地地 籍调查、历年自然资源管 理数 据等 为补 充,绘制调 查底 图;通过 走访 座谈、问卷 调查、查 阅资 料、驻 村调 研等 方式,了解村庄 发展 现状 和未 来需 求,对 原有 村庄 规划 实施 情况进 行评 估,分析 存在 问题,提出 对策 建议。近期建 设安 排 围绕村庄近期发展需要,
10、提出规划目标、建设内容、保护内容和整治重点,制定近期建设明细表,明 确建 设时 序、资金 概算和 规划 实施 责任 分工 等内容。5 村庄分 类指 引 城郊融 合类 5.1.1 将市县 中心 城区(含 开发 区、工 矿区 和特 大镇)城 镇开发 边界 以内、建 成区 以外的 村庄 确 定为城郊 融合 类村 庄,可纳 入城镇 详细 规划 统筹 编制。5.1.2 应综合 考虑 城镇 化发 展和 村庄自 身需 要,促 进城 乡 产业融 合发 展、基 础设 施 互联互 通、公 共服务设 施共 建共 享,逐步 强化服 务城 镇发 展、承接 城市功 能外 溢能 力。集聚提 升类 5.2.1 将人口 规模
11、较大、配套 设施 相对齐 全、产 业发 展有 一定 基础、对 周边 能够 起到 辐射 带动作 用、具有较 大发 展潜 力的 村庄 确定为 集聚 提升 类村 庄。5.2.2 应统筹 考虑 与周 边村 庄一 体化发 展,促进 村庄 居民 点集聚 或连 片建 设,确定 新增建 设用 地 的选址和规模,合理预留发 展空间,推进村庄一二三 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公用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水平,推 进人 居环 境整 治,建设宜 居宜 业的 美丽 村庄。特色保 护类 5.3.1 将历史 文化 名村、传 统村 落、少 数民 族特 色村 寨、特色景 观旅 游名 村,以及 未公布 的具 有 历DB 13/T 5557
12、 2022 3 史文化 价值、自 然景 观价 值或其 它保 护价 值的 村庄 确定为 特色 保护 类村 庄。5.3.2 应保持 村庄 传统 格局 的完 整性、历 史建 筑的 真实 性 和村民 生活 的延 续性,统 筹保护、利用 与发展的 关系,提 出特 色保 护和建 设管 控要 求,改善 村庄公 用设 施和 公共 环境。搬迁撤 并类 5.4.1 将上级 规划 确定 的生 存条 件恶劣、生 态环 境脆 弱、自然灾 害频 发、存在 重大 安全隐 患、人 口流失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 设等原因需要搬迁的村庄 确定为搬迁撤并类村庄,原则上不再单独编制 村庄规划。5.4.2 应限制村庄新建、扩建活 动,统筹
13、考虑拟迁入或新 建村庄的公用设施和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搬迁撤 并后 的村 庄应 按照 宜耕则 耕、宜林 则林、宜 草则草 的原 则进 行复 垦。保留改 善类 5.5.1 将人口 规模 不大、生 态环 境较好,仍 将长 期存 续的 村庄确 定为 保留 改善 类村 庄。5.5.2 应坚持 节约 集约 用地 的原 则,补齐 村庄 设施 短板,强化人 居环 境整 治,保 障 村民合 理建 房需求,保 留乡 村特 色风 貌。6 村庄定 位和 人口 规模 分级 村庄定 位和 发展 目标 6.1.1 落实乡 村振 兴战 略要 求,结合村 庄现 状条 件和 上级 规划,分析 区域 发展、特 色产业、历 史 文
14、化、生 态环 境等 优势,合 理确定 村庄 发展 定位。6.1.2 研究提 出耕 地和 永久 基本 农田保 护、生态 保护、村 庄建设 发展、人 居环 境整 治等目 标,明 确空间底 线、结构 效率、生 活品质 等约 束性 和预 期性 规划指 标,详见 附 录A。村庄分 级 6.2.1 应依据 上级 规划 确定 村庄 等级结 构和 职能 分工,分 为中心 村、基层 村两 个层 次。6.2.2 村庄规模应按规划人口数 量划分为小型、中型、大 型、特大型四级,具体分 级标准见表 1。表1 村 庄规 划人 口规模 分级 单位:人 村庄规模分级 小型 中型 大型 特大型 规划人口规模 600 601
15、1000 1001 3000 3000 人口规 模 6.3.1 村庄人 口包 括户 籍人 口和 常住人 口,村庄 人口 分类 见表 2。户 籍人 口是 确定 村庄宅 基地 规 模的主要 依据。常 住人 口是 配置各 项配 套设 施的 主要 依据。表 2 村庄 人口 分类 人口类别 统计范围 户籍人口 户籍在本村庄的人口 常住人口 连续居住本村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 6.3.2 村庄现 状人 口规 模应 依据 公安、统 计、民 政等 部门 提供的 户籍 人口 和常 住人 口,由乡 镇人 民政府结 合实 际综 合确 定。6.3.3 规划期 末人 口规 模 应 结合 现状人 口、多年 变化 趋
16、势 和上级 规划 等进 行合 理预 测,由 乡镇 人 民政府综 合确 定。7 村庄用 地分 类和 要求 村庄用 地分 类 7.1.1 村庄用地分类应参照国 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 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 划分为:耕地、园地、林 地、草地、湿地、农业设 施建 设用 地、居 住 用地、公 共管 理与 公共 服 务用地、商业 服务 业用地、工矿 用地、仓 储用 地、交通运 输用 地、公 用设 施 用地、绿 地与 开敞 空间 用 地、特殊 用地、留 白用地、陆 地水 域、其他 土地 等 18 个一 级类,在 使用 中 可根据 实际 需要 细分 至二 级类和 三级 类。DB 13/T 5557 2022
17、4 7.1.2 当用地 具备 多种 用途 时,应适当 考虑 其兼 容性,并 以其主 要功 能进 行归 类。村庄用 地统 计 7.2.1 村庄的现状和规划用地应 统一按规划范围进行计算,分片布局的应分片计算,再进行汇总。7.2.2 现状与 规划 用地 分 类 统计 应采用 同一 分类 标准,统 一采用 法定 计量 单位,用 地计量 单位长度单位采 用米(m),面积 计 算单位 采用 平方 米(m2),面积 统计 汇总 单位 采用 公顷(hm2)。7.2.3 落实上 级规 划指 标,优 化 村庄用 地结 构与 布局,制 定村域 国土 空间 功能 结构 调整表,见附 录B。村庄建 设用 地要 求 7
18、.3.1 按照上 级规 划分 解的 约束 性指标 要求,结 合村 庄发 展实际,明 确村 庄建 设用 地规模。7.3.2 人均村 庄建 设用 地指 标计 算时,应以 乡镇 人民 政府 确 定的村 庄现 状人 口和 规划 期末人 口为 准。7.3.3 人均村 庄建 设用 地指 标 宜 按照 表 3 要求 的幅 度进 行 调整,坝上 地区 一般 控制 在 180m2以 内,其他地 区一 般控 制 在150m2以内。表3 人均 村庄 建设 用地 指标 单位:m2/人 现状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允许采用的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 100.0 100.0 120.0 0.0+20.0 10
19、0.1 120.0 100.0 120.0-20.0+20.0 120.1 150.0 120.0 150.0-10.0+10.0 150.0 150.0 0.0 注:坝上地区除外。7.3.4 集聚提 升类、特 色保 护类 等建设 用地 需求 量较 大的 村庄,村庄 建设 用地 规模 和人均 村庄 建 设用地指 标可 在县 级或 乡镇 国土空 间总 体规 划中 统筹 安排。7.3.5 农村宅 基地、公共 服务 设 施用地、道路 场站 用地、绿地与 开敞 空间 用地 比例 宜符合 表 4 的要求。表4 规划 村庄 主要 建设 用地比 例表 用地名称 村庄建设用地比例(%)平原、沿海地区 山区、丘
20、陵地区 农村宅基地 60 75 60-80(%)6580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5 8 2 5 道路场站用地 8 10 8-14(%)5 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3 5 2 5 注 1: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包括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注 2:道路场站用地包括村庄 内部道路用地和交通场站。注 3: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 类等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可结合实际适当高于上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比例根据村庄实际情况确定。7.3.6 合理确 定村 庄各 类建 设用 地总量 和结 构,制定 村庄 建设用 地结 构规 划表,详 见附 录 C。非 村属建设 用地 不计 入村 庄建 设用地。8
21、国土空 间布 局 农业空 间和 永久 基本 农田 8.1.1 农业空 间包 括耕 地,园地,草地 中的 天然 牧草 地、人工牧 草地,农 业设 施建 设用地(不 含村庄内部 道路),陆地 水域 中的沟 渠、坑塘 水面,其 他土地 中的 田坎、田 间道 等用地。县 级以 上林 业 草原主管 部门 认定 的商 品林 应划入 农业 空间。8.1.2 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和 旱地。耕地应当优先用于 粮食和棉、油、糖、蔬菜 等农产品生产,遏制“非农 化”、严 控“非粮化”。8.1.3 应将有 良好 水利 与水 土保 持设施 的集 中连 片优 质长 期稳定 利用 耕地 划入 永久 基本农 田,布 局应符合
22、 以下 要求:DB 13/T 5557 2022 5 a)落实上 级规 划确 定的 永久 基本农 田保 护任 务和 布局;b)避开国 土空 间调 查认 定的 非耕地,25 度 以上 坡耕 地、河 道耕 地、湖区 耕地、林区耕 地、牧 区耕地、沙 漠化 耕地、盐 碱耕地 等不 稳定 利用 耕地;c)符合TD/T 1032-2011 第6 章 要求,生态 保护 红 线、生态 退耕 规划 范围 和 饮用水 水源 地一 级保护区 内的 耕地 不纳 入;d)避 开因 采矿、严 重污 染、自 然灾 害等 因素 造成 耕作层 损毁 且无 法复 垦的 耕地;e)根据保护任务,可将 未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的已 建
23、和在建高标准农田、土 地综合整治新增 加的耕地 等优 先划 入永 久基 本农田。8.1.4 园地包 括果 园、茶 园和 其 他园地,不应 在永 久基 本 农田中 布置。宜引 导园 地 向山区 和丘 陵地区转移。8.1.5 农业设 施建 设用 地包 括村 道用地、种植 设施 建设 用 地、畜禽 养殖 设施 建设 用 地、水产 养殖 设施建设 用地。8.1.6 村道和 田间 道应 根据 农业 生产需 要进 行布 置,并结 合当地 耕种 习惯,设 置必 要的下 田坡 道 或错车道;道 路布 局应 与田、林、渠、沟等 布局 相协 调,并 明确 田间 道路 类型、宽度。生态空 间和 生态 保护 红线 8
24、.2.1 生态空 间包 括林 地,草地 中的其 他草 地,湿地,陆 地水域 中的 河流、湖 泊、水库,其他 土地中的盐碱地、沙地、裸土 地和裸岩石砾地等用地。县级以上林业草原主管部 门 认定的生态林应划 入生态空 间。8.2.2 生态保 护红 线划 定应 符合 以下要 求:a)落实上 级规 划确 定的 生态 保护红 线任 务和 布局;b)生态功能极重要 区域、生 态极敏感脆弱区 域以及具 有潜在重要生态 价值的区 域,整合优 化后的国 家公 园、自然 保护 区、自 然公 园等 自然 保护 地纳入 生态 保护 红线 范围;c)妥善处理与永久 基本农田、耕地、人工商 品林、镇 村及工矿用地、特殊建
25、设 用地、其他 现状用地(农 业设 施建 设用 地、园 地等)、合法 矿业 权、重大 项目、相 关规 划用 地、围 填海、海域海 岛使 用权 等矛 盾冲 突区域;d)根据山 脉、河流、林 线等 自然地 貌单 元的 界线,合 理划定 生态 保护 红线 边界。8.2.3 林地包 括乔 木林 地、竹林 地、灌 木林 地、其 他林 地,应明 确主 要道 路和 河道 两侧林 带、农田防护林 的位 置宽 度,布局 应符合 以下 要求:a)落实上 级规 划确 定的 林地 保有量 指标 要求 和生 态廊 道布局;b)不应在 耕地 和永 久基 本农 田中布 置;c)位于河流源头、山区、丘 陵、湖泊、水库 周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5557-2022 村庄规划技术规范 5557 2022 村庄 规划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