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 T 1992-202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
《DB63 T 1992-202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3 T 1992-202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CCS B 16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992202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1 - 12 - 25发布 2022 - 03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992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于春梅、钱晓澍、马本双、杨晓梅、赵英兰、李玉珍、孙万桂、邓梅、常杨、
2、 何振邦、刘凤宁、曾梅、陈玉祥、何淑琴、王晓婷、王生发、史兴国、赵旭阳。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DB63/T 19922021 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杉大灰象虫情监测调查、发生与危害程度划分、防治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检查等防 控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对云杉大灰象的监测和综合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云杉大灰象 (Sympizomias velatus Chevr) 属鞘翅目,象甲总科,斑颚象甲亚科,大灰象属。幼虫取食云杉属根系,成虫取食针叶。被取食的云 杉针叶有啃食过的
3、半圆形残缺、缺刻上部的针叶掉落或呈红褐色。危害、分布及形态特征见附录A,生 物学特性见附录B。 3.2 标准地 人为判断选出期望代表预定林分总体的典型地块,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种。 3.3 标准株 标准地内选取用作系统观察的样树为标准株(下列简称样株)。 3.4 预报 监测获取数据,分析后对发生趋势做出预测。 3.5 始盛期 将害虫样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16%为始盛期。 DB63/T 19922021 2 3.6 盛发期 将害虫样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50%为盛发期。 3.7 盛末期 将害虫样本种群内进入某一虫态或虫龄期达84%为盛末期。 3.8 历期 各虫态之间的发育
4、时间间距。 4 虫情监测调查 4.1 踏查 每年4月9月,在云杉属植物分布区,按设定路线路线进行踏查,调查发生范围、发生面积等。踏 查结果填入云杉大灰象踏查表,见附录C。 4.2 标准地调查 4.2.1 设立标准地 踏查中发现有危害状时,设置标准地进行详查,按林班面积的0.1%设立标准地数量,面积0.1 hm 2 0.2 hm 2 (寄主数量不少于100株)。 4.2.2 设立标准株 随机选择10株样株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取20cm枝条上调查针叶受害情况,详查表见附录D。 4.3 系统调查 4.3.1 方法 幼虫、蛹、成虫期调查:当年7月10月,翌年3月4月中旬,设立1m*1m的样方,观察幼虫形
5、态变 化和化蛹率。4月下旬6月,调查其土壤内蛹的颜色变化及羽化率。调查总数不少于30头。每5天7 天观测一次,观察蛹的颜色,对蛹的形态、颜色进行记录,并对蛹期羽化率,记录成虫出现的始盛期、 盛发期、盛末期。幼虫期每月调查,蛹和成虫期每隔7天调查,调查内容填入系统调查表,系统调查参 见附录E。 4.3.2 发生期预测 根据多年的观测资料,得出各虫态之间的生长历期,见表1进行。 DB63/T 19922021 3 表1 云杉大灰象各虫态间的期距及标准差 期距及标准差 发生期 越冬幼虫化蛹 蛹至成虫 成虫期 卵孵化幼虫 幼虫期 始盛期 4月下旬 30d2d 15d5d 10d2d 7月翌年4月下旬
6、盛发期 5月上旬 30d2d 15d5d 10d2d 7月翌年5月上旬 盛末期 5月中旬 30d-2d 15d5d 10d2d 7月翌年5月中旬 注:成虫始盛期=越冬蛹虫化蛹始见期+蛹至成虫期距标准差=4月下旬+30d2d=5月18日5月22日 注:成虫盛发期=越冬幼虫化蛹盛期+蛹至成虫的期距标准差=5月上旬+30d2d=6月8日6月12日 注:成虫盛末期=越冬幼虫化蛹末期+蛹至成虫的期距标准差=5月中旬+30d2d=6月18日6月22日 注:蛹的分级:以颜色的变化加以区分。初期蛹体乳白色,中期蛹体灰黑色,后期蛹体黑褐色。 5 发生与危害程度划分 5.1 发生面积统计 虫口密度达到轻度危害以上
7、(包括轻度危害)的面积。 5.2 发生与危害程度 以针叶受害率为统计单位,将云杉大灰象危害程度分为三级,见表2. 表2 云杉大灰象危害程度分级表 项目 危害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针叶平均受害率 5%15% 15%40% 40%以上 5.3 成灾标准 针叶平均受害率80以上。 6 防治技术措施 6.1 检疫措施 按照检疫规定,开展产地和调运检疫,检查根部土团内是否带有云杉大灰象的幼虫或蛹,针叶是否 有啃食过的缺刻,缺刻上部的针叶是否掉落或呈红褐色。 6.2 物理措施 6.2.1 秋季深翻 深翻土壤,捡拾消灭越冬幼虫 6.2.2 震动掉落 DB63/T 19922021 4 震落成虫,集中销毁。
8、 6.3 化学防治 6.3.1 防治方法 6.3.1.1 成虫期:在交通方便和水源充足的地方可使用车载式高压动力喷雾机进行喷雾防治,在山势 陡峭交通不便或远离水源的地区,用无人植保机飞防或喷烟防治。 6.3.1.2 幼虫期:药剂灌根。 6.3.2 防治时间 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成虫期防治;7月至翌年4月幼虫期防治。 6.3.3 防治药剂种类、用药量及防治次数 常用药剂种类、用药量及防治次数见附录F。 7 防治效果检查 7.1 检查内容 检查防治前、后虫口密度,用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治效果。 7.2 检查时间 在施用药物产生防治效果的末期进行防治效果调查。 7.3 检查方法 在每标准株上按东、西、南
9、、北四个方位各选择1个标准样枝,分别统计防前防后活虫数,计算虫 口减退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虫口减退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公式参见附录G。 DB63/T 1992202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云杉大灰象危害、分布及形态特征 A.1 云杉大灰象危害 云杉大灰象(Sympiezomias velatus(Chevrolat )属鞘翅目、象甲总科、斑颚象甲亚科、大灰象 属。主要危害云杉属植物。 A.2 云杉大灰象的分布 国内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山西、陕西、甘肃、 宁夏等。青海省内主要分布于西宁市、海东市等。 A.3 形态特征 A.3.1 成虫 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3 1992-2021 云杉大灰象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992 2021 云杉 大灰象 综合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