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585-202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pdf
《DB35 T 1585-202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585-202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140.90 CCS Q 78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5852021 代替DB35/T 15852016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Safety management regulation for elevator use management unit 2021-11-23 发布 2022-02-23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1585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 4 6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 6 7 电
2、梯档案 . 6 8 电梯相关费用 . 7 9 电梯使用登记 . 8 10 停止使用 . 9 11 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 . 9 12 日常巡查和定期自行检查 . 10 13 维护保养监督 . 10 14 信息化 . 10 15 应急专项预案和事故处置 . 11 16 运行基本条件 . 12 17 电梯钥匙 . 12 18 标识 . 12 附录 A(规范性)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自行检查表 . 13 附录 B(规范性) 日常巡查记录表 . 14 附录 C(规范性) 定期自行检查记录表 . 16 附录 D(规范性) 电梯故障记录表 . 18 附录 E(规范性) 电梯故障统计表 . 19 附
3、录 F(规范性) 电梯维护保养监督记录表 . 20 附录 G(规范性) 电梯事故、相关事故信息报送表 . 21 附录 H(规范性) 电梯钥匙领用、归还记录表 . 22 参考文献 . 23 DB35/T 1585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5/T15852016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范,与DB35/T 15852016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的部分内容(见第1章,2016版的第1章); 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6版的第3章); 更改
4、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界定的要求(见4.1,2016版的4.1.1); 增加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义务(见4.2); 删除了电梯乘客的要求(见2016版的4.2); 删除了非专业人员的要求(见2016版的4.4); 增加了物业服务合同的要求(见4.3); 增加了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的要求(见4.4); 更改了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要求(见第5章,2016版的5.1); 更改了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见第6章,2016版的5.2); 更改了电梯档案的要求(见第7章,2016版的5.10); 增加了电梯相关费用的要求(见第8章); 更改了电梯使用登记的要求(见第9章,2016版的5.3); 更改了停止
5、使用的要求(见第10章,2016版的第6章); 更改了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的要求(见第11章,2016版的5.4); 更改了日常巡查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要求(见第12章,2016版的5.5); 更改了维护保养监督的要求(见第13章,2016版的5.6); 增加了信息化的要求(见第14章); 更改了应急专项预案和事故处置的要求(见第15章,2016版的5.9); 增加了运行基本条件的要求(见第16章); 更改了电梯钥匙的要求(见第17章,2016版的5.8); 更改了标识的要求(见第18章,2016版的5.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
6、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尧、陈洁、刘季能、朱延巍、黄思文、陈崇钰、陈旻、李伟程、郑晓蓓。 DB35/T 15852021 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电梯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电梯安 全管理制度、电梯档案、电梯相关费用、电梯使用登记、停止使用、定期检验和定期检测、日常巡查和 定期自行检查、维护保养监督、信息化、应急专项预案和事故处置、运行基本条件、电梯钥匙、标识等 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曳引驱动电梯、
7、强制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 人行道、其他类型电梯(含防爆电梯、消防员电梯、杂物电梯)的安全管理。 本文件不适用于个人或单个家庭自用电梯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7588.1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GB/T 7588.2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
8、检验 GB/T 16899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1240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5194 杂物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26465 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31094 防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GB/T 7588.1、GB/T 7588.2、GB/T 16899、GB/T 25194、GB/T 26465、GB/T 21240和 GB/T 310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elevator use management unit 具有电梯管理
9、权利和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3.2 主要负责人 principal person in charge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实际最高管理者。 3.3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agency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中承担电梯安全管理职责的内设机构。 DB35/T 15852021 2 3.4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 person in charge of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最高管理层中主管电梯安全管理的人员。 3.5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elevator safety administrator 具体负责电梯使用安全
10、管理的人员。 3.6 电梯安全管理档案 elevator safety management file 电梯使用过程产生的管理性文件资料。 3.7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elevator safety technical file 电梯出厂随机文件和安装、改造、修理、使用登记、维护保养、自行检查、检验、检测等过程产生 的技术性文件资料。 3.8 小额修理费用 minor repair cost 金额不大于合同约定的由物业服务企业或电梯维护保养单位支付的部件更换及其修理费用。 3.9 定期检验 periodical inspection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根据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对在用电梯进行的检验。
11、注: 电梯定期检验是国家对电梯的生产、使用实行的技术监督措施。 3.10 定期检测 periodical test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已调整检验检测方式的电梯,自行或委托符合条件的维护保养单位、经核准的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的检查和测试。 3.11 按需维保 maintenance as needed 通过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对电梯进行实时线上监测以及线下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 电梯故障、异常情况和运行状况信息,结合电梯使用年限和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需求,按需调整维保项 目和维保周期,对电梯实施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维护保养。 4 基本要求 4.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界定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12、按下列规定确定,未明确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电梯,不应投入使用: a) 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给电梯所有权人的,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b) 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托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c) 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管理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d) 出租配有电梯的场所,租赁合同中应约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明确相关责任义务;未约定或约 定不明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e) 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 所有权人应负责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未确定电梯使用管理 单位的,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DB35/T 15852021 3 f) 电梯属于
13、所有权人共有且未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其他管理人管理的,所有权人应书面约定电 梯管理人,负责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无法明确电梯管理人的,按照福建省电梯安全管 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 的派出机关协调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 4.2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义务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本单位的电梯使用安全负责,应履行下列义务: a)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b) 应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电梯;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电梯; c) 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保存人员 培训记录,详细的
14、规定见福建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 d) 办理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设备注销时交回使用登记证; e) 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 签订规范化电梯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维护保养合同有 效期满前,应与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重新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 f) 建立电梯安全管理档案和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g) 对电梯进行日常巡查和定期自行检查,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 h) 应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检测的要求,协助做好电梯检验、检测工作,详细 的规定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 i) 制定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发生事故及时
15、上报,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等; j) 停止使用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的电梯,设置停用标志,并立即组织修理;需要停止使用电 梯超过 24 h的,应公告停止使用的原因和预计修复时间; k) 不应短接安全回路,不应短接门锁回路以及其他安全保护装置,影响电梯安全运行; l) 在电梯显著位置标明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名称和值班电话号码、维护保养单位名称和救援电话 号码、电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等; m) 确保电梯紧急报警装置能够 24 h 有效使用和值班人员在岗; n) 乘客被困电梯轿厢时, 应立即通知维护保养单位或专业救援队伍实施救援, 并及时做好被困人 员的安抚工作; o) 为电梯轿厢手机信号覆盖等通
16、信网络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p) 采取在机房安装空调等措施,保证电梯机房内温度保持在 540之间; q) 应为公共聚集场所和住宅小区的电梯配备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的视频监控设施;其他场所宜 配备视频监控设施; r) 对配备视频监控设施的电梯运行状况实行实时监控,监控数据保存期限不应少于 1 个月; s) 对电梯轿厢进行装修的,应采用防火、环保的材料,装修重量未超过额定载重量 5%的,装修 后的电梯经维护保养单位安全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检测项目应至少包含平衡系数试验、 125%额定载重量制动试验和超载试验;装修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 5%的,应按照改造的相关要 求经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
17、使用; t) 运载建筑材料、 建筑垃圾或大件物品时, 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安排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防止损坏电梯; DB35/T 15852021 4 u) 对使用年限达到 15 年以上的,和受水灾、火灾、地震灾害影响的,以及故障频率高,影响正 常使用的电梯,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委托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评 估,根据评估意见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项目,或对电梯进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 v) 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相关电梯标准以及本单位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职责。 4.3 物业服务合同的要求 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的,所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应包含电梯管理的
18、相关条款, 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和电梯所有权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b) 明确电梯日常运行费用(包含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费用)从物业服务费用中列支; c) 约定由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小额修理费用的具体金额,并从物业服务费用中列支; d) 约定修理费用(除小额修理费用外)的筹集原则。 4.4 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的要求 4.4.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与维护保养单位签 订规范化的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b) 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服务方式; c) 服务费用、支付方式;
19、d) 约定由维护保养单位承担的小额修理费用的具体金额。 4.4.2 电梯实施按需维保的,维护保养合同中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a) 明确实施按需维保的具体电梯; b) 明确按需维保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至少包含按需维保的项目、内容和基本要求等; c) 明确按需维保工作标准和质量目标,应至少包含电梯故障率、故障停梯修复时间、故障困人救 援时间、定期检验一次合格率、定期检测一次合格率等。 5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5.1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 管理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梯的,或在公众聚集场所管理30台以上(含30台)电梯的,或管理电梯 总量50台以上(含50台)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
20、,负责电梯日常安全管理,落 实安全管理义务。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既可以是本单位内独立设置的部门,也可以是本单位内负有电梯安 全管理职责的部门(如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等)。 5.2 管理人员 5.2.1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配备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应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书面任命。 符合5.1要求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人员证。 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履行以下职责: DB35/T 15852021 5 a) 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本单位电梯安全的领导职责,确保本单位电梯的安全使用; b)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
21、种设备安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 c) 组织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协助主要负责人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 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d) 组织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e) 对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f) 组织进行隐患排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g) 当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报告电梯存在事故隐患应停止使用时, 立即做出停止使用电梯的决定, 并 及时报告本单位主要负责人; h) 按照附录 A的要求对电梯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开展自行检查。 5.2.2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5.2.2.1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电梯的数量
22、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管理为公众提供运营服务电 梯的,或管理20台以上(含20台)电梯的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其他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电梯数量为40台的应至少配备两名电梯安全管理 人员,每增加20台应再增加1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管理的电梯分布在多个楼盘时,按上述要求配备电梯安全管 理人员的同时,宜为每个楼盘配备1名电梯安全管理人员。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由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书面任命。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取得特种设 备安全管理人员证。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电梯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水平。 5.2.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585-2021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安全管理规则 1585 2021 电梯 使用 管理 单位 安全管理 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