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075-202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小麦类).pdf
《DB34 T 4075-202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小麦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4075-202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小麦类).pdf(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 0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075202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 (小麦类) Rules for intelligent collection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formation (for Wheat) 2021-12-28 发布 2022-01-28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4/T 4075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
2、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萧县植保植检站、 太和县植保植检站、庐江县植保植检站、桐城市植保站、无为市植保站、安徽农业大学、太湖县种植业 局、贵池区植保站、固镇县植保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坤、宋爱颖、时雨、韦刚、方向群、夏海生、李恺球、胡海瀛、王蓓蓓、陈 天娇、陈红波、李瑞、杜亮、马洪管、陈正州、张雷昌、高宗仙、沈静霆、李玉平、杨基华、杨继红、 鞠玉亮。 DB34/T 40752021 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 (小麦类) 1 范
3、围 本文件确立了小麦常见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要求、智能采集对象和方法、信息提交等主要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病虫害智能采集设备对小麦常见病虫害信息的智能采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息智能采集设备 Intelligent collection equipment of information 通过无线摄像头、环境传感器、智能信息终端装置和组件等进行图像、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农 作物病虫害相关信息的采集,实现农作物病虫害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并可通过相关通讯协议上传到网络 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的成套化设备。
4、 3.2 信息智能采集 Intelligent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使用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设备进行农作物不同病虫害发生数量或危害症状等图像以及采集 点的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病虫害相关信息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反馈。 3.3 代表性田块 Representative field 小麦种植区域内,不同品种、茬口、播期及施肥水平等的生态类型田。 4 智能采集要求 4.1 采集时间 小麦病虫害智能采集时避免小麦植株上有露水或雨水,防止影响采集效果。 4.2 采集部位 采集时,根据作物高度和操作人习惯调整智能采集设备长度和对焦距离,镜头对准小麦病虫害发生 集中部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4075-2021 农作物病虫害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范小麦类 4075 2021 农作物 病虫害 信息 智能 采集 技术规范 小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