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5045-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
《DB22 T 5045-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2 T 5045-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2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吉 林省工 程建设地 方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DB22/T 5045-2020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0 年 8月 26 日 2020 长 春 第 558 号 DB22/T 5045-2020 DB22/JT 137-2015 2020 8 26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 准和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二) 吉建标 2019 2号的要求, 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
2、,依据国 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并结合我省的气 候、资源、建筑业发展等具体情况,对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DB22/JT 137-2015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安全耐 久;5 健康舒适;6 生活便利;7 资源节约;8 环境宜居;9 提高 与创新。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 1 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 标体系; 2 调整了绿色建筑的评价时间节点; 3 增加了绿色建筑等 级;4 拓展了绿色建筑内涵;5 提高了绿色建筑性能要求。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由吉林省建 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
3、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 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邮编:130041,Email:) ,以 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吉林建筑大学 北京绿建软件有限公司 吉林省绿翔绿色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吉林省华兴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石永桂 孙秀刚 李瑞千 王 毅 崔永生 赵玉芹 马根华 李志国 杨 光 王云松 赵 壮 孔德后 吴雪岭 惠 群 衣建全 褚 毅 肖力光 计 英 丁军凯 李 月 王 博 王 熙
4、 杜洪文 由 焱 宋 操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乐然 赵英鹏 吕耀军 林 海 杜奎亮 胡文武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1 一般规定 . 3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 3 4 安全耐久 . 6 4.1 控制项 . 6 4.2 评分项 . 8 5 健康舒适 . 13 5.1 控制项 . 13 5.2 评分项 . 17 6 生活便利 . 23 6.1 控制项 . 23 6.2 评分项 . 25 7 资源节约 . 34 7.1 控制项 . 34 7.2 评分项 . 38 8 环境宜居 . 51 8.1 控制项 . 51 8.2 评分项 . 53 9 提高
5、与创新 . 61 9.1 一般规定 . 61 9.2 加分项 . 61 附录 A 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 . 66 附录 B 绿色建筑评价得分与结果汇总表 . 79 本标准用词说明 . 81 引用标准名录 . 82 附:条文说明 . 83 1 1 总 则 1.0.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范我省绿 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评价。 1.0.3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 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 耐久、健康舒
6、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 评价。 1.0.4 绿色建筑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 且建筑 布局应与场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相适应,并应对场地的风环 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加以组织和利用。 1.0.5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 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高质量建筑。 2.0.2 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
7、、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 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2.0.3 全装修 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 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 施安装到位; 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 粉刷完成, 水、 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2.0.4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 用二者代表性测点 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5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
8、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 规定 3.1.1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对象 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 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 评价。 3.1.2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 设计完成后,应进行预评价。本标准的控制项和评分项、加分项各 条款中,除第 6.2.10、6.2.11、6.2.12、6.2.13、9.2.8 条不适用于各 类民用建筑的预评价外,其他条款均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
9、的预评 价、评价。 3.1.3 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 选 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 过程控制,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 请评价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3.1.4 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 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申请评价方向评价机构申请 评价的参评建筑绿色建筑等级应与评价机构预评价确定的绿色建 筑等级一致。 3.1.5 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 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3.2 评价 与等 级划
10、分 3.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 健康舒适、 生活便利、4 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5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 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达标或不达标; 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 定结果应为分值。 3.2.3 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 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 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 3.2.4 绿色建筑评价的分值设定应符合表 3.2.4的规定。 表 3.2.4 绿色建筑评价分值 控制项 基础分 值( Q 0 ) 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 提高与创 新加分项 满分值 (Q A ) 安全 耐久 (Q 1 )
11、 健康 舒适 (Q 2 ) 生活 便利 (Q 3 ) 资源 节约 (Q 4 ) 环境 宜居 (Q 5 ) 预评价 分值 400 100 100 70 200 100 100 评价 分值 4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注:预评价时,本标准第 6.2.10、6.2.11、6.2.12、6.2.13、9.2.8 条不得分。 3.2.5 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Q = (Q 0 +Q 1 +Q 2 +Q 3 +Q 4 +Q 5 +Q A )/10 (3.2.5) 式中:Q 总得分; Q 0 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 400 分; Q 1 Q
12、5 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 5类指标(安全耐久、健康舒 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评分项得分; Q A 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3.2.6 绿色建筑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 个等 级。 3.2.7 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 3.2.8 绿色建筑星级等级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5 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 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 项满分值的 30%; 2 当总得分分别达到 60 分、70 分、85 分且应满足表 3.2.8 的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表 3.
13、2.8 一 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节能幅度,或建筑 供暖空调负荷降低 比例 围护结构节能 幅度 5%,或负 荷降低 5% 围护结构节能幅 度 10%, 或负荷降 低 10% 围护结构节能幅 度 20%,或负荷 降低 15% 住宅建筑外窗传热 系数降低比例 5% 10% 20% 节水器具用水效率 等级 3 级 2 级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 室外与卧室之 间、 分户墙 (楼板) 两侧卧室之间的 空气声隔声性能 以及卧室楼板的 撞击声隔声性能 达到低限标准限 值和高要求标准 限值的平均值 室外与卧室之 间、分户墙楼 板)两侧卧室之 间的空气声隔
14、声 性能以及卧室楼 板的撞击声隔声 性能达到高要求 标准限值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 物浓度降低比例 10% 20% 绿色建材应用比例 40% 全装修 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 量应符合国家及吉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外窗气密性能 符合吉林省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且外窗洞口 与外窗本体的结合部位应严密 注: 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基准、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基准均 为吉林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2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对应的标准为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 规范GB 50118。 3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包括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可 吸入颗粒物
15、等,其浓度降低基准为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 准GB/T 18883 的有关要求。 6 4 安全耐久 4.1 控制 项 4.1.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 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 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 提交资料:预评价与评价均提交项目区位图、含场地地形 图的规划条件附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地 质灾害多发区需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应包含场地稳定性 及场地工程建设适应性评定内容) ,涉及危险源、电磁辐射、土壤 氡污染的项目需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2 评价方法:预评价与评价查阅提交资
16、料,重点核查相关污 染源、危险源的安全避让防护距离或治理的合理性,项目防洪工程 设计是否满足所在地防洪标准要求, 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抗震防灾的 有关要求。 4.1.2 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 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 求。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建筑设计图、结构设计图(含总说 明) 、主体与围护结构计算书以及设计参数等设计文件。 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 外墙、 屋面、 门窗、幕墙、外保温等分布分项竣工文件,还查阅竣工验收合格证 明及对应的主要结构用材料或构件、部件的检测报告。投入使用的 项目, 尚应提交建筑
17、结构与围护结构后期运营管理制度及定期查验 记录与维修记录。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必7 要时现场核实。 4.1.3 太阳能利用一体化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挑台、外遮阳 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应具备安装、检 修与维护条件。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涉及外部设施的设计说明、计算书 与结构设计大样图等设计文件; 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竣工文 件、相关检测检验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提交外部设施相关 管理与维修记录。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重 点核查检修和维护条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1.4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
18、、 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 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结构设计总说明(含各连接件、配 件、预埋件的材料及力学性能要求) 、关键连接构件计算书、连接 节点大样图等设计文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的布置图及设计说明。 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竣工文件、材料决算清单、产品说 明书、主要构件连接能力检测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提交运 营管理与维修记录。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 4.1.5 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 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建筑专业外门窗设计文件(含计算 书、连接及构造大样做法、门窗
19、三性参数要求) ;评价提交预评价 涉及内容的相关竣工文件、施工工法说明文件、门窗产品三性检测 报告。投入使用的项目,尚应提交相关运营管理制度及定期查验记 录与维修记录。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现 场巡查有怀疑时, 可要求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门窗 性能进行现场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 1组 3 个。 8 4.1.6 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 层。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含设计总说明 中的防水和防潮设计说明、工程做法表) ;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 容的竣工文件、防水和防潮相关材料的决算清单、产品说明书、检 测报告。
20、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 4.1.7 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 求,且应保持畅通。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含设计说明、 平面图) ;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竣工文件。投入使用的项目, 尚应提交相关管理规定及走廊、 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的现场影像资 料。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必 要时现场核实。 4.1.8 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标识系统设计与设置说明文件;评 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竣工文件、相关影像材料。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
21、交资料,必 要时现场核实。 4.2 评分 项 安 全 4.2.1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评价 分值为 10分。 1 提交资料:预评价提交相关结构设计文件(含结构计算书) 及抗震性能的分析报告;评价提交预评价涉及内容的竣工文件、项9 目安全分析报告及应对措施结果、相关应对设施的检验报告。 2 评价方法:预评价查阅提交资料;评价查阅提交资料。 4.2.2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5分。 1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 水平,得 5分; 2) 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 措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2 5045-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045 2020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