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T 2869.1-2021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LTE无线终端.pdf
《YD T 2869.1-2021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LTE无线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D T 2869.1-2021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LTE无线终端.pdf(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33.060.20 M37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 通信 行业标准 YD/T 2869.1XXXX 代替 YD/T 2869.1-2015 终端 MIMO 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 1部分: LTE无线终端 Performance requirement and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IMO antenna terminal Part 1: LTE wireless terminal (报批稿) XXXX- XX-XX发布 XXXX- XX-XX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布 YD/T 2869.1XXXX 1 目 次 前言
2、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1 4 试验条件 .2 4.1 坐标与定位系统 .2 4.2 信道场景要求 .3 4.3 吞吐量测试指标定义 .5 4.4 测量通用条件 .5 5 TD-LTE终端 MIMO天线接收机测量 .6 5.1 TD-LTE接收机性能测量设备 .6 5.2 TD-LTE接收机性能测量条件 .6 5.3 TD-LTE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6 5.4 TD-LTE接收机性能要求 .8 6 FDD LTE终端 MIMO天线接收机测量 .10 6.1 FDD LTE接收机性能测量设备
3、.10 6.2 FDD LTE接收机性能测量条件 .10 6.3 FDD LTE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11 6.4 FDD LTE接收机性能要求 .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终端设备分类与测试状态 .14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人手模型的定义与要求 .1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人手模型的使用方法 .1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17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辐射两阶段法终端 MIMO天线测量方法 .19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混响室方法终端 MIMO天线测量方法 .24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多探头暗室系统校准与验证 .30 附录 H(资料性附录) 一种吞
4、吐量曲线的快速测试方法 .36 附录 I(规范性附录) 吞吐量曲线平均方法 .37 YD/T 2869.1XXXX 2 前 言 本部分 是 YD/T 2869 终端 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中的一部分。 YD/T 2869 终端 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分为三个部分: 第 1部分: LTE无线终端; 第 2部分: 5G NR无线终端( 6GHz以下频段); 第 3部分: 5G NR无线终端( mmWave)。 本部分为 YD/T 2869的第 1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主要参考了 3GPP TR37.977、 YD/T 1484
5、.6等进行制订。 本部分代替 YD/T 2869.1-2015 终端 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 1部分 : LTE无线终端 。 与 YD/T 2869.1-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对 MIMO性能缩略语, 见 3.1; 修订 TD-LTE MIMO测试配置和测试方法, 见 5.2和 5.3; 增加 TD-LTE MIMO测试限值要求, 见 5.4; 修订 FDD-LTE MIMO测试配置和测试方法, 见 6.2和 6.3; 增加 FDD-LTE MIMO测试限值要求, 见 6.4; 修订 混响室方法终端 MIMO天线测量方法, 见附录 F; 修订吞吐量曲
6、线平均方式, 见附录 I;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是德科技 (中国 ) 有限公司 、 国家无线电 监测中心检测中心 、 北京中科国技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一达捷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OPPO广东移 动通信有限公司、深圳
7、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安旭东、郭琳、肖雳、张博钧、孙璨、陈晓晨、王瑞鑫、刘政、祝思婷、刘元 安 、 刘启飞 、 马帅 、 邢金强 、 张霄 、 戴国华 、 袁涛 、 周晓龙 、 谢玉明 、 张兴海 、 禹忠 、 孙程君 、 周续涛 、 张钦娟、刘克峰、孔红伟、井雅、吴醒峰、张志华、刘巍、王文俭、吴永乐、马玉娟、田梦川。 本部分代替了 YD/T 2869.1-2015。 YD/T 2869.1-2015于 2015年第一次发布,本次为 YD/T 2869.1-2015的第一次修订。 YD/T 2869.1XXXX 3 终 端 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 1部分: LTE无线终端
8、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终端 MIMO天线 LTE无线终端空间射频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的通用要求,主要包括在不 同信道场景下的吞吐量性能测量方法和性能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便携和车载使用的 LTE无线终端,也适用于那些由交流电源供电且在固定位置使用的 无线终端以及通过 USB接口、 Express接口和 PCMCIA接口等接口连接在便携式计算机的数据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1484.1 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
9、机性能测量方法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YD/T 1484.6 无线终端空间射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性能测量方法 第 6部分: LTE无线终端 ETSI TR 102 273 辐射测试方法的改进及相应不确定度分析 ETSI TR 100 028 移动台无线设备测试不确定度分析 3GPP TR 37.977 多天线 HSPA和 LTE终端空间射频辐射测量方法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YD/T 1484.1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总多天线辐射灵敏度 total radiated multi-antenna sensitivity 无线终端在空间二维平面上的多天线接收灵敏度平
10、均值,反映了无线终端多天线的接收特性。 3.2 缩略语 YD/T 1484.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为了便于使用 , 以下重复列出了 YD/T 1484.1 中的某些缩略语。 AWGN 加性白高斯噪声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DTX 不连续发送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EPRE 单位资源粒子能量 Energy-Per-Resource YD/T 2869.1XXXX 4 Element EUT 受试设备 Equipment Under Test FRC 固定参考测量信道 Fixed Reference Meas
11、urement Channel HARQ LTE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长期演进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Long Term Evolution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Multi-Input Multi-Output OCNG OFDMA信道噪声加载器 OFDMA Channel Noise Generator RB 资源块 Resource Block RS 参考信号 Reference Signal RSAP 参考信号天线功率 Reference Signal Antenna Power RSARP 参考信号天线相对相位 Reference Signa
12、l Antenna Relative Phase SCME TBD 空间信道模型扩展 待定义 Spatial Channel Model Extended To Be Defined TBS 传输块大小 Transport Block Size TRMS 总多天线辐射灵敏度 Total Radiated Multi-antenna Sensitivity TTI VSWR 传输时间间隔 电压驻波比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XPR 交叉极化比 Cross Polarization Ratio 4 试验条件 4.
13、1 坐标与定位系统 4.1.1 坐标系 图 1为典型球形坐标系统, 轴即为 Z轴, 角定义为测量点与 Z轴之间的夹角, 角定义为测量 点在 XY平面上的投影与 +X轴之间的夹角。 YD/T 2869.1XXXX 5 图 1 球形坐标系统 4.1.2 定位系统要求 EUT支撑夹具结构必须能够满足对无线终端进行自由空间、人手模型等多种测试条件的要求,并且 使用射频透明材料。 为便于测试 , 基于球形坐标 , 定义一种定位系统 , 见图 2, 信道环境在 = 90切面环绕于 EUT周围 , EUT围绕 轴转动。 根据附录 A中所规定的 EUT类型,分别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测试: 自由空间状态: 当
14、EUT 为 B 类、 C 类、 D 类和 E 类设备时,需要进行自由空间下的测试。 EUT 为笔记本电脑以及需要连接到笔记本电脑的外插式设备时 , EUT姿态参见 YD/T 1484.1中对笔 记本模型以及笔记本地线面模型自由空间姿态的规定; EUT为 Mi-Fi类设备时, EUT姿态参见 YD/T 1484.1中 对 Mi-Fi设备 自由空间姿态的规定 ; EUT为 B、 C类设备或 E类设备中的平板电 脑等时, EUT姿态如表 1所示。 仅人手模型状态 : 当 EUT为 B类和 C类时,应进行仅人手模型下的测试。本标准要求分别在左 手和右手模型下进行测试 , EUT姿态 见 YD/T 14
15、84.1中相关规定 。 人手模型的定义与要求见附 录 B, 人手模型的使用方法见附录 C。 图 2 典型定位系统 表 1 自由空间状态 B、 C类 EUT姿态 EUT姿态 姿态描述 姿态示意图 YD/T 2869.1XXXX 6 自由空间状态 (竖直倾斜) 终端屏幕所在面中心点位于坐标原点。过坐 标原点作屏幕所在面法线,并在屏幕面上做 平行于屏幕所在面长边的中间线,如右图中 虚线所示。 令该法线与中间线位于 XZ平面内,且法线位 于 -X与 +Z轴角平分线上。屏幕面向斜上方。 终端 Home/导航 /数字 2键位于下侧。 自由空间状态 (水平倾斜) 终端屏幕所在面中心点位于坐标原点。过坐 标原
16、点作屏幕所在面法线,并在屏幕面上做 平行于屏幕所在面短边的中间线,如右图中 虚线所示。 令该法线与中间线位于 XZ平面内,且法线位 于 -X与 +Z轴角平分线上。屏幕面向斜上方。 终端 Home/导航 /数字 2键位于右侧( -Y轴方 向 ) 。 自由空间状态 (水平) 终端屏幕所在面中心点位于坐标原点。屏幕 所在面与 XY轴所在平面重合,屏幕面向正上 方 ( +Z轴方向 ) 。 屏幕所在面长边与 X轴平行 。 终端 Home/导航 /数字 2键位于 -X轴一侧。 4.2 信道场景要求 本文件定义以下的信道模型用于终端 MIMO天线性能的测试环境仿真。根据 3GPP TR37.977,分别定
17、义 SCME城区微小区以及 SCME城区宏小区两种信道场景。 基站端的天线配置采用双极化等功率天线阵元,固定间隔为零, 45交叉极化。 45交叉极化为 “X”型配置方式,并且建模成透视形状为理想全向增益的偶极子天线交叉形态。此配置下的等效天线 方向图如图 3所示。 图 3 “X”型基站天线增益图 - Y + Z 45 o 45 o + Y + X - X + Z 45 o 45 o - Y + Y - X + X - Y + Z + Y + X - X YD/T 2869.1XXXX 7 SCME城区微小区与城区宏小区信道模型关键参数定义分别如表 2、表 3所示,其中定义交叉极化比 = = ,
18、其中 = /和 = /,定义: 为垂直极化散射或反射功率与垂直极化入射功率之比; 为垂直极化散射或反射功率与水平极化入射功率之比; 为水平极化散射或反射功率与垂直极化入射功率之比; 为水平极化散射或反射功率与水平极化入射功率之比。 表 2 SCME城区微小区场景 各簇参数 簇 # 时延 / ns 功率衰落 / dB 离开角 / 到达角 / 1 0 5 10 -3.0 -5.2 -7.0 6.6 0.7 2 285 290 295 -4.3 -6.5 -8.3 14.1 -13.2 3 205 210 215 -5.7 -7.9 -9.7 50.8 146.1 4 660 665 670 -7.
19、3 -9.5 -11.3 38.4 -30.5 5 805 810 815 -9.0 -11.2 -13.0 6.7 -11.4 6 925 930 935 -11.4 -13.6 -15.4 40.3 -1.1 其它参数 参数 取值 时延拓展 294 ns 簇角度扩展离开角 / 角度扩展到达角 5 /35 簇角度功率谱分布 拉普拉斯分布 总角度扩展离开角 / 角度扩展到达角 18.2 /67.8 移动速度 / 行驶方向 30 km/h / 120 交叉极化比 9 dB 表 3 SCME城区宏小区场景 各簇参数 簇 # 时延 / ns 功率衰落 / dB 离开角 / 到达角 / 1 0 5 1
20、0 -3 -5.2 -7 82.0 65.7 2 360 365 370 -5.2 -7.4 -9.2 80.5 45.6 3 255 260 265 -4.7 -6.9 -8.7 79.6 143.2 4 1040 1045 1050 -8.2 -10.4 -12.2 98.6 32.5 5 2730 2735 2740 -12.1 -14.3 -16.1 102.1 -91.1 6 4600 4605 4610 -15.5 -17.7 -19.5 107.1 -19.2 其它参数 参数 取值 时延拓展 839.5 ns 簇角度扩展离开角 / 角度扩展到达角 2 /35 簇角度功率谱分布 拉
21、普拉斯分布 YD/T 2869.1XXXX 8 总角度扩展离开角 / 角度扩展到达角 7.8 /62.6 移动速度 / 行驶方向 30 km/h / 120 交叉极化比 9 dB 4.3 吞吐量测试指标定义 定义吞吐量为在参考测量信道下,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正确接收的传输块大小。 MIMO-OTA的吞吐量性能需要在 LTE系统的 MAC层上进行测量 。 因此 , 和传导测试的要求类似 , 都在 FRC 信道下实现测量 , 基站模拟器发射固定大小的载荷比特到达被测设备 , 经过被测设备的接收处理后返回 ACK或者 NACK给基站模拟器。基站模拟器主要记录以下内容: ACK的数目; NACK的数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YD 2869.1-2021 终端MIMO天线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LTE无线终端 2869.1 2021 终端 MIMO 天线 性能 要求 测量方法 部分 LTE 无线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52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