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
《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HY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HY 030. 1- 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Classltlcatlon tor the archlves 01 the polar exploratlon 01 Chln 19931201发布1994一-07-01实施国家海洋局发布目次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 . . (1) 2 分类原则和体系结构.(1) 3 标记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1) 4 分类方法.)5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表. . . . . . . (2) 附录A世界各国和地区表(补充件).(30) 附录B极地考察站表(补充件.
2、 . .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Classification for the archives of the polar exploration of China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的原则、方法和分类表。HY 030. 1 -_ 93 本标准适用于类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及其分类目录的组织,不适于作为档案实体整理的方案。2 分类原则和体系结构2.1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是以我国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极地考察、建站及参加国际间有关极地事项的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分类对象。2.2 根据我国极地考察档案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属性及事物的相
3、互关系,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分门别类构成统一的有序排列的逻辑系统。2.3 本分类法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能包容当前我国极地考察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类档案,又给今后档案内容的发展留有扩充的余地。2.4 依据我国极地考察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本分类法设置极地考察管理和科学考察两大部类。在极地考察管理部类中,按极地考察管理的内容,分为综合管理、考察项目(课题)管理和条件保障三大类。在科学考察部类下面,基本上按照科学考察的学科划分大类。参照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的次序,在科学考察类中将天文学列于首位,然后是地球物理学。由于在极地科学考察中,有的分支学科的档案内容很多,为了缩短分类号码,在不影响科学性
4、的原则下,适当突出某些分支学科的级位,采用下位类提高到同位类的办法,如将地球物理学的下位类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和冰川学提高到与地球物理学并列为同位类,然后依据科学考察的对象,自上而下即从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起始,渐次向下排列。同时还考虑到学科之间相关程度,把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排列在一起,地理学与冰川学在一起,医学与生物学在一起。环境科学和资源与开发是极地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医学之后。此外,对极地考察用的装备进行的技术研究,在极地考察中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特在科学考察类的最后设置极地考察装备技术研究类。2.5 每一大类下面,一般细分到二级至四级。个别类目考察内容及档案数量特别多的,分至五级
5、。2.6 科学考察的学科之间往往彼此相互交叉,对此本分类法采用宜入或参见的类日注释使之相互联系起来。如H3海洋生物学类目下边加以宜入Ll的注释。2. 7 在不同类日下出现共性区分的类目时,本分类法采用设置通用复分表(附于主表之后)或专用复分表(如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表)的方法处理,并在主表的有关位置加以注释。3 标记符号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标记符号,是参照了中国档案分类法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专门用于我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的特定编号系统。国家海洋局1993-12-01批准1994-07一01实施HY 030.1-93 3. 1 为了增强助记性以及为便于识别,规定凡以数字起头的类号均属极地考察管理类,凡以汉
6、语拼音字母起头的类号均属科学考察类。在科学考察类中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编号制,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标出一门学科,并以字母顺序反映学科的排序,在汉语拼音字母之后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属类目的划分。3.2 分类号基本上采用层累制的编号原则,数字的位数一般代表类目的级位。当同级类目超过十个时,采用八分制,即同一级类目的号码顺序编到8以后,使用91、92直到98.1, 2 , 8, 91 , 98 表示的都是同级类目。某些类号中的空号是为了今后类目增加而设置的,其他类的类号一般用9表示。3. 3 本分类法还规定了下列几种辅助符号:a. 一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号。用于对科学考察类中各级类目
7、进行复分。标引时将专用复分号用一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b. () 世界各国和地区复分号。用于对主表中规定的有关类目进行复分。标引时将某个国家或地区代号用()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c. C) 极地考察站复分号。用于对主表中规定的有关类目进行复分。标引时将极地站代号用C)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d. + 并列符号。用来把两个或三个互相并列的类号组合时使用。如:极地物理海洋与海洋生物调查的类号为H1十L1。e. : 关联符号。用来把两个或三个概念组配时使用。如海洋重力成果鉴定类号为232 : H81。f. / 起迄符号。如:J21/24表示从J21至J24的类目。4 分类方法4.1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的分类,
8、必须以主表为主要标准,以复分表为辅助标准。分类时可用辅助标准配合主要标准使用,但不得相反使用或单独使用辅助标准。4.2 要掌握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归类时应将档案归入最专指、最恰当的类,不能采取从宽处理的方法分入其上位类。4.3 一份文件或一个案卷涉及两个以上主题时,可以标引两个分类号,两个类号之间用并列符号+组配起来。4.4 极地科学考察档案中,凡属管理性文件,按本分类法规定单独归入极地考察管理部类下面的考察项目(课题)管理大类;在科学考察实践及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记录材料及科研结果均归入科学考察大部类。5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表1 综合管理2 考察项目(课题管理3 条件保障? 表l简表极
9、地考察管理类A 天文学B 地球物理学C 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D 气象学E 大气科学F 地理学G 冰川学H 海洋学J 地质学K 测绘学L 生物学M 医学N 环境科学P 资源与开发Q 极地考察装备技术研究综合管理11 极地考察方针政策12 极地法规国际上有关极地的条约、法规等入此。13 极地考察标准(规程)考察站各种规定入此。14 极地考察组织管理141 南极考察委员会工作HY 030.1-93 科学考察类表2主表极地考察管理类南极考察委员会下达的通知、批件、文件入此。142 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工作143 极地考察站(队)工作1431 长城站1432 中山站1433 考察队144 中国极地研究所
10、工作145 国内参加极地考察的组织机构工作149 其他15 学术工作与学术活动151 学术工作学术委员会工作、学委会会议入此。152 学术活动国内学术会议入此,国际学术会议入171。3 HY 030.1-93 153 学术刊物管理159 其他16 极地考察计划考察经费计划入32.物资计划入34.161 科学考察计划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所做抖学考察计划入此,各具体项目(课题执行计划入2.162 外事活动计划163 各次考察队计划169 其他17 极地考察国际活动171/179依世界各国和地区或极地考察站复分表分。外事活动计划入162.171 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入此。172 来访、出访173 合
11、作研究、人员交流174 考察站站际交流活动179 其他18 信息(数据)系统及国外极地考察资料181 极地信息(数据)系统1811 规划、计划1812 系统的研制1819 其他182 国外极地考察资料依世界各国和地区复分表分。综合考察资料入此,各学科考察资料入科学考察类相应类目。191 极地考察档案工作1911 极地考察档案标准1912 档案馆工作1919 其他192 极地考察宣传1921 书籍1922 报刊1923 声像1924 展览1925 纪念品19251 国内19252 国外1926 纪念活动1929 其他193 安全管理1931 安全教育及规章制度1932 事故及其处理2考察项目(课
12、题)管理仿科学考察类分。21 任务与规划4 HY 030.1-93 211 开题报告与论证材料212 项目(课题)申请报告及批件213 任务书、协议书、合同、委托书22 项目(课题)实施计划221 实施计划研究(工作)计划入此。222 计划执行情况报表223 计划调整情况23 成果申报与鉴定231 成果申报材料232 成果鉴定材料24 奖励与推广应用241 奖励材料242 推广应用材料29 其他3 条件保障31 考察人员组织311 人员组织考察人员条件、待遇、集训、计划及花名册入此。312 奖惩319 其他32 经费321 基本建设322 事业费323 科学事业费324 科技三项费329 其他
13、33 设营工程331 设计参见Ql1。332 施工333 材料334 使用及监测3341 站区建筑物沉降测量3342 建筑形变测量335 改造、扩建339 其他34 物资、装备、条件341 服装342 食品343 船舶、运输344 通讯345 环境污水、垃圾处理入此。俨J HY 030.1-93 346 医疗设备与药品:l47 能源及取暖设备3,+9 其他35 航渡航疲中的船舶维修入343.。51航行计划352 航行记录353 通讯导航3:1 4 对外交流宜入179。355 航行总结航次报告入此川G异常情况处置碰撞、避险、遇外军舰、遇外飞机、遇海盗、消防等入此-5 9 其他36 统计材料综合性
14、统计入此。39 其他科学考察类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表1 原始观测测量)材料各种形式观测记录、采集的标本、样品等实物入此。2 报表、数据报告1m r_处理后的数据报表、数据集等入此。3 图、图集一4考察报告、技术报告、学术论文研究王作总结、考察资料汇编入此.5 观测(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6 国外信息; i-: 本表适用于科学考察类的任何一级类目。使用本表时,将所用的复分号用符号一接在主表分类号码之后.例南极长城湾网采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的号码是Ll22-4。均在主表中如己列有专类者,不再使用本表的相应类目复分。具有本复分表中两种以上形式特征的档案文件,一般只能选择其中主要的一种加以复分.A x:
15、.文1 恒星物理与星际物质2 星系物理与宇宙学21 星系和类星体22 宇宙学3 馄河系6 31 银河系结构32 银河系运动4 太阳系4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42 彗星、流星、陨星陨石学入J921。43 行星际物质5 太阳物理51 太阳观测511 光谱观淑Ij512 单色光观测513 射电观测参见C22。514 辐射观测参见Dl31。519 其他52 太阳光球太阳黑子观测入此。53 太阳色球太阳耀斑观测入此。54 太阳日冕55 太阳磁场56 太阳震荡(日震)57 太阳活动预报6 射电天文学61 毫米波射电天文学62 亚毫米波射电天文学7 空间天文学71 紫外天文学72 X射线天文学73 射线天文
16、学74 宇宙线天文学79 其他8 红外天文学91 天体力学B 地球物理学1 地球起源与演化11 地球的历史和年龄12 海陆变迁13 岩石层、水层、大气层的起源与演化2 重力与地球形状21 重力测量22 地球重力场23 重力均衡HY 030.1-93 7 HY 030. 1-93 24 固体潮3 地1f也1惺与地球内部物理3l 地壳结构、组成、状态及运动:1 2 上地I幢结构、组成与运动33 岩石圈结构构造剖面(断面):3 1 地下深部结构与矿产、资源分布关系:.二地球内部间断面:ib F地幌与地核4 地热学11 地热场与地球内部温度42 地热测量与勘探5 地震学51 地震波理论52 震源物理5
17、3 测震学54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区划归地震成因6 地磁学61 地球主磁场、长期变化及其起源62 地球变化磁场及空间电流体系周期变化、扰动变化入此。63 野外地磁测量与地磁图64 地磁台站观测及地磁指数65 日地关系及磁暴预报156 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考古地磁学7 高空大气和空间物理学立入C.H 地电学自l地球电场82 地壳与岩石的电学性质8:1: 地壳与上地幌电磁测深刷地电观测91 地球动力学911 海底扩张912 大陆漂移91.3 板块构造与动力来源911 岛弧、海沟与俯冲带91 ) 地壳运动与构造形变9J51 大地构造测量9152 南极地区地壳断层运动监测9J .53 菲尔德斯海峡断层运
18、动形变监测9h:l 地面常规方法监测91532 卫星GPS监测92 实验地球物理921 高温高压流变实验8 HY 030.1-93 922 地震模拟实验923 地磁场模拟924 电磁感应模拟实验93 地球物理勘探931 地震法932 重力法933 磁法934 电法935 放射挝936 地热法939 其他C 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11 带电粒子运动和加速12 等离子体中的波13 ?皮粒相互作用非线+生现象入Jtto14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和端流15 数值模拟研究16 宇宙线2 行星!保物理21 太阳风22 太阳射电辐射参见A513。23 行星际微场29 其他3 磁层物理31 磁层位于
19、恒和动力学32 极隙区动力学33 磁暴和磁层亚暴34 磁层电离层相豆作用311 磁层电离层电流系342 磁层电离层电场343 极风、离子逃逸与粒子沉降35 极光351 极光观测352 极光光谐与形态特征353 极光形成与过程分析359 其他36 地磁脉动37 噪声39 其他4 电离层和热层41 电离层和热层探测9 HY 030.1-93 411 垂直探测412 高频场强观测413 宇宙噪声观测414 卫星倍标观测415 甚低频观测419 其他观测42 电离层和热层物理421 电离层和热层结构422 电离层不均匀性和漂移运动423 电离层-热层相互作用424 电离层中层相互作用425 太阳活动对
20、电离层影响426 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429 其他43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49 其他5 高层大气物理宜入E27.D 气象学1 气象观测11 高空气象观测111 多项高空气象观测电码、月报入此.112 高空风113 高空压、温、湿114 高空气象要素场119 其他12 地面气象观测121 多项地面气象观测地面天气电码、月报入此。122 单项地面气象观测1221 气压1222 温度1223 湿度、降水1224 臼照、蒸发1225 风向、风速1226 地湿、冻土1227 云、能见度、天气现象1229 其他123 异常天气气候观测灾害性天气气候入此。124 地面气象要素场129 其他13 辐射观测
21、131 太阳辐射10 HY 030.1-93 参见A514。132 地面辐射133 大气辐射134 辐射平衡135 热量平衡139 其他14 专业气象观测141 海洋气象观测宜入H21.142 生物气象观测143 航空气象观测144 天文气象观测149 其他15 特种气象观测151 自动气象站152 气象雷达观测参见E14.153 遥感、遥测159 其他16 E星气象观测参见E151.161 极轨气象卫星观测162 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考察航途上观测资料入此e169 其他2 气象科学研究21 气象探测通信技术211 气象考察站212 气象观测(探测)技术方法213 气象通信技术方法219 其他22
22、 近地层物理221 辐射状况222 热状况223 大气热力、动力特征的参数变化224 海、冰、气相互作用参见H264.229 其他23 近地层化学231 大气本底环境232 大气干湿沉降233 大气气溶胶宜入E32.234 大气臭氧参见E272.11 HY 030.1-93 一一一一- _.-一-一一一-239 其他24 极地天气241 天气分析2411 一般天气分析2412 特殊天气分析极地气旋、F降风入比A242 天气预报及预报方法2421 天气学预报2422 统计预报2423 数值预报2429 其他243 动力气象2431 大气环流参!且E41。2432 大气能址2433 大气动力学参见
23、E4。2434 数值模拟手u流体力学模拟2439 其他25 气候学251 气候学理论2511 气候形成理沦2512 气候数值1fli现121;力学模拟25J3 极地对三天气候影响2与19其他252 基本气候研究2521 气候统t十分析方法2522 气象要素特征分析2523 一般天气气候分析2524 重大天气气候分析2525 历史气候及气候变化2529 其他253 极地气候分类,阳区划254 极地应用气候2541 建筑与气候2542 能源与气候2543 健康与气候2544 旅游与气候2549 其他26 卫星及新技术成;有261 卫星气象资料)m研究262 卫星气象资料在气象中!、?用263 大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Y 030.1 1993 中国 极地 考察 档案 分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