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
《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Y T 030.1-1993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pdf(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H Y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HY 030。1一一93=;=;自#=g=!=2=一=g=目=一=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19931201发布Classlf|OallOn fOr the archives 0fthe polar exploration of China1 9940701实施国家海洋局 发布目 次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分类原则和体系结构(1)3标记符号(1)4分类方法(2)5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表(2)附录A世界各国和地区表(补充件)(30)附录B极地考察站表(补充件)(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CIassification for the arch
2、ives ofthe polar exploration of ChinaHY 03019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的原则、方法和分类表。本标准适用于类分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及其分类目录的组织,不适于作为档案实体整理的方案。2分类原则和体系结构21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法是以我国各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极地考察、建站及参加国际间有关极地事项的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为分类对象。22根据我国极地考察档案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属性及事物的相互关系,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分门别类构成统一的有序排列的逻辑系统。23本分类法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能包容当前我国极地考察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类档案,
3、又给今后档案内容的发展留有扩充的余地。24依据我国极地考察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本分类法设置“极地考察管理”和“科学考察”两大部类。在“极地考察管理”部类中,按极地考察管理的内容,分为“综合管理”、“考察项目(课题)管理”和“条件保障”三大类。在“科学考察”部类下面,基本上按照科学考察的学科划分大类。参照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的次序,在“科学考察”类中将“天文学”列于首位,然后是“地球物理学”。由于在极地科学考察中,有的分支学科的档案内容很多,为了缩短分类号码,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原则下,适当突出某些分支学科的级位,采用下位类提高到同位类的办法,如将“地球物理学”的下位类“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
4、和“冰川学”提高到与“地球物理学”并列为同位类,然后依据科学考察的对象,自上而下即从“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起始,渐次向下排列。同时还考虑到学科之间相关程度,把“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排列在一起,“地理学”与“冰川学”在一起,“医学”与“生物学”在一起。“环境科学”和“资源与开发”是极地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医学”之后。此外,对极地考察用的装备进行的技术研究,在极地考察中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特在“科学考察类”的最后设置“极地考察装备技术研究”类。25每一大类下面,一般细分到二级至四级。个别类目考察内容及档案数量特别多的,分至五级。26科学考察的学科之间往往彼此相互交叉,对此本分类法采用
5、“宜入”或“参见”的类目注释使之相互联系起来。如“H3海洋生物学”类目下边加以“宜入L1”的注释。27在不同类目下出现共性区分的类目时,本分类法采用设置通用复分表(附于主表之后)或专用复分表(如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表)的方法处理,并在主表的有关位置加以注释。3标记符号本标准中所规定的标记符号,是参照了中国档案分类法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专门用于我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的特定编号系统。国家海洋局19931201批准 19940701实施lHY 03019331 为了增强助记性以及为便于识别,规定凡以数字起头的类号均属“极地考察管理类”,凡以汉语拼音字母起头的类号均属“科学考察类”。在“科学考察类”中采用汉
6、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编号制,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标出一门学科,并以字母顺序反映学科的排序,在汉语拼音字母之后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属类目的划分。32分类号基本上采用层累制的编号原则,数字的位数一般代表类目的级位。当同级类目超过十个时,采用八分制,即同一级类目的号码顺序编到8以后,使用“91”、“92”直到“98”。1,2,8,91,98表示的都是同级类目。某些类号中的空号是为了今后类目增加而设置的,“其他”类的类号一般用“9”表示。33本分类法还规定了下列几种辅助符号:a “一” 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号。用于对科学考察类中各级类目进行复分。标引时将专用复分号用“一” 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
7、。b “()” 世界各国和地区复分号。用于对主表中规定的有关类目进行复分。标引时将某个国家或地区代号用“()”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c “” 极地考察站复分号。用于对主表中规定的有关类目进行复分。标引时将极地站代号用“”接在主表分类号之后。d “+” 并列符号。用来把两个或三个互相并列的类号组合时使用。如:极地物理海洋与海洋生物调查”的类号为“H1-i-L1”。e “:” 关联符号。用来把两个或三个概念组配时使用。如“海洋重力成果鉴定”类号为“232:H81”。f “” 起迄符号。如:JZl24表示从J21至J24的类目。4分类方法41 中国极地考察档案的分类,必须以主表为主要标准,以复分表为辅
8、助标准。分类时可用辅助标准配合主要标准使用,但不得相反使用或单独使用辅助标准。42要掌握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归类时应将档案归入最专指、最恰当的类,不能采取从宽处理的方法分入其上位类。43 一份文件或一个案卷涉及两个以上主题时,可以标引两个分类号,两个类号之间用并列符号“+”组配起来。44极地科学考察档案中,凡属管理性文件,按本分类法规定单独归入“极地考察管理”部类下面的“考察项目(课题)管理”大类;在科学考察实践及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种记录材料及科研结果均归入“科学考察”大部类。5中国极地考察档案分类表1综合管理2考察项目(课题)管理3条件保障9表1简 表极地考察管理类HY 030193A天
9、文学B地球物理学C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D气象学E大气科学F地理学G冰川学H海洋学J地质学K测绘学L生物学M医学N环境科学P资源与开发Q极地考察装备技术研究科学考察类表2主 表极地考察管理类1综合管理1l极地考察方针政策12极地法规国际上有关极地的条约、法规等入此。13极地考察标准(规程)考察站各种规定入此。14极地考察组织管理141 南极考察委员会工作南极考察委员会下达的通知、批件、文件入此。142 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工作143 极地考察站(队)工作1431 长城站1432 中山站1433 考察队144 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145 国内参加极地考察的组织机构工作149 其他15学术工作与学术活
10、动151 学术工作学术委员会工作、学委会会议入此。152 学术活动国内学术会议入此,国际学术会议入171。3HY 030193153 学术刊物管理159 其他16极地考察计划考察经费汁划入32,物资计划入34。161 科学考察计划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所做科学考察计划入此,各具体项目(课题)执行计划入2。162 外事活动计划163 各次考察队计划169 其他17极地考察国际活动171179依世界各国和地区或极地考察站复分表分。外事活动计划入162。】71 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入此。172 来访、出访173 合作研究、人员交流174 考察站站际交流活动179 其他18信息(数据)系统及国外极地考察
11、资料181 极地信息(数据)系统1811 规划、计划1812 系统的研制1819 其他182 国外极地考察资料依世界各国和地区复分表分。综合考察资料入此,各学科考察资料入科学考察类相应类目。191极地考察档案工作191l 极地考察档案标准1912 档案馆工作1919 其他192极地考察宣传1921 书籍1922 报刊1923 声像1924 展览1925 纪念品19251 国内19252 国外1926 纪念活动1929 其他193安全管理1931 安全教育及规章制度1932 事故及其处理2考察项目(课题)管理仿科学考察类分。21任务与规划HY 030193开题报告与论证材料项目(课题)申请报告及
12、批件任务书、协议书、合同、委托书项目(课题)实施计划实施计划研究(工作)计划入此。计划执行情况报表计划调整情况成果申报与鉴定成果申报材料成果鉴定材料奖励与推广应用奖励材料推广应用材料其他3条件保障31考察人员组织311 人员组织考察人员条件、待遇、集训、计划及花名册入此。312 奖惩319 其他32经费321 基本建设322 事业费323 科学事业费324 科技三项费329 其他33设营工程331 设计参见Q11。332 施工333 材料334 使用及监测3341 站区建筑物沉降测量3342 建筑形变测量335 改造、扩建339 其他34物资、装备、条件341 服装342 食品343 船舶、运
13、输344 通讯345 环境污水、垃圾处理入此。123l2312l2打组n毖毖毖毖弱弱捣孔孔孔弱HY 030193-_一346 医疗设备与药品347 能源及取暖设备34-9 其他35航渡航渡中的船舶维修入343。j51 航行计划352 航行记录353 通讯导航354 对夕r交流宜入179。3,55 航行总结航次报告入此。3:;6 异常情况处置碰撞、避险、遇外军舰、遇外飞机、遇海盗、消防等入此。359 其他:6统计材料综合性统计入此。39其他科学考察类科学考察类专用复分表原始观测(测量)材料各种形式观测记录、采集的标本、样品等实物入此。报表、数据报告加E处理后的数据报表、数据集等入此。图、图集考察
14、报告、技术报告、学术论文研究工作总结、考察资料汇编入此。观测(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国外信息i-: 本表适用于科学考察类的任何一级类目。使用本表时,将所用的复分号用符号“一”接在主表分类号码之后。例:“南极长城湾网采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的号码是L1224。在主表中如已列有专类者,不再使用本表的相应类目复分。具有本复分表中两种以上形式特征的档案文件,一般只能选择其中主要的一种加以复分。A 天艾恒星物理与星际物质2 星系物理与宇宙学2l 星系和类星体22 宇宙学3银河系一123456一一HY 0301933l 银河系结构32 银河系运动4太阳系41 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42 彗星、流星、陨星陨石学
15、入J921。43 行星际物质5太阳物理51 太阳观测511 光谱观测512 单色光观测513 射电观测参见C22。514 辐射观测参见D131。519 其他52 太阳光球太阳黑子观测入此。太阳色球太阳耀斑观测入此。太阳日冕太阳磁场太阳震荡(日震)太阳活动预报射电天文学毫米波射电天文学亚毫米波射电天文学空间天文学紫外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7射线天文学宇宙线天文学其他红外天文学天体力学B地球物理学1地球起源与演化11 地球的历史和年龄12 海陆变迁13 岩石层、水层、大气层的起源与演化2重力与地球形状21 重力测量22 地球重力场23 重力均衡7娼弘骶弱卵6阻眈7n他船M佃8们HY 030193固体潮
16、地壳地幔与地球内部物理地壳结构、组成、状态及运动上地幔结构、组成与运动岩石圈结构构造剖面(断面)地下深部结构与矿产、资源分布关系地球内部间断面下地幔与地核地热学地热场与地球内部温度地热测量与勘探地矮学地震波理论震源物理测震学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区划地震成因地磁学地球主磁场、长期变化及其起源土出球变化磁场及空间电流体系周期变化、扰动变化入此。野外地磁测量与地磁图地磁台站观测及地磁指数日地关系及磁暴预报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考古地磁学高空大气和空间物理学乍=i=入c。8地电学81 地球电场82 地壳与岩石的电学性质83: 地壳与上地幔电磁测深84 地电观测91 地球动力学9U 海底扩张912 大陆漂移9
17、1 3 板块构造与动力来源9 岛弧、海沟与俯冲带9l 5 地壳运动与构造形变9j 5】 大地构造测量91 52 南极地区地壳断层运动监测9j 53 菲尔德斯海峡断层运动形变监测91 b3【 地面常规方法监测91532 卫星GPS监测92实验地球物理92l 高温高压流变实验8朋0趴弛髂弘筠孙0心0H觇驺飘弘0叭眈韶弘明,HY 030193地震模拟实验地磁场模拟电磁感应模拟实验地球物理勘探地震法重力法磁法电法放射涔地热法奠他C高层大气与空间物理学1空间等离子体物理11 带电粒子运动和加速12 等离子体中的波】3 波粒相互作用非线性现象入此。14 等离子体不稳定性和湍流15 数值模拟研究16 宇宙线
18、2行星际物理21 太阳风22 太阳射电辐射参见A51 3。23 行星际磁场29 其他3磁层物理3l 磁层位形和动力学32 极隙区动力学33 磁暴和磁层亚暴34 磁层 电离层相互作用311 磁层电离层电流系342 磁层电离层电场343 极风、离子逃逸与粒子沉强35 极光351 极光观测352 极光光谱与形态特征353 极光形成与过程分析359 其他36 地磁脉动37 噪声39 其他4电离层和热层41 电离层和热层探测9234】234u69眈蚴眈HY 030193411 垂直探测412 高频场强观测413 宇宙噪声观测414 卫星信标观测415 甚低频观测419 其他观测42 电离层和热层物理42
19、1 电离层和热层结构422 电离层不均匀性和漂移运动423 电离层热层相互作用424 电离层一中层相互作用425 太阳活动对电离层影响426 电离层暴和电离层骚扰429 其他43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49 其他5高层大气物理宜入E27。D气象学1气象观测11 高空气象观测111 多项高空气象观测电码、月报入此。高空风高空压、温、湿高空气象要素场其他地面气象观测多项地面气象观测地面天气电码、月报入此。单项地面气象观测气压温度湿度、降水日照、蒸发风向、风速地温、冻土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其他异常天气气候观测灾害性天气气候入此。地面气象要素场其他辐射观测太阳辐射234912牡毖缩孔衢弱卯约3491O
20、nnUn心他心地地地地地地心地坨地心nnHY 030193参见A514。地面辐射大气辐射辐射平衡热量平衡其他专业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宜入H21。生物气象观测航空气象观测天文气象观测其他特种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气象雷达观测参见E14。遥感、遥测其他卫星气象观测参见E15l。161 极轨气象卫星观测162 静止气象卫星观测考察航途上观测资料入此。169 其他2气象科学研究21 气象探测通信技术211 气象考察站212 气象观测(探测)技术方法213 气象通信技术方法219 其他22 近地层物理221 辐射状况222 热状况223 大气热力、动力特征的参数变化224 海、冰、气相互作用参见H26422
21、9 其他23 近地层化学231 大气本底环境232 大气干湿沉降233 大气气溶胶宜入E32234 大气臭氧参见E2721123459123491239坞坞nnMMMMMnM:212其他极地天气天气分析一般天气分析特殊天气分析极地气旋、F降风入此。天气预报及预报疗浓天气学预报统计预报数值预报其他动力气象大气环流参吼F:4】。大气能量大气动力学参蛆E4。数值模拟和流体力学模拟其他气候学气候学理论气候形成理沦气候数值=l!j流体力学模拟极地对天气气候影啊其他基本气候研究气候统计分析方法气象要素特征分析一般天气气候分析重大天气气候分析历史气候及气候变化其他极地气候分类和区划极地应用气候建筑与气候能源
22、与气候健康与气候旅游与气候其他卫星及新技术应翅卫星气象资荆加亡研究卫星气象资料在气象中应用大气遥感遥测资剁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瑁数据库建没此。HY 0301930,n地:n毖黔四0n弛鲳弘,H坨”均0扒船舱弘孙勰00蛆铊“曲,000船孔丝弘孔孔弘驰驰孔孔纵弘孔弘孔筋拍拍孙筋萄拈衢弱弱弱弱孙弱筋猫衢拍衢筋郑孙孙弱拍HY 030193269 其他E大气科学1大气探测11 高空气象观测宜人D11。12 地箭气象观测宜入D12。13 大气遥感131 声波大气遥感132 光学大气遥感133 激光大气遥感134 红外大气遥感135 微波大气遥感14 气象雷达探测。参见D152。15 卫星探测151 气象卫星探
23、测参见D16。152 环境卫星探测153 日地卫星探测19 其他特殊探测2大气物理学21 大气边界层物理211 大气近地面层212 大气边界层213 大气湍流214 大气边界层内的地气交换22 云和降水物理221 云2211 大气凝结核2。212 大气冰核222 云和降水微物理223 云动力学224 云热力学225 降水226 雾23 大气光学231 大气粒子散射232 大气分子吸收233 大气消光234 大气浑浊度235 大气能见度236 光波在湍流大气中的传播237 大气折射HY 030193239 其他24 大气电学241 大气电场242 大气电导率243 天电244 雷电定位245 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Y 030.1 1993 中国 极地 考察 档案 分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