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4 T 15.2-202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2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pdf
《DB4404 T 15.2-202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2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404 T 15.2-202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2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CCS A 47 4404 珠海市 地方标准 DB 4404/T 15.2 202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 2 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Requirements for lighting prote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21 - 06 - 30 发布 2021 - 11 - 01 实施 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404/T 15.2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筑物防雷装置 . 2 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装置 . 4 6 石油化工场所防雷装置 . 5 7 加油加气站防雷装置 . 6 8 市政基础设施防雷装置 . 7 9 道路安全监视系统、电子警察系统防雷装置 . 8 10 建筑物燃气管道系统防雷装置 . 9 11 建筑物幕墙工程防雷装置 . 10 12 检测作业注意事项 . 10 13 资质与资格 . 11 14 定期检测 . 11 15 检测报告 . 11 附录 A(规范性) 检测报告 . 12 DB 4404/T 15.2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为 DB4404/T 15防雷安全管理要求的第 2部分。 DB4404/T 15 由以下 3部分组成: 第 1部分:管理; 第 2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第 3部分:隐患排查。 本文件由珠海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起草单位:珠海市防雷所、珠海市斗门区防雷所、 珠海市金湾区应急管理局 、珠海恒基达鑫 国际化工仓储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汉溪、仇健、程建培、方文海、张生奇、童志明、郑伟民、王成、邱伟强、 王光激。 DB 4404
4、/T 15.2 2021 III 引 言 防雷安全管理是根据珠海市雷电活动规律、雷电灾害发生特点,为满足本地区雷电防护需求、保障 防雷安全生产而制定的系列文件。 为规范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技术服务工作 ,制定本文件。 DB 4404/T 15.2 2021 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 2 部分:防雷装置技术 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珠海市行政区域内建筑物(含构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及机房、石油化工场所、加油 加气站、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安全监视系统、电子警察系统、建筑物燃气管道系统和幕墙工程防雷装置 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述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技术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
5、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59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601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50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 计规范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JGJ/T 139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Q
6、X/T 109 城镇燃气防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57-2010界定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 GB 50057-2010,定义 2.0.5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为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城镇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给排水、热力、燃气,污水处理、城市照明、 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等市政基础设
7、施所进行的规划、 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近距离敷设线路 short distance laying DB 4404/T 15.2 2021 2 指线路敷设的位置与接闪器之间的最小平行净距小于等于 1m,最小交叉净距小于等于 0.3m。 自然引下线 natural downlead 具有兼作传导泄流功能的但不是为此 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上与接闪器、下与接地装置有良好接触的 各种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人工引下线 manual downlead 指明敷于建筑物表面或暗敷于建筑物结构层内,以传导泄流为目的而专门设置的金属导体,上与接
8、 闪器相连,下与接地装置相连接。 4 建筑物防雷装置 建筑物防雷分类 建筑物防雷分类除应满足 GB 50057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有低压电源或信号线路引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工程(如地下管廊、隧道等),当其不属于 GB 50057 所规定的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但其内部电气、电子系统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 时,应根据系统的重要程度至少按 GB 50057 规定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 措施 ;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如金属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塔吊等施工器械,以及施工办公 用房、宿舍、堆料间等临时建筑),宜按 GB 50057 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要求采取防 雷措施。
9、接闪器 4.2.1 技术要求 除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01有关规 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接闪器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或高度大于 10m的建筑物,应采用有固定支架的明装接 闪带; 对于高度小于等于 10m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或工业建筑物,当建筑外观要求较高 时可采用贴(暗)装接闪带,同时应在屋角、檐角、女儿墙阳角及屋面突出物等高雷击概率部 位装设高度大于等于 0.3m的接闪杆,并在建筑物四周显著位置设立防雷安全警示标志; 不同标高的接闪带(网)应大于等于两处相互连接形成闭合环路。 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的杆塔、支柱宜能承受大于等于
10、 0.90kN/m2的基本风压 。 平屋面、坡屋面上的接闪带(网)敷设位置应符合 GB 50057 的要求;圆拱形屋面的接闪带 (网)敷设位置应以圆拱顶或顶部脊线为中心分别向四周敷设形成网格 。 贴(暗)装接闪带的安装位置宜尽可能靠近易受雷击部位的结构外边缘且两者距离宜小于等 于 20mm;贴装接闪带宜每隔小于等于 1m 采用卡箍固定;暗装接闪带的被覆层厚度宜小于等 于 20mm。 有固定支架的明装接闪带宜优先采用直径大于等于 12mm 的热镀锌(铜)圆钢或直径大于等 于 10mm 的圆铜、不锈圆钢;贴(暗)装接闪带宜优先采用大于等于 40mm 4mm 厚度的热镀 锌(铜)扁钢 。 DB 44
11、04/T 15.2 2021 3 接闪器可采用焊接、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等连接工艺,但应确保持久可靠的电气贯 通;条件允许时,宜优先采用焊接 。 接闪器上不应悬挂或近距离敷设各类电源线、通信线、信号线;不应在接闪器上安装照明灯 具、电视接收天线、视频监控等用电设施。 4.2.2 检测要求 除应符合 GB/T 21431、 GB 50601规定的方法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检查接闪器的布置是否符合 GB 50057 的要求;首次检测时,应根据滚球半径计算接闪器的 保护范围 ; 对于贴装接闪带,应检查其固定卡扣间距是否均匀 、固定可靠,检查其敷设位置是否靠近易 受雷击部位的结构安装面外边缘
12、; 对于采用暗装接闪带,应检查其敷设位置是否靠近易受雷击部位的结构外边缘,测量被覆层 厚度,确认建筑物四周显著位置是否设立警示标志 ; 检查接闪器的焊接工艺是否符合 GB 50601 的要求。 引下线 4.3.1 技术要求 除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01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明装引下线 采用热镀锌圆钢、镀铜圆钢时直径宜大于等于 12mm,采用圆铜、不锈圆钢时直径 宜大于等于 10mm。 当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16mm 时,应至少利用两根钢筋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10mm 且小于 16mm 时,应
13、利用四根钢筋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每组引下线的各钢筋之间,宜自标高 0.00m 处起,每两层并在屋面层处相互焊接连通, 形成短路环。 对于金属结构建筑,宜将其所有的金属结构柱直接与接地装置作电气连接。 4.3.2 检测要求 除应符合 GB/T 21431、 GB 50601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首次检测时,应对暗装引下线的以下隐蔽部位进行检测: 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处; 引下线各分段之间的连接处; 柱筋引下线的短路环; 为防侧击接闪器、均压环、幕墙金属结构以及其他防雷等电位连接而设置的预留接地端子。 b) 测量人工引下线与易燃材料墙体或墙体保温层的间距是否符 GB 50601
14、 的要求。 c) 测试引下线与接闪器、接地装置是否形成电气通路。 接地装置 4.4.1 技术要求 除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01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DB 4404/T 15.2 2021 4 宜优先利用建筑物桩基础结构钢筋(预制管桩钢筋直径大于等于 8mm,搅拌桩钢筋直径大 于等于 12mm)作为垂直接地体。每一引下线处利用作为垂直接地体的桩筋数量宜大于等于 2根; 被利用的桩筋宜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桩(单桩承台除外),并通过承台板筋(直径大于等于 12mm)相互焊接连通; 宜优先利用建筑物槽形、板形或条形基础钢
15、筋(直径大于等于 14mm)作为水平接地体,每 组接地体利用钢筋的数量宜大于等于 2条;同时,各组水平接地 体应相互焊接连通形成接地网 格。 人工垂直接地体当采用热镀锌(铜)圆钢时直径宜大于等于 16mm,采用热镀锌角钢时尺寸宜 大于等于 50mm 50mm 5mm;人工水平接地体当采用热镀锌(铜)圆钢直径宜大于等于 16mm,热镀锌扁钢尺寸宜大于等于 50mm 5mm。 在易出现地基沉降、水土流失等区域,人工接地体的埋深应大于等于 1m。 4.4.2 检测要求 除应按 GB/T 21431、 GB 50601规定的方法检测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首次检测时,应对接地装置的以下隐蔽部位进
16、行检查: 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处; 水平接地体各分段之间及其与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处; 接地网格的尺寸、位置。 b) 当采用人工接地体时,宜每隔 3 年作局部开挖检查其腐蚀情况;当接地体所在区域出现地基沉 降、水土流失时,宜每年作局部开挖检查接地体埋深。 c) 首次检测时,应测量从接地装置引出的预留接地端子与防直击雷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是 否符合本文件要求。 防雷等电位连接 4.5.1 技术要求 除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01、 GB 50343有关规定外,所有电气、电子系统的预留 防雷等电位连接 端子不应从防直击雷引下线中直接引出。 4.5.2 检测要求 除按 GB/T
17、 21431、 GB 50601规定的方法检测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首次检测时,应确认防雷等电位连接的预留端子位置符合本文件 4.5.1 条要求。 当采用 S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应采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或兆欧表测试电子系统各金属组件 与接地系统的绝缘状况,其绝缘电阻值宜大于等于 50M 。 电涌保护器( SPD) 4.6.1 技术要求 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01和 GB 50343有关规定。 4.6.2 检测要求 按 GB/T 21431和 GB 50601规定 的方法检测。 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装置 DB 4404/T 15.2 2021 5 技术要求 除应符合 GB
18、50057、 GB 50601、 GB 50343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位置: 尽可能避免设置在建筑物的顶三层,宜优先考虑设置在低楼层; 尽可能避开建筑物的周边或有防直击雷引下线柱从机房空间穿越,宜优先考虑处于建筑物 的中央位置。 机房应有空间屏蔽措施,按屏蔽方式可分为板型屏蔽或格栅型屏蔽两种。 板型屏蔽材料可采用厚度为 0.3mm 0.5mm的彩钢板,格栅型屏蔽材料可采用金属(钢、铜) 丝筛网; 当屏蔽效能要求较高时,宜选用厚度较大的屏蔽板材或丝径较大、孔径较小的屏蔽筛网; 屏蔽体各部件之间及屏蔽体与建筑物主体防雷装置之间应形成持久可靠的电气通路。 检测要求 除应
19、按 GB/T 21431、 GB 50601规定的方法检测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检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位置是否符合本文件要求; b) 首次检测时,应采用等电位连接测试仪测量屏蔽导体之间以及屏蔽体与等电位预留接地端子 之间的过渡电阻,结果应小于等于 0.2; c) 检测机房内部设备的摆放位置与屏蔽壁(顶)之间的安全距离,判断是否符合 GB 50057 的要 求。 6 石油化工场所防雷装置 技术要求 石油化工场所的防雷装置应符合 GB 50057、 GB 50650、 GB 15599、 GB 50074等有关规范的要求。 检测要求 除应符合 GB/T 21431、 GB 50601、 G
20、B 50650等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检查非金属粉粒料桶仓、通风开放式冷却塔和机械鼓风逆流式冷却塔是否设置接闪网并测量 其网格尺寸。 对利用金属装置本体做接闪器的物体进行检查确认,并应符合 GB 50650 的要求。 检测用作接闪器的金属装置外壳顶部和外侧上部厚度、金属放空管口厚度,并应符合 GB 50057、 GB 15599 等有关规范要求。 确定各类放散管、呼吸阀和排风管等突出物,以及其它不能作为接闪器的突出装置,是否处 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检测塔体、炉子、金属罐体、金属桶仓、每组钢框架、每组管架等较大金属物的接地点是否 大于等于 2 处,接地点间距是否小于等于 18m。
21、 金属管道等长金属物: 检测每根金属管道是否与己接地的管架做等电位连接,多根金 属管道互相连接后,是否再 与己接地的管架做等电位连接; 检查管架上敷设输送可燃性介质的金属管道,在始端、末端及分支处,是否设置防闪电感 应的接地装置,测试其工频接地电阻是否大于 30; DB 4404/T 15.2 2021 6 检测进、出生产装置的金属管道,在装置的外侧是否接地,是否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 置和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检测直接埋地管道,是否在埋地之前及出地后各接地一次。 金属物等电位连接 检测炉子上的金属构件是否均与炉子的框架做等电位连接; 检测静设备 区的平台金属栏杆是否连接成良好的电气通
22、路,是否通过沿柱明敷的引下线或 柱内主钢筋与接地装置相连; 检测机器设备区的机器设备和电动机安装在同一个金属底板上时,是否将金属底板接地; 安装在单独混凝土底座上或位于其他低导电材料制作的单独底板上时,是否将二者用接地线 连接在一起并接地; 检测冷却塔的钢楼梯、进、出水金属管是否与冷却塔接地装置相连;塔顶平台四周金属栏 杆是否连接成良好电气通路; 检测可燃液体装卸站的露天装卸作业场所是否将金属构架接地;进入装卸站台的可燃液体 金属管道是否在进入点接地; 检测排放设施及金属附件(如 :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阻火器、量油孔、人孔、透光 孔、切水管等)是否做等电位连接; 检测电气、信号线路是否采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404 15.2-2021 防雷安全管理要求 第2部分: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15.2 2021 防雷 安全管理 要求 部分 装置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