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02 T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pdf
《DB2102 T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02 T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pdf(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040 CCS P 00 DB2102 大连市地方标准 DB 2102/T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21 - 08 - 09 发布 2021 - 09 - 08 实施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02/T 00322021 I 目 次 前 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总则 . . 3 5 基本规定 . . 3 5.1 一般规定 . . 3 5.2 评价与 等级划分 . . 3 6 安全耐久 . . 5
2、 6.1 控制项 . . 5 6.2 评分项 . . 6 7 健康舒适 . . 7 7.1 控制项 . . 7 7.2 评分项 . . 8 8 生活便利 . . 9 8.1 控制项 . . 9 8.2 评分项 . . 9 9 资源节约 . . 12 9.1 控制项 . . 12 9.2 评分项 . . 12 10 环境宜居 . . 16 10.1 控制项 . . 16 10.2 评分项 . . 17 11 提高与创新 . . 18 11.1 一般规定 . . 18 11.2 加分项 . . 18 DB2102/T 0032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
3、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大连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 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大连万科置业有限公司、保利(大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都市发 展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三建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铁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绿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奥克森节能环保科技有 限公司、青岛科瑞新型环保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4、大连正大清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大连金诺格工业科技 有限公司、大连伸宏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大连易汇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建、郭飞、徐红、徐辉、王雷、白广斌、祝培生、路晓东、张弘驰、徐燊、 王梓涵、赵君、王艳红、葛瑞海、王振、霍丹、丰茂东、厉世宝、崔岩、李志信、赵越、李国鹏、单晓 冬、王树、贾成武、武术、李俊、周景新、杨建华、项国玉、刘欣彤、马晓琼、白万明、朱江、樊现超、 江毅文、邓必磊、吴宁、沈奕竹、赵建生、赵宏宇、孟庆军、李壮贤、侯英昕、佘羡清、杜寅甫、郭子 敏、松村 康、刘爱明。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
5、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75号 联系电话:0411-83632397 主要起草单位:大连市绿色建筑行业协会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东北路99号亿达广场4号楼5楼 联系人:康伟强 联系电话:0411-83620420 /13998468757 DB2102/T 00322021 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建筑评价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 节约、环境宜居、提高与创新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本市民用建筑绿色级别和绿色性能的评价。 2 规范性引
6、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2060.16-2017 声系统设备 第16部分:通过语音传输指数客观评价言语可懂度 GB/T 18091-2015 玻璃幕墙光热性能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20145-2006 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 GB/T 31831-2015 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
7、要求 GB/T 35626-2017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118-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76-20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325-202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T 50378-201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555-2010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T 50785-2012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8、标准 JGJ/T 163-2008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 331-2014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DB2102/T 00322021 2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 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3.2 绿色性能 green performance 涉及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宜居等方 面的综合性能。 3.3 全装修 decorated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
9、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 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 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3.4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 表征参数。 3.5 绿色建材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 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3.6 通用热气候指数 universal thermal climat
10、e index( UTCI) 在参考环境下 平均辐射温度等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为 50%(空气温度小于或等于 29)或水蒸 气压小于 2 kPa(空气温度大于 29),地面以上 10 m处的风速为 0.5 m/s,人体水平步行(速度为 4 km/h, 新陈代谢率为 135 W/m)时 的动态生理热反应与在实际环境下相同,该参考环境的空气温度就是通用 热气候指数。 3.7 平均辐射温度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 T mrt ) 人体在某一假想的温度均匀的封闭空间内的辐射换热量与人所处的真实环境相同, 该假想封闭空间 的温度就是真实环境的平均辐射温度。 3.8 热浪 he
11、at wave DB2102/T 00322021 3 连续3天以上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 的天气过程。 4 总则 4.1 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碳中和及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推进本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本市建筑产业化水平,特制定本规程。 4.2 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 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4.3 绿色建筑应结合城市风貌、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且建筑布局应与城市文脉、场地 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
12、境相适应,并应对场地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等加以组织和利用。 4.4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基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绿色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对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法定规划及相关 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 涉及系统性、 整体性的指标, 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5.1.2 绿色建筑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5.1.3 申请评价方应对参评建筑进行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 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
13、全过程控制,并应在评价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申请评价 方应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5.1.4 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 级。 5.1.5 申请绿色金融服务的建筑项目,应对节能措施、节水措施、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和说 明,并应形成专项报告。 5.2 评价与等级划分 5.2.1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5 类指标组 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5.2.2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分值
14、。 5.2.3 对于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规程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 评价条文的得分。 5.2.4 绿色建筑评价的分值设定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DB2102/T 00322021 4 表1 绿色建筑评价分值 控制项基础 分值 评价指标评分项满分值 提高与创新 加分项满分 值 安全耐久 健康舒适 生活便利 资源节约 环境宜居 预评价 400 100 100 70 200 100 100 评价分值 4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注: 预评价时,本规程第8.2.10、 8.2.11、8.2.12、8.2.13、11.2.8条不得分。 5.2.
15、5 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10Q+Q+Q+Q+Q+(= A543210 QQQ (5.2.5) 式中: Q总得分; Q0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 400分; Q1 Q5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 5 类指标(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 居)评分项得分; QA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5.2.6 绿色建筑划分应为基本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 个等级。 5.2.7 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 5.2.8 绿色建筑星级等级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规程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
16、指 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 30%;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 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总得分分别达到 60 分、70 分、85分且应满足表 2 的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 二星级、三星级。 DB2102/T 00322021 5 表2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 注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基准、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降低基准均为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 设计标准的要求。 注2: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对应的标准为现行国家标准GB 50118-2010。 注3: 室内主
17、要空气污染物包括氨、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可吸入颗粒物等,其浓度降 低基准为现行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的有关要求。 6 安全耐久 6.1 控制项 6.1.1 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 应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6.1.2 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 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提高 比例,或建筑供暖空调负 荷降低比例 围护结构提高5% ,或负荷降低5%
18、围护结构提高10%,或负荷 降低10% 围护结构提高20%,或 负荷降低15% 严寒和寒冷地区住宅建筑 外窗传热系数降低比例 5% 10% 20% 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 3级 2级 住宅建筑隔声性能 室外与卧室之间、分户墙( 楼板)两侧卧室之间的空气 声隔声性能以及卧室楼板的 撞击声隔声性能达到低限标 准限值和高要求标准限值的 平均值 室外与卧室之间、 分户 墙(楼板)两侧卧室之间 的空气声隔声性能以及 卧室楼板的撞击声隔声 性能达到高要求标准限 值 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 降低比例 10% 20% 外窗气密性能 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且外窗洞口与外窗本体的结合部位 应严密 D
19、B2102/T 00322021 6 6.1.3 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 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6.1.4 建筑内部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 6.1.5 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1.6 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6.1.7 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等要求,且应保持畅通。 6.1.8 应具有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系统。 6.2 评分项 6.2.1 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
20、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评价分值为 10分。 6.2.2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5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得 5 分; 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 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得 5 分; 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得 5 分。 6.2.3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得 5 分; 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得 5 分。 6.2.4 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
21、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等级 不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 331-2014 规定的 Bd、 Bw级,得 3 分; 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 程JGJ/T 331-2014 规定的 Ad、 Aw级,得 4 分; 建筑坡道、 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JGJ/T 331-2014 规定的 Ad、 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得 3 分。 6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02 0032-2021 绿色建筑评价规程 0032 2021 绿色 建筑 评价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