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
《DB15 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5 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alfalfa aphids 2021-09-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372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和浩特市
2、农牧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农牧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林波、王春玲、林克剑、王欢、徐丽霞、敖立琴、杜宏深、苏利民、白晋宇、 苗杰、韩海斌、张千。 DB15/T 23722021 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蚜虫(Alfalfa aphid)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虫情调查监测、发 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防治原则和防治对象、防治指标、防治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地区苜蓿田蚜虫类害虫的监测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3、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2930.10 草种子检验规程 包衣种子测定 GB/T 8321.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治指标 control index 达到经济危害水平的害虫种群密度。 3.2 安全间隔期 safety i
4、nterval 最近一次施药至利用时的间隔时间,该时间间隔内农药残留降至最大允许残留量以下。 4 虫情调查监测 4.1 主要蚜虫种类 苜蓿田发生的蚜虫类害虫有苜蓿蚜Aphis craccivora Koch、豆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pisum Harris和苜蓿斑蚜Therioahhis trifolii Monell等。形态特征及发生特点见附录A中表A.1。 DB15/T 23722021 2 4.2 系统调查 4.2.1 调查时间 按草田苜蓿、种子田苜蓿或当年建植苜蓿田开展调查,调查时间为苗期、返青期至刈割期或种子收 获期止,每五天调查一次。 4.2.2 调查田块 针对不同
5、区域苜蓿种植区,选择生长均匀一致的三块苜蓿田作为系统观测与调查样地,每块田面积 不少于667 m2,发生期不施药,三个调查样地至少间隔1000 m。 4.2.3 调查方法 在选定的系统调查样地采用单对角线5点取样,每块田定株调查苜蓿50株,观察记载成蚜、若蚜数 量,按每百枝条蚜量折算虫口密度,计算百株蚜量、有蚜株率。利用拍打法进行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记 入苜蓿蚜虫发生情况调查记载表,参见表A.2,并写出调查报告。 4.3 大田普查 4.3.1 调查时间 在苜蓿田间蚜虫虫口高峰期调查23次。虫口高峰期根据4.2系统调查中的虫口密度确定。 4.3.2 调查田块 选择有代表性的苜蓿田块,每块田面积不少
6、于10667 m2,发生期不施药。 4.3.3 调查方法 针对草田苜蓿、种子田苜蓿或当年建植苜蓿等不同类型田,在苜蓿不同生育期划进行调查。每类型 田查5块,每块田查50株。调查方法同4.2.3。计算有蚜株率、百株蚜量。调查结果记入苜蓿蚜虫发生 情况调查记载表,参见表A.2,并写出调查报告。 5 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 5.1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0余代,以混合种群危害,其中前期苜蓿蚜为优势种,中期豌豆蚜虫量较大,中后期苜蓿 斑蚜为优势种,三者以苜蓿斑蚜造成的危害最重。在苜蓿整个生育期持续为害,4月中下旬苜蓿返青期 成虫开始出现,5月下旬虫口突增,在6月上中旬初花期时达到危害高峰期,发生盛期从 6月
7、上旬持续到 8月中下旬的每一茬苜蓿上,特别对第2茬和第3茬苜蓿危害严重,有趋嫩习性,主要取食叶片、嫩稍和 花蕾。 5.2 危害程度划分标准 根据不同危害程度分为5级: 根据不同危害程度分为5级: 中度偏轻:5011000头/百枝条; DB15/T 23722021 3 中度偏轻:5011000头/百枝条; 中度偏重:15012000头/百枝条; 重度:2000头/百枝条。 6 防治原则和防治对象 6.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强化管理,严格检疫; 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科学使用化学防治,适时适量用药,保护天敌。 6.2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为4.1主要蚜虫种类。 7 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5 2372-2021 苜蓿蚜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2372 2021 苜蓿 蚜虫 监测 防治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