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874-20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pdf
《DB11 T 1874-20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1874-20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pdf(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UG 北京市地方标准 编 号:DB11/T 187420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ad construction 20210628发布 20211001实施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DB 联合发布 北京市地方标准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afe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ad construction 编 号:DB11/T 1874-2021 主编部门: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批准部门: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 施行日期:2021年10月01日 2021北京 前 言 根据原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 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京质监发 201820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相关标准,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测量;5 路基;6 道 路基层;7 水泥混凝土面层;8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9 道路附属构筑物;10 人行地道与 挡土墙、边坡支护;11 特殊天气施工;12 改、扩建工程施工的交通疏导; 13 竣工验收前 的维护管理。 本规程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
3、局共同负责管理,北京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负责组织实施,由北京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 条款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7号市政大厦;邮政编码:100089)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常青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
4、司 北京建工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汪 波 孔 恒 冯 毅 刘海健 卜志强 梁志海 高 毅 张文亮 段鹏俊 刘 诚 张 迪 赵 晟 李 丽 李 智 冯俊成 卢长炯 阴良魁 马 宁 刘 飞 王 磊 王 晔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孟凡龙 李艳涛 毕 欣 刘 明 刘 超 卢希峰 姜 华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4 施工测量10 5 路基11 5.1 一般规定11 5.2 施工排水12 5.3 挖方13 5.4 土方运输14 5.5 填方15 5.6 路基处理16 6 道路基层18 7 水泥混凝土面层19 7.1 模板 19 7.2 混凝
5、土运输 19 7.3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19 8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22 8.1 准备工作 22 8.2 透层、粘层及封层 22 8.3 混合料摊铺 23 8.4 混合料碾压 23 9 道路附属构筑物24 10 人行地道与挡土墙、边坡支护25 10.1 一般规定 25 10.2 土方 26 10.3 模板 27 10.4 钢筋 28 10.5 现浇混凝土 28 10.6 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与安装 29 10.7 砌体 30 10.8 加筋土挡土墙 31 10.9 边坡支护 31 10.10 地袱与栏杆33 11 特殊天气施工35 11.1 一般规定 35 11.2 冬期施工 35 11.3 雨
6、期施工 35 11.4 高温天气施工 36 12 改、扩建工程施工的交通疏导37 13 竣工验收前的维护管理38 本规程用词说明39 引用标准名录40 条文说明41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2 3 Basic Provisions3 4 Construction Survey 10 5 Subgrade11 5.1 General Provisions11 5.2 Construction Drainage 12 5.3 Excavation13 5.4 Earthwork Transportation14 5.5 Filling 15 5.6
7、 Subgrade Treatment16 6 Road Base 18 7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19 7.1 Template 19 7.2 Concrete Transportation 19 7.3 Concrete pouring and maintenance 19 8 Hot Mix Asphalt Mixture Surface 22 8.1 Preparations 22 8.2 Penetration layer, adhesive layer and sealing layer 22 8.3 Mixture Paving23 8.4 Mixtur
8、e Rolling 23 9 Road ancillary structures 24 10 Pedestrian underpass, Retaining Wall and Slope Support 25 10.1 General Provisions25 10.2 Earthwork 26 10.3 Template27 10.4 reinforcing bar 28 10.5 Cast-in-place concrete28 10.6 Transporta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Concrete Prefabrated Components29 10.7 Ma
9、sonry 30 10.8 Reinforced earth retaining wall 31 10.9 Slope Support 31 10.10 Burdens and Bars 33 11 Construction in Special Weather35 11.1 General Provisions35 11.2 Winter Construction 35 11.3 Construction in Rainy Period 35 11.4 Construction in hot weather 36 12 Traffic Dispersion in Construction o
10、f Renovation and Extension Projects 37 13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before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3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0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1 1 1 总 则 1.0.1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和规范北京市道 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工作,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
11、与健康, 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道路、小区内部道路等工程的新建、扩建、改 建和维修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 1.0.3 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 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2.0.1 危大工程 highly dangerous projects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 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 2.0.2 特种作业 special operations 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 业。 2.0.3 特种作业人员
12、special operators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 2.0.4 高温天气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2.0.5 高温天气施工 hot weather operation 劳动者在高温自然气象环境下进行的作业。 3 3 基本规定 3.0.1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施工技 术,熟悉现行有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0.2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前,应接受入场三级教育及体
13、验式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 与技能,并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国家有关规定的培训、考试,并应持证上岗; 3 转岗工人应在转岗前接受新岗位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新岗位作业安全技术知识,并 应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4 施工现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 训。 3.0.3 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单位应组织工程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和施工、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参加 设计交底,掌握设计要求; 2 施工单位应组织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和施工、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学习合同 文件和设计文件,审
14、查设计图,掌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情况; 3 施工单位应组织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和施工、技术、安全等管理人员实地踏勘现 场,了解地形地貌、工程用地状况、交通和供水供电条件、建筑物、树木和杆线、地上地下 管线及构筑物等现场情况; 4 施工单位应与建设单位、权属单位共同确认施工范围内的有关地上地下建(构)筑 物、电力、信息、燃气、热力、给水、排水等管线、人防、轨道交通等设施的准确位置,并 设置明显标志。必要时应进行坑探,或委托专业物探公司,确定其准确位置并制定科学的施 工保护方案; 5 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文件、现场情况和设施现况等内容编制施工组织设 计,确定施工部署、施工方法、交通导
15、行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6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应分析项目安全状态,识别安全风险,评价危害程度。施工组织 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大型、群体、综合性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 2) 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编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4 3) 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实际、简明具体,并应满足防范风险、消除隐患的要求; 4) 承载结构、构件应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最不利荷载组合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进行验算,并应确认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7 危大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8 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
16、案应经专家论证确定; 9 冬、雨季施工的工程项目,应制定冬、雨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0.4 道路工程应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先行完成地下管线的施工, 减少上下交叉施工的干扰。不能满足正常工序要求时,应在施工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采取 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3.0.5 建设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并应形成书面记 录。 3.0.6 需变更设计时,应按设计变更规定办理,未经上级单位批准的变更设计不得施工。 3.0.7 搭建临时建筑及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装配式房屋应选择具备资质的生产厂家,搭设前应查验并留存合格证或检测报 告等材料;搭设后应经
17、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记录后,方可使用; 2 既有建筑使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查,确认符合要求并形成记录后,方可使用; 3 临时建筑及设施位置应避开架空线路、陡坡、低洼积水等危险地区,应选择地质、 水文条件良好的地方,并不得占压各种地下管线; 4 临时建筑及设施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位置、规模搭设,不得随意改变; 5 临时建筑及设施搭设应符合安全、防汛、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要求; 6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材料库房等应分开设置,并应保持防火安全距离。生活 区设置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规范DB11/T 1132的规定; 7 临时建筑及设施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维护,并
18、应保持完好、有效。 3.0.8 建设工程开工前,应确定施工临时供水方案,进行临时供水施工设计。施工现场临 时供水设计应满足施工、生活、消防供水的要求。 3.0.9 建设工程开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施工特点、施工用电负荷和环境状况进行施工 用电设计,并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审批后方可实施。 3.0.10 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特点及环境设置施工道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道路应采取硬化措施,确保平整、坚实,满足安全运输要求; 2 双车道施工道路宽度不宜小于6.5m;单车道施工便道宽度不宜小于4.5m,并应设 5 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视野良好地段,间距不宜大于 300m,设置错车道路段的施
19、工便道 宽度不宜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宜小于20m; 3 施工现场道路应在明显处设限速标志,车辆及施工机械场内行驶速度不得大于 5km/h; 4 沿沟槽铺设道路,路边与槽边距离应依据施工荷载、土质、槽深、槽壁支护情况经 验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1.5m,并设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夜间和光线不足时应设置闪光警 示灯; 5 施工道路临近河岸、峭壁的一侧应设置安全标志,夜间和光线不足时应设置闪光警 示灯; 6 施工道路与社会道路交叉时宜正交。在距社会道路边20m处应设交通标志,并满足 视距要求; 7 临时道路穿越各种架空管线、建(构)筑物,其净空应满足运输安全要求,并应设 限高标志; 8 施工道路穿行
20、人行天桥、涵洞、施工支架等处应设置临时通道,并进行专项设计。 通道断面应满足通行要求,顶部应设防护棚。通道断面应延伸至支架等结构外,其长度应根 据结构进出口上方可能坠落物的高度确定。通道两侧应设防护桩和警示标志,通道两端应设 限高、限宽标志和警示灯。 3.0.11 跨越河流、沟槽应架设临时便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临时便桥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使用条件和现场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并应经计算 确定,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的规定; 2 临时便桥宽度应根据交通量、机械和车辆宽度确定。人行便桥宽度不宜小于0.8m, 手推车便桥宽度不宜小于1.5m;汽车便桥宽度
21、不宜小于3.5m; 3 临时便桥两侧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两道防护栏杆,其底部应设挡脚板,栏杆、 挡脚板应固定牢固; 4 临时便桥桥面应具有防滑性能,钢质桥面应设置防滑条; 5 临时便桥两端应设限载标志、夜间照明及闪光警示灯; 6 临时便桥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记录后,方可使用; 7 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和维护,确保临时便桥完好。 3.0.12 施工现场应根据汇水面积、施工季节等因素对场地排水进行设计,施工中应定期检 查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畅通。 6 3.0.13 现场模板与钢筋加工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工场应单独设置,不得与材料库、生活区、办公区混
22、合设置,场区周围应搭设围 挡; 2 加工场不得设在电力架空线路下方; 3 现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布置加工机具、存料区与废料区,并形成运输、消防通 道; 4 加工场施工机具应设工作棚,工作棚应满足防雨(雪)、防风、防砸功能; 5 操作台应坚固,并安装于坚实地基上; 6 加工场应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 含有木材等易燃、可燃物的模板加工场,应设置禁烟防火标志; 8 各类施工机具应设置操作规程牌; 9 加工场、模版存放场地应进行硬化,并应设置排水设施,场地不应积水; 3.0.14 施工现场拆除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非爆破方法拆除建(构)筑物时,应按自上而下、先外后里的
23、顺序进行,不得 上下、里外同时拆除; 2 拆除砖、石、混凝土建(构)筑物时,应采取防止飞石危及人员和附近建(构)筑 物、设备等安全的保护措施,并应同步洒水降尘; 3 使用液压振动锤、挖掘机拆建(构)筑物时,机械应与被拆建(构)筑物之间保持 安全距离。使用推土机拆除房屋、围墙时,被拆物高度不得大于 2m。施工中作业人员应位 于安全区域; 4 切割拆除易燃、易爆和有毒介质的管道或容器时,应首先切断介质供给源。管道或 容器内残留介质应根据其性质采取相应方法清除,并确认安全后,方可拆除。遇带压管道或 容器时,应先泄除压力,确认安全后,方可切割; 5 拆除作业应划定合理施工作业范围,采取警戒措施,设围栏
24、、护栏和安全标志。 3.0.15 采用爆破方法进行拆除或开挖作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的规定。 3.0.16 施工中加固、改移各种管线、杆线、建(构)筑物等时,应满足安全技术要求,并 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杆线等建(构)筑物的安全受施工影响,或其危及施 工安全时,应对其进行临时加固或改移; 7 2 施工前应根据被加固或改移对象的特征,结合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施工环境与管 理单位协商确定方案,进行加固改移设计,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加固、改移设计应满足被加固对象的结构安全与施工安全的要求; 4 加固、改移施工应按批准的设计进行,不得擅自变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1874-2021 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874 2021 道路 工程施工 安全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