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T 5185-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pdf
《SN T 5185-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N T 5185-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pdf(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5185 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 Quarantine protocol for swine paratyphoid 2020-12-30 发布 2021-07-01 实施 ICS 11.220 CCS B 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是按照 GB/T 1.12020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潍坊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 海关、中华人民共和
2、国合肥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体银、郑腾、田国宁、白泉阳、花群义、宗凯、王武军、张志灯、 于师宇。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1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猪副伤寒的临床诊断、病原的分离和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聚合酶链式反应 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猪副伤寒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3、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18088 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SA 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DNA 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TP 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eoxynucleoside triphosphate) EB 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h
4、orseradish Peroxidase) LPS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BE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 硼酸 - 乙二胺四乙酸(tri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boric acid-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4 临床诊断 4.1 临诊症状 4.1.1 急性败血性 体温突然升高(41 42 ),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红 色斑点,后期或有下痢。有时在出现临诊症状后 24 h 内死亡,但多数
5、病程为 2 d 4 d,病死率很高。 4.1.2 亚急性和慢性 病猪体温升高(40.5 41.5 ),精神不振,寒颤,喜钻垫草,扎堆,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2 少数角膜混浊,严重者发展为溃疡,甚至眼球被腐蚀。病猪食欲不振,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 黄绿色,恶臭。被毛粗乱,贫血,长期拉稀,粪便含纤维素、坏死组织或饲料凝块。有的皮肤出现弥 漫性湿疹。生长发育不良,呈典型僵猪。 4.2 病理变化 4.2.1 急性型 主要为败血症变化。脾常肿大,色暗带有蓝色,坚实似橡皮,脾髓质不软化。肠系膜淋巴结索状 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肿大,呈大理石状。肝、肾也有
6、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肝实质有时可 见黄灰色坏死点。全身黏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肠胃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 4.2.2 亚急性和慢性型 主要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肠壁增厚,黏膜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和腐乳状物质,呈糠麸状, 底部为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胀,部分呈干酪样变。脾肿大。肝有时可见 黄灰色坏死点。 5 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5.1 仪器和设备 5.1.1 培养箱(37 1 和 42 1 )。 5.1.2 高压灭菌器。 5.1.3 玻璃研磨器或组织匀浆机。 5.1.4 台式高速离心机。 5.1.5 级生物安全柜或者超净工作台。 5.1.6 水浴锅。 5.
7、1.7 冰箱(2 4 和 20 )。 5.1.8 无菌吸管。 5.1.9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5.2 培养基和试剂 5.2.1 水:符合 GB /T 6682 中一级水的规格。 5.2.2 缓冲蛋白胨水(BPW),配制方法见 A.1。 5.2.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配制方法见 A.2。 5.2.4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配制方法见 A.3。 5.2.5 科玛嘉沙门菌属显色培养基琼脂。 5.2.6 亚硫酸铋(BS)琼脂,配制方法见 A.4。 5.2.7 Hektoen Enteric(HE)琼脂,配制方法见 A.5。 5.2.8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配
8、制方法见 A.6。 5.2.9 胆硫乳(DHL)琼脂,配制方法见 A.7。 5.2.10 营养琼脂,配制方法见 A.8。 5.2.11 三糖铁(TSI)琼脂,配制方法见 A.9。 5.2.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配制方法见 A.10。 5.2.13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配制方法见 A.11。 5.2.14 尿素琼脂(pH 7.2),配制方法见 A.1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3 5.2.15 氰化钾(KCN)培养基,配制方法见 A.13。 5.2.16 邻硝基酚 -D 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配制方法见 A.14。 5.2.17 丙二酸钠培养基,配制方法
9、见 A.15。 5.2.18 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 5.2.19 沙门菌 O 和 H 诊断血清。 5.3 样品采集 取样按照 GB /T 18088 的规定执行。无菌采集存活动物的新鲜粪便或直肠棉拭子样品;病死或带 菌动物的肝脏、胆囊、脾脏及其他病变组织,盲肠扁桃体及肠内容物。 5.4 样品保存 样品均放入 4 冰箱内保存,并在冷藏状态下 24 h 内送到指定实验室。 5.5 细菌分离 5.5.1 总则 涉及病原的检测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样品保存和废弃物处理应按照 GB /T 19489 要求 进行。 5.5.2 非污染样品 取组织器官和胆囊内容物,无菌条件下选择 2 种选择性琼脂平
10、板(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琼脂、HE 琼脂、XLD 琼脂、DHL 琼脂、BS 琼脂等)进行划线接种培养,同时将组织器官匀浆,1 : 10 的体积 接种 BPW,36 1 培养 18 h 24 h,之后再按 1 : 10 的体积转接 TTB 增菌液和 SC 增菌液,分 别于42 1 和36 1 培养24 h 和48 h后,再选择2种同样的选择性琼脂平板划线接种培养, 若出现表 1 中的菌落特征,可以判为可疑菌落,挑取可疑菌落进一步鉴定。如果没有发现可疑菌落, 则判定为细菌分离为阴性。 表 1沙门菌属在不同琼脂平板上的培养条件和菌落特征 培养基种类 培养条件 沙门菌菌落特征 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琼脂 36
11、1 培养 18 h 24 h 菌落呈淡紫色至紫红色 HE 琼脂 36 1 培养 18 h 24 h 蓝绿色或蓝色,多数菌落中心为黑色或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中心 为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XLD 琼脂 36 1 培养 18 h 24 h 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 心,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DHL 琼脂 36 1 培养 18 h 24 h 菌落为无色半透明带有黑色中心,有些菌落中心无黑色沉淀物 BS 琼脂 36 1 培养 40 h 48 h 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现黑色或 棕色,有些菌株形成
12、灰绿色的菌落,周围培养基颜色不变 5.5.3 污染样品 将直肠棉拭子、新鲜粪便、盲肠扁桃体、肠内容物等污染样品(非液体性样品最好先制成匀浆 液),按 1 : 10 的体积接种 BPW,36 1 培养 18 h 24 h,其余步骤同 5.5.2.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4 5.6 生化试验 5.6.1 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 2 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先在斜面划线,再于 底层穿刺;接种针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于 36 1 培 养 18 h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在三糖铁琼脂
13、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沙门菌属的反应 结果见表 2。 表 2沙门菌属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反应结果 三糖铁琼脂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 初步判断 斜面 底层 产气 硫化氢 K A +(-) +(-) + 可疑沙门菌 K A +(-) +(-) - 可疑沙门菌 A A +(-) +(-) + 可疑沙门菌 A A +/- +/- - 非沙门菌 K K +/- +/- +/- 非沙门菌 注: K :产碱;A :产酸;+ :阳性;- :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 :阳性或阴性。 5.6.2 二次生化试验 根据 5.6.1 初步判断结果,从可疑沙门菌对应的营养琼脂平板上
14、挑取菌落分别接种蛋白胨水(供 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于 36 1 培养 18 h 24 h,必要 时可延长至 48 h,个别情况要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或 ONPG 试验,按表 3 判定结果。将已挑菌落 的营养琼脂平板储存于 2 5 或室温至少保留 24 h,以备必要时复查。 表 3沙门菌属生化反应鉴别表 硫化氢 (H 2 S) 靛基质 pH7.2 尿素 氰化钾 (KCN) 赖氨酸脱 羧酶 补充试验 结果判定 + - - - + / 沙门菌属 + - - - - /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 - - + + / 沙门菌或(要求血清学鉴
15、定结果) + - + - + / 沙门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 + - - + 甘露醇试验:+ 山梨醇试验:+ 沙门菌属(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 - - - + ONPG 试验:- 沙门菌属 - - - - - ONPG 试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 注: + :阳性;- :阴性;/ :不需要。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5 5.6.3 沙门菌生化群鉴定 ( 必要时 )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性进行沙门菌生化群鉴定,见表 4。 表 4沙门菌属各生化群的鉴别 项目 卫矛醇 + + - - + - 山梨醇 + + + + + - 水杨苷 - - -
16、 + - - ONPG - - + - + - 丙二酸钠 - + + - - - KCN - - - + + - 注: + :阳性;- :阴性。 5.6.4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可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根据 5.6.1 的初步判断结果,从营养琼脂 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浊度适当的菌悬液,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 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5.7 血清学试验 5.7.1 抗原的准备 一般采用 1.2 1.5琼脂培养物作为玻片凝集试验用的抗原。O 血清不凝集时,将菌株接种在 琼脂量较高的 (如 2 3) 培养基上再检查;如果是由于 Vi 抗原的存在
17、而阻止了 O 凝集反应时, 可挑取菌苔于 1 mL 生理盐水中做成浓菌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煮沸后再检查。H 抗原发育不良时,将 菌株接种在 0.55 0.65半固体琼脂平板的中央,俟菌落蔓延生长时,在其边缘部分取菌检查。 5.7.2 多价菌体抗原 ( O) 鉴定 在玻片上划出 2 个约 1 cm2 cm 的区域,挑取 1 环待测菌,各放 1 /2 环于玻片上的每一区域上 部,在其中一个区域下部加 1 滴多价菌体(O)抗血清,在另一区域下部加入 1 滴生理盐水,作为对 照。再用无菌的接种环或针分别将两个区域内的菌落研成乳状液。将玻片倾斜摇动混合 1 min,并对 着黑暗背景进行观察,任何程度的凝集
18、现象皆为阳性反应。 5.7.3 多价鞭毛抗原 ( H) 鉴定 同 5.7.2。 5.8 结果判定 生化试验结果与沙门菌属生化特性完全符合时,判定为沙门菌阳性。生化试验沙门菌可疑时,综 合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若血清学反应 O 抗原或 H 抗原阳性,则判定为沙门菌阳性;若血清 学反应 O 抗原和 H 抗原全部阴性,则判定为沙门菌阴性。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6 6ELISA 试验 6.1 仪器和设备 6.1.1 96 孔酶标板。 6.1.2 振荡混匀器。 6.1.3 洗板机。 6.1.4 酶标仪。 6.1.5 单道可调微量移液器一套(0.5 L 10 L、20 L
19、200 L、100 L 1 000 L)、12 道可调微 量移液器(10 L 100 L )。 6.1.6 冰箱(2 4 和 20 )。 6.2 试剂 6.2.1 水:符合 GB /T 6682 中一级水的规格。 6.2.2 ELISA 标准抗原:肠炎沙门菌 LPS,由指定单位提供。 6.2.3 标准阴性血清。 6.2.4 标准阳性血清。 6.2.5 HRP 标记的抗体。 6.2.6 BSA。 6.2.7 吐温 -20。 6.2.8 0.01 mol/L PBS 缓冲液,配制方法见 A.16。 6.2.9 包被液,配制方法见 A.17。 6.2.10 洗涤液,配制方法见 A.18。 6.2.1
20、1 封闭液,配制方法见 A.19。 6.2.12 稀释液,配制方法见 A.20。 6.2.13 底物溶液,配制方法见 A.21。 6.2.14 终止液,配制方法见 A.22。 6.3 样品采集制备 常规方法采集动物血,自然凝固后无菌分离血清,分装,加盖密封后冷藏保存。样品 1 周内检测 可存放于 2 8 ,超过 1 周应置于 -20 。 6.4 操作步骤 6.4.1 也可采用其他等效的商业化试剂盒,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6.4.2 用包被液将标准抗原稀释至1 g/mL,将稀释好抗原加入96孔酶标板内,每孔加100 L, 4 包被过夜。 6.4.3 每个反应孔加入约 300 L 的洗涤液进
21、行洗涤,洗涤 5 次,最后一次在洁净的吸水纸上将酶标 板拍干。 6.4.4 每孔加封闭液 200 L,37 孵育 1 h。 6.4.5 重复步骤 6.4.3。 6.4.6 待检血清用稀释液作 1 :20 稀释,把稀释好的血清加入反应孔内,每孔 100 L ;同时设立阳 性血清、阴性血清对照各 2 孔,每孔 100 L。置 37 孵育 1 h。 6.4.7 重复步骤 6.4.3。 6.4.8 把稀释好的 HRP 标记抗体加入各孔,每孔加 100 L,置室温反应 30 min。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7 6.4.9 重复步骤 6.4.3。 6.4.10 每孔加入底物溶液
22、100 L,室温条件下避光孵育 15 min。 6.4.11 每孔加 100 L 终止液终止反应,10 min 内以 490 nm 波长测 OD 值。 6.5 结果判定 6.5.1 判定条件 只有当阳性对照平均 OD 值 1.0,阴性对照平均 OD 值 0.20 时,试验成立可进行结果判定; 否则重新试验。 6.5.2 计算 P /N值 P/N 值计算见式(1): P / N = (待检血清平均OD值 - 空白对照平均OD值) (阴性血清平均OD值 - 空白对照平均OD值) (1) 6.5.3 判定标准 6.5.3.1 P/N 2.0 时,判为待检血清猪副伤寒抗体阳性。 6.5.3.2 1.5
23、 P /N 2.0 时,判为可疑。对可疑样品重检一次,重检后若 P /N 1.5,判为待检血 清猪副伤寒抗体阳性;若 P /N 1.5,判为待检血清猪副伤寒抗体阴性。 6.5.3.3 P/N 1.5,判为待检血清猪副伤寒抗体阴性。 7 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 7.1 仪器和设备 7.1.1 二级生物安全柜。 7.1.2 高速冷冻离心机。 7.1.3 水浴锅。 7.1.4 PCR 扩增仪。 7.1.5 水平电泳仪。 7.1.6 凝胶成像仪。 7.1.7 微量移液器。 7.1.8 高压灭菌锅。 7.1.9 冰箱(2 4 和 20 )。 7.2 试剂 7.2.1 水:符合 GB /T 6682
24、 中一级水的规格。 7.2.2 缓冲蛋白胨水(BPW),配制方法见 A.1。 7.2.3 Taq DNA 聚合酶。 7.2.4 dNTPs(含 dCTP、dGTP、dATP、dTTP)。 7.2.5 10PCR 缓冲液。 7.2.6 琼脂糖(电泳纯)。 7.2.7 TBE 电泳缓冲液,配制方法见 A.23。 7.2.8 上样缓冲液,配制方法见 A.24。 7.2.9 DNA 相对分子质量标准品。 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 SN/T 51852020 8 7.2.10 EB,配制方法见 A.25。 7.2.11 DNA 纯化回收试剂盒。 7.3 引物 ( Primer) 根据肠炎沙门菌 hut 基因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SN 5185-2020 猪副伤寒检疫技术规范 5185 2020 副伤寒 检疫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