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 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 (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 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 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 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 ,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新石器时代,人类引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2、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 大藏经 、 荷马史诗 B 旧约全书 、 古兰经 C 荷马史诗 、 旧约全书 D 古兰经 、 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 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 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特点是 A主人和农民之间
3、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别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贸易的的 国家和地区有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 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8穆统治着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 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
4、宪君主 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化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获得者中国文化资料 最有可能来自于 A外国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传教士 12年号是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 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1
5、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A东晋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 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 7 世纪初期 20 世纪初期 A B C D 15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 ,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 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 ”以上省略的内容应 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
6、,明治政府 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 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少沙俄入侵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 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倡导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 旨是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 传历史进化论 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
7、敦 D萨拉热窝 20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 说确是袁世凯。 ”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 象有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 几何原本 、冯如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22 “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 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 四国条约的签订 D 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
8、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 1913 年的中国,可能 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 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4 1945 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5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
9、了“大跃进” 26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7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8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经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 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 B 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
10、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30 1949 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 织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 3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 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 ( 13 分) 32 苏格拉底案 公元前 399 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 501 人,组成陪 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 票,以多数票判
11、其死刑。 1000 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 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这么不忠 于自己呢?” 问题: ( 8 分) (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 1 分) (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1 分) ( 3)通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6 分) 10 岁雅典男童 雅典贵妇 40 岁雅典男性公民 奴隶 来自波斯的商人 展板一: 20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变化 图片素材 1: 图片素材 2: 图片素材 3: 原因分析:一方面,贸易导向 早期水厂的图片 性经济形成,如洋行
12、等机构的 选材说明 1: 选材说明 2: 选材说明 2: 出现;另一方面, 城市供水网初具 规模 展板二: 21 世纪初上海城市建设新面貌 图片素材 4: 选材说明 4: 原因分析: 轨道交通和高架 城市立体交通 铁路图片 网络系统建立 展板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 思考 33 2009 年 12 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 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些引发了各界热议。 材料一 材料二 问题: ( 10 分) ( 1)此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 两个与曹操有关的史实。 ( 2 分) ( 2)从材料一来看,质
13、疑者的依据是什么?( 4 分,不得摘抄原文) (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 4 分) 34皇权与相权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 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 ( 10 分) (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 ( 6 分) (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 ( 4 分) 35 从分散到整体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 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
14、程。 问题: ( 15 分) 学者质疑的主要理由 刻有“魏武王”的石枕是 从盗墓者手中缴获的: 曹操生前常把自用的石枕 等赐予近臣; 文献中对曹墓方位的记载 十分复杂, 与该墓所处的地貌、 地形不太相符。 学者持有的另一种意见 此项研究在众多证据的支 持下公布学术成果,似乎并无 不妥,之所以招来众多质疑, 是因为学界存在着抄袭造假的 现象,影响了公众对学术成果 的信任度。 ( 1)写出地图上 A、 B 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 ( 2 分) ( 2)自 1500 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 20 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 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 13 分) 36 德意志民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上海卷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