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 0 1 3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 文注意事项:1 本 试 卷 共 22题 , 满 分 130分 , 考 试 用 时 150分 钟 ;2 答 题 前 , 考 生 务 必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考 点 名 称 、 考 场 号 、 座 位 号 用 0.5毫 米 黑 色 墨 水 签 字 笔 填 写 在 答 题 卡的 相 应 位 置 上 , 并 认 真 核 对 条 形 码 上 的 准 考 号 、 姓 名 是 否 与 本 人 的 相 符 合 ;3 答 选 择 题 须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如 需 改 动 , 请 用 橡 皮
2、 擦 干 净 后 , 再 选 涂 其他 答 案 ; 答 非 选 择 题 必 须 用 0.5 毫 米 黑 色 墨 水 签 字 笔 写 在 答 题 卡 上 指 定 的 位 置 上 , 不 在 答 题 区 域 内 的 答 案一 律 无 效 , 不 得 用 其 他 笔 答 题 ;4 考 生 答 题 必 须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 答 在 试 卷 和 草 稿 纸 上 无 效 。第一部分(2 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绿( yn)如盖月光(jio)洁笛声(yu)扬心情愉(yu)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那 屈 折 幽 深 的 小 巷 , 婉 如
3、岁 月 一 般 。 粉 墙 黛 瓦 的 老 屋 依 然 , 清 水 盈 盈 的 古 井 依 然 。 慈 详 的 老 人 , 端 着茶 杯 , 摇 着 扇 子 , 闲 闲 地 聊 天 , 乡 音 弥 漫 那 是 我 的 小 巷 , 每 一 点 青 苔 , 每 一 株 绿 草 , 每 一 丛 蔓 沿 着 的爬 山 虎 , 都 藏 着 我 的 童 年 。 一 个 夏 日 , 梦 回 苏 州 , 阳 光 把 我 的 记 忆 照 亮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 0分)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会当凌绝顶,。(杜甫)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予独爱莲之,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4名著阅读。(5分)(1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2 )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姓名。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5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用语简明,能反映
5、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3分) (1 )母:该睡觉了!子:(2 )母:子:第二部分(4 4分)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69题。从 小 丘 西 行 百 二 十 步 , 隔 篁 竹 , 闻 水 声 , 如 鸣 佩 环 , 心 乐 之 。 伐 竹 取 道 , 下 见 小 潭 , 水 尤 清 洌 。 全 石以 为 底 , 近 岸 , 卷 石 底 以 出 , 为 坻 , 为 屿 , 为 堪 , 为 岩 。 青 树 翠 蔓 , 蒙 络 摇 缀 , 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 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 日 光 下
6、彻 , 影 布 石 上 , 怡 然 不 动 ;俶尔 远 逝 , 往 来 翕 忽 , 似 与 游者 相 乐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B全石以为底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皆若空游无所依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7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A日光下彻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8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9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
7、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第1 0题。甲 乙 二 人 同 游 太 行 山 。 甲 曰 : “ 本 大 行 , 何 得 称 太 行 ? ” 乙 曰 : “ 本 太 行 , 如 何 称 大 行 ? ” 共 决 于 老 者 ,老 者 可 甲 而 否 乙 。 甲 去 , 乙 询 曰 : “ 奈 何 公 亦 颠 倒 若 是 ? ” 答 曰 : “ 人 有 争 气 者 , 不 可 与 辩 。 今 其 人 妄 谓 己是 , 不 屑 证 明 是 非 , 有 争 气 矣 。 吾 不 与 辩 者 , 使 其 终 身 不 知 有 太 行 山 也 。 ”1 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
8、译成现代汉语。(4分)奈何公亦颠倒若是?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完成1 11 3题。“ 哈 ! 这 模 样 ! 胡 子 这 么 长 了 ! ” 一 种 尖 利 的 怪 声 突 然 大 叫 起 来 。我 吃 了 一 吓 , 赶 忙 抬 起 头 , 却 见 一 个 凸 颧 骨 , 薄 嘴 唇 , 五 十 岁 上 下 的 女 人 站 在 我 面 前 , 两 手 搭 在 髀 间 ,没 有 系 裙 , 张 着 两 脚 , 正 像 一 个 画 图 仪 器 里 细 脚 伶 仃 的 圆 规 。 我 愕 然 了 。“ 不 认 识 了 么 ? 我 还 抱 过 你 咧 ! ”我 愈
9、 加 愕 然 了 。 幸 而 我 的 母 亲 也 就 进 来 , 从 旁 说 :“ 他 多 年 出 门 , 统 忘 却 了 。 你 该 记 得 罢 , ” 便 向 着 我 说 , “ 这 是 斜 对 门 的 杨 二 嫂 , 开 豆 腐 店 的 。 ”哦 , 我 记 得 了 。 我 孩 子 时 候 , 在 斜 对 门 的 豆 腐 店 里 确 乎 终 日 坐 着 一 个 杨 二 嫂 , 人 都 叫 伊 “ 豆 腐 西 施 ” 。但 是 擦 着 白 粉 , 颧 骨 没 有 这 么 高 , 嘴 唇 也 没 有 这 么 薄 , 而 且 终 日 坐 着 , 我 也 从 没 有 见 过 这 圆 规 式 的
10、姿 势 。那 时 人 说 : 因 为 伊 , 这 豆 腐 店 的 买 卖 非 常 好 。 但 这 大 约 因 为 年 龄 的 关 系 , 我 却 并 未 蒙 着 一 毫 感 化 , 所 以 竞完 全 忘 却 了 。 然 而 圆 规 很 不 平 , 显 出 鄙 夷 的 神 色 , 仿 佛 嗤 笑 法 国 人 不 知 道 拿 破 仑 , 美 国 人 不 知 道 华 盛 顿 似的 , 冷 笑 说 :“ 忘 了 , 这 真 是 贵 人 眼 高 ”“ 那 有 这 事 我 ” 我 惶 恐 着 , 站 起 来 说 。“ 那 么 , 我 对 你 说 。 迅 哥 儿 , 你 阔 了 , 搬 动 又 笨 重 ,
11、你 还 要 什 么 这 些 破 烂 木 器 , 让 我 拿 去 罢 。 我 们 小 户 人 家 , 用 得 着 。 ”“ 我 并 没 有 阔 哩 。 我 须 卖 了 这 些 , 再 去 ”“ 啊 呀 呀 , 你 放 了 道 台 了 , 还 说 不 阔 ? 你 现 在 有 三 房 姨 太 太 ; 出 门 便 是 八 抬 的 大 轿 , 还 说 不 阔 ? 吓 ,什 么 都 瞒 不 过 我 。 ”我 知 道 无 话 可 说 了 , 便 闭 了 口 , 默 默 的 站 着 。“ 阿 呀 阿 呀 , 真 是 愈 有 钱 , 便 愈 是 一 毫 不 肯 放 松 , 愈 是 一 毫 不 肯 放 松 , 便
12、 愈 有 钱 ” 圆 规 一 面 愤 愤的 回 转 身 , 一 面 絮 絮 的 说 , 慢 慢 向 外 走 , 顺 便 将 我 母 亲 的 一 副 手 套 塞 在 裤 腰 里 , 出 去 了 。1 1第一段中,作者写杨二嫂的话时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请分析其作用。(2分)1 2节选的语段中,“我”眼前的杨二嫂与记忆中的杨二嫂相比,除外貌、年龄外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请简要概括。(3分)1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3分)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 41 6题。由“到此一
13、游”想到的 埃 及 卢 克 索 神 庙 有 着 3000多 年 历 史 的 浮 雕 上 , 赫 然 刻 着 “ 到 此 一 游 ” 的 汉 字 。 神 庙 与 汉 字 ,两 大 文 明 竞 以 如 此 方 式 相 遇 , 实 在 让 人 尴 尬 。 不 管 是 真 心 喜 爱 、 跟 风 模 仿 还 是 年 幼 无 知 、 出 于 炫 耀 , 这 种行 为 都 污 损 了 人 类 文 明 的 瑰 宝 , 也 为 中 国 游 客 添 了 一 笔 不 良 记 录 。 相 对 大 多 数 中 国 游 客 的 有 序 有 礼 , 少 数 人 的 不 良 表 现 更 容 易 被 放 在 公 共 外 交
14、的 聚 光 灯 下 。 不 讲 卫 生 、不 遵 守 公 共 秩 序 、 无 视 一 米 黄 线 、 在 飞 机 上 争 夺 行 李 架 空 位 因 为 这 些 行 为 , 在 国 外 一 家 市 场 调 研 机 构的 调 查 中 , 中 国 游 客 名 列 “ 最 差 游 客 榜 ” 第 二 名 。 “ 每 个 人 都 是 一 部 中 国 读 本 ” , 当 中 国 出 境 旅 游 人 数 从 2000年 的 1000万 人 次 快 速 增 长 至 2012年 的 8300万 人 次 , 这 句 提 醒 更 有 特 殊 意 义 。 面 对 “ 到 此 一 游 ” 的 刻 字 , 在 媒 体
15、大 讨 论 中 , 谴 责 、 反 省 成 了 评 议 这 场 风 波 的 主 调 。 当 事 孩 子 的 父母 也 主 动 联 系 媒 体 , 公 开 道 歉 , 并 承 担 疏 于 教 育 的 责 任 。 “ 年 轻 人 犯 错 , 上 帝 也 会 原 谅 ” , 尤 其 是 未 成 年 人 , 犯 错 在 所 难 免 , 我 们 应 予 以 必 要 的 宽 容 并 助 其 改 正 。 同 时 , 我 们 也 应 以 此 为 镜 、 检 视 自 己 : 在 公 共 场 所 我有 随 意 吐 痰 的 习 惯 吗 ? 行 驶 在 拥 堵 的 公 路 上 我 有 随 意 变 道 的 举 动 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苏州市 初中 毕业 升学考试 语文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