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4074.3-1999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性能.pdf
《GB T 4074.3-1999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性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4074.3-1999 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性能.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T 4074. 3-1999 idt IEC 60851-3: 1996 Amendment No. 1 : 1997 绕组钱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性能代替GB4074. 34(1n 10一1983GB 4074. 4-1983 GB 4074.27 -1983 Test methods for winding wires 一Part3: Mechanical properties GB 1343. 313H 7 -19制1 范围卒标准规定了下列试验方法:一一试验方法6:伸长率试验方法7.回弹性一-一试验方法8:柔韧性和附着性试验方法11t耐刮试验方法18:热粘合和溶
2、剂粘合定义、试验方法总则和绕组线试验方法二览表参见GB/T4074.10 2 号|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4074. 1-199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规定(idtJEC 60851 1: 1996) GB/T 4074.2-199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idtlEC 608 ,1-2:19%) GB/T 4074.5-199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5部分:电性能CidtJEC 60851-5:1996) GB/T 3048.2
3、-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出验方法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JEC 1033:1991 测定漆包线用浸渍剂粘结强度的试验方法lSO 178:1993 塑料曲挠性能的测试h法3 试验方法6:伸长率3. 1 断裂伸长率伸长率是长度增加值与原长度之比,用百分比表豆豆。在伸长仪或拉力试验机上.以(5士1)mm/s的速率将一根自由测试长度为200mm25() mm的校直试样拉伸至导体断裂点,计算断裂时长度线性增量与自由测试长度之比,用百分比表示。测量3个试样,记录3个测试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断裂伸长率c3. 2 抗张强度抗张强度是导体断裂时拉断力与其原始截面IJ之比已采用说明1 所增加的该条文诠释是为了方便使
4、用.并在引用标准中作柑应补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1-11批准2000- 05 -07实施2以7GB/T 4074. 3-1999 在拉力试验机上,以(5士1)nlm/s的速率将一根自由测试氏度为200mm250 mm的校直成样拉伸至导体断裂点.记录断裂时拉断力。测量3个试样,记录原始截面与3个拉断力测试值.取拉断力与原始截商之比的平均值作为杭张强度。注2原始截国按GB/T3048. 2- 1 994第6.(;条测量司4 试验方法7:回弹性回弹性是卷绕成螺旋线圈或弯曲成-个角度的试样回弹后所测得的角度。4. 1 导体标称直径。.080mm以上1.600mm及以下的圆线4. 1. 1 试验
5、原理一根校直试样在圆棒卜卷绕5圈,圆棒直径和卷绕时张力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因弹性测量即是第五圈试样末端间弹的角度读数。4. 1. 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示例如同l所示.阁棒的结构和尺寸参见图2初表10采用阁2中的螺旋槽能便于卷绕.但是否使用不作强制性规定。刻度盘上标有72等分刻度.这样读数即是5圈试样每-圈回弹的度数c发1回弹性试验用圆棒圆棒直径n尺寸丰.mm口1m b d , 3 6. 0 斗7. 5 32 口.30 O. 05 。137 6口9.0 34 。.0 0 。.07 O. 18 10 6. 0 9.0 34 O. 60 口.10 O. 25 12. 5 6.0 9.0 40
6、.80 。14O. 35 19 J O. 0 11. 0 :15 1. 20 O. 20 O. 50 25 125 12. S ,1 J 2. 00 。.28 。70一一37. 5 1 Z. 5 14. 5 47 2. 10 O. 40 1. 00 F一50 12. 5 上17. 5 50 3.00 。.80 2. 00 1) 如是螺旋槽.即为槽底宽度p2) 见图2.4. ,. 3 试验程序在试验设备上把规定尺寸的圆棒装好并锁定在与其轴线成水平的位置上,固定试样的槽或孔应对准刻度盘的零位。圆棒上应抹些滑石粉,以免粘住漆包线。在长约1m的校直试样的一端,挂k规定的负荷。松开旋转圆棒的手柄,把试样
7、的另端插入困棒的固定槽或固定孔中使足够长度的试样伸出圆棒的另一侧,这样试样就紧贴在圆棒1-. 慢慢放下负荷,使试样垂直悬挂在圆棒下面。刻度零位和固定槽或固定孔也垂直向下。固定试样自由端,逆时针旋转圆棒5整圈及以上(看刻度盘)直到刻度盘零位垂直向上,然后锁住于柄。保持试样在困棒上的位置,除去负荷。然后在第五圈端部以外约25mm处剪断试样。该端部成弯成垂直位置以与刻度盘零1fT.重舍,作为指针。在试样该端部的左边放-铅笔或类似的工具.以防止试样突然回弹。然后让线圈无跳动地缓慢松开。位.如果试样突然回弹.吁能得到错误的结果。松开阔l棒和妻Ij度盘的锁紧装置,顺时针旋转。使指针至在直向七。指针指示的刻
8、度盘读数即为同弹角。288 、GB/T 4074.3-1999 若漆包线弹性很大,指针J能凶弹整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每回弹一整圈,刻度盘读数加72。测量3个试样,i己录3个读数.取其乎均值作为国弹角e4.2 导体标称直径1.600mm以上的困线和扁线4. 2. 1 试验原理一根校直试样应弯成300,除去力后漆包线回弹的角度读数即是回弹角。4.2.2 试验设备试验设备示例如图3所爪,其基本组件包插:个固定夹钳(2),一个活动夹钳(1)和一个扇形刻度盘(5) .单位n,刻度盘在OO10范围内其刻度以O.5为增量。扇形刻度盘为圆弧形,置于与夹钳面成90的平出t,其中心(3)在阳定夹m的外侧边缘。子
9、柄l可以在垂直平面上的扇形刻度盘上移动,其支点位于刻度盘困弧的中心。手柄应有指针或标记,能正确读出国弹角的读数。手柄约305mm长,具有一毫米刻度,起点在弧形刻度盘中心,于柄t有一个带刀口的滑块(4)4.2.3 试样制备至少1200mm长的试样,从线盘上取F时应尽可能避免弯曲,然后用于校直试样并切成400mm 长的3根试样。不应采用工具拉伸,并应避免不必要的弯曲以免引起试样变锁。4.2.4 试验程序滑块在手柄上的位意应是导体直径或导体窄边尺寸的40倍。拉紧两夹钳之间的试样豆豆刚好防止滑动。试样的拉紧方向应与其在线盘扛的卷绕方向相同。成样的自由端应伸出滑块刀口(12士2)mm , 从起始点(30
10、刻度.位置1)开始用于柄弯曲试样30(0划度,位置2),弯曲时间应控制在2s-5 c t式样在位置2的时间居多保持2S.然后子柄以相同角速度反方向退回直到滑块刀口滑离试样。再次移动手柄直到滑块刀口刚好接触试样而不弯曲试样。手柄指针(位置3)在扇形刻度盘上的读数目fJ为因弹角。测量3个试样,记录3个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四弹角。5 试验方法B,柔韧性和附着性柔韧性和附着性反映了绕组线经受拉伸、卷绕、弯曲或扭绞等外作用力时,其绝缘不发生开裂成失去附着性的能力。5. 1 圆棒卷绕试验5. 1. 1 困线-根校直试样在抛光圆棒上连续紧密卷绕10圈,圆棒直径在有关产品标准巾规定。圆棒以1r /S 3 r/
11、s的速度卷绕,卷绕时线承受的张力刚好使线与圆棒接触以避免线受到拉仰和扭绞。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设备均可使用。5. 1. 1. 1 导体标称自径.600 mm足以下的添包困线若产品标准规定卷绕之前应预先til伸,试样成按第3条拉伸至规定的百分比。卷绕日,用倍数如表2规定的放大镜检查是否开裂。测量3个试样。发现的任何开裂均成记录在报告中。5. 1. 1. 2 纤维包覆圆线卷绕后,用正常视力或6俏皮以下放火镜检查试样是否露出裸导体。测量3个试样。露出裸导体应记录在报告中。5. 1. 1. 3 纤维包覆漆包困线卷绕后.用E常视力或6倍及以F放大镜检杏试样是否露出裸导体成底漆层。测量3个试样。露出裸导体戎
12、底漆层均应记录在报告中=2S9 GB/T 4074. 3 -, 1999 表2检查开裂的放大倍数导体标称直径.mm以E及以下。喻。40O. 040 o. JOO Q. 500 L 600 1)1倍表珩用正常视力。5. 1. 1.4 薄膜绕包困线卷绕后,用正常视力或6千古必以下放大镜检查试样是否露出裸导体或分层。测量3个试祥。露出裸导体或分层均应记录在报告中。5. 1. 2 扁线放大镜倍数,. 1O-, 1 S倍行10倍一一16fll 一根长约400mrn的校盲试样在抛光阅捧上沿两个方向各弯曲1日0,形成一个伸长的S形,因榕在径在有关标准中规定。U形弯头之间的直线部分至少为150mm 0应注意保
13、证试样不翘曲,弯头平整。合适的试验设备如因.1所示。弯曲后,用6101肯放大镜检查:如果是漆包线,应检查是杏开裂;如果是纤维包覆线,应检育是存露出导体或底漆层s如果是南膜绕包线,1检查是否露出导体或分层。弯曲6个试样,分别是3个宽边弯曲(沿窄边尺寸)和3个窄边弯曲(沿宽边尺寸)。如果试样有开裂、分层、露出导体或底漆层均应记录在报告中5. 1. 3 包覆束线一根校直试样在抛光圆棒上连续卷绕10圈.圆棒直径在有关产品标准中规定,张力按GB!T 4074.2 1999第3.2. 5. 3条的规定。应注意每次卷绕时不能扭绞试祥。卷绕后,用j正常视力检查试样的包覆层是否开口。测量11、试样,如果包覆层紧
14、密度没有达到要求应记录在报告中。5.2 拉伸试验(适用于导体标称直径1.OOmm以的漆包困线)根校l试样应按第3条的规定拉伸至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百分比。拉伸后,用正常视力或6倍以下放大镜检lt试样是否开裂或失去附着性。测量3个试样,如果试样开裂和(或)失去附着性应记录在报告中。5. 3 急N:断试验(适用于导体标称直径1.000 mm及以下的漆包圆线)一根校直试样应急速拉伸至断裂点或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百分比,试验设备如图5所凉,其自由测试长度为200mm-250 mm,拉伸后,应用倍数如表2规定的放大镜检查试样是否开裂或失去附着性。断头2mm内不做考核。测量3个试样,如果试样开裂和(戎失去附着
15、性应记录在报告中55.4 剥离试验(适用-)导体标称直径1.000rnm以t的漆包圆线)A根校直试样应置于如图6所示的试验设备1-.两个夹具位于同4轴线上并且相距500mm。其中个能旋转,另个则不能但是可以轴向移动并加挂负荷,施加张力来扭绞试样,负荷按表3规定g使用如图7所示的刮)J轴向刮去试样两侧的漆膜直笔露出导体,如图8所示。J刀的压力应足以刮去漆膜并在漆膜和导体界面留下清洁光滑的表面,但不可刮去太多的导体材料。从距离夹具10mm的两处剥离漆膜。旋转设备的趋动速度应为60r/mnlOO r/mn直至达到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转数R.剥离和扭绞后,JiZ检查试样是否失去附着性-如果漆膜能毫无困难
16、地从试样上剥去(例如用指甲) 即使不能完全分离.也应认为失去附着性。测量l个试样,如果失去附着性i记录在报告中。5. 5 附着性试验290 GB/T 4074. 3 1999 一根约300mm长的校直试样应按第3.1条的规定1i.伸至有关产品标准规廷的百分比u表3剥离试验用负荷导体标称直径.nlm负荷以上足以下1 . 000 . 400 9MC飞 1. .100 1. 800 :U . 800 2.2.10 60 2.240 2.80们100 2. 800 3. 550 160 3. 550 4. 500 2S0 4. 500 5.000 I.O) 5. 5. 1 漆包扁线拉伸前,应在测量长度
17、中间切割试样一圈在至导体。拉伸后Jtt检查试样是否失去附着性。测量1个试样,如果失去附着性应记录在报告中。并从切割点开始单/J测量失去附着性距离。测坠试样每侧的失去附着性距离,记录最大值。5.5.2 浸渍纤维包穰圆线和扁线拉件前,从试样上除去所有的绝缘但保留中间100mm的绝缘。拉伸后,应检查试样是否失去附着性。制量1个试样,如果失去附着性应记录在报告中。对圆线如绝缘在导体上滑动.j扁线如l绝缘在试样边或两边分离.则认为失去附着性。5. 5. 3 纤维包覆漆包困线和扁线拉f申前,应在测量长度中间相距100mm的两处切割试样一圈直至导体。tv:伸后,rti检查试样是台失去附着性。测量1个试样,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4074.3 1999 绕组 试验 方法 部分 机械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