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07 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pdf
《DB4107 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07 T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B13 DB4107 新乡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07/ T 442 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2020 - 08 -12 发布 2020 - 08 - 17 实施 新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7/T 44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新乡市 棚室蔬菜灌水、施肥状况 而制定。 本标准由新乡市农业 农村 局、 新乡市 市场监 督管理局 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和连、陈碧华、 郭卫丽、 潘飞飞、 王广印、李新峥 、李淑芳 。 本标准 2020年 8月 12日 制订 发布。 DB4107/T 44
2、2 2020 1 棚 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棚室蔬菜 水肥 一体化 的 术语和定义、 基本 要求 、 水质净化 、 设施安装、施肥和设施维 护 。 本标准适用于新乡市 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栽培采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0002.1-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管材 GB/T 10002.3-2011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3、阀门 GB/T 13664-2006 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 PVC-U)管 材 NY/T 496 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2012 有机肥料 NY/T 2624 201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肥一体化 根据作物需求,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 合,全面提升农田水肥利用效率。 3.2 水肥耦合 通过科学调控和管理,使水肥两大生产要素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提高作物产 量水平和水肥利
4、用效率。 3.3 水溶性肥料 DB4107/T 442 2020 2 水溶性肥料是指经过水溶解或者稀释,用于叶面喷施、无土栽培、浸种蘸根、滴喷灌等用途的液体 或固体肥料。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2016的规定。 4.2 灌溉水质 实施水肥一体化必须具备清洁、无污染的水源 ,对灌溉水中的杂质粒度有一定的要求,滴灌要求粒 度不大于 0.125 mm,才能保证滴头不堵塞。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2005的生食类蔬菜、瓜类和草本 水果中使用所要求的农田灌溉水质控制标准值。 4.3 设施条件 4.3.1 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或树木遮荫,
5、一般棚高 2.4 m 3.2 m,跨度 6 m 12 m,长度 50 m 100 m。两侧预留随时可以关闭或打开的放风口。跨度超过 8 m的,中部要增设一道放风口。低温季节可增加 二道幕保温。 4.3.2 普通日光温室 温室后墙高 2 m 2.5 m,墙体厚度砖墙 50 62 、土墙 80 cm 100 ,脊高 3 m 3.5 m,跨 度 7 m 8 m,长度 50 m 60 m,温室顶部和肩部各设一道放风口,采光面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低温季节可增加二道幕保温。 4.3.3 下沉式日光温室 温室从地面下挖 50 m 80 cm,将挖出的土堆放于后墙和山墙处,内部脊高 4.5 m 5.
6、5 m,南北跨 度 10 m 12 m,高跨比在 1 2.2 1 2.5,东西长度 50 m 80 m,温室顶部和前缘各设一道放风口,采 光面夜晚有保温被或草苫覆盖保温。 5 水质净化 灌溉水源可选择地表水、循环用水、地下水,水质 达不到使用标准要求时,必须采取水质净化措施。 通常配套建设灌溉水的蓄水池沉淀杂质,灌溉水引入蓄水池中经澄清后才使用。当灌溉水受污染、杂质 多时,可根据污染物性质和污染程度在灌溉水中加入 污水净化剂,将污染物分解、吸附、沉淀,澄清灌 溉水水质,使其符合 GB 5084 2005的控制标准值。 6 设施安装 6.1 管网系统 6.1.1 给水管 DB4107/T 442
7、 2020 3 给水管一般使用硬聚氯乙烯( PVC-U)管材及阀门,应符合 GB/T 10002.1 2006和 GB/T 10002.3-2011 的规定。 给水管先端宜安装止回阀使给水管内一直充满水,方便水泵启动,且能 保证肥水不回流污染水 源。 6.1.2 输送管网 一般采用三级管网,即主干管、支管和滴灌带( 或滴灌管,下同)。主干管、支管常用硬聚氯乙烯 管材和管件,应符合 GB/T 13664-2006的要求。通常在整地起畦后铺设滴灌带,可沿畦两边的种植沟铺 设 2条滴灌带(一般保证每行蔬菜铺 1条滴管带)。滴灌带有内镶式和单翼迷宫式,额定工作压力通常为 50 150 kPa,滴灌孔流
8、量一般为 1.0 3.0 L/h。滴头或滴灌孔间距根据蔬菜植株间距而定。 6.2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由水泵和动力机构成。要根据灌溉水的扬程和流量选择适宜的水泵,并略大于工作时 的最 大扬程和最大流量,水泵选型时工作点应位于高效区,选择好配套动力机。田间灌溉水流量一般每 667 m2 为 1 4 t/h。供水压力以 150 200 kPa为宜。采用水压重力灌溉时,要求供水塔与灌溉区的高度差达 10 m以上。 6.3 肥水混合装置 6.3.1 母液贮存罐 应选择塑料等耐腐蚀性强的贮存罐,根据棚室面积和施肥习惯选用适当大小的容器。 6.3.2 施肥设备 施肥设备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注射泵、文丘里施肥器
9、、施肥罐或其它泵吸式施肥装置。 ( 1)注射泵 使用水力驱动注射泵或动力驱动注射泵,将肥料母液注入灌溉系统,可保持肥液浓 度稳 定,通过调节肥水混合比例和施肥时间实现精确控制施肥量。 ( 2)文丘里施肥器 利用水流在管道狭窄处形成高速射流后使管径壁产生负压,将肥料母液从侧 壁小孔吸入灌溉系统。主要通过进口压力和喉部尺寸影响施肥器的流量。可调节肥料母液管的孔径大小 来控制施肥浓度,水流速度会影响肥水混合比例。 ( 3)压差式施肥罐 施肥罐的进、出口由 2 根细管分别与灌溉系统的管道相连接,在主管道上 2 条细管接点之间设置一个截止阀以产生一个较小的压力差( 1 m 2 m 的水压),使一部分水从
10、施肥罐进 水管直达罐底,水溶解施肥罐中的肥 料后,肥料溶液由出水管进入灌溉系统,将肥料带到作物根区。采 用压差式施肥罐需在管道有足够压力或电力有保证条件下施行。 ( 4)自压微灌系统施肥装置 将肥料母液贮存罐安装在高于蓄水池水面 1.0 m以上的位置,通过阀 门和三通与给水管连接,肥料母液通过自身重力和水泵吸力流入灌溉系统,可调节控制肥料母液流量和 施肥时间精确控制施肥量。 6.4 过滤装置 如果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地表水在进入水泵前要充分过滤,以减轻过滤器的负担,减少滤芯的清 洗次数。具体做法是在吸水底阀上包扎孔径 0.18 mm的过滤纱网。田间过滤常使用叠片式过滤器 过滤灌 溉水,以使用
11、0.125 mm以上精度的叠片过滤器为宜。蓄水池的吸水管末端和肥料母液的吸肥管末端都 宜 用 0.15 mm左右的滤网包裹,防止杂质进入灌溉系统。给水管在蓄水池中吸水位置宜高于水池底部 30 cm 以上,防止淤泥等杂质被吸入。 6.5 控制系统 DB4107/T 442 2020 4 6.5.1 手动控制系统 手动控制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手动控制系统要安装压力表和流量表监测系统的运行情 况。 6.5.2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器、电磁阀、控制电缆及相关软件组成。全自动控制系统还需安装水 分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7 施肥 7.1 施肥原则 化学肥料应符合 NY/T 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07 442-2020 棚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442 2020 蔬菜 水肥 一体化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