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3 T 018-2020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pdf
《DB3303 T 018-2020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03 T 018-2020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CCS B 05 DB3303 温州市地方标准 DB 3303/T 0182020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 2020 - 09 - 28 发布 2020 - 10 - 28 实施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3/T 018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温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文成县农业农村局、文成县现代农业与康养产业研究院、浙 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建军、郑 华、蒋加勇、陈功楷、许
2、方程、徐明飞、杜杨微、闫成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3303/T 018 2020 II 引 言 山药(Dioscorea opp osita Thunb)属薯蓣科( Diose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 一年生缠绕藤本 植物。当前,薯蓣(怀山药) 、参薯(淮山、温山药) 、褐苞薯蓣(广西山药) 、山薯(广东山药) 4 种植 物是我国商品山药的主要来源。浙南地区参薯栽培应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采用参薯块茎食、药用,俗 称糯米山药,因其糯性较强,食用口感如同糯米饭,黏而不腻,软糯香甜而得名,深受人们的欢迎。 糯米山药茎四棱形,有棱翅,淡绿色。叶下部互生,中上部对生;叶长
3、心形,不分裂,较大且厚。 老叶深绿,嫩叶淡绿,上部叶腋易发侧枝,藤蔓右旋,未发现零余子。雌雄异株,淡绿色,穗状花序, 少见开花,未见蒴果。地下块茎变异大,有长圆柱形、长锥形、扁圆形而重叠,或各种分枝;直生,长 30 cm60 cm,横径5 cm12 cm,表皮褐色,头部表皮较粗糙有纵裂纹,并着生较多且较粗的不定根。 DB3303/T 018 2020 1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糯米山药产地选择、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糯米山药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
4、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相关要求。 4 种苗繁育 4.1 种苗要求 种苗应符合糯米山药种苗等级指标的要求,低于二级的种苗不宜作为生产性种苗使用,见表 1。 表 1 糯米山药种苗等级指标 级别 芽径(D)cm 芽高(H) cm 检疫性病虫害 其它要求 一级 0.2D0.5 3H5 无 芽无损伤 二级 0.5
5、5H15 无 芽无损伤 注: 种苗等级指标主要依据芽径,其他指标作为参考。如芽径为二级,其它指标为一级,也判定为二级。 4.2 苗床选择 选择坐北朝南、避风向阳、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作苗床,苗床宽100 cm120 cm,沟 深15 cm20 cm。 4.3 种薯选择 选择无病虫害、块茎直壮、贮藏完好的作种薯,重量500 g900 g为宜。 DB3303/T 018 2020 2 4.4 种薯预处理 种薯先切段, 后切成30 g70 g的薯块, 切口处均匀蘸上草木灰或钙镁磷肥后, 在日光下晒1 h2 h。 4.5 催芽 4.5.1 催芽时间 海拔300 m及以下于3月中下旬催芽,海拔
6、300 m700 m于3月下旬4月上旬催芽。 4.5.2 催芽方法 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洒已预处理的种块,按自然生长方向 布置于畦面,间隔 1 cm 左右,覆盖焦泥灰或细土厚 3 cm5 cm,再覆盖少量稻草。采用 0.05 mm 的多功 能塑料薄膜平铺催芽,泥土压实四周。 5 种植技术 5.1 地块选择 宜选择向阳、避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黄泥土地块。 5.2 整地施肥 宜选择晴天进行深翻耕整地,整成垄宽 120 cm130 cm、沟宽 30 cm40 cm、垄高 50 cm 以上。按 照 NY/T 496 的规定进行合理平
7、衡施肥,每 667 穴施腐熟的有机肥 1000 kg1250 kg 或符合 NY 525 的 商品有机肥 300 kg400 kg、硫酸钾复合肥(N 18 -P2O5 7-K2O 25 )或相当复合肥 75 kg85 kg 后覆土。 5.3 栽培方式 5.3.1 定向栽培 开下端深约 25 cm30 cm,斜度为 1520的平行斜沟,单行种植。按株距 40 cm55 cm,放 入 PVC 浅生槽(U 形槽)或硬质塑料定向槽,槽规格为长度 55 cm60 cm,U 形直径 11 cm12 cm,槽 壁开小孔,置入松软填料( 松软填料一般用质地松软的细土或细土加木糠或谷壳糠混合而成),盖细土 3
8、cm5 cm,再覆土 5 cm25 cm,槽上端留标记作下种时的目标。在标记处下种块,将种块放在定向 槽上口间距 5 cm 处槽中,芽头在下端。出苗后及时疏苗补苗,每株只留壮芽 1 个。 5.3.2 传统栽培 按株距40 cm55 cm,直接单行种植。 5.4 定植 5.4.1 定植时间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定植。 5.4.2 定植密度和方法 每667 栽植700株900株,下种后覆盖3 cm5 cm的焦泥灰或泥土。 5.5 搭架 DB3303/T 018 2020 3 搭网架或用杆长2.5 m3.0 m竹杆(或小杂木)搭架,在两株的中间垂直扦插一支杆,杆与杆中间 用长杆连接加固,待蔓长3
9、0 cm左右,引蔓上架。 5.6 除草 上架后宜人工除草。 5.7 追肥 当藤蔓长到杆顶时重追肥,每667 穴施(浇施)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 7-K2O 25 )或相当复合肥 15 kg25 kg,15天后再追施1 次;后期视长势而定,如整田叶色偏淡、偏黄,可施以钾肥为主的膨大 肥。禁止使用含氯肥料。 5.8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做到雨止沟中无积水;当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55 %,浇水灌溉。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细菌性顶枯病、立枯病等;主要虫害斜纹夜蛾和地下害虫等。 6.2 基本原则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10、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套使 用化学防治。 6.3 防治方法 6.3.1 农业措施 不宜连作,提倡水(水稻)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使 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少施氮肥;病虫害发生季节及时清除病叶、病根,集中销毁病株。 6.3.2 物理防治 采用频振式杀虫黑光灯、 黄色粘虫板等诱杀斜纹夜蛾和蚜虫等害虫。 整地时发现蛴螬等, 及时灭杀。 6.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采用信息素、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等害虫,使用生物农药如木霉菌剂制等防治炭 疽病 。 6.3.4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浓度及安全间隔期。农药使用应
11、 遵守 GB/T 8321 的规定,不使用国家明令禁限用农药参见附录 A。糯米山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推荐用 药参见附录 B。 7 采收 DB3303/T 018 2020 4 7.1 采收时间 10月下旬翌年1月下旬,当茎叶开始落黄时采收 , 宜在晴天进行。 7.2 采收方法 用工具清定向槽或块茎四周的泥土,再轻轻挪动定向槽或山药采收。 8 生产记录 生产者应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载种植品种、数量;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 用法、用量、以 及使用、停用日期;病虫草害发生、防治情况;收获日期;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产品销售数量、日 期和去向等。生产记录保存期限不应少于2年。 9 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03 018-2020 糯米山药种植技术规程 018 2020 糯米 山药 种植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