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614-202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pdf
《DB42 T 1614-202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614-202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100 CCS C 52 DB42 湖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1614 202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for thelead-acid battery enterprises 2020 - 12 - 24 发布 2021 - 02 - 04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614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5 职业卫生管理
2、 . 3 6 选址与总体布局 . 5 6.1 选址 . 5 6.2 总体布局 . 5 7 工程控制措施 . 6 7.1 防化学毒物 . 6 7.2 防噪声 . 7 7.3 防高温 . 8 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 . 8 9 个人防护措施 . 8 10 应急救援管理 . 9 10.1 应急救援预案 . 9 10.2 应急救援设施 . 9 10.3 应急救援措施 . 9 11 辅助卫生用室 . 10 12 职业健康监护 . 10 13 相关方职业卫生管理 . 10 附录 A(资料性) 铅酸蓄电池生产主要工 艺流程图 . 12 附录 B(资料性) 铅酸蓄电池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
3、害因素 . 13 附录 C(资料性) 企业不同对象的主要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 . 15 附录 D( 资料性) 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要求 . 16 附录 E(资料性) 铅酸蓄电池企业常见岗位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备 . 17 附录 F(资料性) 铅酸蓄电池企业常见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措施 . 18 附录 G(资料性) 铅酸蓄电池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监护检查项目及周期 . 19 DB42/T 1614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 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卫生
4、健康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职业安全与职业病防治 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陈振龙、梁娇君、唐石树、吴洁、姚勇、毛革诗、易桂林、陈卓旺、梅良英、 卫婷婷、周芬、李奇函 。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系电话: 027-87750329,邮箱: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联系电话: 027-85787857,邮箱: DB42/T 1614 2021 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选址与总体布局、工程控制措施、工作场所职
5、 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救援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相关方职业卫生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各种类型铅酸蓄电池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62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11659 铅蓄电池厂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 13746 铅作业安全卫生规程 GB 30484-2013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9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
6、187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 17398-2013 铅冶炼防尘防毒技术规程 GB/T 18664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T 20097 防护服 一般要求 GB/T 23466 护听器的选择指南 GB/T 38144.1 眼面部防护 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 第 1部分:技术要求 GB/T 38144.2 眼面部防护 应急喷淋和洗眼设备 第 2部分:使用指南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BZ 2.2 工作场
7、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部分:物理因素 GBZ 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诊断 GBZ 37-2015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 GBZ 41 职业性中暑的诊断 GBZ 49 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GBZ 51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 GBZ 54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 GBZ 57 职业性哮喘的诊断 GBZ 61 职业性牙酸蚀病的诊断 GBZ 73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DB42/T 1614 2021 2 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60
8、(所有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测定方法 GBZ/T 189( 所有部分 )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GBZ/T 192( 所有部分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194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GBZ/T 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 GBZ/T 204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 GBZ/T 224-2010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300(所以部分)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铅酸蓄电池 lead-acid battery 含以稀硫酸为主的电解
9、质、二氧化铅正极和铅负极的蓄电池 。 来源: GB 30484-2013, 3.8 3.2 职业性有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s 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 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来源: GBZ/T 224-2010, 2.6 3.3 铅烟 lead fume 生产作业中产生的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及氧化后形成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一般不 超过 0.1 m。 来源: GB/T 17398-2013, 3.1 3.4 铅尘 lead dust 生产作业中产生的漂浮于空气中
10、的含铅固体微粒,直径大于 0.1 m。 来源: GB/T 17398-2013, 3.2 3.5 硫酸雾 sulfuric acid mist 生产作业中因硫酸挥发而形成的包含硫酸小液滴、三氧化硫以及硫酸盐颗粒物的气溶胶。 3.6 应急救援设施 first-aid facility 指在工作场所设置的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洗眼器、喷淋装置等冲洗设备和强制通风设备,以 及应急救援使用的通讯、运输设备等。 来源: GBZ/T 224-2010, 12.1 3.7 职业健康监护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lance DB42/T 1614 2021 3 是以预防为目的,
11、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 收集,连续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 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适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来源: GBZ/T 224-2010, 10.3 3.8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s 企业、事业 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来源: GBZ/T 224-2010, 2.7 3.
12、9 职业禁忌证 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 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 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来源: GBZ/T 224-2010, 2.8 3.10 职业性慢性铅 中毒 occupational chronic lead poisoning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 造血系统功能障碍 为主的全身性疾 病。 来源: GBZ 37-2015, A.1 4 总则
13、 4.1 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不良影响, 持续改善作业环境条件,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4.2 生产项目的设计应优先采用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 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从根本上消除、减少职业病危 害。 4.3 宜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的作业方式。 4.4 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的铅酸蓄电池生产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
14、控制效果评价及相应的评审,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 4.5 引进铅酸蓄电池项目时,应符合国 家与地方的职业病防治规定和行业准入条件,凡从国外引进成 套设备或技术的,应同时引进或配备相应的防尘防毒技术和设备,并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的要求。 4.6 对铅酸蓄电池生产过程中尚不能完全消除的毒物、噪声以及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采取综合 控制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 GBZ 2.1、 GBZ 2.2 的要求。 4.7 应 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 4.8 应 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5 职业卫生管理 DB4
15、2/T 1614 2021 4 5.1 应为劳动者提供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并参照 GBZ/T 194、 GBZ/T 225 的要求设置配套的卫生设施。 5.2 应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指定相关组织,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职 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设置 应 按 照 GBZ/T 225、 GBZ 1 执行。 5.3 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目标、计划和措施,建 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完善各项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内容包括: a)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b)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c) 职业病
16、危害项目 申报制度; d)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e)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f)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g) 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h)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 i)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j)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k)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l) 职业病危害严重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m)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5.4 应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自主监测、委托定期检测与评 价工作。 铅酸蓄电池生产主要工艺及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见附录 A、附录 B
17、。 5.5 应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按照 GBZ 188 的要求进行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 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5.6 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 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5.7 应 按照要求设置 公告栏、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告知卡。 a) 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按 GBZ 158 的要求设置职业病危 害警示标识、告知卡、警示线等。 b) 在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或宣传栏,公布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存在的职业 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
18、应急救援措施 , 以 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 评价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c) 存在铅烟、铅尘等高毒物品的作业场所醒目位置,按照 GBZ/T 203 和 GBZ/T 204 的要求设置 铅烟、铅尘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和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 d) 接触铅等高毒作业场所应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及说明有害物质 危害性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的标识牌;其他有毒作业场所应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应急 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提示标识。 5.8 企业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 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
19、动合同中写明。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 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存在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生产企业应依照前 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 相关条款。 5.9 应当对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不同对象的主要培训内容和培训学时见附录 C。 DB42/T 1614 2021 5 a) 对从事铅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对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健康危害、防护措施、警示 标识以及在
20、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急救和治疗等内容进行培训。 b) 劳动者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具备培训能力的企业,宜委托有能力的专业技 术机构或者聘请职业卫生专家开展职业卫 生培训。 c) 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或者转岗导致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变化的, 应当对劳动者重新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5.10 应制定硫酸灼伤、高温中暑等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应的演练。 5.11 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内容包括: a)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b)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c) 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d)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 e) 职业健康监护
21、管理档案; f)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g)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见附录 D。 5.12 应当对职业病危害防 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 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5.13 应督促生产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劳动者在生产现场不得吸烟、进食、饮水;应洗澡、 漱口、更换工作服及工作鞋后方可离开生产区域;不得穿工作服、工作鞋等劳保用品进入食堂等生活及 办公区域。 6 选址与总体布局 6.1 选址 6.1.1 企业选址应根据拟建项目生产过程的卫生特征、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特性,结合我国现行的卫生、 安全生产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614-2021 铅酸蓄电池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技术规范 1614 2021 蓄电池 企业 职业 卫生 管理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