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 T 1616-202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pdf
《DB42 T 1616-202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2 T 1616-202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1.040.10 CCS P 33 DB42 湖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1616 202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large-scale public facilities for both peacetime and wartime purposes 2021 - 01 - 29 发布 2021 - 03 - 01 实施 DB42/T XXXXX-2020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选址与总平面 . 2 5 医疗工艺流程
2、. 4 6 建筑设计 . 4 7 结构设计 . 6 8 给水排水 . 8 9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1 10 电气及智能化 . 12 11 消防设计 . 13 12 装饰装修(隔断、照明、建筑或家具选材) . 15 13 标识标记 . 15 附录 A(资料性) 运营维护 . 1 DB42/T 1616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 文件 主编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按照章节顺序排列
3、): 张颂民、肖伟、杨剑华、汤群、侯国求、温四清、栗心 国、李传志、马友才、陈焰华、冯星明、李蔚、章明、刘炳清、林莉、陈颖、李文滔、姚莘、仇争艳、 谢琥、李小兵、覃明、李黎、韩冰、姚丽、许敏、袁理明、杨彦、董卫国、万丽丽、谢文成、洪瑛、秦 晓梅、易彪、袁清澈、张银安、刘华斌、王春香、雷建平、贾鲁庄、熊江、孙雁波 、张再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系电话: 027-68873088,邮箱: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邮寄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武汉市 武昌区中南二路 2号 ,邮编 430071)。联系电话: 027-87337093,邮箱: csa
4、di_。 DB42/T 1616 2021 DB42/T 1616 2021 IV 引 言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1039、 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73、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 计规范 GB50849、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86 、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 51143 等 国家 、湖北省地方 规范 等的要求 ,为指导 大型公共设施 平战两用在新建、改造设计 过程中 ,统一设计、 统一施工、竣工时预留到位, 满足 公共卫生事件 发生时快速转换成为集中收治 轻症 患者 (如新型冠状 病 毒轻症感染患者) 的 救治设施而制订本规范。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的 设计和改造
5、要遵循安全至上、利于快速高效转换、人性化、智能化的原则, 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建筑结构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消防安全和环境安全,所使用的建筑 装饰装修材料为环保材料 。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内容包括:室外市政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室外临时建筑、相邻环境防 护、人员物资进出运输通道、建筑内部分隔、建筑内部设施设备、卫生防疫、生物安全防护等方面。 改造后的 公共设施 应满足当地消防部门、卫健部门、疾控部门与驻场医护团队的的要求。征用起至 征 用结束期间该 公共设施 只能作为公共突发卫生时间时集中收治轻症患者的救治设施使用,不得兼作 他用。 DB42/T 1616 2021 1 大型公共设
6、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规定了 湖北省内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新建、改造 建筑的选址 及总平面、建筑、 结构 、 机电 设备、 消防、 装饰装修、 标识 标记等 设计 要求 。 本文件 适用于 净面积不小于 2000平方米,净高不小于 4.0米 的 单栋 室内开敞大空间建筑 用于 平战两 用的大型公共设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
7、物排放标准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686 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849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03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 51143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CJ/T 521 生活热水水质标准 JGJ 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466-2019 轻型模块化钢结构组合房屋 WS/T 3
8、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建标 173 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平战两用 dual purpose for peacetime and wartime 建筑 平时使用 的软硬件设施 设计、建设与战时的需求相结合,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竣工时预留到 位, 满足 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含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快速转换成为集中收治 轻症 患者 (如新型冠状 病毒轻症感染患者)的需要。 DB42/T 1616 2021 2 三区 两通道 three areas and dual passages “三区”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即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
9、。 清洁区 hygienic area 进行 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 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 及传染病患者 不应进入的区域。 半污染区 semi-contaminated area 进行 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 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 contaminated area 为呼吸道传染病轻症患者接收、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暂 存和处理的场所。 两通道 dual passages 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 端,
10、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缓冲间 buffer room 相邻 不同卫生安全等级区域 的空间 之间安排设计的有组织 气流并形成卫生安全屏障的间隔小室。 卫生通过 sanitary passage 不同卫生安全等级区域之间,医务人员 进行换鞋 、 更衣 、 沐浴 、 洗手等卫生处置 的通过式空间。 污染区污废水、半污染区污废水 sewage from contaminated area、 half contaminated area 传染性疾病区排放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及废水。 消毒接触池 disinfection contact tank 为使消毒剂和污水有足够按触时间,以保证消毒效
11、果而设置的水池,又称接触池。 4 选址与总平面 选址 4.1.1 新建大型公共设施 工程项目 宜位于地质条件良好、市政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利地段,并远离 居民区、幼儿园、学校等人群密集区,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生产储存场所,远离水源保护地等敏 感区域,避免选择低洼易积水区域。 4.1.2 用于平战两用改造的大型公共设施应尽量选择远离城市人群密集区,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 体生产储存场所。 4.1.3 大型公共 设施周边场地应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四周应有开阔的室外场地,能满足人员、物资、 车辆的集散要求,并具备搭建容纳 临时辅助用房、 临时机电 设备 、移动医疗设施 等 的临时房屋 及设施 的
12、场地 , 如图 1 所 示 。 DB42/T 1616 2021 3 图 1 平战两用新建、改造公共设施规划布局图 4.1.4 优先选择 内部空间便于迅速改造的 大型体育场馆、会展中心、标准厂房、大型仓库等单层或多 层建筑,具有较高大内部空间、大容量和开阔室外集散场地, 其结构状况应良好并宜采用简便方法对房 屋结构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 4.1.5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区域应选择建筑首层或二层,且具备自动灭火系统,仓库、厂房宜 选择首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应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战时 设计应 基本满足传染病 医疗流程和消防疏散 要求 , 不满足 消防
13、疏散要求的楼层及建筑不予选择。 总平面设计 4.2.1 作为污染区的建筑与周边建筑物之间应有不小于 20 米的绿化隔离间距,当不具备绿化条件时, 其隔离间距应不小于 30 米。 4.2.2 建筑入口处应有停车及回车场地,满足救护车辆快速抵达和 消毒后安全 撤离,室外为临时停车 和物资周转留出场地,用地周边宜有较为完备的安防设施。战时设计中场地应有搭建临时房屋或帐篷、 停放移动检验室、移动 CT(计算机断层扫描)室等临时医疗设施,以及临时厕所、盥洗和相应的污水、 污物处理设施的空间。 4.2.3 室外场地应能满足消防车道 、 扑救面的设置 , 确保消防车 辆快速抵达。公共 设施与其他建筑之 半污
14、染区 清洁区 污染 区 移动医疗 设备场地 医护、后勤工作人员 集散场地 病患 出院 病患 入院 临时机电 设备场地 缓 冲 急救车辆 集散场地 污物暂存 及污物出口 物流 集散场地 病床区 配药 区 医护、后勤工作人员 药品及清洁物资 出院 人员 污物 病患转入、转出 治疗处置区 大型公共设施 临时建筑 缓冲及 卫生通 缓冲及 卫生通 缓冲 缓冲 缓冲 缓 冲 DB42/T 1616 2021 4 间的防火间距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 5 医疗工艺流程 平战两用改造的公共设施布局需满足“三区两通道”的要求,按医患分离、洁污分离的流线组织 交通。 清洁区进出污染区、半污染区处均应分设进入卫生通
15、过室和退出卫生通 过室。进入流程为:“一 更 二更 缓冲间” 以供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后,从清洁区进入到半污染区、污染区。退出流 程为:“污染区 缓冲 一 脱 缓冲 二脱 缓冲 清洁区”后,退出清洁区的卫生通过 室宜男女分设。卫生通过或缓冲间宜采取集装箱拼接或模数化快速搭建形式建造 , 示意如图 2 所示 。 图 2 医护、工作人员进入、退出污染区卫生流程布置图 6 建筑设计 一般规定 6.1.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建筑平面布局需满足“三区两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 区;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的要求,按医患分离、洁污分离的流线组织交通,“污染区、半污染区 和清洁区”可以用不同色
16、彩标识区分,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完全分开。 清洁区:清洁区包括医生办公室、护士办公室、远程会诊室、药品库房、配药室、配餐室、更衣室、被 服间、值班室、供医护人员使用的淋浴、厕所。 半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临时配液(药)室、治疗室、医护工作站、医疗器械等处理室及其内走廊、 氧气罐储存间等。 污染区:包括病床区、观察救治室、处置室、患者入院室、出院处理室、个人物品的寄存、消毒和安检 用房、开水间、污物污洗间、供患者使用的厕所、淋浴间、社交 活动 区、生活垃圾暂存间(污洗间、暂 存间宜靠外墙,并临近污物出口)等用房。 6.1.2 改造项目清洁区宜设置 于被改造场馆外部,可采用临时板房、集装箱或其他
17、临时设施方式搭建。 改造区域主要为半污染区、污染区。各区应采用机械通风系统,形成定向气流。 病区布置 6.2.1 病床区应做好床位分区、男女分区。各病床分区床位不宜大于 50 床,床位的排列应保持合适的 距离,平行的两床净距不宜小于 1.2 m,每床均应配置床头柜。双排床位(床端)之间的通道,需要双 缓冲 一脱 一脱 缓冲 缓冲 二脱 二脱 缓冲 清洁区 清洁区 女更衣室 女 厕所 女淋浴间 男更衣室 男 厕所 男淋浴间 出 入 一更 二更 缓冲 场馆 医护、后勤工作人员进入流线 医护、后勤工作人员退出流线 DB42/T 1616 2021 5 向通行推床时,净距不宜小于 2.4 m,需要单向
18、通行推床时,净距不宜小于 1.4 m。单排床的 床 端 与对面 墙体间通道净宽不宜小于 1.4 m。分区隔断材料应表面耐擦洗,高度不宜小于 2.1 m。 6.2.2 改造项目具备条件时,可采用单床隔间布置,隔间三面轻质隔断围护,一面敞开,隔间宽度不 小于 2.2 米,进深不小于 2.7 米 , 示意如图 3 所示 。 图 3 护理单元布置示意图 6.2.3 病区内应预留适度的患者活动空间,设置供患者使用的社交活动区、配餐区等人性化设施区域。 每个病床分区可设施护理观察站及开水点。 6.2.4 合理设计战时诊疗卫生流程,清洁区进出污染区出入口处应分别设置,不应共用。返回卫生通 过可根据医护人员配
19、备需要设置 1 3 组通道 。宜采用装配式模块化设计。医护人员脱下的防护服等物 品均从污物出口运出。 6.2.5 卫生通过:医护人员退回清洁区的卫生通过个数宜多于进入污染区卫生通过个数,进、出卫生 通过的个数比例宜为 1:2。 6.2.6 淋浴、厕所:战时供患者使用的厕所应按战时使用需要考虑污水处理和通风设施。供病患使用 的厕所、淋浴间可利用场馆内部的厕所,数量不足时,应采用临时搭建或增设移动式厕所、移动式淋浴 间,也可采用改造场馆厕所和临时厕所相 结合方式。其中改造场馆内部厕所时,应有 排水排污隔离消毒 杀 菌措施 。厕所位置应在建筑下风向并尽量远离餐饮区和供水点,临时厕所与淋浴区域与病房(
20、床)区 域之间应设置专用通道。 6.2.7 病患和医护人员的厕所、淋浴间须分开设置,病患厕所、淋浴位于污染区, 身体健康的医务工 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使用的淋浴、厕所位于清洁区。 厕所厕位数、淋浴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也可依 据病人实际需求适当增加。病人生活污水与洗浴废水必须经过消毒处理,严禁未经消毒处理或处理未达 标的病区污水、医疗污水、病区污物直接排放。 表 1 病患、医护人员厕所厕位、洗手盆、淋浴指 标 1.4 米 1.2 米 六人间 四人间 单人间 隔断长度 2.2 米 隔断长度 2.2 米 4.0 米 护理单元 疏散通道 DB42/T 1616 2021 6 设施 男 女 厕位 每
21、 30 人应至少 设 1 个蹲位, 每 30 人应至少 设 1 个小便斗 每 15 人应至少 设 1 个蹲位 洗手盆 每 20 人应至少设 1 个洗手盆 每 20 人应至少设 1 个洗手盆 淋浴 每 40 人应至少 设 1 个淋浴 每 40 人应至少 设 1 个淋浴 注 1: 卫生器具应采用非接触性或非手动开关并应防止污水外溅。洗手盆、 污水池 不得采用盆塞。 注 2: 洗浴区生活热水系统宜采用集中供应系统,集中 热水 供应系统 水系统应设置灭菌消毒设施 ,配水点 的温度不应 低于 45 。 配套辅助设施 病人 入口 要设置个人物品的寄存、消毒和安检用房,病人男女更衣室等。转院患者和康复患者的
22、出 口应分开设置,应设有消毒和打包区域。 应 在病床区设置紧急抢救治疗室、处置室、开水间、污洗间、 生活垃圾暂存间(污洗间、暂存间宜靠外墙,并临近污物出口)等用房。 应 在医护人员清洁工作区设置 配液(药)室、药品库房、无菌物品库、备餐间、休息值班室、办公室、被服库等用房。 无障碍设计 主要出入口及内部医疗通道应有到达各医疗部门的无障碍通道。建筑内部通道有高差处战时应采 用坡道连通,坡度宜符合无障碍通道要求,并确保移动病床及 医 护人员同时通过的必要宽度。 建造安装 6.5.1 鼓励优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宜采用整体式、模块化结构,特殊功能区域和连接部位可采用 成品轻质板材,现场组接。战时隔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2 1616-2021 大型公共设施平战两用设计规范 1616 2021 大型 公共设施 两用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