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 T 1946-2020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pdf
《DB35 T 1946-2020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5 T 1946-2020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pdf(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CCS B 61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946 2020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cultivating maternal tree for cutting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9462020 I 目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圃地选择 与整理 . 2 4.1 圃地选择 . .
2、 2 4.2 圃地整理 . . 2 5 采穗母树 定植 . . 2 5.1 苗木选择 . . 3 5.2 种植时间 . . 3 5.3 定植前处理 . . 3 5.4 苗木定植 . . 3 5.5 定植后管理 . . 4 6 树形处理 . . 4 6.1 密植法树形处理 . . 4 6.2 伏干法树形处理 . . 4 6.3 带冠埋干法树形处理 . 4 7 经营管理 . . 5 7.1 松土除草 . . 5 7.2 水肥管理 . . 5 7.3 病虫害综合防治 . . 6 7.4 穗条采集 . . 6 7.5 采后管理 . . 6 8 更新复壮 . . 6 8.1 密植法采穗母树更新 . 6
3、8.2 伏干法采穗母树更新复壮 . 7 8.3 带冠埋干法采穗母树更新复壮 . 7 9 技术档案 . . 7 9.1 技术档案内容 . . 8 9.2 技术档 案管理 . 8 附录 A(规范性) 采穗母树布局与树形处理 . 9 附录 B(规范性) 采穗母树常见病虫害防治 . 13 附录 C(资料性) 采穗母树基本情况表 . 15 参考文献 . . 19 DB35/T 1946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平
4、绿之林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游云飞、周俊新、叶代全、陈义堂、李宝银、李勇、万泉、郑仁华、郑雪燕、 黄金华、陈剑勇、郑宏、范福金、陈杰、余燕华、周杨、邓燕冰、叶晓慧、郑达华。 DB35/T 19462020 1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杉木采穗圃母树培育的圃地选择与整理,描述了采穗母树定植、树形处理等方法,提 供了杉木采穗圃母树培育的经营管理、更新复壮、建档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杉木采穗圃的母树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5、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LY/T 1885 杉木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35/T 127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密植法 dense plan ting method 每公顷定植9 500株10 000 株,成活后截干, 保留10 cm长度主干作为采条部位的杉木采穗母树 培育方法。 3.2 伏干法 trunk la ying method 将采穗母树主干与地面成25 45 伏倒,以根颈部及以上10 cm长度主干作为采条部位的杉木
6、采穗 母树培育方法。 3.3 带冠埋干法 method of burie d trunk with canopy 将采穗母树主干伏倒后覆土,尾梢直立并修剪形成浓密树冠,以土壤里平伏干上多级萌芽条构成采 条面的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方法。 3.4 伏干 trunk laying 将采穗母树的主干缓慢压弯,水平伏倒在畦面上。 3.5 正冠 correctting canopy 将平伏在畦面上的采穗母树的尾梢直立,并通过立桩固定的方法。 3.6 埋干 burieding trunk DB35/T 19462020 2 在平伏干上覆盖5 cm7 cm厚度的疏松土壤,使其处于阴暗、湿润的环境中。 3.7 修萌
7、 pruning burgeon 沿一个平面将平伏干上萌生的穗条全部切割的方法。 3.8 芽基 base of burgeon 采穗母树平伏干上各级萌芽条采条后残留的基部。 3.9 采条面 location o f cutting collect location 采穗母树平伏干上大量芽基不定芽萌发,经多次采条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萌芽条萌生 区域。 3.10 光合作用面 location of photosynthesis 特指杉木采穗母树直立干上的主侧枝经不断修剪、摘心而形成的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浓密型树冠。 4 圃地选择与整理 4.1 圃地选择 按照LY/T 1885的有关规定执行。
8、 4.2 圃地整理 4.2.1 清杂 种植前1个月2个月,全面清理地面的杂草、杂灌、树头、石块。水田应开宽0.5 m1 m、深0.8 m 1 m的深沟排干水分。 4.2.2 深翻 深翻土壤,深度25 cm30 cm。原为水田的地块应破除犁底层。 4.2.3 基肥施放 土壤经暴晒 1 周以上后,施放基肥,施放量为腐熟有机肥 5 000 kg/hm 2 6 000 kg/hm 2 和钙镁磷肥 3 000 kg/hm 2 4 000 kg/hm 2 。 4.2.4 整畦作床 三犁三耙,将基肥与土壤混匀后整畦作床。畦向尽可能朝南北方向,畦面平直,宽1.2 m1.5 m, 高30 cm40 cm,畦沟宽
9、30 cm35 cm,床面平整不积水。土层薄的地块畦面宜宽,但不超过1.5 m; 土层深厚的地块畦面宜窄,但不低于1.2 m。 4.2.5 分区 将圃地根据地形特点,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小区内要求地势平坦。 5 采穗母树定植 DB35/T 19462020 3 5.1 苗木选择 5.1.1 选择生长健壮,苗干通直,顶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的苗木 作为采穗母树培育材料。 5.1.2 裸根苗选用级苗,标准按照 DB35/T 127 的规定执行;容器苗要求地径3 mm,苗高30 cm。 5.2 种植时间 裸根苗种植时间12月份至翌年3月份,容器苗除了炎热的夏季,其它季节均可
10、种植。 5.3 定植前处理 5.3.1 修根 对裸根苗进行修根,主根长度保留10 cm以内,侧根长度保留10 cm12 cm。 5.3.2 修枝 苗干高度15 cm以下的分枝(包括根颈部萌芽条)全部剪除,其他下垂枝剪去1/31/2长度。 5.3.3 蘸根 用黄心土、萘乙酸溶液、过磷酸钙,加水搅拌成黄泥浆,用于蘸根,黄泥浆浓稠程度以能薄薄一层 粘在根系上为宜。黄泥浆中萘乙酸加入量为50 g/m 3 100 g/m 3 ,过磷酸钙加入量为500 g/m 3 750 g/m 3 。 5.4 苗木定植 5.4.1 分系分区种植 不同无性系应分区种植。混系种植的,应将物候期相似的无性系安排在同一个区;物
11、候期相差大的 无性系,不能安排在同一个区。 5.4.2 定植点确定 密植法:按25 cm 25 cm株行距在畦面上确定定植点。定植示意图见附录A的A.1。 伏干法:按每畦定植两行,每行距离畦边20 cm25 cm,行内株距40 cm50 cm确定定植点。定植 示意图见附录A的A.2。 带冠埋干法:按每畦定植两行,每行距离畦边20 cm25 c m,行内株距70 cm80 cm确定定植点。 定植点洒白灰标记。定植示意图见附录A的A.3。 5.4.3 种植 在定植点位置,挖穴种植。种植要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根土密接。 密植法,各行各列植株排列整齐。 伏干法,两行间植株两两对齐。 密植法、伏干法的
12、定植深度,均为苗根颈部原土痕位置在畦面下2 cm3 cm。 带冠埋干法,每畦两行中,一行的畦头、另一行的畦尾各留一倍株距以上的位置不种植,其余位置 两行间植株并列。定植深度为苗根颈部原土痕位置在畦面下5 cm左右。 5.4.4 浇水定根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让根土密接,促进根系恢复。 DB35/T 19462020 4 5.5 定植后管理 5.5.1 补植 定植后2个月3个月,检查成活率和幼树生长状况。发现病死株,应及时清除,该位置经土壤消毒 后用容器苗补植。 5.5.2 培土扶干 密植法、伏干法无需培土扶干。 带冠埋干法,发现树干倾斜、倒伏的幼树,应及时培土扶正,严重倒伏的应立杆扶正。 5
13、.5.3 松土除草 苗木定植后至树形处理前,每间隔2个月3个月松土除草1次。 5.5.4 水肥管理 土壤干旱时应及时灌溉浇水,有条件的应敷设自动喷灌设施。种植当年应在5月份6月份、 9月份 10月份各施肥1次,施肥量为NPK复合肥(17-17-17)750 kg/hm 2 。肥料撒施在床面,结合松土除草翻耙 入土。 6 树形处理 6.1 密植法树形处理 苗木栽植成活后,当幼树地径1.5 cm时,在距离畦面10 cm12 cm高度处截干,并将树桩上的侧 枝沿基部全部剪除。 6.2 伏干法树形处理 幼树树高60 cm时,剪除根颈部的萌芽条和30 cm高度以下的侧枝,将两行间并列的两个植株相向 伏倒
14、,用塑料卡扣或细铁丝绑在一起,并用铁钩插入土壤,将伏倒的树干固定。伏干方向按附录A的A.4 执行。随着顶梢逐渐直立生长,应及时进行顶梢、侧枝修剪,将树高控制在50 cm60 cm范围内。主干 根颈部至离地10 cm高度范围作为穗条采集部位,主干上的其它部位萌芽条应及时抹除。 6.3 带冠埋干法树形处理 6.3.1 树形处理时间 树形处理归纳为“八字诀”,即伏干、埋干、正冠、修萌。当幼树高度达到100 cm时,进行树形处 理。处理前控水15天左右。 6.3.2 伏干、埋干 6.3.2.1 侧枝修剪 将幼树主干高度90 cm以下的侧枝全部沿基部剪除。 6.3.2.2 开埋干沟 从根颈处沿畦边平行方
15、向水平开沟,沟深5 cm6 cm,沟宽3 cm5 cm,沟长50 cm70 cm。 DB35/T 19462020 5 6.3.2.3 伏干、埋干、正冠 将幼树缓慢伏倒在埋干沟内,畦内两条种植行平行反向伏干,伏干长度50 cm70 cm,其余树梢通 过立桩绑扎固定,使其直立;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尾梢断裂。两种植行之间开施肥沟,宽度25 cm 40 cm,深度15 cm20 cm。将开施肥沟取出的土壤覆盖在平伏的干上,覆土厚度5 cm7 cm。伏干方 向和施肥沟位置示意图见附录A的A.5,伏干、埋干、正冠的示意图见附录A的A.6。 6.3.3 采条面构建 6.3.3.1 修萌 对树梢摘心,促进平
16、伏干上的不定芽萌发。在 平伏干上的一级萌芽条出土8 cm10 cm时,翻开平 伏干上的土壤,对萌芽条进行修剪,保留芽基长度1 cm2 cm将萌芽条全部水平切割。修萌示意图见附 录A的A.6。当二级萌芽条出土8 cm10 cm时再次修剪,保留芽基长度1 cm左右,连续修剪3次,将采条 面宽度控制在25 cm30 cm。 6.3.3.2 芽基切口处理 在采条面宽度达到25 cm之前,每次修剪后用含吲哚丁酸100 mg/kg、6-苄氨基腺嘌呤35 mg/kg、复 硝酚钠2 mg/kg的混合水溶液向芽基切口喷雾,使芽基切口完全湿润,然后盖上土壤,恢复到采条前覆 盖的土层厚度。盖土后及时浇水,保证芽基上
17、覆盖的土壤湿润。 6.3.4 树体控制 6.3.4.1 截顶修枝 对直立的树梢不断摘心、修剪,促进侧枝萌发;各级侧枝长度保留10 cm15 cm,促进产生更多的 二级、三级侧枝,形成枝叶茂密的树冠。必要时,剪除过密细弱的侧枝,确保侧枝分布匀称。 6.3.4.2 化学调控 在5月份8月份,使用马来酰肼3 g/kg浓度水溶液给采穗母树树冠喷雾,待叶面水渍干燥后,用6- 苄氨基腺嘌呤80 mg/kg喷洒树冠,抑制树冠上的枝条抽长。 7 经营管理 7.1 松土除草 按照LY/T 1885的规定执行。 7.2 水肥管理 7.2.1 施肥 施放钙镁磷肥、NPK复合肥为主,有机肥为辅。密植法、伏干法9月份1
18、1月份、2月份4月份每月 施肥1次,均匀撒在畦面上,结合松土除草翻耙入土。带冠埋干法每月施肥1次,均匀撒在施肥沟内。施 肥时间、肥料类型及施肥量按照附录A的A.7执行。 7.2.2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做到“晴天不干,雨天不涝”。圃地土壤发白时,及时喷雾补充水分;雨天做好圃内排水, 防止采穗母树根系被雨水长时间浸泡。 DB35/T 19462020 6 7.3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穗母树常见病害杉木炭疽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杉木 赤叶枯病、杉木缩顶病,常见虫害主要有杉梢小卷蛾、白蚂蚁,诊治方法按照附录B规定的方法诊治。 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使用,按照NY/T 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5 1946-2020 杉木采穗母树培育技术规程 1946 2020 杉木 母树 培育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