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3334-2020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pdf
《DB21 T 3334-2020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3334-2020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pdf(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20 B 66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 T 3334 2020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cultivition of Atractylodes chinensis 2020 - 10 - 30 发布 2020 - 1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334 2020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地选择及准备 .1 5 繁殖材料准备 .2 6 种植 .3 7 田间管理 .3 8 病虫害防治 .4
2、9 根茎采收及处理 .5 附 录 A (资料性 ) 北苍术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6 附 录 B (资 料性 ) 北苍术常见病虫害发病特性 .7 DB21/T 3334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本标准起草人:张梅春、梁君、赵鑫、张明磊、王阜郡、徐丽贤、李晶晶、田霄、王建军、张洁、 葛秀鹏、范国军、吴卓伟、孙大成、付杨 、苏木丽、胡明霞、杨晓光 。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
3、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沈阳市苏家屯区枫杨 路 186号),联系电话: 15840505930。 DB21/T 3334 2020 1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苍术的 术语和定义、栽培地选择与准备 、 繁殖材料准备 、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 防治及 根茎 采收 及处理 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北苍术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
4、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北苍术 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是菊科 ( Asteraceae)苍术 属( Atractylodes DC.)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入药,具有药用价值 。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参见附录 A。 3.2 种茎 经过选择与处理用于繁殖新植株的根茎。 3.3 种茎繁殖 利用种茎种植繁殖新植株的方法。 4
5、 栽培地选择及准备 4.1 选地 选择 平地或坡度小于 15的山地,土壤以 壤土、沙壤土 为宜, 排灌方便,不宜选择 黏土地和涝洼地。 4.2 整地 选好地块后,清理杂草或枯萎作物,深翻土壤 25cm 30cm,做到土地平整、疏松。辽宁东部地区一 般在 4月中旬进行;辽宁西部地区一般在 4月上旬进行。 DB21/T 3334 2020 2 4.3 作 床 按照床底宽 1.3m,床面宽 1.1m,床高 15cm20cm的规格做床,床间留作业道,一般 0.5m宽。要求床 面平整, 无 草根石块。 4.4 施肥 肥料以 腐熟的饼肥 、 生物肥 、 腐熟农家肥(人类尿除外) 按照 1:1:40比例为最
6、佳,每亩( 667m2) 施肥 1960kg。也可施用腐熟农家肥(人类尿除外), 每亩( 667m2)施肥 900kg为宜。 5 繁殖材料准备 北苍术的繁殖方式分为种茎繁殖和种子繁殖。 5.1 种茎制备 5.1.1 种茎采挖 种茎采挖可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季 宜在 清明 前后 芽孢萌发 前 采挖 ; 秋季 宜在 地上植株枯萎时 进行 采挖 。 5.1.2 种茎选择 一般选 1年生以上生长健壮的植株,春季或秋季采挖 。 选择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垂露形,有须根的 健壮根茎,春季采挖的根茎顶部有芽孢萌发,芽孢灰绿色,有黏质状银白色绒毛分布;秋季采挖根茎芽 孢不明显。用刀 将根茎 切成 3段 5段,每段
7、保证有 2个 3个饱满芽。 5.1.3 种茎消毒 采挖出的种茎,用 500倍液的 N( 2苯骈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 50%可湿性粉剂)溶液浸泡 20min, 捞出后晾干表面水分。 5.1.4 种茎贮藏 春季采挖后,存放至阴凉之处,平铺于地上,喷淋少许清水,然后再 用透水透气材料 覆盖以防风干, 可视其表面的干湿程度适时进行喷水,防止发生霉烂。适宜储存期最好不要超过 7天,尽快移栽。 秋季采挖后,用湿润细沙进行层积处理。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背风蔽阴处挖坑,坑深 50cm80cm 宽在 1m1.5m,坑长视 种茎 数量而定 , 坑中每隔 1m 1.5m插一束草 把,以便通气。将种茎与湿沙按
8、 10cm 一层间隔式地进行层积埋放,至坑口 20cm时放湿沙至坑平,上覆土呈丘状。 5.2 种子采集与处理 5.2.1 种子采收 在 二年生以上的北苍术 植株上采集 成熟种子 用于 播种。于晚秋( 10月上旬)种子成熟时采摘种桃儿 或整株割下,最好在清晨 阳光未直接照射 前或阴天时采集。将采摘后的种桃儿铺于阴凉处阴干后,用细 条棍抽打或使用脱粒机脱粒,再用簸萁或风选机将枝干、果柄、碎叶、草种子、瘪籽等杂质去除,阴干。 5.2.2 种子储藏 DB21/T 3334 2020 3 将净种后的种子放入 麻袋或编织袋 中 , 放在 干燥阴凉通风处常温贮 存。注意防高温、防鼠害、防潮 湿。种子的储存期
9、为一年,陈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 6 种植 6.1 种茎繁殖 4月 5月,在做好的畦床上按行距 20cm顺床开沟,沟深 15cm左右,将种茎芽孢向上,每隔 10cm 15cm 一株,覆盖细土,盖土厚度以没过芽苞 4cm5cm为宜,盖土后将床面搂平。 栽后灌一次透水 (水质标准 按 GB 5084执行,以下同) ,之后视土壤湿度情况灌水 1次 2次 。种茎用量为 150Kg/亩( 11000段 12000 段 /亩)。 6.2 种子繁殖 6.2.1 播种 播种可采取春播或秋播。春播于解冻后 土壤 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 10 左右为宜,一般在 4月中旬, 最晚不超过 5月末。 秋季播种自 10月下
10、旬至结冻前均可进行。播种前用 50 mg/L赤霉素浸泡 18h后播种。 床面顺床开沟,深 3cm左右,行距 12cm15cm,种子与湿沙 按 1 : 3混合,均匀地播入沟内,播种量为 4kg 6kg/亩,覆细土厚 2cm3cm,稍镇压,浇 1次透水。 6.2.2 覆盖 播种后 要加盖覆盖物,红松松针或油松松针最好。无松针地可用稻草等代替。覆盖物要薄厚均匀, 厚度以似 露 非 露 床面为准,防止强光灼伤幼苗。如有水利喷灌设施的可不采用覆盖物 。秋季播种不用覆 盖。 6.2.3 撤覆盖物 当苗大部分出土后,撤掉一半覆盖物,可以边撤边除草。撤覆盖物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三点之 后。 7 田间管理 7
11、.1 种茎繁殖苗管理 7.1.1 第一年管理 栽后 5cm 10cm土层温度上升至 12 15时,土壤含水量在 30%60%的条件下,一般 15d出苗,除草 松土 3次 4次,要做到见草即除,保持床面无杂草;追肥用叶面肥喷施,磷酸二氢钾 500倍液 2次 3 次, 间隔期 7d10d;若夏季出现伏旱要及时浇水。 7.1.2 第二年管理 土壤解冻 20cm时,磷酸 二铵和硫酸钾按质量比 1: 1均匀混合后撒施,用量为 0.05kg/m2;苗出齐后 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植物动力 800倍 1000倍液喷施交替使用,每年 2次 3次;一般除草 2次 3次, 夏季注意排水,以防积水造成根茎腐烂,或
12、生长不良。 7.1.3 第三年管理 DB21/T 3334 2020 4 施追肥同第二年,一般除草 1次 2次。进入 8月份后要注意排水和控水。 7.2 种子繁殖苗管理 7.2.1 第一年管理 当 5cm10cm土层温度上升至 1215 时,开始大量出苗。在撤完覆盖物后进行除草和追肥;一般 除草 3次 4次,交替使用磷酸二氢钾或植物动力 800倍 1000倍液喷施,每年 2次 3次;幼苗培育 1年,进 行移植。 7.2.2 第二年管理 7.2.2.1 移植 土壤解冻 20cm时,将 1年生苗进行移植,床作顺床开沟,沟深 15cm左右,每隔 10cm 15cm一株,覆 盖细土,厚 5cm7c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3334-2020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 3334 2020 苍术 栽培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