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3024-2020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pdf
《DB13 T 3024-2020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3024-2020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1.020 C 50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3024 2020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 2020 - 04 - 08 发布 2020 - 07 - 01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3024 2020 I 前 言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现予发布。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
2、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 控制和改进中心、航空总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河北省临 床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中 心、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天津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清涛、周睿、王丹、高志琪、郭健、尹弘毅、左畅、梁玉芳、张顺利、高 华英、张涛、陆珊、刘颖、黄高平、张宏家、高黎、赵建宏、冯志山、杨彬、张连祥。 DB13/T 3024 2020 1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学检验危急值基本要求、获取、应用、监控与跟踪、信息化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
3、告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576.1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学检验危急值 critical value in laboratory medicine 指临床若不及时进行干预,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的实验室检测值,以下简称危急值。 3.2 危急值报告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指实验室获取 医学检验数据 、确定危急值
4、,并用于临床确认、处理危急值的全过程。 3.3 首次危急值 first-time critical value 指同一患者同一检测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多次危急值中第一次出现的危急值。 3.4 质量指标 quality indicator 一组内在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的度量。 GB/T 22576.1,定义 3.19 4 基本要求 4.1 危急值管理小组 DB13/T 3024 2020 2 医疗机构应设立危急值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至少要包括医务部门、实验室、护理部门、临床科室、 信息部门。管理小组需要对危急值的获取、应用、监控与跟踪、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明确分工,设置相 应的岗位职责。 4.2 危急值
5、管理内容 4.2.1 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 危急值管理制度应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内容: a) 组织实验室和临床科室评审,明确是否设置首次危急值; b) 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如门诊、急诊、住院患者)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规定危急值的报告 流程,如第一接收人、第二接收人等信息; c) 应规定实验室危急值通报时限; d) 应规定临床科室危急值确认时限; e) 应对危急值报告进行记录并存档; f) 危急值的基本项目; g) 危急值项目的分层界限值。 4.2.2 危急值制度管理与监督 a) 应规定定期召开危急值沟通会,并形成记录; b) 应参加所在地区的危急值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c) 如需,医疗机构内可实施危
6、急值报告的监控与跟踪,定期审核数据,评估达标率; d) 信 息部门应保障配套的危急值信息化建设,实现危急值获取、应用、监控、跟踪、记录等功 能。 4.3 危急值的项目设置 4.3.1 成人危急值的基本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 白细胞 计数、 血红蛋白 、 血小板 计数、血钾、血钠、 血钙、血糖、 凝血酶原时间 、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气(酸碱度、 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培养、脑脊液培养。 4.3.2 成人危急值的建议项目宜包括:肌酐、尿素、 心肌肌钙蛋白 T(或 心肌肌钙蛋白 I)、淀粉酶、 纤维蛋白原。 4.3.3 儿童危急值的基本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
7、白细胞 计数、 血红蛋白 、 血小板 计数、血钾、血钠、 血钙、血糖、 总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 气(酸碱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培养、脑脊液培养。 5 危急值的获取 5.1 危急值管理小组应定期更新危急值获取的相关信息,如危急值项目、界限值、首次危急值、通报 时间等内容。 5.2 危急值小组如设置首次危急值,宜考虑危急值出现的间隔时间、数值波动范围、是否专科等方面 因素。 5.3 实验室应在规定时间内通报危急值。 DB13/T 3024 2020 3 5.4 实验室应报告并记录危急值,记录宜包括但不限于:科室、患者姓名、患
8、者病历号、危急值标本 唯一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检测结果,通报时间、通报人、接 收人、是否回读(仅限于电话通报) 。 5.5 对同一患者同一检测项目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出现危急值,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检测结果,并可追溯 到该样本相关信息(如:检测仪器等)。 6 危急值的应用 6.1 临床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危急值。 6.2 临床科室接收危急值时应回读(仅限电话通报),回读内容至少应包括:患者姓名、患者病历号、 危急值标本唯一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检测结果。 6.3 临床科室应保留危急值确认记录,记录宜包括但不限于:科室、患者姓名、患者病历号、危急值 标本唯一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检测结果,通报时间、
9、通报人、接收人、是否回读(仅限电话通 报)。 6.4 临床科室应定期监控评估危急值相关质量指标,如:危急值临床干预率、危急值假阳性率等。 7 危急值的监控与跟踪 7.1 类质量指标用于危急值报告全过程的室间、室内监控。类质量指标用于危急值报告全过程的 室内跟踪。 7.2 应按规定参加所在地区的危急值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对危急值 I 类质量指标实施监控。 7.3 当危急值 I 类质量指标不达标时,应按规定启动危急值类质量指标的跟踪。 7.4 危急值类质量指标,见表 1。 表 1 危急值 类质量 指标 序 号 类别 名称 公式 用途 说明 评估标准 1 类 危急值通报率 危急值通报率 =(已通报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 3024-2020 医学检验危急值获取与应用技术规范 3024 2020 医学 检验 危急 获取 应用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