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pdf
《DB37 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27.010 CCSF 15 37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 Code for explor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of the site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04202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4 4 总则 .6 4.1 目的任务 .6 4.2 场地勘查分级 .7 5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一般规定 .8 6 地埋管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
2、热能勘查 .8 6.1 目的任务 .8 6.2 场地浅层地热能调查 .8 6.3 钻探 .8 6.4 取样及测试 .9 6.5 岩土热响应试验 .9 7 地下水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 .9 7.1 目的任务 .10 7.2 场地浅层地热能调查 .10 7.3 勘查井施工要求 .10 7.4 抽水试验 .10 7.5 回灌试验 .10 7.6 水样分析测试 .11 8 勘查设计和报告编写 .11 8.1 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11 8.2 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11 附录 A (资料性) 计算方法 .12 附录 B (资料性) 岩土热物性参数 .16 附录 C (资料性) 腐蚀性及结垢性评价 .
3、17 附录 D (规范性) 勘查设计编写要求 .18 附录 E (规范性) 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19 附录 F (资料性) 综合成果图 .21 参考文献 .23 DB37/T 430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自然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 起草单位 : 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山东大学、山东建筑 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地
4、质调查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 主要起草人 : 刘桂仪、胡松涛、孙云川、曲云霞、常乐、于永清、赵辉、冯克印、刁谡、朱 友强 、 黄峰 、 张林华 、 刘坤 、 孟苗苗 、 王炳凤 、 邵琦 、 张红红 、 张雷雷 、 孟波 、 毕泗敏 、 张涛 、 张学斌 。 DB37/T 43042021 3 场 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的范围 、 总则 、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一般规定 、 勘查等级 、 地埋 管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 、 地下水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以及勘查设计和报告编写等内容 。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新建 、 改建和扩建的竖直地埋管换
5、热系统 、 地下水换热系统在设计前的场地勘 查工作。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场地勘查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 DZ/T 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 5000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6、3.1 浅层地热能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从地表至地下 200m深度范围内,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低于 25,采用热泵技术可提 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等的地热能。 来源: NB/T 100972018, 2.1.6 3.2 浅层地热换热功率 heat exchanger power 从浅层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 注: 单位为 kW。 来源: NB/T 100972018, 2.4.35 3.3 岩土体热导率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 and earth mass DB37/T 43042021 4 岩
7、土体导热能力的量度 , 即在热传导方向上单位长度温度降低 1时 ,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 的热量。 注: 一般用符号表示,单位为 W/(m )。岩土体热导率主要取决于岩土体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点、孔隙度、孔 隙填充物及含水量、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也称岩土体导热系数。 来源: NB/T 100972018, 2.3.3 3.4 岩土体热扩散率 thermal diffusivity of rock and earth mass 岩土体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本身的温度变化速率。 注: 由热导率除以岩石密度和比热容 c之积而得,即 = /( c)。 3.5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
8、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 、 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低温热源 , 由热泵机组 、 浅层地热能换热系统 、 建筑物用户系统组成 的供暖制冷系统。 注: 根据地热能交换方式,可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 NB/T 100972018, 2.5.6 3.6 地埋管换热系统 pipe heat exchange system 传热介质 (通常为水或者是加入防冻剂的水 ) 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 地热能交换系统,也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注: 主要分为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和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两种类型。 来源: NB/T 1009720
9、18, 2.5.8 3.7 地下水换热系统 groundwater heat exchange system 通过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 注: 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来源: NB/T 100972018, 2.5.9 3.8 回灌试验 reinjection test 向井中连续注水,并记录水位、水量的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和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 来源: DZ/T 02252009, 3.10 3.9 回灌率 injection rate 单位回灌量与单位涌水量之比。 3.10 热物性测试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test 采用人
10、工或天然热源对岩土体样品的热物理参数进行的测试。 DB37/T 43042021 5 来源: DZ/T 02252009, 3.12 3.11 岩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利用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连续换热 , 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 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来源: NB/T 100972018, 2.4.32 3.12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initi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rock-soil 从自然地表下 10m 20m至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岩土常年的平均温度。 来源:
11、NB/T 100972018, 2.4.34 3.13 无负荷循环法 non-load cycle method 在无加热或冷却负荷循环的情况下 , 通过记录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 , 计算温度稳定至观测结束时 间段内平均温度(地层初始平均温度)的方法。 3.14 热负荷试验 thermal load test 采用试验装置 , 向地埋管换热器提供恒定热量 , 通过监测地埋管换热器的进 、 出水温度的变化和流 量数据,对数据分析处理计算后得到岩土平均热导率。 3.15 冷负荷试验 cold load test 采用试验装置,向地埋管换热器提供冷量,在入口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测定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
12、, 从而确定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器的吸热能力。 3.16 容积热容量 volume heat capacity 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注: 单位 J/m3。 3.17 勘查孔(井) exploration boreholes (wells) 也称测试孔 , 用于埋设竖直地埋管开展岩土热响应试验的钻孔称为勘查孔 ,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 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钻孔称为勘查井。 4 总则 4.1 目的任务 DB37/T 43042021 6 在查明场地地层结构 、 水文地质 、 工程地质 、 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 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查明场 地岩土层结构 、 岩土初始平
13、均温度 、 岩土体热导率 、 岩土体热扩散率 、 岩土体容积热容量 、 地下水静水 位 、 水温 、 水质及分布 、 地下水径流方向 、 速度和冻土层厚度等参数 ; 地下水换热系统查明含水层类型 、 地下水径流方向 、 水温 、 水质 、 水位动态变化 , 含水层岩性 、 分布 、 埋深 、 厚度 、 富水性和回灌率等与 浅层地热能相关的参数,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场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2 场地勘查分级 热泵系统建设项目的规模根据供暖 /制冷面积确定,供暖制冷面积在同一项目包含不同工程类型子 项时,以其中大小分级最高的来确定;场地条件复杂程度分级可参照表 1。依据场地
14、复杂程度和工程规 模,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分为一、二、三级,见表 2。 表 1 场地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换热 系统 项 目 复杂 中等 简单 含水层 埋管深度范围内同时具 有供水意义含水层及其 他不具备供水意义的多 个含水层 埋管深度范围内同时具有咸 、 淡水含水层且包含当地主要 开发利用含水层 埋管深度范围内,含水层较 单一或不含当地主要开发利 用含水层 地层岩性 岩性岩相复杂多样 , 岩土 体结构复杂。严重湿陷 、 膨胀 、 砂土液化的特殊性 岩土体 岩性岩相变化较大 , 岩土体结 构复杂 。 除级之外的特殊岩 土体 岩性岩相变化小,岩土体结 构较简单。无特殊岩土体 地埋 管
15、换 热系 统 不良地质现象 发育强 发育中等 发育弱 地下水资源保护要求 水源地保护区 远离水源地 , 并利用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 除农业用水外,未大规模开 发地下水 含水层类型 基岩裂隙水或具两种以 上不同含水层 上部松散岩类孔隙水 , 下部岩溶水 单一岩溶水或松散岩类孔隙 水 地下水水位年降幅 2m 1m 2m 1m 地下 水换 热系 统 不良地质现象 发育强 发育中等 发育弱 注: 复杂程度就高不就低。 表 2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等级表 场地条件复杂程度 建筑性质 供暖 /制冷面积 工程规模 复杂 中等 简单 100 000 m2 大型 一级 一级 二级 50 000 m2 100 000
16、 m2 中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住宅类 50 000 m2 小型 二级 三级 三级 50 000 m2 大型 一级 一级 二级 10 000 m2 50 000 m2 中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非住宅类 10 000 m2 小型 二级 三级 三级 DB37/T 43042021 7 5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一般规定 5.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应在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前进行。 5.2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前应充分收集气象水文资料、地震资料、拟建项目功能特征、拟建项目场地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拟建项目场地区域或周边地域地质 、 水文地质及地热能 、 拟建场地所在地地源热泵 相关的政策规定等相关资料。 5.
17、3 场地浅层地热能调查范围及主要内容包括: a) 调查平面范围应在场地边界的基础上外扩 200m, 垂直深度控制在 200m 以内; b) 收集气象 、 水文 、 区域地质 、 水文地质 、 地热地质 、 地震及相邻浅层地热能工程运行情况等资 料,查明场地现状; c) 地下水污染 、 海 (咸 ) 水入侵 、 串层污染 、 地面沉降 、 岩溶塌陷 、 采空塌陷 、 地裂缝等环境地 质问题。 5.4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应查明工程场地状况,包括下列内容: a) 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地形地貌特征; b) 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基础形式及埋深; c) 场地内已有植被 、 地表
18、水 、 供水排水系统及架空输电线 、 市政管网 、 交通设施 、 历史文化遗迹 、 电信电缆的分布及综合管线分布; d) 场地内及周边已有或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e) 交通道路状况及施工所需的电源、水源情况。 5.5 根据收集的场地及区域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适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式,以确定 相关的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方法。 5.6 对收集的相关资料开展综合研究,根据场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结合实 验测试结论,提出场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案。 6 地埋管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 6.1 目的任务 查明场地条件,拟利用区域地质条件,获取相关
19、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主要任务有 : a) 通过调查,查明场地现状及拟建工程负荷; b) 通过钻探,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并采取岩土样品; c) 通过测试分析,获取岩土样品的物理、热物理参数; d) 通过岩土热响应试验,获取岩土初始平均温度、岩土体综合热导率及岩土体综合热扩散率。 6.2 场地浅层地热能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 : 岩土体岩性、结构,含水层分布及埋藏条件,地下水位、水量、水温、水质、地温 及动态变化。 6.3 钻探 钻探布孔数量、孔径、深度、下管及水压试验要求如下: a) 场地勘查工作量应按勘查等级确定 ,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场地勘查可酌情减少工作 , 具体工作量 见表 3。 DB
20、37/T 43042021 8 表 3 地埋管换热系统勘查孔工作量 勘查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勘查孔(个) 3 2 1 注: 跨多个水文地质单元(块段)时,宜每个单元(块段)单独布置。 b) 勘查孔控制场地内主要地层 , 勘查孔深度应结合工程负荷 、 地层条件以及场地施工条件等确定 , 宜与设计换热孔深一致, 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的可采用 120m; c) 勘查孔孔径宜为 150mm, 孔内埋管宜采用双 U 方式, 管材宜选用 DE32 或 DE25 型 PE 管,下管 完成后将孔回填密实,回填宜采用中粗粒石英砂; d) 地质勘查孔中地埋管下管前后均应进行水压试验, 下管前压力为 1.5MP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 4304 2021 场地 地热能 勘查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