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T 10194-2019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pdf
《NB T 10194-2019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 T 10194-2019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60.10 K 11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源 行 业 标 准 NB/T 10194 2019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 Fire refined high conductivity( FRHC) copper rod for electrical purpose 2019 - 06-04发布 2019 - 10 - 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194 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要求 . 1 4 试验方法 . 3 5 检验规则 . 4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 质量证
2、明书 . 6 7 订货单内容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铜杆铜粉量测试方法 干刷法 .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铜杆表面的氧化膜 厚度测试方法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铜杆可退火性能测试方法 -螺旋伸长数法( S.E.N 法) . 1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推荐使用建议 . 14 参考文献 . 15 NB/T 10194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422)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缆研究所 有限公司 负责起草 , 赣州江钨新
3、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广德亨通铜业有限 公司 、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河北大无缝铜业有限公司、 远东电缆有限公司、宝胜科技创新股份 有限公司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徐睿、姚大伟、 尹家军、 吴小宽、苏华光、王建武、胡清平、刘彦军、 胡渊蔚。 NB/T 10194 2019 III 引 言 本标准参考 GB/T 3952-2016电工用铜线坯、 YS/T 793-2012电工用火法精炼再生铜线坯、 ASTM B49-16电工用铜杆、 EN 1977:2013铜和铜合金 铜线坯(线杆)进行起草。 本标准规定的产品为以废铜为原料,通过火法精炼,经连铸连轧工艺 生产的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
4、 电铜杆(以下简称铜杆)。该类产品与 YS/T 793-2012电工用火法精炼再生铜线坯中的所有牌号的 铜杆、 ASTM B49-16电工用铜杆以及 EN 1977:2013铜和铜合金 铜线坯(线杆)中规定的对应 牌号的铜杆均属火法精炼的高导电( FRHC)铜杆,本标准对该类产品提出相关特殊规定: 规定了制造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的进炉原料; 规定了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各牌号的成分及氧含量的要求,与国际同类产品的标准规定 一致; 规定了铜粉量及扭断试验的试样标距为 250mm,并附铜粉量测试方法 干刷法,列为附录 A; 参考 ASTM B49-16电工用铜杆,增加了铜杆表面氧化膜指标要求
5、,并附氧化膜厚度的测试 方法,列为附录 B; 参 考 EN 12893:2000铜及铜合金螺旋伸长数测试方法,增加了铜杆可退火性的测试方法 - 螺旋伸长数法( S.E.N法),并提供推荐分档的评价方法,列为附录 C; 提出了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在线缆行业推荐使用的建议,列为附录 D。 NB/T 10194 2019 1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以废铜为原料,通过火法精炼,经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的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 6.0mm35.0mm,供进一步加工的电工用线材或其 它 电工用型材使用。 2
6、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2部分:尺寸测量 GB/T 4909.3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3部分:拉力试验 GB/T 4909.4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4部分:扭转试验 GB/T 5121(所有部分)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3 要求 3.1 进炉原料 进炉 废铜 原料 应进行预处理, 进炉 原料的品位其 平均铜含量 宜 控
7、制在 96%及以上。 3.2 产品 3.2.1 牌号、状态、规格 铜杆的牌号、状态、规格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牌号、状态、规格 牌号 状态 直径 mm TZ1、 TZ2、 TZ3 热态 ( R) 6.035.0 3.2.2 产品命名及表示方法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本标准编号表示,表示方法如下: 示例: 牌号为 TZ1, 热 态,直径为 8mm 的 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表示为: TZ1 R 8.0 NB/T XXXX XXXX。 3.3 化学成分 TZ1、 TZ2、 TZ3牌 号铜杆的化学成分应符合 表 2的 规定。 NB/T 10194 2019 2 表 2 化学
8、成分 成分含量要求 元素 元素含量 %(质量百分比) 主成份不小于 Cu Ag Cu+Ag Cu Ag 99.90 氧含量不大于 O 0.040 注: 杂质元素不包括氧 。 3.4 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3.4.1 铜杆的直径及其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 3 的规定 。 表 3 直径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标称直径 d 6.0 d 6.35 6.35 d 12.0 12.0 d 19.0 19.0 d 25.0 25.0 d 35.0 允许偏差 + 0.5, - 0.25 0.4 0.5 0.60 0.8 3.4.2 铜杆应成圈供应,每 圈 应连续一根,不允许焊接,最小圈重应不 低于 1t,但允许双方
9、协商确定 交货重量。 3.5 表面质量 3.5.1 铜杆应圆整,尺寸均匀 ,并且不需经酸洗和扒皮, 直接使用。 3.5.2 铜杆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应有 复边、飞边、裂纹、夹杂物及其 它 影响使用的缺陷。 3.6 伸长率 铜杆伸长率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伸长率 牌号 状态 伸长率 %, 不小于 TZ1 热( R) 40 TZ2 37 TZ3 35 3.7 扭转性能 直径为 6.0mm10.00mm的铜杆应进行扭转试验,铜杆扭转性能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 5 扭转性能 牌号 状态 正转转数 反转至破断的转数 不小于 TZ1 R 25 30 TZ2 25 25 TZ3 25 20 NB/
10、T 10194 2019 3 3.8 电性能 铜杆的电阻率应符合表 6的 规定。 表 6 电性能 牌号 状态 体积电阻率 20 mm2/m,不大于 质量电阻率 20 /m2,不大于 20 导电率 %IACS,不小于 TZ1 R 0.017070 0.15176 101.0 TZ2、 TZ3 0.017241 0.15328 100.0 3.9 铜杆的其它要求 3.9.1 铜粉量 铜杆的铜粉量测试参照附录 A(仅适用于 8mm)中的方法进行。铜杆的铜粉量应符 合表 7的规 定。 表 7 铜粉量 牌号 状态 铜粉量 mg,, 不大于 TZ1 R 8 TZ2、 TZ3 15 3.9.2 氧化膜厚度
11、铜杆的氧化膜厚度测试应按附录 B( 仅适用于 8mm)的方法进行。铜杆的氧化膜厚度应符 合表 8的 规定。 表 8 氧化膜厚度 牌号 状态 氧化膜厚度 nm, 不大于 TZ1 R 40 TZ2、 TZ3 75 3.9.3 可退火性能 铜杆的可退火性能试验参照附录 C中的螺旋伸长数试验方法进行。铜杆的可退火性能应符 合表 9的规 定, 试验结果应在供货质量证明书中注明。 表 9 可退火性能 评价 螺旋伸长 数( S.E.N) 不小于 优秀 100 良好 40 合格 20 4 试验方法 NB/T 10194 2019 4 4.1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铜杆 的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按 GB/T 5121
12、(所有部分) 的规定 方法进行 。 4.2 尺寸测量 铜杆的尺寸测量应按 GB/T 4909.2规定的方法 进行 。 4.3 表面质量 铜杆的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 4.4 伸长率 铜杆的伸长率试验应 按 GB/T 4909.3的 规定 进行 ,试样采用 200mm的标距 。 4.5 扭转性能 4.5.1 铜杆的 扭转试验按 GB/T 4909.4 的规定 进行 。 4.5.2 试样应从尺寸 允许 偏 差和表面质量( 3.5 的规定)合格的铜杆上取样。试样原始标距为 250mm, 扭转速度 为 30r/min(速度偏差 10%) ;绕试样轴线按表 5 中规定的转数正转,然后反向转至破断。 4.
13、6 电性能 4.6.1 铜杆电阻率试验按 GB/T 3048.2 的规定进行。 4.6.2 电阻率试验可 在未经进一步加工和退火的铜杆试样上直接进行,若体积电阻率测试方法重现性 不好或偏差过大,可采用质量电阻率测试方法。 4.7 铜粉量 铜杆铜粉量试验参照附录 A的方法进行 。 4.8 氧化膜厚度 铜杆氧化膜厚度试验应按照附录 B的方法进行。 4.9 可退火性能 可退火性能 试验 参照附录 C的螺旋伸长数( S.E.N)试验方法执行。 5 检验规则 5.1 检验和验收 5.1.1 铜杆应由供方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和订货单的规定,填写并提供 质量证明书。 5.1.2 需方
14、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的规定不符时,应在收到 产品之日起 30 天内 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5.2 组批 NB/T 10194 2019 5 铜杆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的铜杆组成。 5.3 检验项目 每批铜杆 应按表 10规定 的项目和方法 进行检 验 。 表 10 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试验类型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1 化学成分 T、 S 4.1 2 尺寸偏差 T、 R 4.2 3 表面质量 T、 R 4.3 4 伸长率 T、 R 4.4 5 扭转性能 T、 R 4.5 6 电性能 T
15、、 S 4.6 7 铜粉量 T、 S 4.7 8 氧化膜厚度 T、 S 4.8 9 可退 火性能 T、 S 4.9 注: T(型式试验)、 S(抽样试验)、 R(例行试验)的定义参见 GB/T 4909.1中的相关规定 。 5.4 制样 5.4.1 取样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每批铜杆应采用表 11规定的按 圈 数或重量两种方法计算取样数量,以取样数 量多者 作 为最终取样方法,并以此方法确定取样数量,从该批铜杆中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样品 。 表 11 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 检验项目 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 要求的章条号 化学成分 氧含量 每 5 圈 或 20t 取 一 个样 3.3 其 它 元素含量
16、每 15 圈 或 60t 取 一 个样 3.3 尺寸偏差 逐 圈 检查 3.4 表面 质量 逐 圈 检查 3.5 伸长率 逐 圈 检查 3.6 扭转性能 逐 圈 检查 3.7 电性能 每 15 圈或 60t 取一个样 3.8 铜粉量 每 15 圈 或 60t 取 1 个样 3.9.1 氧化膜厚度 每 15 圈 或 60t 取 1 个样 3.9.2 可 退火 性能 每 50 圈 或 200t 取 1 个样 3.9.3 注: 当 圈 数不足 5圈 或重量不足 20t时,至少取一个样。 5.4.2 制样 5.4.2.1 化学成分分析应按下述方法制备试样: 首先应去掉样品表皮,采用机加工方式将样品制备
17、成 屑样。加工操作过程中不得使用润滑剂,且应保持材料不被氧化。将该批各个样品制成的屑样取等量合 NB/T 10194 2019 6 并成一个大样,大样的总量不少于 600g,将大样充分混匀,用磁铁除净加工时带入的铁。用缩分法等 分成四份,一份留供方,一份交需方,一份仲裁分析用,一份备用 。 5.4.2.2 必要时,电阻率基准试验用 的 试样应按下述方法制备:铜杆试样经清洗并加工至直径为 2mm, 去油污,经 500 550保护性气氛中退火 30min,然后在同一保护性气氛中快速冷却或从退火炉快速 转移到水中冷却。 5.5 检验结果的判定 5.5.1 化学 成分、电性能不合格时,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18、;伸长率、扭转性能、表面质量和尺寸偏差不 合格时,判该圈为不合格品。 5.5.2 铜粉量、氧化膜厚度和可退火性能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产品 (包括原检验不合格的那圈产品 ) 中 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符合标准规定要求,若重复 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或逐圈检验,合格者组批交货。 6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 6.1 标志 在每 圈 检验合格的铜杆上应附有以下内容的标签: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商标; c) 产品牌号、状态、规格; d) 净重; e) 批号; f) 生产 日期; g) 供方 质量监督部门的检印 。 6.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 10194-2019 电工用火法精炼高导电铜杆 10194 2019 工用 火法 精炼 导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