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T 3097-2019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与方法.pdf
《LY T 3097-2019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与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 T 3097-2019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与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 B 65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097 2019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 系统 监测指标 与方法 Parameter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monitoring of planted forests on the beach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发布稿) 2019 - 10 - 23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 3097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2、照 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 本标准 由国家林业 和 草原 局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本标准 主要起草人: 张旭东、高升华、唐洁、汤玉喜、 王昭艳、 潘磊、李屹峰 。 LY/T 3097 2019 1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监测 指标与方法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长江中下游的江 滩 、湖 滩 、洲 滩 人 工林生态 监测 指标 与 监测方法 。 本规范 适用于长江中下游 江滩、湖滩、洲滩 已建 成 人工林生态系统的 长
3、期 定位观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未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33703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 HJ 493 水质 样品的保存与管理技术规定 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LY/T 1210 森林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LY/T 1211 森林植物 (包括森林枯枝落叶层 )样 品的采集与制备 LY/T 1952 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 2241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监测 与评估规范 SL 187 水质采样技术
4、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3.1 滩地 beach 一定时期内交替呈现水生和陆生两种环境状态的水陆交错带。 其中包括 江滩、湖滩和洲滩。 3.2 滩地 人工林 planted forests on the beach 营造于滩地上,以 护滩、 生产木材、 防浪护堤 、抑螺防病 、景观优化 为目的的人工林。 3.3 气体通量 gas flux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 气体 通过 冠层 -大气界面或土壤 -大气界面的物质的量。 4 监测指标 包括土壤因子、 生物因子、水环境因子、大气环境因子、人类活动 五 大类。 具体指标 见附录 A。 5 监测 方法 5.1 样带、 样线、 样地、样方 调查 LY/T 3
5、097 2019 2 5.1.1 固定 样带、 样线、 样地 和样方 设置 根据 研究区 人工林 分布特点 设置样带、样地、样方 ,所选 样带、 样地和样方应 能代表 滩地 人工林的 植被和地 势 特征 。 a.沿水岸布设 3 5条垂直于水岸、宽 50 m或 100 m的 固定 样带 ,样带总长度不低于 3000 m。 b.每条样带设置长度 100 200 m的固定调查样线。 c.每条样带 沿高程 布设 3 5块 20 m 20 m的标准固定样地。 d.每个标准固定样地 内每个树种 选取标准木 3 5株 用于乔木生长状况 调查。 e.每个固定标准样地内 布置 五 块 5 m 5 m的样方用于灌
6、木及层间植物调查; 每个固定标准样地内沿 对角线方向布设 五 块 1 m 1 m的样方用于草本、地被植物。 5.1.2 林分样地调查 林分调查内容包括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及物候。 a.采用冠层分析仪调查 固定样地内 乔木层叶面积指数, 调查时间及频率见附录 A。 b.人工记录,或采用具有自动拍照功能的照相机对 样地 进行自动 拍照 以 记录 物候 。 5.1.3 植被 样地和样方 调查 植被调查 方法 参照 LY/T 2241执行 。 枯落物调查方法参照 LY/T 1211执行。 调查 时间及频率见附录 A。 5.1.4 昆虫样方调查 调查 方法参照 LY/T 2241执行。 调查 时间及频率
7、见附录 A。 5.1.5 钉螺 密度 抽样 调查 调查时间及频率见附录 A。 a.系统抽样调查法:每隔一定距离设 置 样 框查螺, 样 框为 0.11 m2,框距根据滩地面积大小和类型决 定,一般为 10 20 m。 b.环境抽样调查法:根据滩地植被、高程等环境特点,以及钉螺栖息习性,寻找可疑环境设框调查。 c.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调查法:将查螺滩地划分为若干块,每块内进行棋盘式设框查螺;若相邻 两框未发现钉螺,则在两框之间选择钉螺孳生的可疑环境 1 2点 设置样 框查螺。 d.钉螺密度计算:钉螺密度(个 /0.11 m2) = 捕获钉螺总数(个) /调查总框数。 5.1.6 大型真菌样方调查
8、 参照草本调查方法进行。 5.1.7 鸟、兽样带调查 具体观测方法参照 LY/T 2241执行。 5.1.8 两栖及爬行动物样线调查 具体观测方法参照 LY/T 2241执行。 5.1.9 虫害 及病害 样株调查 乔木虫害 和病害 调查采用样株调查法。选择标准木为样株,逐株调查样株上有无所调查种类的虫害, 并记录受害程度 ,用受害面积占总面积(或受害株树占总株树)的百分 数 表示 。 LY/T 3097 2019 3 5.2 地面 连续 自动 观测 5.2.1 水文观测 径流、 生态系统蒸发散、地表蒸散、 树木蒸腾、穿透雨、树干径流 自动观测方法 参照 LY/T 1952执 行。 5.2.2
9、气象因子 采用自动气象站进行连续观测。自动气象站观测方法参照 GB/T 33703执行。布设方法参照附录 A执 行。 5.2.3 温室气体浓度 及通量 观测 参照附录 A执行 。 5.3 卫星遥感监测 采用 MODIS植被指数或空间分辨率不低于 500 m的 卫星遥感数据 记录 监测区 叶 面积指数或植被指数 动态 变化 。 5.4 定期取样观测 5.4.1 土壤调查 土壤样品采集与制备方法按 照 LY/T 1210执行 。土壤剖面设置为 0-20, 20-40, 40-60, 60-80, 80-100 cm。 土壤微生物取样 及分析方法参照 LY/T 1952进行。 5.4.2 枯落物层最
10、大持水量 观测方法参照 LY/T 1952进行。 5.4.3 空气质量 参照 HJ/T 194执行。样品采集时间及频率参照附录 A执行 。 5.5 水质不定期取样监测 降雨、径流和灌溉水水质监测的样品采集 操作 参照 SL 187执行。水质监测样品的保存与管理参照 HJ 493执行。各指标监测频率 见 附录 A。 5.6 不定期 记录 对病虫害爆发、 淹水 时间及 泥沙沉积 、 暴雨后 水质及 土壤侵蚀、 人为活动 等指标在发生 后 进行及时 记录。 见附录 B。 LY/T 3097 2019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滩地人工林生态监测指标 及方法 监测内容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方法
11、监测频率或 布置 土壤 因子 理化性质 机械组成 定期取样 观测 每 2 年 1 次剖面 调查 , 10 月进行 孔隙度 % 每 2 年 1 次剖面 调查 , 10 月进行 容重 g/cm3 每 2 年 1 次剖面 调查 , 10 月进行 氧化还原电 位 mV 每 季度 1 次 ,表层土调查 电导率 s/cm 每 季度 1 次 ,表层土调查 pH 值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表层土调查 速效 N m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 剖面调查 速效 P mg/kg 速效 K mg/kg 硝态氮 m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
12、, 剖面调查 铵态氮 mg/kg 全 N 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 剖面调查 全 P g/kg 全 K g/kg 微量元素 mg/kg 有机质 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剖面调查 有机 碳储量 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剖面调查 可溶性有机 碳 DOC m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 剖面调查 污染物 重金属 mg/kg 定期取样 观测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 剖面调查 农药残留 mg/kg 每年 10月 1 次或每作物季结束时 1 次,剖面调查 生物
13、 因子 植物 林分 植被指数 遥感监测 连续观测 叶面积指数 样地调查 生长季和作物季每月 1 次 ; 物候 样地调查 人工 记录 或 物候 自动观测系统观测 乔木 树高 m 样地调查 每年 非生长季进行 1 次 胸径 cm 物种数量 灌木 株高 m 样方调查 每年 5 月和 9 月各 1 次。 LY/T 3097 2019 5 密度 株 /m2 物种数量 层间 植物 株高 m 样方调查 密度 株 /m2 物种数量 草本 株高 cm 样方调查 盖度 物种数量 地被 盖度 地上生物量 kg/m2 样方调查 生物量模 型 每年 10-11 月调查 1 次,乔木生物量通过 生物量模型计算;其它植物生
14、物量通过样 方收获法调查 地下生物量 kg/m2 枯落物量 kg/m2 样方调查 枯落物厚度 cm 动物 鸟兽 种类 样带调查 每 年 3、 6、 9、 12 月各 1 次 ,每次持续时间 6 天。 数量 只 两栖 及爬 行类 种类 样线调查 每年 3、 6、 9、 12 月各 1 次 。 数量 只 昆虫 种类 样方调查 每年 5 月和 10 月各 1 次 密度 只 /m2 害虫 种类 样株调查 每年定期观测,爆发时 发生时记录 爆发时间 密度 只 /m2 强度 % 钉螺 钉螺数量及 密度 只 /m 2 抽样调查 每年 3-5 月 或 /和 10-11 月调查 1 次 活性螺数量 及密度 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 3097-2019 长江中下游滩地人工林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与方法 3097 2019 长江 中下游 滩地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监测 指标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