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
《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pdf(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patial data processing 2014-12-25发布 2015-03-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7242014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4年 第8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信息化工作,现批准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 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等十二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HJ
2、7182014); 二、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访问接口规范(HJ 7192014); 三、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HJ 7202014); 四、环境数据集加工汇交流程(HJ 7212014); 五、环境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HJ 7222014); 六、环境信息数据字典规范(HJ 7232014); 七、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HJ 7242014); 八、环境信息网络验收规范(HJ 7252014); 九、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HJ 7262014); 十、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HJ 7272014); 十一、环境信息系统测试与验收规范软件部分(HJ 7282014); 十二、环境信息系
3、统安全技术规范(HJ 7292014)。 以上标准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12月25日 HJ 7242014 ii HJ 7242014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总则.3 5 分类与代码.3 6 属性数据结构.6 7 数据组织及数据库命名规则.7 8 数据分层及命名规则.8 9 符号规范及基础配色方案.12 10 数据采集更新规则.13 11 数据质量控制规则.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分类与
4、代码表.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环境空间数据符号和配色方案.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全国环境质量示例.3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重庆市环境质量示例.34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全国环境功能区划示例.35 附录F(资料性附录) 全国污染源分布示例.36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重庆市污染源分布示例.37 HJ 7242014 iv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促进环境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指导环境基础空间数据的加 工处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的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制作的数据分类、属性数据描述方法、数据组织、存储格式、 数据分层、符号规范、基础配色方案、数据采集更新规则
5、、数据质量控制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重庆市环境保护信息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2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7242014 1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的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制作的数据分类、属性数据描述方法、数据组织、存储格式、 数据分层、符号规范、基础配色方案、数据采集更新规则、数据质量控制
6、规则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对环境基础空间数据的加工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930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51902014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 171592009 大地测量术语 GB/T 17160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1794
7、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72782009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HJ 5222009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代码(试行) HJ/T 4172007 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 HJ/T 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 CH/T 30082011 15 000 11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解析测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1592009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程基准 ver
8、tical datum 由特定验潮站平均海面确定的测量高程的起算面以及依据该面所决定的水准原点高程。 3.2 深度基准 sounding datum 计算水体深度的起算面。 3.3 1954年北京坐标系 Beijing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54 1954年我国决定采用的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实质上是由原苏联普尔科沃为 HJ 7242014 2 原点的1942年坐标系的延伸。 3.4 1980西安坐标系 Xian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 采用 IAG 1975国际椭球,以JYD1968.0系统为椭球定
9、向基准,选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为大地原 点所在地,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3.5 WGS84(1150)(世界大地坐标系)World Geodetic System 84(1150); WGS84(1150) 采用1980大地参考系和BIH1984.0指向的极所建立的一种地球参考系和地心坐标系。其地球正常 椭球长半径为6 378 137m,地心引力常数为3.986 004 4181014m3s2,扁率为1/298.257 223 563,地 球自转角速度为7.292 115105rads1。 3.6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
10、em 2000;CGCS2000 原点在地心的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Z轴为国际地球自转局(IERS)定义的参考极方向,X轴为 国际地球自转局定义的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 标系。其地球正常椭球长半径为6 378 137m,地心引力常数为3.986 004 4181014m3s2,扁率为 1/298.257 222 101,地球自转角速度为7.292 115105rads1。 3.7 地图投影 map projection 按照一定数学法则,把参考椭球面上的点、线投影到可展面上的方法。 3.8 高斯-克吕格投影 Gauss-Kruger projecti
11、on 一种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其投影带中央子午线投影成直线且长度不变,赤道投影也成直线,并与 中央子午线投影线正交。 3.9 兰勃特等角割圆锥投影 lambert orthomorphic conical projection 一种等角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其纬线为同心圆圆弧,经线为同心圆半径。没有角度变形,经线长 度比和纬线长度比相等。 3.10 空间数据 spatial data 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诸方面信息的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呈二维和多 维分布的关于区域的现象。 3.11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3.12 基础
12、地理空间数据 fundamental geospatial data 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空间数据,包括测量控制点、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数 据以及按测绘行业标准生产的其他空间数据。 3.13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 environmental fundamental geospatial data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采集、生产、加工的具有空间位置的环境业务数据。 HJ 7242014 3 3.14 环境专题空间数据 environmental thematic geospatial data 以环境基础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环境管理业务分类或分级集中表现某种主题内容的空间数据。
13、 3.15 详查 all entry inspection 对数据成果质量要求的所有检查项的检查。 3.16 概查 specific entry inspection 对数据成果质量要求的特定检查项的检查。 4 总则 4.1 高程基准及深度基准 根据GB/T 172782009的相关规定,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特殊情况下15001 2 000可采用独立高程系。深度基准一般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4.2 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可选用“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WGS84(1150)( 世 界 大 地 坐 标 系 )” 或 “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其中,2
14、008 年 7 月 1 日后新生产的数据必须使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 系”。 4.3 投影方式 根据不同比例尺确定相应的投影方式: a)11 000 000电子地图采用兰勃特等角割圆锥投影,按6分带; b)1250 0001500 000电子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c)15 000110 000电子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 d)150012 000电子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3分带。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任意经 度作为中央子午线的独立坐标系统。 5 分类与代码 5.1 分类方法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采用线分类法,按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进行分类。 5.2 门类 环
15、境基础空间数据分为基础地形数据、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三个门类,如图1所示。 HJ 7242014 4 环 境 基 础 空 间 数 据 遥感影像数据 环境公共空间数据 基础地形数据 图1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门类 5.3 大类 5.3.1 基础地形数据分类 基础地形数据采用GB/T 139232006中的分类方法,如图2所示。 基 础 地 形 数 据 水系 交通 境界与政区 居民地及设施 管线 地貌 植被与土质 图2 基础地形数据分类 5.3.2 遥感影像数据分类 遥感影像数据的分类如图3所示。 航空影像数据 遥 感 影 像 数 据 航天影像数据 图3 遥感影像数据分类 5.3.3 环境公
16、共空间数据分类 根据HJ 5222009和HJ/T 4172007,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分类如图4所示。 HJ 7242014 5 环 境 公 共 空 间 数 据 环境功能区划 其他环境公共空间数据 环境保护相关空间数据 环境质量 污染源 生态环境 图4 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分类 5.4 中类和小类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中类和小类遵从HJ/T 4172007分类要求,见附录A。 5.5 编码方法 针对基础地形数据、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建立编码,代码由 1 位大写英文字母和 6 位数字组成,其结构如图5所示。 中类 大类 门类 小类 图5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编码结构 第一位表示门类,用一位大写字母标
17、识:A为基础地形数据,B为环境公共空间数据,C为遥感影 像数据; 第二、三位表示大类,用两位数字0099表示; 第四、五位表示中类,用两位数字0099表示; 第六、七位表示小类,用两位数字0099表示。 基础地形数据代码参照GB/T 139232006进行编制,其中大类码由GB/T 139232006中大类码前 补0组成,中类码由GB/T 139232006的中类码前补0组成,小类码采用GB/T 139232006的小类码。 如基础地形数据的常年河,编码为A020101。 需要在本标准基础上扩充新的基础地形数据和环境公共空间数据时,原则上从本层代码最小值按递 增方式进行扩充。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
18、扩充后,应在本标准归口单位备案。 5.6 分类代码表 环境公共空间数据分类与代码表见附录A,基础地形数据分类与代码表按照GB/T 139232006各 HJ 7242014 6 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执行。 6 属性数据结构 6.1 属性数据项分类 6.1.1 分类原则 按照地理实体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管理属性将属性数据项分为基本属性数据项、扩展属性数据 项、业务专用属性数据项,如图6所示。 基本属性数据项 扩展属性数据项 业务专用属性数据项 标识码属性数据项 几何特征属性数据项 分类特征属性数据项 说明信息属性数据项 关联特征属性数据项 地理关联属性数据项 业务特征属性数据项
19、属 性 数 据 项 图6 属性数据项分类 6.1.2 基本属性数据项 6.1.2.1 基本属性数据项是描述地理实体标识特征、几何特征的属性数据项。 6.1.2.2 基本属性数据项包括: a)标识码属性数据项:用于标识图层内地理实体的编码。 b)几何特征属性数据项: 1)面状地理实体的面积:记录系统计算的面积; 2)线状地理实体的长度:记录系统计算的长度; 3)地理实体的周长:记录系统计算的长度。 6.1.3 扩展属性数据项 6.1.3.1 扩展属性数据项是用来描述地理实体类别特征、说明信息、关系特征的属性数据项。 6.1.3.2 扩展属性数据项包括: a)分类特征属性数据项: 1)分类代码:根
20、据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分类与代码确定的此地理实体所属的类别代码; 2)国标代码:国家或行业标准中存在的地理实体相关类别代码。 b)说明信息属性数据项: HJ 7242014 7 1)名称:本地理实体的汉语名称,一般应以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名称为准; 2)类型:本地理实体的性质说明,一般应以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类型为准; 3)所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本地理实体所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名称,一般可详细 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关联特征属性数据项: 1)空间拓扑描述:用来标识本地理实体的空间拓扑结构所必需的扩展数据项; 2)更新时间:用来标识本地理实体的更新日期。 6.1.4 业务专用属性数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724 2014 环境 基础 空间 数据 加工 处理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