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pdf
《HJ 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pdf(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Solid waste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mass method 2013-01-21发布 2013-07-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6432013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3年 第6号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环境监测工作,现批 准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
2、法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22013); 二、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432013)。 以上标准自 2013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3年1月21日 HJ 6432013 ii HJ 6432013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方法原理.2 5 试剂和材料.2 6 仪器和设备.3 7
3、样品.4 8 分析步骤.5 9 结果计算与表示.7 10 精密度和准确度.8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9 12 废物处理.10 13 注意事项.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方法的检出限和测定下限.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目标化合物的测定参考参数.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15 HJ 6432013 iv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固体废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
4、附录,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鞍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验证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哈尔 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抚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辽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3年1月21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6432013 1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警告:试验中所使用的内标、替代物和标准溶液为易挥发的有毒化合物,配制过程应在通风 橱中进行操作;试样制备过程中应充
5、分考虑其是否为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按规定要求佩戴防护器 具,避免接触皮肤和衣服。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废物和固体废物浸出液中36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若通过验证本标准也可适 用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体废物样品量为2 g时,36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84 mg/kg,测定下限415 mg/kg。 固体废物浸出液体积为10 ml时,36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10.3 mg/L,测定下限0.42 mg/L。 详见附录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6、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HJ/T 299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HJ/T 300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内标 internal standards 指样品中不含有,但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待测目标物相似的物质。一般在样品分析之前加入,用于目 标物的定量。 3.2 替代物 surrogate standards 指样品中不含有,但其物理化学性质与待测目标物相似的物质。一般在样品提取或其他前处理之前 加入,通过回收率可以评价样品基体、样品处理过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7、3.3 基体加标 matrix spike 指在样品中添加了已知量的待测目标物。用于评价目标物的回收率和样品的基体效应。 3.4 校准确认标准样品calibration verification standards 指浓度在校准曲线中间点附近的标准溶液,用于确认校准曲线的有效性。 HJ 6432013 2 3.5 运输空白 trip blank 采样前在实验室将10 ml 基体改性剂和 2.0 g 石英砂放入顶空瓶中密封,将其带到采样现场。采样 时不开封,之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实验,用于检查样品运输过程中是否 受到污染。 3.6 全程序空白whole program
8、blank 采样前在实验室将10 ml 基体改性剂和 2.0 g 石英砂放入顶空瓶中密封,将其带到采样现场。与采 样的样品瓶同时开盖和密封,之后随样品运回实验室,按与样品相同的分析步骤进行实验,用于检查从 样品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是否受到污染。 4 方法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顶空瓶内样品中挥发性组分向液上空间挥发,产生蒸气压,在气液固三相达 到热力学动态平衡。气相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入气相色谱分离后,用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与标准物质 保留时间和质谱图相比较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色谱纯试剂。 5.1 实验用水:二次蒸馏水或通过纯水设备仪制备
9、的水。使用前需经过空白试验检验,确认在目标化 合物的保留时间区间内没有干扰色谱峰出现或其中的目标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 5.2 甲醇(CH3OH):色谱纯级。 使用前需通过检验,确认无目标化合物或目标化合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 5.3 氯化钠(NaCl):优级纯。 在马弗炉(或箱式电炉)中400灼烧4 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转移至磨口玻璃瓶中保存。 5.4 磷酸(H3PO4):优级纯。 5.5 冰醋酸(CH3COOH):优级纯。 5.6 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 5.7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 mol/L。 称取40 g氢氧化钠(5.6),加入到烧杯中,再加入少量实验用水
10、(5.1)使其全部溶解,转移至1 L 容量瓶中,定容。 5.8 浸提剂 5.8.1 浸提剂1:量取5.7 ml冰醋酸至500 ml实验用水(5.1)中,加64.3 ml氢氧化钠溶液(5.7),加 水 稀 释 至 1 L。配制后溶液的pH值应为4.930.05。 5.8.2 浸提剂2:实验用水(5.1)。 5.9 基体改性剂 量取500 ml实验用水(5.1),滴加几滴磷酸(5.4)调节pH2,加入180 g氯化钠(5.3),溶解并 混匀。于4下保存,可保存6个月。 5.10 标准贮备液:r =1 0005 000 mg/L。 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也可用标准物质配制。 HJ 6432013
11、3 5.11 标准使用液:r =10100 mg/L。 易挥发的目标物如二氯甲烷、反-1,2-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烷、顺-1,2-二氯乙烯和氯乙烯等标准中 间使用液需单独配制,保存期通常为一周,其他目标物的标准使用液保存于密实瓶中,保存期为1个月, 或参照制造商说明配制。 5.12 内标标准溶液:r =250 mg/L。 选用氟苯、氯苯-d5和1,4-二氯苯-d4作为内标。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 5.13 替代物标准溶液:r =250 mg/L。 选用甲苯-d8和4-溴氟苯作为替代物。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溶液。 5.14 4-溴氟苯(BFB)溶液:r =25 mg/L。 可直接购买有证标准
12、溶液,也可用高浓度标准溶液配制。 5.15 石英砂:2050目。 使用前需通过检验,确认无目标化合物或目标化合物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 5.16 载气:高纯氦气(99.999%)。 经脱氧剂脱氧、分子筛脱水。 注 1:以上所有标准溶液均以甲醇为溶剂,配制或开封后的标准溶液应置于密实瓶中,4以下避光保存,保存期 一般为30 d。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混匀。 6 仪器和设备 6.1 气相色谱仪:具有毛细管分流/不分流进样口,可程序升温。 6.2 质谱仪:具 70 eV 的电子轰击(EI)电离源,具 NIST 质谱图库、手动/自动调谐、数据采集、定 量分析及谱库检索等功能。 6.3 毛细管柱:60 m
13、0.25 mm;膜厚1.4 mm(6%腈丙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也可使用 其他等效毛细柱。 6.4 顶空进样器:带顶空瓶、密封垫(聚四氟乙烯/硅氧烷或聚四氟乙烯/丁基橡胶)、瓶盖(螺旋盖或 一次使用的压盖)。 6.5 零顶空提取器(Zero-Headspace Extraction Vessel): 500600 ml,用于浸出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 6.6 翻转式振荡器:转速为(302)r/min。 6.7 往复式振荡器:振荡频率150次/min,可固定顶空瓶。 6.8 超纯水制备仪或亚沸蒸馏器。 6.9 pH计:精度为0.05。 6.10 天平:精度为0.01 g。 6.11
14、微量注射器:5 ml、10 ml、25 ml、100 ml、500 ml、1 000 ml。 6.12 棕色密实瓶:2 ml,具聚四氟乙烯衬垫和实芯螺旋盖。 6.13 一次性巴斯德玻璃吸液管。 6.14 采样瓶:60 ml或250 ml,带聚四氟乙烯材质隔垫的螺纹棕色玻璃瓶。 6.15 采样器材:铁铲和不锈钢药勺。 6.16 便携式冷藏箱:容积20 L,温度4以下。 6.17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HJ 6432013 4 7 样品 7.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7.1.1 样品采集 按照HJ/T 20的相关规定进行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样品的工具应用金属制品,用前应 经过净化处理。
15、可在采样现场使用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便携式仪器对样品进行浓度高低的初筛。所 有样品均应至少采集3份平行样品。 用铁铲或药勺将样品尽快采集到样品瓶(6.14)中,并尽量填满。快速清除掉样品瓶螺纹及外表面 上黏附的样品,密封样品瓶。置于便携式冷藏箱内,带回实验室。 注2:当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质量分数大于1 000 mg/kg时,视该样品为高含量样品。 注3:样品采集时勿搅动固体废物,以免造成固体废物中有机物的挥发。采样人员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7.1.2 样品保存 样品送入实验室后应尽快分析。若不能立即分析,在4以下密封保存,保存期限不超过14 d。样 品存放区域应无有机物干扰。 7.2 试样的
16、制备 7.2.1 固体废物低含量试样 实验室内取出样品瓶,待恢复至室温后,称取 2 g 样品置于顶空瓶中,迅速向顶空瓶中加入 10 ml 基体改性剂(5.9)、1.0 ml 替代物(5.13)和 2.0 ml 内标(5.12),立即密封,在振荡器(6.7)上以 150 次/min的频率振荡10 min,待测。 7.2.2 固体废物高含量试样 如果现场初步筛选挥发性有机物为高含量或低含量测定结果大于 1 000 mg/kg 时应视为高含量试 样。高含量试样制备如下,取出用于高含量样品测试的样品瓶,使其恢复至室温。称取2 g样品置于顶 空瓶中,迅速加入10 ml甲醇(5.2),密封,在振荡器(6.
17、7)上以150次/min的频率振荡10 min。静置 沉降后,用一次性巴斯德玻璃吸液管移取约1 ml提取液至2 ml棕色玻璃瓶中,必要时,提取液可进行 离心分离。该提取液可置于冷藏箱内4下保存,保存期为14 d。 在分析之前将提取液恢复到室温后,向空的顶空瓶中加入 2.0 g 石英砂(5.15)、10 ml 基体改性剂 (5.9)和 10100 ml甲醇提取液。加入2.0 ml内标(5.12)和替代物(5.13),立即密封,在振荡器(6.7) 上以150次/min的频率振荡10 min,待测。 注4:若甲醇提取液中目标化合物浓度较高,可通过加入甲醇进行适当稀释。 注5:若用高含量方法分析浓度值
18、过低或未检出,应采用低含量方法重新分析样品。 7.2.3 固体废物浸出液试样 浸出执行HJ/T 299或HJ/T 300的方法制备固体废物浸出液试样。取10 ml浸出液移入顶空瓶中, 加入1.0 ml替代物(5.13)和2.0 ml内标使用液(5.12),立即密封,待测。 7.3 空白试样的制备 7.3.1 固体废物低含量空白试样 以2.0 g石英砂(5.15)代替样品,按照7.2.1步骤制备低含量空白试样。 7.3.2 固体废物高含量空白试样 以2.0 g石英砂(5.15)代替高含量样品,按照7.2.2步骤制备高含量空白试样。 HJ 6432013 5 7.3.3 固体废物浸出液空白试样 按
19、照HJ/T 299或HJ/T 300的浸提方法,将浸提剂(5.8)置于顶空瓶中,加入1.0 ml替代物(5.13) 和2.0 ml内标使用液(5.12),立即密封,待测。 8 分析步骤 8.1 仪器参考条件 不同型号顶空制备仪、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的最佳工作条件不同,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本标准推荐仪器参考条件如下。 8.1.1 顶空进样器参考条件 加热平衡温度6085;加热平衡时间50 min;取样针温度100;传输线温度110,传输线为 经过去活处理,内径 0.32 mm 的石英毛细管柱;压力化平衡时间 1 min;进样时间 0.2 min;拔针时间 0.4 min;顶空瓶压力23
20、 psi*。 8.1.2 气相色谱仪参考条件 程序升温:40(保持 2 min) 90(保持 4 min) 200(保持 15 min)。进样 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30。载气:氦气;进样口压力:18 psi。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 51。 8.1.3 质谱仪参考条件 扫描范围:35300 u。扫描速度:1 s/scan。离子化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 度:150。扫描方式:全扫描(SCAN)或选择离子(SIM)扫描。 8.2 校准 8.2.1 仪器性能检查 在每天分析之前,GC/MS系统必须进行仪器性能检查。吸取2 ml的BFB溶液(5.14)通过GC进 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643-2013 固体废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643 2013 挥发性 有机物 测定 空气 色谱 质谱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