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726-201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pdf
《HJ 726-201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726-201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726201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change of environmental spatial data 2014-12-25发布 2015-03-01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 HJ 7262014 i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公 告 2014年 第8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信息化工作,现批准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 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等十二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规范(HJ 718
2、2014); 二、环境信息系统数据库访问接口规范(HJ 7192014); 三、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HJ 7202014); 四、环境数据集加工汇交流程(HJ 7212014); 五、环境数据集说明文档格式(HJ 7222014); 六、环境信息数据字典规范(HJ 7232014); 七、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HJ 7242014); 八、环境信息网络验收规范(HJ 7252014); 九、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HJ 7262014); 十、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HJ 7272014); 十一、环境信息系统测试与验收规范软件部分(HJ 7282014); 十二、环境信息系统安全
3、技术规范(HJ 7292014)。 以上标准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 ()查询。 特此公告。 环境保护部 2014年12月25日 HJ 7262014 ii HJ 7262014 iii 目 次 前 言.iv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信息XML描述.2 6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2 7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基础.4 8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流程.6 9 环境空间数据及其元数据交换质量要求.9 10 环境空间数据安全要求.9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环境空间数据结构S
4、chema.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用软件平台与相应的数据格式.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常用数据格式转换问题及解决方法.14 HJ 7262014 iv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促进环境信息化工作,加强环境空间数据的管理,规范环 境空间数据交换流程,促进环境空间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间数据交换信息XML描述、交换模型、交换基础、交换流程、数据交换质量 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环境保护部
5、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北方数慧系统技 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25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HJ 7262014 1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间数据交换信息XML描述、交换模型、交换基础、交换流程、数据交换质量 要求和安全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环境空间数据的交换与传输,以及环境空间数据交换体系的建 设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
6、 GB 13000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 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HJ 724201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环境空间数据 environmental spatial data 环境保护信息化应用领域的所有与空间位置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数据,按照数据格式划分为环境 矢量数据和环境栅格数据。 3.2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 exchange of environmental spatial data 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中的环境空间数据的交换、传
7、输。 3.3 环境空间元数据 environmental spatial metadata 描述环境空间数据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其他特征的数据。 3.4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由几何元素所表示的数据。 3.5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被表示成有规则的空间阵列的数据。 HJ 7262014 2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GML 地理标记语言(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 JTS java拓扑模型(Java Topology Suite)
8、 5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信息 XML 描述 5.1 字符集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 XML 描述使用的字符集应符合GB 130002010或GB 23121980的规定。 5.2 命名空间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 XML 描述使用的命名空间为: http:/ 5.3 Schema 描述 环境空间数据结构信息 Schema 描述见附录A。 6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 6.1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构成 6.1.1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由空间数据交换引擎、外部空间数据系统、内部空间数据系统、应用系 统等构成,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构成 HJ 7262014 3 6.1.2 应用系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
9、式实现数据交换: a)通过空间数据交换引擎,先将外部空间数据系统中的数据交换传输到内部空间数据系统中,应 用系统通过访问内部空间数据系统实现数据交换。 b)应用系统通过空间数据交换引擎中的 GIS 功能组件以解析的方式直接读取外部空间系统中的 数据。 6.1.3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引擎支持环境空间数据及其相关元数据的交换,环境空间数据包括以空间数 据文件和空间数据库方式存储的两种类型,具体的交换内容和格式要求遵循6.3的规定。 6.2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6.2.1 环境空间矢量数据交换以GML作为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在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型中必须建立 一个统一且可扩充的GML转换器,该GM
10、L转换器应具备将不同格式的环境空间矢量数据无损地转换 为GML格式数据的能力。对于环境栅格数据的交换,可通过元数据服务获取相应的元数据信息后,通 过数据读写部件进行交换操作,在传输的过程中应具备断点续传的能力。 6.2.2 根据实际转换的需求,决定是否调用模型中的拓扑结构转换器。如果转换的数据带有拓扑结构, 则应选择拓扑结构转换器。拓扑结构转换器技术上可采用JTS等中间件实现。 6.2.3 数据交换时,由统一的数据读写部件根据所获取的环境空间数据元数据信息,进行异构数据的 读写操作。 6.3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内容及格式 6.3.1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内容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的内容,应遵循HJ 72
11、42014的规定,且应符合一致性、完整性及规格等要求。 6.3.2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6.3.2.1 环境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环境矢量数据以GML作为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实现不同格式矢量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6.3.2.2 环境栅格数据交换格式 环境栅格数据采用通用性强的GeoTIFF、ECW、IMG、HDR格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6.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模式 6.4.1 点对点交换模式 点对点交换模式是指消息发送者采用队列的方式将数据传送给一个指定的接收者的环境空间数据 的交换模式。可以向队列目标发送消息的发送者的数量没有限制,但每条消息只能发送至并由一个接收 者成功使用,如图2所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726-2014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726 2014 环境 空间 数据 交换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