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T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pdf
《DL T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L T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01 F 23 备案号: 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45 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 Guideline for ferromagnetic oscill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neutral non-grounded system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45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治基本原则. . 3 5 防治
2、指标. . 3 6 防治技术. . 4 7 防治技术优选策略. . 5 8 防治设备选用. . 6 9 消谐性能检测.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一次消谐器消谐原理 . 13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微机消谐装置消谐原理 . 1 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现场实测及试验室测试铁磁谐振波形 . 16 附录 D(资料性附录)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仿真计算 . 19 DL / T 2045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电网有
3、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旭辉电气股 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西 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文、王科、张翠霞、贺子鸣、李瑞桂、杨庆、李昊、朱太云、段兵、刘学 忠、陈昌龙、彭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 路二条一号, 100761) 。 DL / T 2045 2019 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磁
4、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防治基本原则、防治指 标、防治技术、防治技术优选策略、防护设备选用和消谐性能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35kV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840.3 互感器 第 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0840.5 2013 互感器 第 5部分: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50064 201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DL/T 308
5、 201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规程 DL/T 780 2001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器 DL/T 1057 200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 20840.3、 GB/T 20840.5 2013、 GB/T 50064 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铁磁谐振 ferromagnetic oscillation 电力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等铁磁元件与电容元件(包括杂散电容、补偿电容等)形成 的串联自激振荡。包括:分频谐振、工频谐振、高频谐振。 3.2 分频铁磁谐振 subharmonic ferromagnetic
6、 oscillation 自激振荡频率小于工频的铁磁谐振。 注:分频谐振表现为三相电压同时升高,过电压通常不超过最高运行相电压幅值 2倍,线电压正常。 3.3 工频铁磁谐振 power frequency ferromagnetic oscillation 自激振荡频率为工频的铁磁谐振。 注:工频谐振表现为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过电压通常不超过最高运行相电压幅值的 2.5倍,线电压正常。 3.4 高频铁磁谐振 high frequency ferromagnetic oscillation 自激振荡频率大于工频的铁磁谐振。 注:高频谐振表现为三相电压同时升高,过电压通常不超过最高运行相电
7、压幅值的 3倍,线电压正常。 3.5 消谐器 harmonic eliminator 用于消除铁磁谐振的器件。 3.6 一次消谐器 primary harmonic eliminator DL / T 2045 2019 2 连接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与地之间,用于消除铁磁谐振的器件。 3.7 二次消谐器 secondary harmonic eliminator 并接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用于消除铁磁谐振的器件。如:消谐白炽灯、微机消谐装置等。 3.8 碳化硅消谐器 SiC harmonic eliminator 采用碳化硅压敏材料制成的具有非线性特性的一次消谐器,由金属电极、碳化
8、硅阀片、限压间隙及 防雨罩等组成。含限压间隙的为并联限压间隙碳化硅消谐器。 3.9 微机消谐装置 microcomputer harmonic eliminator 采用零序电流或零序电压判断是否发生铁磁谐振, 并自动投切并接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开口三角绕组 阻尼电阻的装置。 3.10 四单元电压互感器组( 4PT) four PT 三相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经一只单相电压互感器接地的电压互感器组。 注: 4PT 零序电压由接地电压互感器提供。 3.11 消弧线圈 arc suppression coil 装设于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具有铁芯的电感线圈。 3.12 电容电流 capacity
9、current 电容电流指无消弧线圈补偿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时的容性电流 I c 。 DL/T 308 2012,定义 3.2 3.13 铁磁谐振电流区间 ferromagnetic oscillation current interval 铁磁元件与电容元件发生串联自激振荡的电容电流区间。 3.14 非有效接地系统 non-effective grounding system 指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低阻接地、中性点高阻接地和中性点谐振 接地。 3.15 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 resonant neutral grounding method 系统中至
10、少有一根导线或一点经过电感接地,用于补偿系统单相对地故障电流的容性分量。 GB/T 50064 2014,定义 2.0.3 3.16 中性点低电阻接地方式 low-resistance neutral grounding method 系统中至少有一根导线或一点经过低电阻接地,系统等值零序电阻不小于 2倍系统等值零序感抗。 GB/T 50064 2014,定义 2.0.2 3.17 中性点高电阻接地方式 high-resistance neutral grounding method 系统中至少有一根导线或一点经过高电阻接地,系统等值零序电阻不大于系统单相对地分布容抗, 且系统接地故障电流小于
11、 10A。 GB/T 50064 2014,定义 2.0.1 4 防治基本原则 DL / T 2045 2019 3 4.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偶然脱离接地的非有效接地系统,所有一次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应依据本标准进行铁磁谐振的防治。 4.2 同一系统中,除电源侧外不宜采用一次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4.3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应在满足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拐点电压不低于 1.9U(额定 相电压)基础上合理选择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容量以增大一次绕组阻尼,依据系统电容电流大小和一次中 性点接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组数, 采取避开谐振区域、 合理选择防治设备、 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
12、等措施。 4.4 避开铁磁谐振电流区间进行铁磁谐振防护时,采用调整运行方式增大系统电容电流方法,不应造 成相邻系统进入铁磁谐振区间;采用提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饱和点电压方法,应综合考虑精度 和制造难度等因素。 4.5 防治设备的选用应综合考虑系统的绝缘配合要求、供电可靠性、中性点电压位移大小及防治设备 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采用一次消谐器、四单元电压互感器组(4PT)、二次消谐器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时,应满足本标准第 8 章和第 9 章的要求。 4.6 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防治铁磁谐振应依据系统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选择低电阻接地、高电阻接地 及谐振接地方式。 5 防治指标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铁磁
13、谐振防治后,铁磁谐振时间 T(见表 4)之后的零序电压不应大于铁磁谐 振前正常运行零序电压的 10%,或零序电压振荡时间 T之后相邻两周波的相电压波动不应大于 5%。零序 电压变化值和相对地电压波动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见式( 1)。 00 0 0 = T UU U U 或 21 = TT UU U U .式( 1) 式中: 0 U 铁磁谐振时间 T后的零序电压与谐振前零序电压相对变化量; 0T U 铁磁谐振时间 T后的零序电压; 0 U 铁磁谐振前零序电压; U 铁磁谐振时间 T后相邻两个周波的相电压相对变化量; 1T U 铁磁谐振时间 T后的第一个周波电压; 2T U 铁磁谐振时间 T后的第
14、二个周波电压; U 额定相电压。 6 防治技术 6.1 避开谐振区域 6.1.1 增大系统对地电容 增大系统对地电容使铁磁元件与电容元件(杂散电容、补偿电容等)的自激振荡频率降低,当电容 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铁磁元件与电容元件不再发生持续的铁磁谐振。 DL / T 2045 2019 4 增大系统对地电容的方法通常有:调整运行方式、母线上装设中性点接地的电容器组和架空线路更 换为电缆线路等。采用此防治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增大电容电流后对系统的影响。 10kV系统铁磁谐振电流区间约在 0-20A之间, 35kV系统铁磁谐振电流区间约在 0-10A之间,铁磁谐 振电流区间与铁磁谐振回路的阻尼及互感器
15、励磁特性饱和点电压有关;铁磁谐振回路的阻尼越小,铁磁 谐振电流区间越大,饱和拐点电压越低,铁磁谐振电流区间越大。 注:铁磁谐振电流区间是在饱和拐点电压为 1.9U ,及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直流电阻 10kV为 280, 35kV为 10000条件下得出。 6.1.2 提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拐点电压 提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拐点电压,相当于使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不易饱和,在一定的电压及电容 电流下,自激振荡的频率降低,铁磁谐振不易维持,缩小了铁磁谐振电流区间。 6.1.3 合理选择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容量 满足二次负荷的情况下,互感器的容量尽量小。 6.2 加装防治设备 6.2.1 一次消谐器
16、一次消谐器防治技术是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电阻, 以增大零序回路阻 尼,消耗谐振回路能量,消除铁磁谐振。阻尼越大,铁磁谐振抑制效果越好。一次消谐器包括碳化硅消 谐器等,其原理参见附录 A。 6.2.2 二次消谐器 二次消谐器防治技术分为固定接入阻尼方式和自动接入阻尼的方式,分别如下: a)固定接入阻尼方式是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回路上接入固定的阻尼装置,如消谐白炽灯或 专门的消谐器件。 b)自动接入阻尼电阻的方式是通过零序电压或零序电流判断是否发生铁磁谐振,如发生铁磁谐振 则在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回路上接入阻尼电阻( 0 2),吸收铁磁谐振产生的能量。消除铁磁谐 振后
17、断开阻尼回路,如微机消谐装置,其原理参见附录 B。 6.2.3 4PT 将一次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更换为 4PT 的防治技术,该防治技术包括开口三角绕组短 路和开口三角绕组开路两种形式,分别如下: a) 开口三角绕组短路的 4PT防治技术: 将三相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开口三角绕组直接短接, 如图 1( a) 所示。此种接线方式使零序回路中仅有零序电压互感器的磁化电感,从根本上破坏了产生铁磁谐振的条 件。 此种方式应防止开口三角回路电流过大导致互感器组烧损。 b)开口三角绕组开路的 4PT 防治技术:将三相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形绕组与零序电压互感器的二 次绕组正极性串联,如图 1( b)所示。
18、此种接线方式零序回路中磁化电感有三相电压互感器和零序电 压互感器,增大了零序回路的阻抗,可缩小谐振区域。 此种方式开口三角绕组的电压对零序电压幅值有影响,可能零序电压继电器动作电压要重新整定。 DL / T 2045 2019 5 ( a) 开口三角短路 ( b) 开口三角开路 图 1 4PT接线方式 6.2.4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将一次绕组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更换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该防治技术利用电容式电压 互感器的参数特性改变了系统的谐振区间。 另外,利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阻尼装置可抑制中间变压器铁磁单元与电容之间的铁磁谐振。阻尼 装置接入每相二次绕组两端,正常情况下阻尼装置阻抗
19、很高,相当于开路,铁磁谐振时阻尼装置投入吸 收谐振能量。 6.3 接地方式选择 6.3.1 谐振接地 电源中性点经电感接地(如:经消弧线圈接地),提供引发铁磁谐振能量释放的零序通道,使系统 中的非线性电感不会因饱和而发生铁磁谐振。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 6.3.2 电阻接地 电源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分为中性点高电阻接地和低电阻接地。 电源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提供零序阻尼吸收铁磁谐振能量。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场合,可 降低间歇性接地过电压。 电源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将引起铁磁谐振的零序电压限制在很低的范围,使系统中的非线性电感 不会因饱和而发生铁磁谐振。适用于供电可靠性要求不高或能保证
20、供电可靠性的场合。 7 防治技术优选策略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偶然脱离接地的非有效接地系统, 所有一次中性点接地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 满足互感器励磁特性饱和拐点电压不低于 1.9U 及合理选择互感器容量增大一次绕组阻尼的基础上,应 依据图 2给出的防治技术优选策略进行铁磁谐振防治。 DL / T 2045 2019 6 图 2 防治技术优选策略 8 防治设备选用 8.1 一次消谐器 8.1.1 选用 一次消谐器通常选用碳化硅消谐器,其选用依据如下: a)全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宜采用不带限压间隙消谐器。 b)分级绝缘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应采用带限压间隙消谐器。 8.1.2 选型 碳化硅消谐器应能承受工
21、频电流 200mA(有效值)持续 120min的作用,电流作用前后消谐器的主 要技术参数应满足表 1要求。 DL / T 2045 2019 7 表 1 6kV35kV碳化硅消谐器技术参数 系统标称电压 技术参数 10kV( 6kV) 35kV( 20kV) 工频电流 1mA(峰值 / ) 下电压 U 1mA (峰值 / ) /V 280 350 800 1000 工频电流 10mA(峰值 / )下电压 U 10mA (峰值 / ) /V 800 1000 2000 2500 直流电流 1mA下的直流电压 /V 280 350 800 1000 直流电流 10mA下的直流电压 /V 800 1
22、000 2000 2500 非线性系数 0.3 0.45 0.25 0.40 下限 /V 1500 3000 工频放电电压 1 上限 /V 2200 4000 注 1:工频放电电压仅适用于并联限压间隙碳化硅消谐器。 8.2 二次消谐器 8.2.1 选用 二次消谐器宜选用微机消谐装置。 对于微机消谐装置应具有防止间歇性接地及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损 坏时装置频繁动作的措施,其选用依据如下: a)采用一次消谐器后导致电压不平衡或零序电压超出保护整定值时; b)采用一次消谐器后导致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中性点绝缘损坏时; c)防护断线谐振或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仅两相运行情况下的铁磁谐振时。 8.2.2 选型 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L 2045-2019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铁磁谐振防治技术导则 2045 2019 中性 接地系统 谐振 防治 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