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932-2014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pdf
《DB51 T 1932-2014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932-2014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A 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9322014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2014 - 12 - 22 发布 2015 - 01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9322014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基本规定 . . 2 5 检测项目 . . 3 6 检测周期 . . 3 7 检测程序 . . 3 8 检测内容和要求 . . 3 9 安全规定 . . 8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煤炭工业矿井地面建筑物防雷装置分类 . 9
2、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分区 . 10 附录 C(规范 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的测量方法 .11 DB51/T 1932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自贡市防雷中心、内江市防雷中心、宜宾市防雷中心、成都市新津县气象局、内 江市隆昌县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周正东、任文韬、赵桂琼、张劲峰、李燚、李龙、何俊峰、余长琴、郑 兵。 DB51/T 19322014 1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项目、检测周期
3、、检测程序、 检测要求和方法、安全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煤炭工业矿井地面新、改、扩建及技改项目防雷装置竣工检测和煤炭工业矿井地面各 种建筑物、露天堆场、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系统、金属管道系统、运输系统、通信及安全监控系统等 防雷装置定期检测,也适用于矿井地面及覆土爆破材料库防雷装置定期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下部、瓦斯抽放站、瓦斯发电站等场所防雷装置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
4、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 50154-2009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 838-2009 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 QX/T 108-2009 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QX/T 110-2009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5、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 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5 3.2 接触网 contact network 沿电机车架线架设的供电网路,由承力索、吊弦和节能导线等组成。 DB51/T 19322014 2 选自煤矿安全规程附录二 3.3 瓦斯矿井 gas coal mine 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 m/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 m/min且矿井各掘进
6、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或等于3 m/min且矿井各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小于或等于5 m/min。 选自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 3.4 主要通风机 main venti liating fan 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1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选自煤矿安全规程附录二 4 基本规定 4.1 煤炭工业矿井应主动向具备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申请防雷检测。 4.2 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检测应在非雨天及土壤未冻结时进行。 4.3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工作流程按图 1 执行。 调查检测环境,确 定是否属首次检测 是 查阅防雷工程技术资料 和图纸 否 申 请 制定检测方案 现场检测
7、分析、计算、判定 是否合格 出具检测报告 用户整改 向用户出具整改意见 不合格 合格 DB51/T 19322014 3 图1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工作流程图 5 检测项目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项目具体如下: 5.1 煤炭工业矿井地面建筑物防雷装置;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装置 防雷击电磁脉冲屏蔽装置 防闪电感应、防闪电电涌侵入和等电位连接装置 电涌保护器(SPD) 综合布线 5.2 供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系统防雷装置; 5.3 运输系统防雷装置; 5.4 通信及安全监控系统防雷装置; 5.5 金属管道系统防雷装置; 5.6 露天堆场防雷装置。 6 检测周期 6.1 煤炭工业矿井地面新、改、扩建及
8、技改项目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竣工检测。 6.2 煤炭工业矿井地面已投入使用的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其他建筑物 或设施的防雷装置应每年检测一次。对雷电灾害频发地区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防雷装置,宜适当增加 检测次数。 6.3 对新安装或移动后的重要电气设备,运行前应检测其防雷装置的安全性能。 7 检测程序 7.1 检测单位在收到检测申请后,应首先对被检对象进行环境调查,按照附录 A 确定被检建筑物或设 施的防雷类别;对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应按照附录 B 确定其分区。 7.2 现场检测时,宜按照矿井地面建筑物、供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系统、运输系统、通信及安全监控 系统、金属
9、管道系统、露天堆场的顺序,开展防雷检测。 7.3 现场检测时,接地电阻和等电位的测量应按 GB/T 17949 .1-2000 的规定操作,如采用三极法测量 接地电阻应遵照附录 C的规定。 8 检测内容和要求 8.1 煤炭工业矿井地面建筑物防雷装置 主要检测办公楼、矿工宿舍楼(工棚)、爆破材料库、配电房(室)、矿井调度室、通风机房、烟 囱、仓库等矿井地面建筑物的防雷装置。 8.1.1 接闪器 a) 接闪器的材料、结构等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第 5.2 条的规定。 DB51/T 19322014 4 b) 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附录D 的规定。 c
10、) 检查接闪器有无脱焊、折断,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是否锈蚀 1/3 以上。 d) 检查接闪器上是否附着电气和电信线路。 e) 对暗设接闪带,检测其敷设厚度,不应大于 20 mm。 8.1.2 引下线 a) 引下线的材料、结构等应符合 GB 50057-2010 中第 5.3 条的规定。 b) 检查引下线有无断裂、机械损伤及严重锈蚀现象,有无因建筑物结构改变而使明设引下线直接 通过室内的现象。 c) 明设 引下线地上 1.7 m至地下 0.3 m 应外套保护管 。 d) 检查明设引下线上是否附着电气和电信线路。 e) 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引下线时,检查金属构件或管道与接地
11、干线间是否焊接金属跨接 线。 8.1.3 接地装置 a) 首次检测接地装置时应查看设计图纸与隐蔽工程等资料。对人工接地装置的检测,应符合 GB 500572010中第 5.4 条的规定。 b) 检查接地装置回填土有无沉陷现象,预留测试井内接地体有无腐蚀情况。 c)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采用独立接地网,用毫欧表检测两相邻接地网的电气连接,如测得两网导 通阻值不大于 1 ,判定两地网电气导通;如测得阻值大于 1 ,判定两地网独立分开。 d)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邻近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的树木之间的净距,应大于或等于 5 m。 8.1.4 防雷击电磁脉冲屏蔽装置 a) 对煤炭工业矿井地面的监控通信机
12、房、中心机房等电子信息系统场所应按 GB 500572010 中 第 6.2.1 条的规定进行雷电防护区划分。 b) 检查煤炭工业矿井地面的监控通信机房、中心机房等电子信息系统场所采用的线路屏蔽、格栅 形大空间屏蔽等防雷击电磁脉冲屏蔽措施,采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 (槽) 、防静电 地板支撑金属网格、金属龙骨、金属表面、金属门窗等金属物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应符 合 GB 500572010 中第6.2 条第6.3 条的规定。 c) 屏蔽材料宜选用铜材、钢材或铝材。 d) 计算建筑物利用钢筋或专门设置的屏蔽网的电磁屏蔽效率,计算方法见 GB 500572010 中第 6.3.2 条的规
13、定。 8.1.5 防闪电感应、防闪电电涌侵入和等电位连接装置 a) 由煤炭工业矿井地面配电房(室)引至有爆炸危险的工房(库房)的 380 V/220 V配电线路, 应采用金属铠装电缆或穿金属管屏蔽埋地敷设,埋地长度不应小于 15 m,并在入户端将电缆 的金属外皮或金属屏蔽管接到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上; 在电缆与架空线的连接处应装设电涌保 护器,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 b) 爆破材料库电气线路防闪电感应、防闪电电涌侵入和等电位连接措施应符合 GB 50154-2009 中第 7.5.2条的规定。 c) 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电梯轨道、金属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每隔不大于 10
14、m 应就近与建筑物接地装置连接,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d) 电子信息系统场所等电位连接的网络型式、安装方法及材料规格,应符合 GB 50343-2012 中第 6.4.1第 6.4.7 条的规定。 DB51/T 19322014 5 8.1.6 电涌保护器(SPD) a) 煤炭工业矿井应使用经国家认可检测实验室检测合格的 SPD,产品应符合 GB 18802.1-2002 标 准,宜选用具有劣化显示功能的 SPD。 b) 检查并记录各级 SPD 的安装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和安装工艺(连接导体长度、材质和导 线截面积等),应符合 GB/T 21431-2008 中第5.8.
15、1条的规定。 c) 检查多级 SPD 之间的能量匹配情况,电压开关型 SPD 与限压型 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10 m,限压型 SPD 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5 m,SPD 连接导线的长度不宜大于 0.5 m。当 SPD 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线路长度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d) 检查安装在电路上的 SPD 限压元件前端是否有脱离器。如 SPD 无内置脱离器,则检查是否有过 电流保护器,如使用熔断器,其值应与主电路上的熔断电流值相配合。 e) 检测 SPD 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 4 。 8.1.7 综合布线 查阅煤炭工业矿井井上配电系统图,综合布线线缆与配电箱、变电室、电梯机房、
16、空调机房之间的 最小净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综合布线线缆及管线与其他管线的间距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1 综合布线线缆与电气设备的最小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 名称 最小净距(m) 配电箱 1 电梯机房 2 变电室 2 空调机房 2 表2 综合布线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及管线 其它管线 最小平行净距(mm) 最小交叉净距(mm) 防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管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煤气管 300 20 8.2 供配电系统防雷装置 8.2.1 用N-PE环路电阻测试仪检
17、测从总配电盘(箱)引出的分支线路上的中性线(N线)与保护线(PE线) 之间的电阻值, 确认煤炭工业矿井地面低压电源线路的供电制式; 露天采场的低压配电应采用 380 V/220 V TN-S 系统;当电源采用 TN 系统时,从总配电盘(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应采用 TN-S系统。 8.2.2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井上配电系统图,找出电力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设地点,检测电力系统设备的 接地电阻值,应参照不同电力设备对接地电阻值的要求,一般不应大于 4 。 8.2.3 煤炭工业矿井严禁由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直接向井下供电;对于露天煤矿向移动式高 压电力设备供电的变压器应采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
18、,且中性线不得引出;当采用中性点经限流电阻 接地方式供电时,必须将变压器接地和移动设备外壳用架空地线或电缆接地线连接起来;向固定设备供 DB51/T 19322014 6 电的变压器,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固定设备外壳必须直接重复接地。变压器中性点不直接接 地时,高、低压电气设备必须设接地保护,并应在变压器低压侧装设自动切断电源检漏装置。 8.2.4 煤炭工业矿井户外电力线路防闪电感应和闪电电涌侵入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力线路宜全线采用铠装电缆从矿井地面配电房(室)埋地引入到井下,埋深不小于 0.8 m。 b) 当电力线路从矿井地面配电房(室)引入到矿井井口处全线采用埋地敷设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932-2014 煤炭工业矿井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1932 2014 煤炭工业 矿井 防雷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