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 T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
《DB51 T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1 T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pdf(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7.060 A 47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2011-04-20 发布 2011-05-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2262011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检测项目及检测目的 . 3 5 检测技术要求 . 3 6 检测作业要求 . 5 7 检测仪器 .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防雷区划分 . 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技术要求 . 10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及过渡
2、电阻值的要求 . 14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接地电阻值的测量 . 15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 17 DB51/T 1226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四川省气象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兰电防雷有限公司、四川省防雷中心、德阳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玉龙、闫红、游建国、徐志敏、易术、钟秉武、李龙、冯兰。 DB51/T 12262011 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
3、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周期和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及技术 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在建筑物及机电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其它公路防雷装置的检测 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不适用高速公路沿线加油加气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
4、B 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DL/T 845.2-2004 电阻测量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工频接地电阻测试仪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它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两部分组成。 3.2 外部防雷装置 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以防直击雷的防护装置。 3.3 内部防雷装置 in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
5、on system 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 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3.4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3.5 共用接地系统 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 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3.6 接地电阻 earthing resistance 接地导体与大地之间的电阻,在接地导体中流过交流测试电流时,导体增加的电位除以测试电流,
6、 其商即为接地电阻值。 DB51/T 12262011 2 3.7 自然接地体 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 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等的统称。 3.8 人工接地体 made earth electrode 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人工水平接地体。 3.9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浪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 的电位差。 3.10 接闪器 airt
7、erminal 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3.11 过渡电阻 contact resistance 两个金属导体作电气连接时产生的电阻。 3.12 浪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SPD )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电涌保 护器。 3.13 工频接地电阻 power frequency ground resistance 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极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的电 压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8、 3.14 冲击接地电阻 impulse earthing impedance 冲击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对地电压的峰值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峰值的比值。 3.15 防雷区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击电磁环境的区域。 3.16 检测 check and measure 按照高速公路防雷装置的相关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和信息综合 分析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检查是对防雷装置的外观部分进行目测、对隐蔽部分利用原设计资料或质量监 督资料进行查验的定性判断。 3.17 机电系统 mechanical and elec
9、tronic system 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照明及供配电等电子电气系统的统称。 3.18 收费岛 tolling island 在收费广场上设置,用来分隔收费车道,并安装收费设施的构筑物。 3.19 收费广场 tolling square DB51/T 12262011 3 在设置于道路主线或匝道上,用于设置收费车道的局部(加宽)路段。 3.20 收费天棚 tolling sunshade 架设在收费广场上方,用于防止收费岛上设施、设备遭受阳光直晒和雨淋的建筑物。 4 检测项目及检测目的 4.1 检测的主要项目为:高速公路的机房、收费系统、监控系统、通信系统、供配电系统和隧道、桥 梁
10、等公路结构物附属机电系统的防雷装置。 4.2 检测的目的是:判定防雷装置与相关标准的一致性;防雷装置所有部件良好,能实现所指定的功 能。 5 检测技术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经检测后,检测机构应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相关防雷技术规范要求 作出判定,出具检测报告,并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 5.1.2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所在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按 GB/T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 范要求进行检测。 5.1.3 高速公路建筑物防雷类别的确定按照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的第二章要求进 行划分;防雷区的划分按照附录 A。 5
11、.1.4 检查项目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测量项目应符合附录 D 的要求。 5.2 机房 5.2.1 检查机房所处位置,宜设置在所处建筑物的 LPZ1 区及其后续防雷区内。 5.2.2 检查机房的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的结构主钢筋或室内接地干线是否做电气连接, 连接是否可靠。 5.2.3 检查机房内是否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等电位连接端子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B 的 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2.4 检查机房内设备机柜、金属外壳和防静电地板支架是否与等电位连接端子连接,连接的材料规 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12、。 5.2.5 测量机房内设备距防雷接地引下线及带接地引下线主筋的柱的距离,不宜小于 1m。 5.2.6 检查机房的配电线路、 信号线路上是否安装了SPD, 安装的SPD应符合 GB/T21431-2008 中5.8.1 条要求。 5.2.7 检查进、出机房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是否就近与接地端子连接。 5.3 收费系统 5.3.1 检查收费广场、收费天棚及收费岛防雷装置是否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材料规格、 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B的要求,测量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若收费广场和收费站房不采用共 用接地系统,需检查收费广场地网与收费站房地网间距应符合附录 B的要求。 5.3
13、.2 检查收费亭及其防护栏、自动栏杆、手动栏杆、车道通行灯、雾灯、天棚灯、摄像机支撑架(杆)、 计重设备等金属构件是否与收费岛共用接地装置连接,检查其材料规格、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 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3.3 检查收费亭内的金属机柜、各种机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是否与收费亭内预留的等电位接地端子电 气连接,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3.4 检查收费系统线缆的金属外护层或穿线金属管及相关的 SPD 接地等与收费岛共用接地系统连 接,材料规格、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14、。 DB51/T 12262011 4 5.3.5 检查进、出收费亭的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是否安装了 SPD,并应 符合 GB/T21431-2008 第 5.8.1 条要求。 5.4 监控系统 5.4.1 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各类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摄像机等监控外场设施是否 处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内。 5.4.2 检查可变限速标志、可变情报板、气象检测器、车辆检测器及监控摄像系统传输线路、配电线 路的敷设方式、屏蔽措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4.3 检查监控系统前端设备采取的独立接地与共用地网间
15、距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4.4 检查监控系统各路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端口处设置的 SPD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4.5 检查监控系统配电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 SPD 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4.6 测试监控外场设施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的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5 通信系统 5.5.1 检查通信站、塔的防雷装置应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5.2 检查通信机房应符合 5.2 节的要求。 5.5.3 检查通信线路的敷设方式、屏蔽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连 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5.4 检查光(电)缆人手孔井
16、,引入机房前其缆内金属构件是否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5.5 检查直埋电缆金属铠装层或屏蔽层的各接续点应保持电气连通,两端应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 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5.6 检查通信系统配电线路、信号线路在各雷电防护分区的不同界面处安装的 SPD 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6 供配电系统 5.6.1 检查变电所、配电房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6.2 检查引入高压架空供电线路在进入变电所、配电房前应转用金属护套或绝缘护套电力电缆穿钢 管埋地,埋地距离不小于 50m 引入变压器输入端。 5.6.3 检查配电房防雷接地方式是否与其采用的
17、低压配电线路的供电制式相符合。 5.6.4 检查由配电房引出的各配电线缆敷设方式,如采用金属外护层、屏蔽电缆或穿钢管埋地敷设时, 金属外护层、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两端就近接地,测试其接地电阻;屏蔽层或穿线钢管应保持电气连通, 测试其电气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6.5 检查各类照明灯杆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测量接地电阻,检查安装工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6.6 检查低压配电线路上安装的 SPD 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求。 5.6.7 测试外场设备电源箱、配电箱、分线箱与安全保护接地的等电位过渡电阻,应符合附录 C 的要 求。 5.7 隧道的机电系统 5.7.1 检查隧道管理所、变电站(含地
18、下变电站及箱式变电站等)、隧道电缆沟及电缆桥架(支架)、 射流风机安装预埋件是否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的材料规格、安装工艺应符合附录 B的要求, 测量其接地电阻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7.2 检查隧道风机、照明灯具、紧急电话(箱)、摄像机及其安装支架、可变标志、信号灯、区域控 制器(箱)、各类检测器及其控制箱等金属构件是否与隧道共用接地装置连接,检查使用的材料规格、 安装工艺是否符合附录 B 的要求,测量其电气连接的过渡电阻是否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DB51/T 12262011 5 5.7.3 检查隧道敷设的供配电线缆、控制电缆、信号电缆、光缆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采用屏
19、 蔽电缆、铠装电缆或带钢芯的光缆,其线缆金属部分两端应接地,屏蔽层应保持电气连通,测试其电气 连接应符合附录 C 的要求。 5.7.4 检查隧道的供配电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安装的 SPD 应符合附录 B或设计的要求。 5.7.5 隧道消防管、消防设备箱应与隧道接地网可靠连接,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5.7.6 隧道外场设施的防雷措施应符合 5.4 节或设计要求。 5.7.7 隧道通信设施的防雷措施应符合5.5节或设计要求。 5.7.8 隧道供电照明设施的防雷措施应符合5.6节或设计要求。 5.7.9 隧道管理所监控机房的防雷措施应符合5.2节要求。 6 检测作业要求 6.1 一般要求
20、6.1.1 防雷装置检测是按照各类防雷装置相应的设计规范,确定防雷装置是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而进 行的检查、测试、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全过程。其中检查是对防雷装置的外观部份进行目测、对 施工资料和质量监督资料进行查验的定性判断;而测试、测量是用专用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对防雷装置的 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的定量判断。 6.1.2 对高速公路防雷装置实施检测的单位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检测资质。防雷检测人员应具有防 雷检测资格证书。 6.1.3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宜按图 1 的框图进行。 DB51/T 12262011 6 与受检单位达成协议 确定检测时间及项目 指派检测队 准备检测设备和记录表格
21、逐项检测并填写现场记录表 校核现场记录 审核现场记录 现场检测 是 否 是 否 制作检测技术报告 发送检测技术报告 资料归档 审核检测技术报告 是 否 图1 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6.1.4 接地电阻的测量,应在无降水、无积水和非冻土或降水后晴一日条件下进行,测量方法可参照 附录 D。 6.1.5 检测前应查验全部申报材料,明确检测对象防雷装置的设计类别、构造组成、实施项目及接地 电阻设计值等情况。 6.1.6 检测现场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 6.1.7 检测时,各类测试仪器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6.1.8 现场检测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校准并正确使
22、用各类仪器、仪表。 6.1.9 检测数据的采集应由二人以上承担,一人读数另一人复核,经读数、复核一致后填入原始记录 表。 6.1.10 检测人员应严格遵守被检测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及其他规章。 6.1.11 检测配电房、变电所、配电柜等带电设备时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 6.2 现场检测 DB51/T 12262011 7 6.2.1 了解被检项目的总体布局和现场环境,明确检测内容和顺序。 6.2.2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极和电位极探针宜选择自然土布设,避开回填土、地下室、水池水沟等 影响测试的地方。 6.2.3 凡重新布置测试仪器后,应再次检查、校准所使用仪器;如检测中发现仪器不正
23、常则应更换仪 器重新检测。 6.2.4 将检测数据如实填入现场记录相应栏目。现场记录只能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应工整、 清楚,严禁涂、擦、刮、贴;改错应用两条平行短线划去原有数据,在其右上角填入正确数据。现场记 录和技术报告中未经检测或不涉及的项目其相应栏用“”锁定。 6.2.5 在现场记录表格相应位置,宜绘制接地电阻测试平面和立面示意图,依次标注测试点。 6.2.6 对检测结果应逐项进行对比、计算,判断各分项是否合格,并作出综合结论。 6.2.7 仪器情况、检测方法、天气状况、检测日期、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名应在现场填写。 6.2.8 现场检测结束前应全面复核记录,发现遗漏或疑误及时进行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1 1226-2011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226 2011 高速公路 机电 系统 防雷 装置 检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