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 T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pdf
《DB50 T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0 T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pdf(1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080.01 A 12 DB5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0/T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 2019-09-01发布 2019-12-01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9382019 I 目次 前言.III 1 范围.1 2 分类.1 3 基本要求.2 3.1 主题.2 3.2 演员.2 3.3 服饰.3 3.4 妆容.4 3.5 道具.5 3.6 场地.5 3.7 音乐.5 4 基本技法.7 4.1 道具执法.7 4.2 基本步法.8 4.3 龙舞技法.8 5 基本动作.15 5.1 8字舞龙动作.15 5.2 游龙动作.15 5.3 穿腾动作
2、.16 5.4 翻滚动作.16 5.5 组图造型.17 6 典型套路.17 6.1 龙出宫.17 6.2 三抖须.18 6.3 龙理甲.19 6.4 龙舔项.20 6.5 拜四方.22 6.6 三点头.23 6.7 龙尾高翘.24 6.8 飞龙追珠.24 6.9 龙戏珠.25 6.10 翻江倒海.26 6.11 龙跳连环.29 6.12 高塔龙盘.31 6.13 倒盘龙塔.32 DB50/T9382019 II 6.14 龙回宫.3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铜梁大蠕龙演艺规则.3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铜梁竞技龙演艺规则.42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铜梁火龙演艺规则.45 附录D (规
3、范性附录) 彩龙演艺规则.50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板凳龙演艺规则.58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开山虎演艺规则.67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鲤鱼跳龙门演艺规则.73 附录H (规范性附录) 亮狮演艺规则.84 附录I (规范性附录) 十八学士演艺规则.92 附录J (规范性附录) 玩三元演艺规则.95 附录K (规范性附录) 犀牛望月演艺规则.100 附录L (规范性附录) 猪啃南瓜演艺规则.111 DB50/T9382019 I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重
4、庆市铜梁区文化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克斌、陈馨、宗和云、秦启江、黄廷炎、尹登榜、周可吉、张渊、陈玲。 DB50/T9382019 IV DB50/T9382019 1 铜梁龙舞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梁龙舞的分类、基本要求、基本技法、基本动作、典型套路等。 本标准适用于传统的铜梁龙舞的表演展示。 2 分类 铜梁龙主要品种见表1。 表1 铜梁龙主要分类 品类 常规尺寸(长度) 参舞人数 功能 备注 大蠕龙 24栋(50 m) 男子25人 祈福、表演 惯名“铜梁大蠕龙”。24栋代表 农事24个节气 竞技龙 9栋(18 m) 男子10人 竞技 又称中型蠕龙 火龙 7栋(15 m) 男子
5、 8人 祈福 伴以打铁水、烟花 板凳龙A 1栋(1.5 m左右) 男子 3人 娱乐、表演 四足板凳,龙头身尾一体,头尾 各两足 板凳龙B 3栋(1.5 m1.8 m) 男子 3人 娱乐、表演 三足板凳,龙头、尾各一硬栋, 龙身为一软栋,龙头两足,龙尾 一足。 黄荆龙 7栋(15 m) 男子 8人 求雨 舞者耍龙,观者泼水 正龙 9栋(18 m) 男子10人 匡正、辟邪 头、颈一体,“之”字造型 稻草龙 7栋(15 m) 男子 8人 庆丰收、表演 小彩龙 5栋(7.5 m) 3人 贺喜、热场 一人舞龙头,二人各持两栋舞龙 身 小金龙 2栋(1 m左右) 1人 祈福、庆贺 两手各握一栋表演 荷花龙
6、 7栋(15 m) 女子 8人 祈福、趋吉,娱乐荷花色龙头,荷花瓣串联成龙身 竹梆龙 1栋(0.3 m0.5 m) 孩童 1人 娱乐 竹梆两端分别饰龙头、龙尾,单 节成龙,龙身中部置一把,一手 持把,一手持竹棍敲击龙身作响 鱼龙 2 栋(3 m) 2人 祈福、趋财、祈功 名,娱乐 惯名“鳌鱼”,龙头鱼身鱼尾, 头尾为硬栋,鱼身为软栋 鲤鱼灯 2 栋(3 m) 2人 祈福、趋财、祈功 名,庆贺,娱乐 鱼头尾为硬栋,鱼身为软栋 十八学士 鳌鱼、鲤鱼长约 1.5 m,其余鱼灯长约 1.2 20人 祈福、趋吉、祈财、 祈功名,庆贺、娱 一般由舞宝者2 人、舞鱼头者2 人、舞群鱼者 16 人组成。道具有
7、 DB50/T9382019 2 表1 铜梁龙主要分类(续) 品类 常规尺寸(长度) 参舞人数 功能 备注 m,宝灯直径约 35 cm 乐 雄鳌鱼、雌鳌鱼、鲤鱼、象鼻鱼、 虾、鳊鱼、草鱼、鲶鱼、银鱼、 钉鱼、鳜鱼、鲈鱼、鳗鱼、金鱼、 鯵子鱼、红鲤鱼、鼓眼鱼等造型 的鱼灯 鯵子灯 鯵长2 m、直径约 30 cm;宝直径35 cm 7人 祈福、趋吉,娱乐 一般表演为三条鯵,一人舞 宝,两人舞一条鯵。 泥鳅灯 长2 m、直径最大处 约30 cm;汤圆灯直 径约35 cm 5人 祈福、趋吉,娱乐 一般表演为泥鳅吃汤圆,一 人舞汤圆作宝,两人舞一条泥鳅, 至少舞 2条泥鳅 猪啃南瓜 猪灯长2 m、直径
8、50 cm;南瓜灯直径45 cm 5人 祈福、趋吉,娱乐 一般表演为猪啃南瓜,一人 舞南瓜灯,每两人舞一猪灯,至 少舞 2条猪 犀牛望月 牛头长约80 cm,直 径最大处约40 cm; 月灯宽约50 cm、高 约1 m,其下云朵直 径约1.5 m 4人 祈福、趋吉,娱乐 一人藏于牛衣中执牛头舞,另一 人藏于牛衣中双手抱执牛头者腰 部配合;月灯 2人抬着舞,配合 犀牛 开山虎 全长2 m、直径最大 处50 cm 2人 祈福、趋吉、祈财, 娱乐 舞者双手从虎腹部伸入,握住骨 架舞蹈;也可制两个长把,双手 握把舞蹈。 亮狮 全长2 m、直径最大 处50 cm 2人 祈福、趋吉、祈财, 娱乐 舞者双手
9、从狮子腹部伸入,握住 骨架舞蹈;也可制两个长把,双 手握把舞蹈。 雁塔提名 大雁灯长1.2 m 1.5 m;雁塔底宽 1 m、高 2 m 26人 祈福、趋吉,庆贺, 娱乐 每人双手执把舞一大雁灯,共 24 只大雁灯;另两人抬雁塔配合大 雁舞蹈。 云牌灯 长约65 cm 1人 祈福、趋吉,娱乐 舞者左、右手各执一云牌舞蹈, 多种龙舞、灯舞中要用多个云牌 配合表演 3 基本要求 3.1 主题 3.1.1 龙舞应表达一定的寓意或有主题,可据此设定一定的舞蹈情节。 3.1.2 龙舞应体现激扬磅礴的气势和神采飞扬的灵性、充满活力的精神,展现龙的精气神韵。 3.2 演员 DB50/T9382019 3 3
10、.2.1 龙舞演员的五官应端正,具有川剧、戏剧表演的手眼身法步和一定的武术功底,即手势动作、 眼神、面部表情、身段功架、各种形式的台步等。 3.2.2 龙舞演员一般由执龙珠者、执龙头者、执龙身者和执龙尾者组成(其中后三类合称为执龙节者), 其他演员根据具体舞蹈情节而设定。 3.2.3 龙舞演员人数和设定应与舞龙场合、道具大小相适应。 3.2.4 执龙节者的身高差不宜过大。 3.3 服饰 3.3.1 龙舞演员一般扎黄色或红色齐肩头巾,上穿中式对襟上衣(见图1)或地方民族服装,下穿中 式裤(见图2)或穿灯笼裤(见图3),再根据服饰搭配鞋子,如草鞋(见图4)、运动鞋或圆口布鞋 (见图5);腰系绸带,
11、于腰右前打结,绸两端下垂。 图1 中式对襟上衣 图2 中式长裤 图3 灯笼裤 DB50/T9382019 4 图4 草鞋 图5 圆口布鞋 3.3.2 龙舞演员的服饰可在3.3.1的基础上,根据道具的特点进行配戴,如头饰、脸谱、云肩、腰带、 护腕、绑腿、打靴、打鞋等。 3.3.3 龙舞演员从头到脚应有云纹、火焰纹、水纹等纹饰(见图6)。 图6 装饰纹样 3.3.4 龙舞演员应统一着装,服装应无破损、无污垢。其中,执龙珠者的服饰与其他队员应有明显不 同,执龙尾者的装扮与其他队员可以有不同。全体龙舞演员的服饰、装扮的色彩、花纹、款式等应相互 协调,且应与舞龙道具的颜色协调一致。 3.3.5 服装应轻
12、巧,便于活动,并且服饰款式、花纹等应与舞龙道具相协调。 3.4 妆容 水浪纹 水波纹 水波纹 水波纹 DB50/T9382019 5 演员可根据角色的设定着适当的妆容,其中龙舞演员的妆容可融入戏剧的武生装扮和戏剧脸谱等元 素,执龙尾者一般与执龙头者、执龙身者的妆容不同,如着小丑妆。 3.5 道具 3.5.1 舞龙所使用的道具以龙形道具为主,辅以附属道具,如龙珠(或称龙宝)、龙门、云牌(云朵 图案)、水牌(波涛图案)、牌灯等。 3.5.2 道具的图案应清晰,色彩艳丽,线条柔和,以三原色为主,局部饰以不同层次的橙、绿、粉、 青、紫等,色彩对比强烈。 3.5.3 龙形道具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整体
13、造型呈狮头、牛鼻、虾眼、鹿角、蛇身、鱼尾、鹰爪,龙头造型见图 7; 图7 龙头造型 b) 龙身每栋分“软节”与“硬节”,在硬节处安置龙把; c) 龙身一般为 713 栋,每栋 2 m,全长 1527 m之间; d) 龙把与龙把间的距离约 20.05 m,龙把长度约 1.50.1 m。龙身为封闭圆筒形,直径为约 0.30.05 m; e) 龙珠球形,直径约 0.30.05 m。 3.5.4 灯舞道具根据舞蹈情节的设定而配置,具体见各附录。 3.6 场地 舞龙场地大小应能满足舞龙场合、道具大小、演员规模的需要,地面平整并尽量方正。 3.7 音乐 3.7.1 传统音乐主要而不限于采用唢呐、锣鼓、大鼓
14、、小锣、钹、大锣、堂鼓、马锣等民间吹打乐器 (见图 8至图 14)进行伴奏,可加进战鼓和小打乐器包包锣、苏铰、云锣等。根据舞龙主题需要,可 加入长号等其他乐器。 DB50/T9382019 6 图8 唢呐 图9 大鼓 图10 小锣 图11 钹 图12 大锣 图13 堂鼓 图14 马锣 3.7.2 音乐旋律应与舞龙主题、情节、情绪相协调,乐曲快慢、强弱转换恰当,音乐气氛与舞蹈情绪 配合默契,与舞龙动作成为一个协调、和谐的整体。 3.7.3 常见的经典音乐有朝天子、耍锣鼓、赶锤、叮狗虫、扛子等,其曲谱见附录中对各 种龙舞和灯舞的音乐介绍。 DB50/T9382019 7 4 基本技法 4.1 道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0 938-2019 铜梁龙舞规范 938 2019 铜梁 龙舞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