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609-2019 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pdf
《DB43 T 1609-2019 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 T 1609-2019 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pdf(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 Rules for the technology of bottle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 ICS 65.020 B 30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3/T 16092019 2019-03-19发布 2019-06-19实施 DB43/T 16092019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2 5 厂房建设 2 6 原料选择与处理 3 7 菌种及菌瓶制作 4 8 发菌期管理与搔菌 5 9 出菇期管理及采收 5 10 废弃物处理 6 11
2、病虫害防治 6 12 采收与修整分级 7 13 包装与储藏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常用药剂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瓶栽杏鲍菇鲜品等级标准 9 DB43/T 160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宇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建军、阳国秀、沈凡超、易恢满、唐伍平、陈盛、蒋路翔、张林。 DB43/T 16092019 1 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瓶栽的产地环境
3、、厂房建设、原料要求、原料预处理、菌种制作、菌瓶制作、 菌瓶冷却与接种、菌瓶的培养与搔菌、育菇与病虫害防治、废弃物处理、杏鲍菇的采收与修整、杏鲍菇 预冷包装与储藏。 本标准适用于杏鲍菇瓶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 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4806.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13532009 玉米 GB/T 127282006 食用菌术语 GB/
4、T 195412017 饲料用 豆粕 NY/T 1191989 饲料用 小麦麸 NY/T 5282010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HG 29402016T 饲料级 轻质碳酸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杏鲍菇瓶栽 以聚丙烯塑料瓶为栽培容器,通过配料、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育菇等工序,并创造适 合杏鲍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生产杏鲍菇的过程。 3.2 培养基 按照配方将主料和辅料混合配制,达到杏鲍菇菌丝体和子实体较佳生长要求的基质。 3.3 疏蕾 在育菇第15d,菇蕾长到4cm左右且菇盖与菌柄分化明显
5、的时候,留25个大小一致的优势菇蕾, 其它菇蕾疏除掉。 DB43/T 16092019 2 3.4 废料 杏鲍菇种植后的废弃基质和杏鲍菇修弃后的不能食用的部分。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50102016 规定。 5 厂房建设 5.1 厂区设计 参照DB3205T 1862009 中的4.1规定。 5.2 水、电配置 水电配置的原则按照生产1万瓶耗电(14001600)kW.h,生产1t杏鲍菇耗水量按1:3的比例进 行配置。 5.3 菇房建设用材 菇房用(5.012.5)cm厚、面板厚度 0.5mm 的彩钢夹芯板,夹芯板内的泡沫密度为 18kg/m3 的 阻燃材料。 5.4 净化区域施工与
6、建设 5.4.1 净化区域的施工及验收 其应符合GB 505912010的要求。 5.4.2 空间布局 净化车间根据功能区分为出炉间、散热间、强冷间、待接种间、接种室、菌种室。 5.4.3 净化车间的洁净措施 空间及器具的洁净措施主要有四种,一是采用药剂熏蒸消毒;二是臭氧、紫外线对不同净化区域在 生产结束后进行定时消毒;三是通过物理方法对空间的空气进行过滤;四是人在接种过程中穿戴洁净服 进行无菌操作、并定时用75%的酒精及火焰对接种器具消毒。 5.5 培养房建造与布局 在净化车间的下风向,整个布局呈“H”型,培养房内过道宽度为(5.08.0)m,过道有穿堂风过, 两栋培养房的间距(8.010.
7、0)m,每个培养房具有控温、保湿、控光和空气交换功能。 制冷:以每匹制冷量管控4200个杏鲍菇栽培瓶(湿料重3.1t)为设计依据。 通风:风柜配制按风量要求2000m3/h管控2万个杏鲍菇栽培瓶(湿料重14.8t)为设计依据。 排气扇:数量按照每3万瓶(湿料重14.8t)配制2个常规、正压排气扇为设计依据。 5.6 育菇房建造与布局 DB43/T 16092019 3 5.6.1 建造的布局要求 育菇房均匀分布在走道两侧,采用“非”字型排列。“非”字型的主干道采取南北走向,周边150m 内无污染源。 5.6.2 育菇房的库容量要求 杏鲍菇育菇房的库容量要求为43瓶/m3(湿料重32Kg/m3)
8、。 5.6.3 通风设施 杏鲍菇育菇房内每5000瓶,配1台风量为(46005000)m3/h的负压风机。 5.6.4 补光设备 每层架下面中线,加装1条(400800)Lx白色或蓝白相间的LED灯带。 5.6.5 降温设施 以每匹制冷量管控1500个杏鲍菇栽培瓶(湿料重1.1t)为设计依据。 5.6.6 增湿设备 每8间育菇房配制1个水笼头地面增湿,每栋育菇房配制1台(3040)L/min高压雾化喷枪,每 个育菇房安装2台超声波加湿器空间增湿。 6 原料选择与处理 6.1 培养料 主料和辅料要求新鲜、无霉、无虫,符合NY/T 5099规定。培养料如下 a) 主料:杂木屑、玉米芯、甘蔗渣等,无
9、刺激性气味,酸、臭味、异味。 b) 辅料:麦麸、玉米、豆粕等。 c) 添加剂:石膏、石灰等。 6.2 原料使用前预处理 6.2.1 木屑: 使用前预湿后堆积发酵3个月以上,达到软而不烂,颜色为咖啡色,无异味。 6.2.2 玉米芯: 使用时提前20h预湿,使玉米芯内达到完全湿透。 6.2.3 玉米: 使用前1d,把玉米颗粒粉碎成1mm以下。 6.2.4 豆粕: 使用前1d,把豆粕小颗粒粉碎成1mm以下。 6.2.5 主料混合处理: 使用前1d把预处理好的原料木屑、玉米芯、甘蔗渣,按体积比3:2:1的混合堆制,第2d翻堆后过 筛使用。 DB43/T 16092019 4 7 菌种及菌瓶制作 7.1
10、 原种、栽培种制作 培养料配方:杂木屑:(65.068.0)%;麦麸:(20.022.0)%;玉米粉:(4.06.0)%;豆粕: (4.06.0)%;轻质碳酸钙:(1.02.0)%;石灰:(1.01.5)%;含水量在(63.065.0)%;pH 值 8.08.5;其生产工艺是通过配制搅拌装瓶码筐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质检,培养出菌丝 体粗壮、洁白、分支能力强、有锁状联合、有爬壁现象且健壮、均一的杏鲍菇菌种。 7.2 菌瓶制作 7.2.1 培养料配制 配方:玉米芯:(23.025.0)%;木屑:(21.023.0)%;甘蔗渣:(6.08.0)%;豆粕:(10.0 12.0)%;玉米粉:(10.012.
11、0)%;麦麸:(21.023.0)%;石灰:(1.02.0)%;轻质碳酸钙:(0.6 1.2)%;含水量在(66.068.0)%;pH 值8.08.5。 7.2.2 拌料 按培养基配方比例准备好原辅材料。将主料过筛后在料桶搅拌10min,再加入辅料和水搅拌40min, 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668)%,pH值 8.28.6。 7.2.3 装瓶 采用机械装瓶,塑料瓶的规格(11001200)ml,每瓶装湿料重(710760)g。每筐装16瓶,装 瓶做到上紧下松,料面平整且距瓶口(1.41.6)cm;每5000瓶的料要求在40min分钟内装完瓶。塑 料瓶符合GB 4806.6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3 1609-2019 杏鲍菇瓶栽技术规程 1609 2019 杏鲍菇瓶栽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