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pdf
《DB41 T 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20 B 05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835 2019 冬小麦 农业 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2019 - 06 - 17发布 2019 - 09 - 17实施 河南 省市场 监督 管理 局 发布 DB41/T 1835 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河南省 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忠阳、杜子璇、成林、 邹春辉 、 张溪荷 、李彤霄、张弘、 师丽魁 、王志超 。 DB41/T 1835 2019 1 冬小麦 农业 气象灾
2、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冬小 麦 农业 气象灾害 野外调查的组织、程序、方法、内容和形式,规范了调查数据存 储格式和调查报告编制 时间等 。 本标准适用于气象灾害发生 时或发生后 给 冬小麦 生产造 成重大影响时的 野外 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61 2011 气象服务分类术语 GB/T 27966 2011 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象灾害
3、 大气对自然和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的天气气候事件的总称 。 3.2 冬小麦 农业 气象灾害 在 冬小麦 生产过程中发生 的 导致 冬小麦 减产、耕地和农业设施损坏的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的总称。 水分因子异常引起的 冬小麦 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渍害、连阴雨;温度异常引起的有:霜冻、冻害、 雪灾、高温热害 ;风引起的有风灾;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 热风 、风雹 等。 3.3 灾害调查 当灾害发生并对 冬小麦 造成一定影响时, 对灾害发生现场进行实地观测、访问、采样、摄录 ,并根 据需要进行灾情跟踪调查 , 以获得 灾害的发生程度、 作物损失概况 、 作物受灾后形态和生理生态变化
4、等 相关资料和编写相关报告的全过程。 4 调查 准备 4.1 组建 调查 组 当发生灾害并对 冬小麦 造成一定影响时, 应在 灾害发生后 或 影响出现后 48小时内 启动 灾害野外 调 查 。 根据受灾范围大小,确定 至少 1个 调查 组, 当 辖区内 50%以上气象台站达到灾害指标,或 50%以上区 域受灾时,应确定多个调查组 。 每个 调查 组成员一 般为 相对固定的 35人,其中调查组组长应具有一定 的组织协调能力、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DB41/T 1835 2019 2 4.2 制定 调查 方案 在实地调查前,需利用遥感监测图像和气象资料做好灾情初查,确定灾害影响范围、
5、影响程度 ,并 在中分辨率图(一般可用 1: 25万或 1: 50万比例尺)中标绘, 根据冬小麦种植品种、生态、地形 等 特征, 初定 4个 代表性较强的 野外 调查点。电话联系灾区 相关部门 ,综合各方面情况(道路可通行、是否为灾 害强度中心、次生灾害发生程度、作物主要品种等),最终确定 2个点。 根据灾害发生影响情况提出调查方案,包括调查 组成员组成、仪器设备、防护设备、调查路径、重 点调查地区、 野外 观测调查要素、数据存储传输方案等,见规范 性 附录 A。 5 野外 调查 5.1 基本信息收集 在灾情发生地(必要时到当地农、林、水等部门)尽可能的 收 集面上灾情、农情资料。灾情资料包
6、括:灾 害 种类、 出现 时段、范围、强度等;农情资料包括: 冬小麦 所处的发育期,各 品种 的播种面积 、 受灾 面积、成灾面 积 和 绝收面积等。选择不同受灾程度、受灾作物主栽品种的三块地,用 GPS测定观测 点具体经纬度(对观测地段进行编号,做好标记,告知村民,留待跟踪调查)。要求数据无误、词语准 确、字迹工整清楚。 5.2 口述调查 在每个调查点访问村民组长或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了解当地所属乡村 、 种植 品种 及面积 、 历史上 冬小麦受同类灾害情况、 本次灾害发生影响情况等。填写口述调查记录表,并用录音笔录音。 口述调查 记录内容见 附 录 B。 5.3 环境要素 调查 包括地貌、
7、地势、涝灾淹没深度、旱灾土壤水分、干土层 、灾害发生时的气温、风速、空气相对湿 度、 叶温(受灾植株、对照) 、 有无倒伏 、 灾情程度等 。调查内容见 附录 C。 5.4 灾情 调查 采用 多点 目测和样本 采集 法 , 记录目标作物样本表征最多 数的发育期、植株高度、 密度、 作物生长 状况、叶面积系数、干物质以及产量。一般 目测和样本采集点不少于 4点。 5.5 冬小麦 生理生态观测 采用仪器设备观测 冬小麦叶片 光合作用强度、光响应曲线、冠层光谱、叶 片 温 度 、叶绿素 含量 、叶 面积指数等。 5.6 影像记录 对调查环境和 冬小麦 受灾场景 的 全景、近景以及典型场景特写进行数码
8、摄录,其视频、照片资料按 附录 D要求编号,并填入相应栏中。 6 跟踪调查 若 灾害发生在 冬小麦 生长的前中期,灾害结束后需要在后续时 间内对灾害影响进行跟踪调查,直至 作物收获。 调查要求见 附录 E。 DB41/T 1835 2019 3 7 调查报告 在 冬小麦 气象 灾害 野外 调查结束 3天内,按附录 F要求完成 冬小麦 气象灾害 野外 调 查报告。 8 数据存档 所有 数据、电子表格、报告、电子影像等调查资料编号命名后,录入“农业气象灾害 野外 调查数据 库”,并集中存储于同一目录路径下,目录名按“调查起始日 +调查县级名称 +冬小麦 +灾害类型”表示, 如“ 20180201中
9、牟冬小麦干旱”。对农业气象灾害 野外 调查所填写记录的各类表格等集中作为纸质档案 统一保存。对采集的 冬小麦 样本压制好后按要求存放。 DB41/T 1835 2019 4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冬 小麦 农业 气象灾害调查计划表 样式 开展野外调查前,应先制 定 调查计划, 具体内容见表 A.1。 表 A.1 冬小麦 农业 气象灾害调查计划表 调查组编号 时 间 月 日 至 月 日 月 日 至 月 日 地 点 市 县 乡 村 市 县 乡 村 调查项目 作物要素: 密 度 株 高 光 谱 发育期 生长量 叶绿素 光合作用强度 产量要素 作物要素: 密 度 株 高 光 谱 发育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835-2019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野外调查技术规范 1835 2019 冬小麦 农业 气象 灾害 野外 调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