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pdf
《DB41 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pdf(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03.200 A 12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34 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 2020 - 01 -21发布 2020 - 04 - 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34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分类 .1 5设置条件及要求 .2 6设置程序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 .8 DB41/T 1934 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
2、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向宏桥、王伟、李建阳、范凡、赛萌萌、赵璐、王洁、李可可、呼小静、钟亚 辉、毕剑、张金花、鲁延召、王淑芳、许苗苗。 DB41/T 1934 2020 V 引 言 开发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设旅游访问点,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及状况,较好凸显 地方人 文特色,对游客具有巨大吸引力。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与旅游景区形成互补的一种全域旅游业 态创新,是实现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的重要抓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社会资源旅游访
3、问点在旅游资源、主体功能等方面显著不同。旅游景区主要 以自然旅游资源和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主,对旅游资源的规模集中度要求较高,旅游接待服 务是其主体功能;而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主要侧重于能够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当代社会人文资源和以非 物质形态为主的历史人文资源,重在塑造地方人文体验,要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旅游接待 服务仅是其社会生产生活主体功能的外延。 本标准对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分类、设置条件及要求、设置程序进行了规范,目的是为了指引社 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全域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工作。 DB41/T 1934 2020 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
4、点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分类、设置条件及要求、设置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的设置(以下简称访问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 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93.1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第 1部分:安全标志和安全标记的设计原则 GB 3095 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 2部分
5、: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T 18973 2016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LB/T 021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 整合利用地域特色突出但又未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的各类社会资源,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旅游接待能 力并经认定的旅游访问场所(单位)。 3.2 访问者接待中心 为访问者提供信息、咨询、预约、引导、讲解等旅游设施和服务功能的专门场所。 4 分类 4.1 访问点按资源类型分为工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农业生产类社
6、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服务 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公共服务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城市生活类社会资源 旅游访问点、乡村 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 问点八种类型。 DB41/T 1934 2020 2 4.2 工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场景等为主要吸引物, 为访问者提供工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 4.3 农业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作物景观、农民劳动场景等为主要吸引 物,为访问者提供农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农业生态园、农场果园等。 4.4 服务
7、生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服务业业态风貌、服务方 式、工作环境等为主要吸引物, 为访问者提供服务业生产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特色小吃街巷、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等。 4.5 公共服务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依托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访 问者提供公共服务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行政服务中心、学校、医院、公园 等。 4.6 城市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城市居民生活场所、生活场景、城市风貌等为主要吸引物, 为访问者提供城市生活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城市社区、特色街道等。 4.7 乡村生活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乡村村民 生活环境、生活设施、乡风民俗等
8、为主要吸引物, 为访问者提供乡村生活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特色村落、特色小镇等。 4.8 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以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 为主要吸引物,为访问者提供物质文化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古遗址、古建筑、古河渠等。 4.9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是依托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礼仪节庆等非物质文 化遗产,为访问者提供非物质文化体验的旅游访问点。如特色医药馆、手工艺馆、武术馆等。 5 设置条件及要求 5.1 资源禀赋及开发状况 5.1.1 访问点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或具有较高的观赏游憩价值。 5.1.2 地域特色鲜明,能
9、够较好反映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并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 5.1.3 应制定科学的规划,合理开发资源,注重整体协调。 5.1.4 宜提供符合访问点主题的特色体验项目,注重参与性、趣味性与知识性。 5.2 访问者接待中心 5.2.1 在合理位置设置访问者接待中心,具有醒目的标识和名称。 5.2.2 建筑外观(造型、色调、材质等)应与访问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5.2.3 应展示访问点基本信息、中外文游览手册 等宣传资料,供访问者查询或取阅。 5.2.4 有专职的接待人员,为访问者提供引导服务、咨询服务和团队预约服务。 5.2.5 讲解人员数量能够满足接待需要,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普通
10、话达标。 讲解内容客观、准确,能够体现访问点的历史、产品和文化等特色。宜提供外文讲解服务。 5.2.6 诚信经营,收费服务项目应明码标价。 5.3 访问线路 5.3.1 合理设计访问点游览线路,线路标识牌设置合理。 5.3.2 访问线路应充分展现访问点特色资源。 5.3.3 科学设置访问通道,减少访问游览对社会正 常生产生活的干扰。 5.4 场所设施 DB41/T 1934 2020 3 5.4.1 访问点的场地面积、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能满足访问功能需要。 5.4.2 有停车场地, 容量能满足 访问者 接待 量需求,引导 标志醒目 、 规范。 5.4.3 有公共厕所,标识醒目。公
11、共厕所的设计及建设、环境保护、管理与服务应符合 GB/T 18973 2016 中 6.1通用 要求的规定。 5.4.4 有访问者休息设施,与整体环境协调。 5.4.5 配备必要的无障碍设施,且安全可靠,功能设计应符合 GB 50763的规定。宜为老、弱、病、残 等特殊访问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 5.5 标识系统 5.5.1 访问点的标志标识图案应醒目清晰、内容规范、指向明确,符合 GB/T 10001.1、 GB/T 10001.2 的 要求。标志标识牌的制作应选用环保、安全、耐用的材料,在使用期间材料不变形、不褪色。 5.5.2 在访问点周边主要道路交叉口应为车辆、行人设置导向标志,导向标志
12、包括访问点名称、方向 及距离等信息。 5.5.3 在访问点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访问点标牌,应包括“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字样、访问点名称与 编号等信息。 5.5.4 设置全景图,要正确标识出主要资源点及服务设施的位置,具 体包括各主要资源点、访问者接 待中心、厕所、出入口、停车场等,并明示咨询、投诉、救援电话等内容。 5.5.5 科学设置介绍牌,包括访问者须知、访问点简介、资源点介绍等,图片要清晰,文字要简洁, 内容客观准确,宜有外文翻译。 5.5.6 访问点内有危险隐患的位置应设置齐全、醒目、规范的安全警告标志,其设计应符合 GB/T 2893.1 的有关规定。警告标志应带有文字辅助标志,文字辅助
13、标志为黄色背景色黑色文字,并位于图形标志的 下方或右侧。 5.5.7 宜设置劝阻标志,如“请勿乱扔垃圾”。 5.5.8 夜间开放的访问点 应采取灯光照明等措施,保证标志标识的可视性。 5.6 智慧旅游 5.6.1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服务应符合 LB/T 021 要求。 5.6.2 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咨询、预约和投诉留言等功能。信息发布包含以下 内容: a) 访问点概况、访问点动态信息等; b) 访问点资源信息,图文并茂,有视频文件; c) 到达本访问点的交通信息; d) 访问点联系方式、投诉方式等信息,常见问题解答。 5.6.3 宜利用微信、微博等移动
14、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定期信息推送、公众互动等功能。 5.6.4 利用地图导航信息平台,提供访问点精确地图定位信息。 5.6.5 免费提供 WIFI服务,单个无线访问接入点最大并发连接数不小于 30人。 5.6.6 提供电子导游服务,设置微信二维码,能够免费收听语音讲解。 5.6.7 宜采用人工智能设备和技术,实现自助查询、自助购物等服务。 5.7 安全要求 5.7.1 应维护访问者的人身、财产及信息等安全,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人。 DB41/T 1934 2020 4 5.7.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 GB/T 29639 的要求。
15、访问 点可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消防、治安、卫生、交通安全等,有所侧重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5.7.3 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定期实施安全检查,并有完整的安全检查记录。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a) 电器、开关、插座和电路是否安全; b) 易燃易爆品存放和使用是否安全; c) 消防设施设备是否完好; d) 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灯是否完好; e) 建筑设施、机械设备和车辆等安全性能状态是否良好; f) 邻沟道路护栏以及危险地段安全防护网是否完好; g) 特种设备经过相关有资质的单位的安全检测且检测报告是 否在有效期内; h) 各岗位员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情况,安全员是否按规程操作,安全
16、生产记录是否齐全。 5.7.4 对可能出现危险的地方或环节,应采取物理隔离、警示等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5.7.5 设有视频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合理,保证监控设施 24小时正常运行,监控录像有效期保存 30天 以上。 5.8 环境卫生 5.8.1 有绿化措施 ,保持周边环境卫生整洁。 5.8.2 禁止吸烟,注重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做到清新无异味和无害化,符合 GB 3095 2012中的二类区 要求。 5.8.3 保持良好卫生条件,加强传 染病预防工作。 5.8.4 场地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地面无污水、污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设备无污垢、无剥落。 5.8.5 垃圾箱 分类设置、 数量充足、外
17、观整洁、布局合理。 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 。 6 设置程序 6.1 申请与受理 6.1.1 访问点设置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由单位或个人根据社会资源特点选择相应访问点类别向所在 地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提交申请。 6.1.2 申请时需提交访问点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a)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申请表 (附录 A); b)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分表 (附录 B); c) 必要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等证明材料。 6.1.3 访问点应符合第 5章的设置条件及要求,申请者应承诺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 6.1.4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接到访问点申请后,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备性进行初
18、审, 并于 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答复。 6.2 审核评分 6.2.1 地级市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负 责访问点的评审与复核工作。评委会成员由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代表、社会居民 代表和独立专家顾问等组成。 6.2.2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正式受理后,汇总申请材料,提交评委会审核。 DB41/T 1934 2020 5 6.2.3 评委会经过材料审阅、实地调研和会议评估等访问点评审环节,对照访问点评分表进行逐项审 核评分。每个评价项目评分均达到 60分以上的,视为符合访问点设置条件。 6.3 公告与批准 评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934-2020 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设置规范 1934 2020 社会 资源 旅游 访问 设置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