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676-2018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箱型桥架制造技术要求.pdf
《DB41 T 1676-2018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箱型桥架制造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1676-2018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箱型桥架制造技术要求.pdf(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53.020.20 J 8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 41/T1676 2018 通用桥 式 和 门式起重机 箱型 桥架制造 技术要求 2018-09-29发布 2018-12-29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676 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桥架制造的一般过程 . 1 5 钢材表面处理 . 1 5.1 表面清理 . 1 5.2 预涂底漆 . 2 6 下料 . 3 6.1 下料前准备 . 3 6.2 下料方法 . 3 6.3 主梁下料 . 3 6.4 下料检验与矫形
2、 . 3 7 主梁与端梁制造 . 3 7.1 板材拼焊 . 3 7.2 主梁组焊 . 4 7.3 端梁组焊 . 5 7.4 焊缝探伤要求 . 6 8 桥架装配 . 7 8.1 小车轨道安装 . 7 8.2 装配主梁与端梁 . 8 8.3 做标识 . 9 9 矫正变形 . 9 9.1 手工矫正 . 9 9.2 机械矫正 . 9 9.3 火焰矫正 . 9 10 涂装 . 10 10.1 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 . 10 10.2 涂装质量 . 10 DB41/T 1676 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 河南省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并
3、 归口 。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卫华机械工程研 究院有限公司、 长垣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河南蒲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培训中心 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卫铁、段君飞、韩艳红、李虎、宁欣欣、 李岩、徐冰 、 王洪波、 时明恒、王 跃文、武军强、付晓辰、吴庆福、范海霞、 孟二建 、张杰义、王永强 。 DB41/T 1676 2018 1 通用桥 式和 门式起重机 箱型 桥架制造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额定起重量为 3.2 t 100 t通
4、用桥式 和门式 起重机 箱型桥架 的制造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在一般环境中工作的通用桥 式和 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 箱型 桥架的制造 , 对于 额定起重量大于 100 t的起重机 箱型 桥架,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6974.1 起重机 术语 第 1部分:通用术语 GB/T 6974.5 起重机 术语 第 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T 8923.
5、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 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 全面清除原有 涂层 后的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 14406 通用门式起重机 GB/T 14405 通用桥式起重机 GB/T 19418 钢的弧焊接头 缺陷质量分级指南 JB/T 5000.2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 2部分:火焰切割件 JB/T 6978 涂装前处理准备 酸洗 JB/T 10559 起重机械无损检测 钢焊缝超声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T 6974.1和 GB/T 6974.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4 桥架制造的一般过程 桥架制造从原材料处理到最后涂装成形,一般
6、宜按如下过程进行: 钢材表面处理 下料 主端梁制造 桥架装配 矫正变形 涂装。 5 钢材表面处理 5.1 表面清理 5.1.1 抛丸处理 DB41/T 1676 2018 2 5.1.1.1 主要受力 件原材料处理后表面应无锈迹、氧化皮、铁屑等杂物,平整呈钢灰色, 处理 等级为 Sa2 或手工除锈达到 St3级;其余构件抛丸 处理 等级达到 Sa2或手工除锈达到 St2,表面清洁度的 处 理等 级见表 1。 表 1 处理等级 处理等级 名称 等级描述 Sa1 轻度的喷射或抛射清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a2 彻底的喷射或抛射清理 钢
7、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该是附着牢固的。 Sa2 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清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 使钢材表面洁净的喷射或抛射清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该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St2 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t3 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清理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
8、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 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5.1.1.2 抛丸时钢材应保持干燥,以免影响漆膜质量。抛丸除锈后的 钢 材,应及时转入表面防腐工序, 一般不宜超过 2 h,工序周转应注意防护,以免形成新的腐蚀。 5.1.2 喷砂处理 5.1.2.1 喷砂条件应符合国家或当地环境保护标准 。 5.1.2.2 喷砂磨料应采用钢砂、铜矿砂或类似的材料,磨料 应 清洁干净。对较薄部分可使用棕刚玉、 石英砂处理,并 留意表面状况,以免大颗粒砂料在薄板表面造成凹坑 。 5.1.2.3 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筛选,把砂料中的石头、杂物或较大的砂料去除,潮湿的砂料应当晾干 后再使用 。
9、 5.1.2.4 应当用适当的清洁剂对钢材表面除去油脂和其他污物,使得 喷 砂表面干燥和清洁 。 5.1.2.5 对于支撑工装接触部份(未能喷砂的表面)应采用手工除锈或移动支撑工装后喷砂处理 。 5.1.2.6 喷 砂用的压缩空气应是除去油和水的干燥空气。 5.1.3 酸洗处理 钢板厚度低于 4 mm时,亦可采用酸洗处理方式,具体要求应按 JB/T 6978执行。 5.2 预涂底漆 5.2.1 油漆种类选择 5.2.1.1 一般应按技术协议和起重机的使用环境来选择不同的车间底漆,技 术协议对预处理底漆有特 殊要求时,应按技术协议要求执行 。 5.2.1.2 常 用 预处理 底漆有环氧铁红和环氧
10、富锌等,制作周期较长( 3个月)时宜采用环氧富锌, 制作周期较短( 3个月)时宜采用环氧铁红。 DB41/T 1676 2018 3 5.2.2 涂料调配 按照 涂料 使用说明书将涂料和固化剂混合, 并按 说明书 要求 熟化 、 稀释。 5.2.3 预涂底漆质量要求 要求漆膜连续完整,无明显缺陷,漆膜厚度 应 为 15 m 25 m。 6 下料 6.1 下料前准备 6.1.1 同台起重机桥架所用钢材底漆应保持一致,不应有严重的擦伤、 划 痕、杂质等缺陷和翘曲变形。 6.1.2 当钢材 有探伤检验要求 时 ,应 根据探伤要求提前对钢材进行探伤检验 。 6.2 下料方法 下料方式应根据精度要求、下
11、料设备能力进行选择,下料时可参考以下原则:箱型梁内部的大筋板、 腹板、易变形的薄板类零件宜采用等离子切割下料,其它异形件宜采用数控切割下料,型材可采用锯切 下料。 6.3 主梁下料 6.3.1 主梁翼缘板、腹板下料时应留焊接收缩量,若组装时需要二次下料或装配时需要修整端面,均 需留相应余量。 6.3.2 若主梁有拱度或上翘度要求时,主梁腹板下料应预设拱度或上翘度。 6.4 下料检验与矫形 6.4.1 下料零件的垂直度、挂渣、表面缺陷、精度尺寸等 应 按照 JB/T 5000.2的要求检验。 6.4.2 首件零件下料后必须经过检验 ,合格后才能批量下料。 6.4.3 若零件有变形 ,应 矫正合格
12、。 7 主梁与端梁 制造 7.1 板材拼焊 主梁上下翼缘板、主副腹板长度及宽度方向可进行拼接,宜按如下要求执行: 主梁翼缘板 的拼接焊缝与 腹板的 拼 接焊缝 间距 应 200 mm。 长度方向拼焊 时最短节长度应 1000 mm, 宽度方向拼焊时 最窄节宽度应 300 mm。 小筋板与上翼缘板、腹板的 拼 接焊缝 间距 , 当起重机 工作级别 A6以下 时 应 50 mm,工作级别 A6及 A6以上 时 应 100 mm。 大筋板与上下翼缘板、腹板的 拼接焊缝间距 , 当起重机工作级别 A6以下时应 100 mm,工作 级别 A6及 A6以上时应 150 mm。 上下翼缘板、主副腹板的拼接焊
13、缝均应检查表面与内部质量,表面质量应达到 GB/T 19418中 的“ B”级,焊缝内部质量应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时不应低于 GB/T 3323 中规定的质量等 级,超声波探伤要求 见 7.4。 宜采用埋弧焊焊接 上下翼缘板、主副腹板的拼接焊缝 。 DB41/T 1676 2018 4 7.2 主梁 组 焊 7.2.1 形梁 组 焊 形梁 (下翼缘板未组焊之前的半封闭箱型梁)组 焊宜以上翼缘板为基准,首先组焊内部支 撑筋板, 再组焊腹板,亦可采用其他组焊方式,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组焊内部支撑筋板: 筋板组焊位置应考虑主梁纵向焊接收缩量,相邻两筋板 间距 宜留 1/1000的余量 。 筋板应与
14、上翼缘板垂直 。 筋板侧向 组焊位置 偏差 应 以内侧(无走台侧)为基准 ,偏差值 2H/1000,筋板纵向 组焊 位置 偏差 2mm。 焊接各筋板与上翼缘板的角焊缝时,宜从无走台侧向有走台侧焊接,焊后应矫正变形。 H B 筋 板 下 翼 缘 板 图 1 筋板 组 焊示意图 组焊腹板: 为减小腹板波浪度,宜在腹板上加焊角钢或工艺板条 等纵向加强筋 ,当腹板有拱度时,纵 向加强筋应带有与腹板一致的拱度, 纵向加强筋应 与腹板贴紧,间隙 0.5 mm。 组 焊腹板时,腹板 应 与上翼缘板贴紧,间隙 0.5 mm;腹板 应 与内部支撑筋板贴紧,间隙 0.5 mm。 焊接 形梁内部焊缝: 一般应先焊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1676-2018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箱型桥架制造技术要求 1676 2018 通用 起重 机箱 型桥架 制造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