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530—2020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7 T 1530—2020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1530—2020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pdf(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 B 0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15302020 代替 DB37/T 15302010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security and high quality for Volvariella volvacea production 2020-02-25发布 2020-03-25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53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7/T 1530 2010秸秆栽培草菇生产技术规程。与DB37/T 1530
2、 2010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增加了草菇的质量要求,删除了安全优质草菇的定义(见3和2010版3.1); 修改了栽培设施,增加了控温菇棚设施(见5.1); 修改了栽培季节,增加了周年栽培(见5.2); 修改了草菇菌种培养、贮存条件(见5.3.2); 删除了添加剂内容,部分内容修改合并到主辅材料中(见5.4.1和2010版5.4.4); 修改了培养料配方(见5.5); 增加了培养料室内发酵技术(见5.6.2.2); 修改了出菇管理,将“采收与加工”中的“后潮菇管理”合并到出菇管理中(见5.8.2和2010 版5.9.2); 增加了草
3、菇鲜菇暂存条件和时间要求(见5.9); 删除了原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修改了附录C的名称和内容。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济宁市农业 科学研究院、青岛益菇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济宁忠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海霞、万鲁长、任鹏飞、黄春燕、韩建东、曲玲、郭惠东、刘新华、刘前进、 张逸、臧秀霞。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7/T 15302010。 DB37/T 15302020 1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优质
4、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质量要求、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 防控、质量安全管理和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草菇的安全优质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80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
5、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49 绿色食品 食用菌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3 质量要求 3.1 感官要求 蛋形期菇体圆整、饱满、卵圆形或长圆形,菇体灰黑色或灰褐色,菌膜未破裂,有草菇特有的香味。 3.2 理化指标要求 应符合GB 7096和NY/T 749要求。 4 产地环境 生产场地清洁卫生,远离工矿业的“三废”、畜禽养殖场、垃圾场、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生
6、 产区与生活区分离,且生产区的堆料场、发酵、发菌及出菇区、产品加工区、仓库区合理分区。每季栽 培结束后,及时清理废菌料和废土,对生产场地和环境进行消毒。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391。 DB37/T 15302020 2 5 生产技术 5.1 栽培设施 栽培设施建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便于排水的地方。塑料大棚、拱棚、温室、夏季空闲蔬菜大棚、 控温菇棚等设施均可用于草菇栽培。所选用的建筑材料、构件制品及配套设备等,不对环境和草菇产品 造成污染。 5.2 栽培季节 草菇发菌、出菇适宜温度范围为28 36 。一般山东地区6月中下旬8月中旬的高温期内,利 用大棚可连续播种栽培2批3批,保温性能好的大
7、棚设施可适当提前或延后生产季节。控温菇棚可进行 周年栽培。 5.3 菌种 5.3.1 品种选用 从具相应资质的供种单位引进适于山东省栽培、发菌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 性好的草菇品种。 5.3.2 菌种培养贮存 草菇菌种的扩繁制作按照NY/T 528和NY/T 1731的技术要求进行。母种一般26 30 培养5 d 7 d,原种和栽培种一般28 32 培养15 d20 d。成品母种放置于13 16 、避光条件下保 存,每隔3个月5个月转接一次,控制传代次数在3代以内;成品原种和栽培种要及时使用,如不能及 时使用,可暂时存放于清洁干燥避光的常温保藏室内,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0 d。
8、 5.3.3 菌种质量要求 要求生活力强,菌丝生长旺盛、分布均匀,菌丝灰白有光泽,吃料快,无杂菌,无异味,无老化、 退化及菌料干缩离壁现象。菌种质量符合NY/T 1742的要求。 5.4 原辅材料 5.4.1 主辅原料 栽培主料有:麦秸、玉米秸、玉米芯、稻草、花生茎蔓、棉籽壳、废棉渣及工厂化食用菌菌渣等, 要求新鲜、干燥、纯净、无霉、无虫、无有害污染物和残留物。栽培辅料主要有:麸皮、米糠、饼粉、 氮磷钾等无机肥料、过磷酸钙、硫酸钙、石灰粉等。主辅原料质量符合NY/T 1935的要求。栽培基质中 不得随意或超量加入化学添加剂,不能使用未经有关部门作安全性评价的任何添加剂和原辅材料代用 品,并防止
9、有毒有害物质及病虫混入。 5.4.2 覆土材料 使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泥炭土、草炭土、腐殖土或农田耕作层壤土。要求结构疏松,孔隙度大, 通气性好,有一定团粒结构,土粒大小以直径0.5 cm2.0 cm为宜,无虫卵、杂菌,pH 7.8pH 8.5。 5.4.3 生产用水 DB37/T 15302020 3 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清洁的自来水、泉水、井水等,符合GB 5749的要求。喷水中 不能随意加入药剂、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质。 5.5 培养料配方 配方栽培料均需堆制发酵处理,发酵前料水比调至1+1.8左右,pH 8.5pH 9.0。宜选用以下配方: a) 配方1:麦秸碎段65 %,菌
10、渣(工厂化杏鲍菇、金针菇)25 %,麸皮5 %,尿素0.3 %,硫酸 钙1 %,石灰粉3.7 %; b) 配方2:玉米秸粗粉73 %,棉籽壳15 %,麸皮6 %,尿素0.3 %,过磷酸钙1 %,硫酸钙1 %, 石灰粉3.7 %; c) 配方3:棉籽壳90 %,麸皮5 %,硫酸钙1 %,石灰粉4 %; d) 配方4:废棉渣92 %,棉籽饼粉2 %,硫酸钙1 %,石灰粉5 %; e) 配方5:花生茎蔓粗粉70 %,菌渣(工厂化杏鲍菇、金针菇)20 %,麸皮5 %,硫酸钙1 %, 石灰粉4 %; f) 配方6:菌渣(工厂化杏鲍菇、金针菇)70 %,玉米芯25 %,硫酸钙1 %,石灰粉4 %。 5.6
11、 培养料发酵 5.6.1 预湿 选取地势较高、平坦硬化、朝阳的场地,将原辅料按配方混匀,边混匀边加水,待水外溢时,停止 加水,堆制8 h10 h,然后边翻堆边加水,再堆制8 h10 h,使原料充分吸水至含水量70 %以上。 5.6.2 发酵与入棚 5.6.2.1 室外发酵与入棚 将预湿好的栽培原料2 000 kg3 000 kg(干)建成半球形料堆,堆底放置透气塑料筐,筐底引出 通风管,外接小型鼓风机。建堆后,从表面均匀向堆心的预留空间打通气孔,喷适量杀菌杀虫剂后,覆 盖塑料膜。待料温达65 ,开始鼓风,每次0.5 h,间歇2 h3 h,夜间停止鼓风,覆盖草苫,维持24 h后第一次翻堆。培养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15302020 草菇安全优质生产技术规程 1530 2020 草菇 安全 优质 生产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