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
《DB37 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 T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pdf(10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1.040.10 C 6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861 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 指南 2020 - 03 - 16 发布 2020 - 04 - 1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3861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4.1 工作目标 . 2 4.2 工作原则 . 2 4.3 成立组织机构 . 2 4.4 职责 . 2 4.5 编写体系文件 . 3 4
2、.6 实施全员培训 . 4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 4 5.1 隐患分级 . 4 5.2 隐患分类 . 5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 6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 6 6.2 制定排查计划 . 6 6.3 隐患排查 . 6 6.4 隐患治理 . 8 7 文件管理 . 9 8 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 9 9 持续改进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基础管理类 隐患排查清单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 14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隐患整改通知书 . 9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隐患整改报告书 . 93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 . 94 附
3、录 F(资料性附录)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 95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重 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 . 96 DB37/T 3861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国信上实城市物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 岛国信城市信 息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鑫安泰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东、张建阳、杨瑞建、薛嵘杰、王德义、祝宏祥、杨雪、徐连国、朱忠强、 滕宏伟、张恩、邓肖丽、张利军、王斌、冯守珍、闫
4、宾萍、赵旋、刘家祥。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37/T 3861 2020 III 引 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 DB37/T 2883 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体系通则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事故预防原理和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隐 患排查治理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山东省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特点 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 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全面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 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DB3
5、7/T 3861 2020 1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的依据、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建设工作,其他类别企业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
6、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DB37/T 288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79 特种 设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07第 16号)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 GB 351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DB37/T 2883、 GB 35181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事故隐患 hidden risk of work sa
7、fety accident 企业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 上的缺陷。 3.2 隐患排查 screening for hidden risk 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 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对本单位的事故隐 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3.3 DB37/T 3861 2020 2 隐患治理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
8、k 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3.4 隐患信息 hidden risk information 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 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 4 基本要求 4.1 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全面隐患排查活动,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责 任到人、措施到人、管理到人、监督到人、检查到人,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实施闭环管理,全面消除 各类安全隐患,提升企业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 ,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目标。 4.2 工作原则 4.2.1 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 企业所有员 工应积极参与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
9、设工作,熟悉本岗位安全职责,掌握必 要的隐患分级及应急处置方面的技能,积极主动履行安全职责。 4.2.2 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企业应对所有管理过程所涉及的操作、设备及设施进行全面梳理,查找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 确保不漏项。 4.2.3 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 根据隐患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措施,对重大事故隐患,要落实整改及整改期间生产安全 措施,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要求。 4.2.4 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 根据隐患等级及岗位职责,确定各责任人及责任要求。 4.2.5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进行评审,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过程。 4.3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
10、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小组各成员的职责。确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具 体负责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 建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包括组长、副组长、组员;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 理部门。 4.4 职责 DB37/T 3861 2020 3 4.4.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应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其主要职责: 确保获得建立、实
11、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员、 设备、物资、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 确定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审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确保全员参与,履行其职责; 负责审批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工作计划; 负责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掌握重大事故隐患的分布情况、可能导致的 后果及控制措施。 4.4.2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负责组织所分管部门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重大隐患治理方案; 及时向主要负责人报告重大隐患治理情况
12、; 督促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协调解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4.4.3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其职责如下: 负责对企业范围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负责组织企业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建设有关制度的建设工作。 负责组织制订有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汇总审核报送隐患排查治理信息; 负责体系建设资料的建档管理; 传达上级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有关要求; 对各部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考核意见。 4.4.4 生产安全
1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按照企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度的要求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其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措施编制等工作; 根据现场变化、新设备的应用、管理流程变更,对体系持续更新,确保与实际相符; 负责对分管范围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员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要求。 4.4.5 员工岗位职责 负责本岗位及相关作业过程中日常性的隐患自查、整改及上报工作。 4.5 编写体系文件 4.5.1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明确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应提出 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保障措施,从组织协调、资金保障、培
14、训交流、督查考核等方面制定措施。 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一并制定。 DB37/T 3861 2020 4 4.5.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规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流程,明确各层次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规定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排 查治理体系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措施,明确排查主体、周期、内容及实施流程,确定隐患整 改、验收工作流程等。 4.5.3 培训教育制度 规定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培训教育职责,规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投入等的制定 原则和标准,明确员工熟知本岗位隐患排查清单的学习义务。可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一并 制定。 4.5.4 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企业应
15、建立并落实隐患排查体系运行考核奖惩制度,规定各部门、各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流程 和考核标准,包括排查实施、隐患报告、隐患治理、验收审核和考核奖惩等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 频次、方式方法等 ,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挂钩。 4.5.5 记录文件 企业应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整改通知书、隐患 整改告知书、重大隐患整改销号审批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等有关文 件。对于重大隐患应编制包括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 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的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
16、理方案。 4.6 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分阶段、分层级组织全员培训,主要培训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方案、相关制度和隐患排查清 单等内容,使员 工熟悉和掌握本岗位隐患排查的方法、周期和内容等。企业应根据体系运行情况,及时 调整完善相关隐患排查清单并组织再培训。 5 隐患分级与分类 5.1 隐患分级 5.1.1 隐患分级标准 按照隐患的危险程度可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两个等级。 5.1.2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1.3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无法立即整改排除,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 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
17、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 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其总净宽度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 DB37/T 3861 2020 5 技术标准规定值的 80 %; 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 35181)第 7.3.1 7.3.9 和 7.5、 7.9.3 规定的综合判定要素 3 条以上(含本
18、数); 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人员密集场 所存在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GB 35181)第 7 章规定 的综合判定要素 4 条以上(含本数);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 5.2 隐患分类 5.2.1 隐患分类标准 事故隐患类别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 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资质证照; 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安全作业许可; 安全生产投入; 职业卫生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基础管理
19、其他方面。 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 生产现场类隐患以风险点安全管控措施落实为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给 排水系统、制冰系统、暖通系统、停车管理系统、提升运输系统、辅助维修系统、水处理系统、活动举 办场所及配套设施、其他配套设施等的安全管控措施: 消防系统:消防控制室、消防泵房、视频监控通讯设施、固定消防设施、可移动消防设施、消 防驱动设施等; 供配电系统:变配电室、变配电柜、开关柜、电缆等; 给排水系统:给水设施、地面排水设施、屋面排水设施等; 制冰系统:制冰机房、制冰机等; 暖通系统:通风设 施、制冷设施、采暖设施等; 停车管理体系:场地设施、停车控制设施等; 提升运
20、输系统:扶梯、客梯、观光梯和货梯; 辅助维修系统:维修工具、升降设施等; 水处理系统:水过滤设备、水加热设备等; DB37/T 3861 2020 6 活动举办场所及配套设施:体育场、游泳馆、滑冰厂、临时舞台(含看台)等。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 基本要求 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应包含但不限于排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 别及责任单位等要素。 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以各类基础管理项目为基本单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至少包括:排 查项目、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排查类型、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信息,示例参见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 38612020 城市功能设施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管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3861 2020 城市 功能 设施 体育场馆 会展 场馆 管理 企业 生产 安全 事故隐患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485075.html